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豪华车还要更安全吗?

2014-07-11刘宝华

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 2014年3期
关键词:沃尔沃汽车

刘宝华

中国消费者还没有像欧美那样建立起真正的汽车安全文化,而且认为所有汽车尤其豪华汽车都安全。那么,它们还需要变得更安全吗?看沃尔沃如何推进自己的安全路线

更时尚的造型、更强劲的动力、更优异的操控性能、更舒适的配置、更丰富的娱乐互联功能,当豪华车竞争深入到汽车的里里外外,会不会有一些更本质的要素被忽略了,比如汽车的首要元素“安全”?

答案是肯定的。2月6日,美国参议院商业委员会主席洛克菲勒(Jay Rockefeller)警告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和技术高管除了赚钱,还要考虑大众的行车安全。

他说:“为什么年轻人开车时更新Facebook那么重要?对他们来说,这是耍酷的方式;对于卖车的你们,这同样是耍酷的方式也是赚钱的路子。但多少人为此丢命或差点丧生?”

洛克菲勒捕捉到了汽车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难言进步还是退步的节点:当互联网社交工具与驾驶争夺时间、智能手机与挡风玻璃争夺眼球时,安全的重要性上升还是下降了?

汽车公司选择了迎合消费者,更多创新精力用在如何与新趋势融合。而中国的大多数消费者认为汽车已经足够安全,尤其是豪华车,C-NCAP碰撞五星似乎已经满足他们对一款车的安全期待。实际上,中国还没有建立起尊重安全和生命的汽车文化,很多车主都是嘴上重视但缺乏行动,比如系安全带。

在实际生活中,智能手机和社交工具的普及已经严重威胁交通安全。例如今年春节后,出租车司机在行驶过程中使用打车软件导致车祸的案例频繁发生,据统计山西太原两天之内发生106起出租车交通事故大多与此相关。

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开车时低头摆弄手机让事故发生率比正常驾驶高出23倍。

3月5日,日内瓦车展上,沃尔沃汽车宣布将率先搭载苹果基于iOS系统的全新车载服务——Apple CarPlay,并当众演示。《汽车商业评论》目睹此情此景的同时,不由得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这是否会偏离沃尔沃“安全”至上的目标?

“到2020年,将不会有人因为驾乘新款沃尔沃汽车而发生严重伤害”是沃尔沃早在十几年前就提出的“零伤亡”目标。如果该目标得以实现,无疑是汽车自发明以来最伟大的革命和贡献,以汽车安全领域的成就而论,沃尔沃的确最配得上如此梦想,但是现在它往车载信息系统方面前进的步伐是否会让它过往在安全方面的成就倒退?

瑞典Folksam保险公司的2013年最新安全报告显示,沃尔沃汽车的四个车型——S60、V60、V70和S80的安全性均位居榜首,并以12%的优势遥遥领先第二位的品牌,且高出平均水平将近60%。沃尔沃汽车的其他车型也均以卓越的安全性无一例外地进入该机构的安全推荐名单。

这家保险公司此次发布的安全推荐名单源于大量具有权威性的数据研究,其中包括对1994年至2013年20年间瑞典警方接报并处理的15.8万场事故中所涉及的238种车型的安全性调查,以及针对2003年至2013年交通事故中3.8万名伤者病历进行的系统性研究。进入Folksam保险公司推荐名单的车型,其安全性至少要比平均水平高出40%。

《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保险公司之外,全世界多个独立评级机构的数据都曾强调并证明了沃尔沃汽车在安全领域的领先地位,这种理性调研结果与沃尔沃品牌在消费者中的感性标签——安全是一致的。现在的问题是,沃尔沃是否可以在这种成就上吃老本,同时追逐竞争对手都在努力追逐的那些被有些人称为“花里胡哨”的新玩艺?

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副总裁宁述勇告诉本刊记者,答案是否定的。他认为,沃尔沃追求安全的努力从未松懈。他说:“这是沃尔沃汽车的核心价值之一。在沃尔沃汽车,安全永远是一套综合性的、完整的解决方案。这种全局性的观点自然也必须包括对未来自动驾驶安全性的前瞻探索。”

一般而言,创始人的梦想与偏执往往决定了汽车品牌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如同亨利·福特梦想“制造人人都买得起的汽车”,于是福特汽车而不是其他企业发明了流水线生产方式一样,这种创始人的梦想与信仰经过时间洗礼、经过传承与坚持逐渐发展成为汽车品牌的DNA。

沃尔沃的创始人阿瑟·格布尔森(Assar Gabrielsson)和古斯塔夫·拉尔森(Gustav Larson)认为,“车是由人来驾驶的,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指导原则必须是——安全”。于是,安全成为沃尔沃的信仰和DNA,87年来未曾改变。

正是这种信仰和DNA造就了沃尔沃在汽车安全发展史上的一次次重大贡献:1959年沃尔沃工程师发明三点式安全带,并免费开放给其他汽车厂商,50多年来挽救上百万人的生命,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挽救了最多生命的技术发明之一。安全车厢笼架、胶合式安全挡风玻璃、后向式儿童安全座椅、侧撞保护系统、行人安全气囊这些汽车发展史上重要的安全技术也都由沃尔沃发明或率先应用。

