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恩母爱播孝道,花甲儿女组团拉着高龄老妈去旅行

2014-07-10星光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房车高龄车队

星光

一群年近花甲的老人用人力车拉着各自的高龄老母组团去旅行,而且是从上海一路走到北京,这听上去有些疯狂,而且匪夷所思。

然而,这件事情就在现实中真实地发生了,这群可敬的老人背后有哪些感人的故事?他们这样做的初衷又是什么?

感恩母爱,花甲儿女组团拉着高龄老妈去旅行

2013年4月22日凌晨4点,天色微明,上海市闸北区闸北广场一侧,五辆外观一致书的红色“人力房车”列队缓缓离开广场,五辆人力车的“车夫”均为年近60岁的老人,房车里的乘客则为高龄老太,最大的102岁,最小的也有81岁,有三位老人在九旬以上。这5位高龄老人均神采奕奕,情绪饱满。

这样一支特殊的车队走在繁华的上海街头,显得有些另类。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五辆人力房车由五个家庭组成,这些家庭来自全国各地,他们要在这里开启一段特殊旅程:拉着高龄母亲们从上海徒步走到北京,来完成老人们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愿望。

60岁的王锐是这支车队的领队,他来自黑龙江省兰西县。王锐和他的哥哥王凯为满足母亲“看着祖国大好河山”的心愿,从2007年起,先后两次拉着自制的“感恩号”人力车带母亲出门,磨破37双鞋,跨越600多个城市,135天走了上万公里,走遍全国各地,这两次传奇般的经历,让王锐兄弟获得了“2011年中国十大孝子”的称号。

经过多年来的奔走,王锐对农村老人的状况比较了解。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老人处境较为悲凉。青壮年们进城打工,大门一锁整年不回,留下父母在破落的房屋里自生自灭。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老人温饱没有问题,但一些老人缺乏儿女关爱。有些地方,能跟父母住一块儿就算是孝顺了。在广大农村,各种触及社会道德底线的问题很多,根源就在于孝道的缺失。

这种现状让王锐十分痛心,他在网上发起了这次“孝心万里行”活动,来宣扬孝道,并在全国征集有此意愿的网友,组成旅行团队。他组队有三个条件:老人确有出游愿望但一直没能如愿的;儿女愿意为母亲完成心愿付出辛苦的;愿意用这种拉车走路的方式传递大爱,传播孝心的。

网上发布号召后,得到了许多中老年网友的支持,经过筛选,王锐选出了五个家庭。这五个家庭来自河南、安徽、江苏、新疆等省份,之前都不认识,为了感恩母爱,也是为了传播孝道,大家走到了一起。

102岁老人常周氏是这次活动中年龄最大的母亲,她来自安徽省砀山县,原本儿子儿媳要拉她旅行的,不过,51岁的孙子常浩、孙媳妇董芹抢得了先机。常浩在奶奶膝前长大,和老人感情很深,就从父亲手里抢过这个差事,拉着奶奶看看外面的世界。

谢淑华今年63岁,是人力车队中年龄最大的“车夫”。她的家族生意做得不错,光私家轿车就有6辆,可平时带90岁老母亲出门兜风吃饭,老人总喊不舒服。有一次,儿孙们好说歹说把老母亲哄上了一辆轿车,没坐多久,母亲就喊头晕,到了饭店坐到桌子上还呕吐不止。因为晕车,老太太几乎没出过门。谢淑华是个孝女,母亲15岁嫁到谢家,几十年活动半径都在5公里范围内。转眼,老人已是九旬高龄,有一次,她喃喃地说:“现在生活好了,到处都在盖楼,人家都去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你们能不能找个机会带我去啊?”谢淑华想到母亲时日无多,一定要满足老人的心愿。这时,她看到了王锐组织的“孝心万里行”活动,就动了心。

一开始谢淑华没报上名,好几天都灰心丧气的。后来,她又忽然接到通知,让她到徐州参加面试。领队王锐看到她虽然年逾花甲,身体却很不错,就批准她和母亲加入车队。

确定行程后,儿媳妇觉得谢淑华这是在冒险,反对她带着奶奶出行,激烈时几天都没有理她,最终却未能阻止婆婆的行动。临行前,儿媳妇抱住她哭着说:“妈,你带着奶奶去吧,路上当心,等你年纪大了,我们也拉你去旅行!”

