APP下载

梁希森 你拿土豆当主粮,土豆给你新希望

2014-07-11周群锋

中国周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主粮种薯土豆

周群锋

“什么,土豆不是蔬菜吗?能做主食?没搞错吧!”很多人第一次和“中国土豆大王”梁希森聊天,都会情不自禁地诧异道。而看到并品尝到老梁用土豆做的馒头、水饺、面条、煎饼等后,又都啧啧称奇、赞不绝口。

“土豆学名马铃薯,早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世界四大主粮(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咱中国人向来不拿土豆当主粮。其实西方早在五六十年前就把马铃薯加工成全粉当主粮了。”梁希森说。

“我小时候流浪到河北讨饭时,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3岁多的亲弟弟就是在我怀里活活饿死的,所以我深知粮食的重要性。”梁希森的助手把他这些话发到“土豆大王梁希森”的微博上。很快有人跟帖,“老梁真是饿怕了的一类人,现在有钱了,也改不了怕饿的思维”。

“没钱不行,钱多了也没用,阎王爷要人不要钱。他说我饿怕了,这话没错,我没法让他相信中国会有粮食不够吃的那一天,我只能为包括他在内的中国人早做准备。”梁希森让助手这样回复道。

小小土豆怎么能做成主粮?土豆的主粮化对解决国家粮食安全能起到什么作用?现在国家为什么要把土豆主粮化纳入国家战略?

别人不愿搞,我来搞

“我就是个种土豆的农民。一个农民与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交流的机会不多,我们想说的实话太多了,只是时间太少了。”

6月19日,农业部在河北衡水召开马铃薯产业发展座谈会,探讨马铃薯产业发展及主粮化的推广之路。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位马铃薯产龙头企业负责人受邀参会,每人限时发言8分钟。梁希森则一口气讲了40多分钟,还意犹未尽。虽然严重超时,但领导却听得专注,科学家听得入迷,企业家听得过瘾。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和中国农科院书记陈萌山认真听,记录要点,不时插话提问,与他交流。

梁希森是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的董事长。与他到底有多少资产一样,他识多少字也是一个谜。有人说他,认识不到200个字,读不了报纸,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他身边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梁总确实识字不多,手机短信等都靠语音软件播报。但他说的话细琢磨,都充满着农民的朴实和大智慧。”

59岁的梁希森出生在山东德州一个贫寒家庭,有着艰辛而传奇的经历。他没读过一天书,9岁流浪要了3年饭,13岁开始打铁,17岁闯关东。23岁时,他回到家乡,承包100亩土地搞种植,当年收入3万元。25岁,他用承包土地赚来的钱投资创办了一家面粉厂,当年收入10万元。这是他创办的第一个企业。后来他逐步开办了毛巾厂、五金厂、棉纺厂、棉织厂、装饰公司等。

1999年,北京玫瑰园别墅因经营不善成为北京最著名的烂尾地产。作为建筑商进驻数年、已经砸下近3亿多元的梁希森没像其他建筑商和债主一样慌张,而是独具慧眼,将其他建筑商的工程收入囊中,向法院申请玫瑰园破产拍卖。经过两年多博弈,最终成为玫瑰园的新主人,名噪一时。

随着奥运申办成功,地产升温,北京玫瑰园身价倍增,梁希森以20多亿元的身价跻身2005年胡润富豪榜,位居66位。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他如日中天的地产暴利时代,他把主要精力转投到周期长、风险大的马铃薯育种事业上来。

至于原因,梁希森说道:“我收养的小女儿很喜欢吃肯德基、麦当劳的薯条、薯片、薯泥等。一次,我问这是用啥土豆做的,服务员说,是进口土豆做的,中国的质量差,做不出来。”

“我们堂堂一个农业大国,吃个土豆还得进口?”自此,梁希森开始留意这方面的信息,心里更不舒服了:中国土豆种植面积超过8000万亩,全球第一。但因没有好的脱毒种薯,亩产不到1000公斤,不及发达国家的1/3,在全球103个种马铃薯的国家中排名93位。

“马铃薯为什么要脱毒?脱毒种薯这么好,咋没人搞呢?”他很纳闷。

“只要种在土壤中,马铃薯就带卷叶病毒、花叶病毒等病毒。这些病毒虽不影响人体健康,但会影响叶片生长,进而影响产量。脱毒种薯可以让土豆恢复生命活性,达到高产、高品质。脱毒种薯的选育、扩繁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又缺少政策扶持和专家团队,很多人觉着不合算,不去冒险。”有人告诉梁希森。

“别人不愿搞,我梁希森来搞!我就不服,凭什么外国人能做,咱们中国人做不了?”

