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与“火”之歌

2014-07-11林雷

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 2014年3期
关键词:特斯拉电动汽车群体

在特斯拉闯入我们的视线之后,对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人们有了更多清晰和深刻的

认识。此刻的特斯拉之火,或许在撩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冰层下的温热

林雷

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

有限公司总裁兼CEO

2014年1月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驾驶纯电动汽车特斯拉拜访小米公司总部。随后的2月,小米公司CEO雷军订购了一辆特斯拉。这两则消息又将国内汽车界的舆论焦点对准了“电动汽车”。

特斯拉之火正在中国熠熠升起,人们似乎借机又看到电动车的些许希望之光,但同时依旧对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发展表现出担忧。

特斯拉之“火”主要受益于优良的产品性能和其准确的市场定位。

最快4.4秒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最高210公里的时速、480公里的续航里程等产品性能让其他电动汽车难以与其相提并论,多种充电方式以及超级充电站免费充电更便于后期使用,而科技的配置和时尚的风格设计也为其加分不少。

定位为高端电动汽车的特斯拉目标用户锁定高收入高学历消费群,他们对价格不敏感,注重环保,追求时尚、个性和汽车驾乘体验。这类消费人群在中国并不在少数,而且还在渐增。

但如何才能让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破冰而出呢?我认为,必须要突破几个困局——高昂的价格、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突出的产品性能以及模糊的市场定位。

首先是价格。目前电动汽车售价少则二三十万,多则七八十万甚至上百万,这样的价格让多数消费者望车兴叹。

其次是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充电站等在中国还不够普及、建设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电动汽车的后期使用便利性。在当前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企业之间更多是单打独斗,各自发展,没有形成具有资源互补影响力较大的发展联盟。电动汽车要实现规模化,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发展联盟的成立和执行才是出路。

第三是产品和技术。电动汽车的发展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但目前多数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时间、驾驶性能、产品安全性上仍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

最后是市场及目标人群定位。我们目前看到的很多电动汽车产品其模糊的市场定位没能实现差异化,无法吸引并锁定稳定的用户群。

的确,在特斯拉闯入我们的视线之后,对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人们有了更多清晰和深刻的认识。此刻的特斯拉之火,或许在撩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冰层下的温热。

我们在对电动汽车的研究过程中看到,接近九成的中国汽车用户表示对电动汽车感兴趣,且四成左右有购买意向,由此可见电动汽车的潜在消费群体不容小觑。

其次,中国汽车消费群体广阔,层次丰富,需求多样。高端消费群体只是其一,针对其他消费群体的电动汽车市场还有很多处于空白状态。比如时尚女性用户(我们研究发现,对电动汽车感兴趣用户中有近五成为女性用户);城市短途用车的增购用户(相关数据显示,近八成中国汽车用户每天实际驾驶距离不到80公里)等。

一个庞大且蕴藏无数可能性的市场,正等待更多勇者前往,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在这场冰与火的洗礼之后或将绽放。endprint

猜你喜欢

特斯拉电动汽车群体
基于无桥隔离SEPIC转换器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特斯拉:2017在华销售突破20亿美元
为Model 3上市 特斯拉工厂占地面积将翻番
《华尔街日报》特斯拉出货量首次环比下降
2020年北京私家电动汽车将基本“一车一桩”
特斯拉2015年全年交付5058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