贾新鹏来自河南漯河,他原是一名公务员。老母亲陈安华做过40年的园丁,妻子张新民做了多年妇联工作。张新民对丈夫拉婆婆出来旅行非常支持,并坚持陪伴丈夫一路走到北京。丈夫累了,她就替换着拉一段。这五个家庭各有各的故事,为了一个“感恩妈妈,传播孝道”的心愿,走到了一起。

在中华孝道促进会的帮助下,上海一家企业为这次活动提供了“人力房车”、炊具和饮用水,还承担了旅途费用。“房车”高1.8米,宽约1.3米,长1.9米,里面设置有隔层,放着生活物品,到了晚上就变成小床铺,供一家人休息。为了防风防雨,车身还做过特殊处理。

领队王锐解释,选择用纯人力拉动旅行的形式,虽然很艰苦,但更能体现孝道,能达到宏扬"百善孝为先"民族文化的宣传目的。

旅途艰辛难掩高龄老母笑容,五家庭其乐融融成为一家人

王锐率领“人力房车”旅行团离开上海,一路途经昆山、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徐州、曲阜、济南、德州、天津,终点是北京,整个行程1300公里左右。这个旅行线路是由儿女和老人们共同商定的。由于车上的老母亲都在八旬以上,为了保证她们以及车队人员的健康,还有一名随队医生,医生也由一名义工担任。车队沿途走国道,路面好,中午热的时候休息3个小时,老人不会感到辛苦。车队保持匀速前行,每小时行走进5公里左右,一天行程大约50公里。

坐上女儿谢淑华拉的人力车,90岁的老母亲徐美荣感觉很舒服,再也不闹晕车了。一路走来,天气好,空气好,老太太心情非常舒畅。看到母亲这么高兴,谢淑华在日记本上写下这么一段话:金山银山不如给母亲一个靠山,给母亲再多的钱也不如给母亲一个笑脸。我要让母亲走得最远,笑得最开心!

车队中最欢乐的莫过于常周氏老人和孙子、孙媳一家了。这次旅行中,51岁的孙子常浩白天做车夫,晚上挤在车里一块隔板上睡觉,把大床留给媳妇和奶奶,沿途照顾奶奶起居的是43岁的孙媳妇董芹,奶奶平时喊她:“董卿!”孙媳妇也一口答应,权当自己是山寨版的“央视名嘴”,董芹一路上不停地打扮着奶奶,一会儿给她戴顶花草帽,一会儿给她戴上“格格帽”,把老人逗得合不扰嘴。

最让常浩两口子惊喜的是,半个月的路程走下来,奶奶裹着的小脚竟松开了,头发突然由白转黑,脑门还长出不少黑头发,皮肤变得比孙媳妇还光滑。老太太对自己的变化也很高兴,她抚摸着孙儿的头说:“是你们的孝心感动了老天爷,让我这老婆子又返老还童了!”

来自河南的贾新鹏夫妻把老母亲照顾得更是周到。贾新鹏喜欢摄影,一路上陪着母亲照了不少照片,老太太在老家有位老姐妹,这次出来旅行,老姐妹羡慕之余,又替她高兴。一路上,车队都会选择当地最有特色的景区游览,在苏州游览了虎丘公园、拙政园后,母亲便让儿子给老家的姐妹打电话,她在电话里给老姐妹讲讲在苏州的见闻,老太太爱开玩笑,对老姐妹说:“我现在天堂哩,是苏州那个人间天堂,这里的风景好着呢,赶明儿,也让孩子带你来玩啊!”每逛一个特色景点,老人就要向老姐妹报告一下。一路游览了苏州、南京、曲阜等风景名胜,陈安华老人对儿子、儿媳说:“孩儿啊,这一趟玩得真不孬,让妈多活好几岁,谢谢你们了!”