我们做的是国家的事儿

“梁老板,你在内蒙做那个啥脱毒种薯,得有多大的池子?”曾有薯农好奇地问。“他们还以为脱毒就是用消毒药水浸泡土豆呢。这个科研比挖水池子可难多了。”梁希森说。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梁希森压根想不到,为了搞脱毒种薯,他这个上了胡润富豪榜的老板竟一度被逼到了卖车、卖房、借民间高利贷的窘境(最多的一次,一年借了8亿多元)。虽然近两年开始有所回报,政府部门也给了一些补贴,但对于动辄数亿元的投入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回忆十几年来的土豆育种历程,梁希森感慨万千。

2001年10月,梁希森从山东农业大学招了6个毕业生,在山东乐陵租地、买设备,开始“研发”这项技术。由于没有经验,搞了一年多颗粒无收,梁希森投的6000多万元没见到任何效果。

2002年3月,梁希森找到了我国著名马铃薯育种专家孙慧生教授。不料,孙教授当面给他泼了一瓢冷水:“这个技术,很多专家搞了一辈子都没成功。一个新品种从选育到推广至少七八年,育种必须在专门的人工环境下进行,脱毒和种苗扩繁车间比制药标准都严格,很可能整天烧钱不见回报……”

牛脾气的梁希森不甘心,几顾茅庐,软磨硬泡,最终孙慧生被他的诚意感动,同意出山。

梁希森先投入7亿多元,在乐陵建了第一个现代化的马铃薯育种基地。2008年,又投资6亿多元,在北京延庆建了总面积30多万平方米的第二个育种基地。此后,他想尽办法从世界各地高价购买各种马铃薯资源,贮备种质资源2100多份,建成全球最大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库。

硬件和资源备齐后,梁希森便和孙慧生的研发团队一起,从早到晚蹲在人工气候室内,全身心投入到了马铃薯的育种上来。endprint

“马铃薯育种不仅靠技术,更靠运气和福气,有些育种专家一辈子都育不出一个好品种。可能老天爷被我们的诚心感动了,在一个杂交组合里面就同时发现了黄、红、紫3种颜色的优质品种,我和孙教授兴奋得几天睡不着觉!”梁希森说。

至今,梁希森已投入30多亿元,先后在山东、北京、内蒙古和河北四省五地建立了微型薯育种基地和种薯大田繁育基地,培育出了18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其抗病抗旱能力、产量和品质一点不比洋品种差。

其中,黄皮黄肉的“希森3号”、“希森4号”已通过国审;紫皮紫肉、富含花青素和多酚的“紫玫瑰1号”等品种,正在进行区域种植试验,是不可多得的营养保健食品。

“能育出这么多好品种,不仅是企业的福气,更是咱们中国人的福气!”梁希森很是自豪。

2008年6月1日,由科技部批准的我国唯一一家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山东省乐陵市挂牌。“这样的国家级中心一个大类只有一个,别无分号——国家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袁隆平大哥那儿,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在我们这里。我们做的都是国家的事儿。”梁希森说。

经常有人问梁希森,脱毒种薯产量有多高?“2010年的山东首届‘土豆大王大赛,安丘市薯农薛继发用了我们的品种,种出了亩产11525.6斤的好成绩,摘得了‘土豆大王桂冠,赢得了一辆小轿车。如果再加强田间管理、科学种田,应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国外报道的最高产量是8吨多。专家告诉我,理论产量超过10吨!这可比目前最高亩产1000多斤的小麦等高多了。”梁希森说。

谁敢说土豆不是主粮

去年腊八节,国家粮食局的一位领导来到希森马铃薯集团延庆基地调研,晚餐时在基地吃了一顿“土豆宴”。

薯条、薯泥、薯粥、凉拌三色土豆丝、土豆沙拉,还有土豆全粉制作的馒头、蛋糕、点心、面包、面条、煎饼等,色、香、形、味俱全。

“算成本,那一顿饭也就200多元,12人就餐,人均不到20元,简朴而丰盛。”梁希森说,“吃完饭,领导要打包,说‘明天局班子开会,带回去让大伙儿见识下,谁敢说土豆不是主粮?”梁希森说。

