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希斌:敬业奉献为畜牧

2014-07-11

中国畜牧业 2014年13期
关键词:昌吉州兽医局牧区

温希斌,中共党员,现任新疆昌吉州畜牧兽医局局长。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昌吉州畜牧兽医局工作,在畜牧战线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他先后为办公室科员、副主任、主任,奶牛场场长、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局长,每一步都走得铿锵有力、落地有声。特别是在他走上局长岗位后,更是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呕心沥血干事业,促农增收抓实效,他用畜牧人最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老黄牛精神,书写着昌吉州畜牧业发展速度最快、产业化程度最高、发展规模最大、质量效益最好的历史篇章。

一、他始终坚信:敬业奉献就是对党的无限忠诚

科班出身的他,1985年从学校毕业后,就一直在畜牧系统工作。29年来,从科员开始,到现在的县级领导干部,他始终致力于畜牧事业的发展,用心钻研、精心实干、苦心经营,在畜牧业不断发展、各项成绩不断刷新的同时,他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也得到了人生的历练。特别是2006年走上局长岗位之后,他有了施展才华、发挥能量的更大空间。近十年来,他不分白天黑夜,放弃周末节假日,不顾家人的埋怨和亲戚朋友不解,时常加班工作到深夜,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这是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驱使他不停地向前奔跑,单位的同事也被他这种精神所感染和带动,时常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形成了“全局上下一盘棋、干部职工一条心、勇往直前争第一”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他始终践行:为民务实就是对事业的无比热爱

作为畜牧人,牧区经济发展滞后,牧民生产生活水平不高,一直是困扰在他心头的一件大事。多年来,他心里想的是牧区发展,心里装的是牧民致富,干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牧区发展、牧民致富。他多次深入牧区乡镇调研,研究国家、自治区扶持牧区发展政策,积极争取牧民定居、人草畜三配套等加快牧区发展的项目,并组织人员编制完成了《昌吉州游牧民定居工程及饲草料地建设保障规划(2009—2015年)》。2010年,他又抓住国家19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开展的有利时机,积极谋划、主动对接,并再次凭借《规划》,将福建援昌的“一号工程”锁定在牧民定居上,极大地推动了牧民定居进程。2012年,他经过反复思考,充分考虑到定居牧民后续发展的问题,他又提出了“五宜两结合”(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集中定居与分散定居相结合,城市与乡村定居相结合)的定居思路,较好地解决了牧民“定得下、稳得住、快致富”的问题,得到了州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到2013年末,全州累计定居牧民占到牧民总户数的82.5%。

作为内行人,他将牧区牛羊品种改良作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突破口,2011年开始实施牧区“三年换种”工程,加大外购种畜工作力度,采取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相结合的方式,坚定不移地整乡整村予以推进,加快改良步伐。几年来,为牧区累计引进种公牛3300头、种公羊8600只,累计改良牛羊突破200万头只,牛羊个体单产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使牧民切切实实得到了实惠,增加了收入。

三、他始终不忘:维护团结就是对发展畜牧的最大贡献

他总是提到,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是加强畜牧业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增进民族团结的现实需要,更是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他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不断加大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力度。他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将系统科级或中级职称以上的少数民族干部轮训一遍。他积极为少数民族干部争取到异地交流和挂职锻炼的机会,对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进行多岗位、多层次、多领域实践锻炼,优先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培训机构学习。几年来,系统共选派少数民族干部30余人次,参加各类培训班,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2014年,全州畜牧系统又抽调7名双语少数民族干部赴基层开展“访惠聚”系列活动,增加少数民族干部的基层工作经验,为选拔使用打牢坚实的基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维护民族团结的真谛,他把培养民族干部作为自己任内最大的责任,他用真心、真情打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猜你喜欢

昌吉州兽医局牧区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牧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策略
对标一流 坚决打赢汾河流域治理攻坚战——访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局长谢卓
2019年2月全国畜产品及饲料集市价格表 元/千克 元/只
2018年11月全国畜产品及饲料集市价格表 元/千克 元/只
西藏牧区习惯法与国家法律的关系
牧区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2016年5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量
昌吉州纤检协会免费举办棉花检验员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