60岁的邵长敬来自新疆喀什,他是父母唯一的儿子,在孝敬老人方面,他经常对父母说,我这一个儿子要当十个儿子用。在长途旅行中,他对老母亲照顾得十分周到,每天不顾疲劳,都要给老人按摩一个小时。旅途中,老人兴致很高,在到达南京前的一段路途,她提出自己想走走。领队王锐同意了她的要求,车队休息时,邵长敬搀着母亲沿路边走了一公里,老太太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在风景如画的大自然中漫步,使得她心情非常愉悦。

王秋水带妈妈出来旅行前,母女俩在家里经常发生争执。王秋水脾气暴躁,妈妈年龄大了,就爱唠叨,她烦了就顶撞妈妈,静下来后又觉得自己做得不对。这次出来拉着母亲长途旅行,看到别的老妈妈和儿女相处得那么融洽,她从心里忏悔自己以往不懂得怎么孝敬,也悟出了对老人孝顺,首先要顺着老人,让老人心平气和地生活。而这次长途出行,母亲从女儿身上看到了改变,也非常高兴。

随着天气渐热,“人力房车”旅行团一般凌晨三四点钟就出发,晚上在广场或公园里歇脚。天气热每天要出许多汗,王锐隔几天就会找个小旅馆,让大家洗洗澡,休整一下。遇到小雨穿上雨衣继续行走,吃饭的时候,车队在路边用煤气灶做饭,可谓是“风餐露宿。”

一路走来,虽然很辛苦,但车队没有一个人叫过苦,大家心里只有甜。途经江苏徐州时,车队里的王秋水和谢淑华都是徐州人,虽然也想家,但为了整个团队,她们只字不提回家看看。有时,为了调动大家的情绪,阴天下雨休整的时候,王锐还开个小型的家庭联欢会,大家一起乐和乐和,调整一下思乡的情绪。联欢会上,连102岁的常周氏老人都兴致勃勃,用当地方言给大家唱了段花鼓戏,贾新鹏也撺掇着母亲唱了段《穆桂英挂帅》豫剧。王锐用东北方言给大家连讲了几个笑话,把大家逗得前仰后合。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五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家庭,成了真正的一家人。

一路传播孝道受热捧,旅途结深情相约金秋京港行

王锐率领的这支特殊车队,花甲儿女拉着老妈妈,靠双脚徒步旅行,车队每到一处,都给路人发放“家和万事兴”“弟子规”等宣传孝道和传统文化的小册子。一路走来,他们的孝行不仅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

2013年4月27日,王锐率领车队行到江苏昆山地界,因为前方发生了事故,道路拥堵,就连非机动车道也堵得严严的。看到五辆外观别致的“人力房车”,一位开车的中年人摇下车窗问:“你们这是去哪儿?”当车主谢先生得知队伍的行程及目的时,就从车上下来,激动地握住领队王锐的手说:“你们走了这么远的路,去我那儿喝口茶吧!”王锐以赶路为由婉言谢绝了谢先生的邀请。

第二天,王锐率领车队向苏州进发,途中一位开面包车的小伙子看到人力车里坐着的全是高龄奶奶,十分好奇,便向王锐了解情况,得知王锐他们的孝心行动后,小伙子非常感动,开车买来一箱“王老吉”饮料,追了十多公里送给车队,非要王锐他们收下来。小伙子还动情地说:“我看到那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坐在车里,脸上挂着的是幸福和满足,让我想起了家里的母亲。”小伙子说,他整日在外打拼奔波,钱是赚了一些,偏偏缺了“常回家看看”的时间。他对王锐说,做完手头这单生意,他就会回家看望母亲,和母亲结结实实呆上几天。等在城里买上房后,还要把母亲接过来孝敬。临别前,王锐送小伙子一句话:“钱什么时候都能赚,但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这句话说得小伙子含泪拼命点头。

2013年5月5日,“孝心万里行”车队来到南京市,当晚在栖霞区一家名叫“鸿福缘”的餐厅吃饭,老板杨仔彦被这些老人的孝心所感动,带着妻子、8岁的女儿亲自招呼王锐一行,跑来跑去忙个不停,一桌上了十多个菜,还送了好几瓶啤酒,等到吃完饭结账的时候,杨仔彦八岁的女儿喊着:“我们不能收奶奶的钱,奶奶不用给钱!”再三推辞之下,杨老板只收下100元,并对王锐说:“你们的举动太让人感动了,既然你们坚持要给饭钱,那我就收100块钱吧,百善百善,一百元足矣!呵呵!”