诸多安全成就背后是沃尔沃在该领域长年累月的科研开发投入。《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相比其他汽车公司,沃尔沃将更大精力专注于安全领域,并创造出若干独特做法:例如1970年沃尔沃就建立了自己的交通事故研究部门“沃尔沃安全事故检测中心”。

每当检测中心所在地哥德堡方圆100公里内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特别是沃尔沃轿车涉事时,检测中心人员一定会接到急救中心或警察的通知,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赶到。

工程师们要通盘考察事故情况,警察、目击者和当事人都是他们采访调查的对象,检查肇事汽车的损坏程度,将事故各种情况与复杂的机械装置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收集各个数据资料,然后制成图文并茂的调查文件提供给每一个与产品开发有关的部门。

检测中心至今已调查了4万多起交通事故,其分析结果不断为沃尔沃新车研发提供参考。

吉利控股集团全资收购沃尔沃后,董事长李书福也一再强调,以安全为最高信仰的品牌DNA没有被削弱,反而在加强,汽车安全技术不断创新,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从车内保护到行人保护,沃尔沃要比比竞争对手更迅速地实现商业化量产。而且,沃尔沃汽车所要实现的是在机械安全的1.0时代,电子安全的2.0时代,和自动驾驶安全3.0时代的全面领先。endprint

2010年沃尔沃率先研发出划时代的主动安全技术——带全力刹车的城市安全系统(CITY SAFETY);2012年全新沃尔沃V40正式面世。与以往的新车不同的是,V40上配备有行人安全气囊以及行人探测系统。沃尔沃因此成为第一个将对驾乘人员的保护,延伸到车外交通参与者的汽车厂商。

同时沃尔沃汽车安全中心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安全系统。通过先进的电池状态自动监控,并借助电池封装技术在撞车时有效地保护电池,电动汽车可以达到最高级别的综合安全保护。沃尔沃V6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EU-NCAP碰撞测试时,加冕为2012年最安全的混合动力车。无论车型、燃料或动力类型,沃尔沃汽车要求自己生产的所有汽车达到同样高的安全标准。

但在沃尔沃汽车的第二故乡中国,交通安全状况、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令人担忧。2009年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保有量约占世界汽车保有量的3%,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16%,中国也连续多年高居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首位。而瑞典,则是全球交通事故万人死亡率最低的国家。这两种世界“第一”令人尴尬的巨大反差,再一次说明汽车安全意识在中国面临的巨大挑战。

“有人说沃尔沃还在强调安全,是不是过时了?”宁述勇认为,“这是一种短视的说法,沃尔沃一直在寻找更安全的未来”。现在,新生活方式改变驾驶习惯,一方面它带来了潜在危险,沃尔沃现有的安全系统能够很好防护这种风险,但同时这种风险将更快改变汽车,促使汽车安全更快拥抱移动互联时代。

李书福曾将沃尔沃所理解的汽车安全形象地比喻为三个时代:被动安全的1.0时代,主动安全的2.0时代,智能互联的3.0时代。可以说,包括沃尔沃、奔驰、谷歌等诸多前卫公司正在研发、验证的自动驾驶技术无疑通往的是汽车安全3.0时代的终极方向。李书福认为“汽车和互联网高度融合,不是简单的把互联网应用放到汽车里,如电子地图、听听音乐,而是需要全面、系统、立体、综合地融合,比方自动驾驶、自动检测等各方面,都要实现互联互通。这实际是既照顾消费者的娱乐需求,同时不放弃行车安全的最佳解决方案。自动驾驶技术将把车主对于路况的关注当中解放出来。因此,李书福说,自动驾驶是汽车真正系统性变革的一个基础,是一个更广阔的生态空间的未来。

继2012年在西班牙的复杂路况下成功实现世界首个自动驾驶车辆列队行驶实验后,沃尔沃汽车在今年将要开启世界首个自动驾驶公众路试项目,100名普通志愿者将在哥德堡的公共道路上进行测试。“Drive Me”项目不只专注于技术层面的研究,还将延展至自动驾驶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如自动驾驶车辆将如何通过提高交通效率、改善交通环境和道路安全。

而即便是与苹果的“花哨”合作,沃尔沃汽车仍然一丝不苟地恪守它的核心价值。CarPlay将允许驾驶员通过语音和方向盘的控制,直接访问苹果公司所提供的各类服务和功能,从而确保整个交互过程的安易于操作性和安全性。

对于豪华车所针对的财富人群而言,可以说安全必须永无止境,物理的安全才能带来一种心理的安全和幸福。而这,在当下中国的稀缺性不言而喻。也许这正是沃尔沃汽车在中国的竞争机会,一个豪华车竞争的新高地。endprint

猜你喜欢

沃尔沃汽车
沃尔沃C40
2019年8月汽车产销环比增长 同比仍呈下降
汽车的“出卖”
V90 Cross Country4月上市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沃尔沃收购POLESTAR公司打造高性能车
沃尔沃汽车集团将在2018年公开其首款紧凑型SUV
3D 打印汽车等
会飞的汽车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