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财政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2014-07-11王永在
王永在
摘要:县级财政是政府行政的重要保障。加强县级财政资金管理,对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现阶段县级财政资金管理存在资金核算不真实和财政资金安全风险不断增大等问题,
究其原因是为县级财政为满足各项考核指标而弄虚作假、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滞后于财政体制改革、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和财政管理水平不高,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关键词:财政 资金 管理 对策
县级财政是政府行政的重要保障。加强县级财政资金管理,对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县级财政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完善,财力重心不断向县级倾斜,县级基本财力缺口规模不断缩小,县级财政困难状况得到了有效缓解。但县级财政部门在资金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资金核算真实性问题普遍存在。财政资金核算的真实完整是政府对财政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前提之一。近年来,国家通过“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编制财政综合预算,逐步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至2011年,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将所有政府性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但县级财政普遍存在收支不真实的情况,主要包括:调节收入进度、虚减收入规模;虚增支出规模,多计当年支出;为满足各项政策性支出要求,对支出进行科目调整等。
资金安全性问题不容不忽视;随着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尤其是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不断建立健全,对财政资金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财政部门或个人随意调动资金,造成财政资金安全风险不断增大。一些基层财政部门甚至未经批准,动用结存财政资金出借给企业或个人,用于企业虚假注资,替银行吸揽存款。
资金使用效率不佳。新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实行以来,从制度上解决了以往资金管理中存在的财政资金层层拨付、流经环节多等问题,提高了资金拨付使用效率,然而仍有大量财政资金在当年不能形成实际支出,有的甚至长期沉淀,未能形成有效支出,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县级财政收支矛盾尤其突出,一方面,财力普遍不足,债务规模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大量财政资金长期闲置,资金大量结存在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
财政资金“多头”管理。特别是在专项资金转移过程中,转移支付环节过多、管理主体过多,导致了“部门割据”,而事实上,部分财政专项资金落实到县级效果并不明显,部分上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缺乏规范性。
二、县级财政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管理不到位,导致资金核算不真实。为实现财政收支的真实完整,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文件,逐步将所有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建立综合财政预算,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些一基层财政部门管理不到位,上述规定并未得到严格执行。部分县级财政将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土地出让金等结存在部门,甚至直接支出。
为满足各项考核指标而弄虚作假,导致资金核算不真实。在保工资、保运转和保民生的同时,基层政府还需满足上级的诸如教育、水利和科技等各项硬性指标和达标评比等带来的财政收入或支出要求,有时这些收支要求超出了县级财政预算安排的能力。因此,这些硬性指标在耗用地方财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基层财政部门为应付各项硬性达标评比弄虚作假、资金核算不真实等一系列问题。
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滞后于财政体制改革,影响资金安全性。自2005年起中央和地方全面推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原来分散在各预算单位的资金大量集中在财政支付中心,资金虽然归属各部门、各单位,但其实体帐户由财政部门控制,财政部门具有控制资金流向的权力。一旦对财政部门监管不到位,则可能发生财政部门或个人随意调动支付中心的间歇资金,影响财政资金安全的行为。
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和财政管理水平不高,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一是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为应对考核,降低资金结转比例,一些基层财政部门在年底通过虚列支出或者把资金拨付到预算单位,导致资金在当年未实际安排或者无法支出;二是一些基层财政部门重分配、轻管理,财政资金使用缺乏成本、效率意识,导致资金长期闲置。此外,上级财政部门下达资金时间较晚,部分土建项目已错过施工季节,而且部分项目未具备实施条件就下达资金等,也是造成财政资金深沉、使用效益不高的客观原因。
行政部门职能、职责交叉问题明显。特别是财政专项资金,从中央到省、市、县都有部门参与资金管理。由于“多头”管理导致县级项目点多面广,县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严重分散,资金分配也容易出现“撒胡椒面”现象,致使财政专项资金“多头”管理,未能发挥最大效益。
三、进一步加强县级财政资金管理的对策
加强县级财政收支管理,要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和严肃性。将应纳入预算管理的土地出让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财政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并加强监管,杜绝坐收坐支行为。
改进和完善财政绩效考核机制。要多层次、多维度的指标评价体系,以满足对不同地域和行业进行综合评价的要求,避免对不同地区设定相同财政支出考核指标等脱离实际的做法,从制度层面给基层财政部门减压,以提高财政资金核算的真实性。
加强对财政资金支付环节的监督。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加强了对各预算单位的监管,但是对财政部门自身的监管还不到位。要强化对财政资金在支付环节的监管,防止未经批准动用财政资问题的发生,确保财政资安全完整。
减少财政资金在财政、预算单位等环节的结存数额,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一方面,财政部门应有计划、有节奏地安排资金,避免前慢后快,造成预算单位后期为应付考核大量虚列支出等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预算单位应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严格按预算和项目进度申请和使用资金,尽量减少财政资金在预算单位自身结存的数额。
财政部门应把财政专项资金“捆绑”使用, 财政资金应按照“用途不变、集中使用”的原则,优先安排民生项目、重点项目,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