让王锐开心的是,沿途一路走来,他们的这支特殊车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回头率几乎百分之百,年轻人纷纷用手机给他们拍照,拍视频,上传到网络。沿途各地媒体纷纷前来采访,宣传王锐一行传播孝道的行动。一路上,车队的饮用水从没有花钱买过,都是好心人给他们买来的。

车队经过山东曲阜时,一位姓李的中年男子看到车里坐着的几位高龄老妈妈,当即流了泪。李先生88岁的老母亲刚刚去世,他幼年丧父,母亲拉扯他成人,李先生生意做得很成功,生意再忙也没有怠慢过母亲。有时,母亲心情不好了,他谈生意也要带着母亲。然而,老母亲不久前因病离世,李先生难过了多天,他在街头看到这支特殊的车队里坐着的都是高龄老妈妈时,又动了思母之情。

车队在曲阜期间,李先生放下生意全程陪护,掏腰包请老人们品尝曲阜特色饭菜,还包下宾馆让老人们休息、洗漱。车队离开曲阜时,李先生洒泪送别。

2013年5月27日,车队路过沧州,沧州“博爱人生”爱心群的志愿者们早早来到市郊迎接,冒雨帮助推着“人力房车”游览了沧州名人植物园、狮城公园、运河景观带等地。车队的孝行令市民们深受感动,有八九十岁的长者也有一两岁的幼儿纷纷赶来为车队成员送来鲜花、食物以及最真挚的祝福。

中午,沧州市迎宾馆满维福经理带领员工代表迎接车队,为“感恩号”的老人们准备了鲜花及免费可口的午餐,用餐后,稍作休息,满经理不舍地推车送老人们一程,“博爱人生”志愿者们也一步一步陪着他们走过沧州这一程。

两天后,车队顺利抵达河北青县地界。青县“与爱同行”爱心社十多名志愿者在这里迎接王锐一行。志愿者们分别替换下拉车的儿女“车夫”,轻车熟路地带领老人游览青县盘古庙,遇到台阶不方便,就把老人背过去。下午,在志愿者的陪同下,车队的老人们还观看了盘古文武学校的表演,然后,在志愿者的护送下,车队又向下一个目的地进发。

2013年6月11日,车队经过近两个月的长途跋涉,顺利抵达旅途终点北京。尽管一路上有爱心相伴,但质疑他们“作秀”的声音同样不少,不过,这些都没有影响他们的心情,贾新鹏的话代表了大家的心声:“我们都一把年纪了,不图名不图利,就想带母亲出来走走看看,传播孝道。就算是‘作秀也得有人出头啊!”

一路走来,近两个月的时间内,五个家庭结下了深情厚谊,在北京依依惜别前,王锐与队员们商量好了,他们将车子暂放北京,9月份将再组织一次从北京徒步去香港的活动,老人们热情很高,期待着9月份的再次远行。

作者:陈锁贵

通联:郑州市二七区东福民街1号楼4单元53号

邮编:450015

电话:13838009511

QQ:784260238

猜你喜欢

房车高龄车队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石台行
用有“温度”的产品 实现房车智慧出行愿景
第13届中国(北京)国际房车露营展开幕
第12届中国(北京)国际房车露营展览会召开
2015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房车露营展览会盛大开幕
美利达挑战者车队团队出征取得比赛开门红美利达挑战者车队团队出征取得比赛开门红
无独有偶 F1历史上另一支“黑马”Wolf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