“马铃薯家族很庞大,现在全世界有2000多个品种。国外把马铃薯当主粮,指的是马铃薯全粉,它是西方国家的战略储备粮。但只有少数几个干物质含量高的土豆才可以加工全粉。目前我们已经研发了3个这样的主粮品种。”

马铃薯全粉是以新鲜马铃薯为原料,经清洗、去皮、挑选、切片、漂洗、预煮、冷却、蒸煮、捣泥、脱水等过程,经完全物理脱水而得的片状“雪花粉”或粉末状“颗粒粉”。它保留了鲜马铃薯的全部营养,并且储存期特别长——在与其他主粮同样的储存条件下可保质15年。

现在,梁希森已生产出了一系列马铃薯食品:馒头、花卷、水饺、面条、煎饼、面包、蛋糕、点心,以及开水一冲就是美味土豆泥、再冲水就是胜过营养奶茶的土豆粥的杯装产品(老梁为这个可冲调的新产品取了个直白的名字:一杯全营养)。

“土豆的营养价值比小麦面粉高多了。它兼有粮食、蔬菜、水果里的全部营养成分。它的维C含量是苹果的10倍、钾的含量是香蕉的4倍,还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但是绝大多数中国人不知道马铃薯的‘全营养和主粮的价值。”梁希森说。

漫漫土豆主粮路

今年5月初,《中国周刊》记者在“中国薯都”乌兰察布市商都县采访时,看到薯农们播种土豆的火热场面。

“在商都,我们公司已有30万亩的繁育基地,从耕地到播种、浇水、施肥、收获,全都实现了机械化、标准化作业。”希森集团内蒙古希森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商都基地农机城项目部经理冯双妹告诉记者。

“受耕地面积、农业用水等条件限制,中国三大主粮(小麦、玉米、水稻)的增产潜力几乎已经快到顶了,难有突破。而且理论上的增产潜力是建立在风调雨顺、用水充足、超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基础上的。而使用脱毒种薯的土豆耐旱能力和抗病能力超强,增产潜力巨大。”

尽管如此,目前在中国,马铃薯的主粮化推广之路依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问题也很明显,有专家称,一方面,我国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只能使用国外超出知识产权保护期、早被淘汰的洋品种;另一方面,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率不足15%,潜在产能未被深挖。长期以来,大部分地区采用自留薯种方式,因病毒积累导致马铃薯质量和产量一代不如一代。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将马铃薯列入良种补贴范围,国家的良种补贴政策对马铃薯主产区开展试点,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但政策的扶持力度明显不如小麦、玉米、水稻等传统主粮作物。

不过,让人欣喜的是,在粮食安全红灯频闪的背景下,国家对马铃薯的重视程度开始不断加大。农业部早在去年就把“中国马铃薯主粮化”作为国家战略。

“马铃薯的主粮化及其综合性的开发,必将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开辟新的途径,会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静下心持之以恒地把这件好事办好。”6月19日,在衡水召开的马铃薯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余欣荣说。

“因为鲜食马铃薯售价高、全粉加工量小等原因,马铃薯全粉的成本偏高,1吨白色全粉目前售价1万元左右,而紫、红色全粉的吨价超过3万元。我们现在的土豆馒头、点心、蛋糕、煎饼等主食是小麦面粉添加了30%~50%的马铃薯全粉做成的。为拓宽马铃薯主粮化道路,我们将开办自己的面粉厂,按比例配兑好的面粉,百姓买回家就可做出自己喜欢的全营养主食。”梁希森说。

“我们计划用3到5年,把目前的繁育基地扩大到200万亩,让全国一半的种植面积即4000万亩都能用上优质高产的脱毒种薯。那时,按每亩增产1吨的最低值估算,一年至少能增产4000万吨。这对于农民增产增收、国家粮食安全,是多么大的意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粮种薯土豆
三主粮高质量发展科技研究之路知识产权获得
土豆喝水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应用及发展思考
浅谈定边县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情况
土豆的问题
脱毒马铃薯技术要领
发芽土豆带着毒
马铃薯主粮化
土豆发芽
马铃薯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