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而立 创新以恒
2014-07-10刘岩松张琼舒鹏
刘岩松++张琼++舒鹏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要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增进民生福祉,用科技和创意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难题,服务国家战略、惠及千家万户。
契合社会发展的脉搏,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皮肤病专家蒋忠民,从医二十多年来,始终有意识地将提升自己专业能力和如何改善医患关系,作为他事业追求的目标。专业领域,蒋忠民在一线的临床实践工作中,诊治皮肤病患者已愈10余万人次,同时长期致力于皮肤病的临床病理学研究,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在诊疗理念和方法上能不断创新;而临床经验的丰富,又不断地让他从实践中获得更多有益的反馈,从而更让他在未来的诊疗中思路变得更加开阔。
蒋忠民在处理医患关系上,可谓用心良苦,他能做到始终站在患者的角度,想患者之想。中国大陆医患关系的现状,为当代医生们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只是其中一方面,如何能在临床实践中发挥才能,以我为主,从我做起,在医患互动过程中,发掘矛盾的根源,“创意”地解决由来已久的医患矛盾,这考验着医生真正的智慧。如讲话中所说,既要有科技的能力,也需要在运用科技时有创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难题,惠及千家万户”。
缘结医学:疾病和磨难成宝贵财富
正是对疾病有切肤之痛和饱受折磨之伤,才使得蒋忠民比常人更能明白疾病之恶,更能理解患者的患病心情。这段不寻常的经历,成为了蒋忠民从医征程上的一笔财富。
蒋忠民之所以走上医学道路,与其早期的经历有很大关系。蒋忠民的从医之路,是一条磨难伴着不屈,奋进饱含艰辛的拼搏之路。蒋忠民对病魔的第一次深刻体会来自父亲罹患肺癌去世,儿时即亲历生离死别的悲痛,使他对生命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敬畏。
这种敬畏,在他未来成为医生时,时常闪现在他诊治病人的实践工作中。这也使他始终尊重每一种疾病,尊重他的每一个病人。对生命的敬畏,成了作为大夫的蒋忠民的另一种信仰。因为这种信仰的存在,他从医的信念始终坚定,对待患者时总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
磨难使人悲痛,但接二连三的磨难,也许是老天爷不太眷顾这个不幸的家庭。15岁时,蒋忠民确诊患上了严重的甲型肝炎,治愈后又继发了持续达17年之久的结核感染。后一病症直到他32岁以前都未查出病因。因为没有明确的影像学依据,医生无法确诊,也更想不到是结核。一个又一个不幸,并没有将蒋忠民打倒,反而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品质和不屈不挠完成心愿的做事态度。这些磨难,也让他早早地懂事,尤其是在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时,自强自立、上进乐观的蒋忠民并没有消沉,在他倔强的心里,一个坚定的声音时刻激励着他:“先救自己,再救他人。”这种激励,成为蒋忠民未来踏上医学之路的原始动力和目标。
磨难,让决心和理想更加坚定,但磨难,也让饱受疾病折磨身体和疲惫的意志雪上加霜。从学校到工作的近17年时间里,蒋忠民的身体一直处于极度疲劳状态,经常因疼痛而彻夜难眠。但在病魔面前,蒋忠民还是选择坚持和再坚持,一方面为缓解经济压力,一方面病痛无法查清,他从未放弃自行寻找适应和缓解方法。带着十几年的病痛坚持学习和工作,在不断的揣摩和体验中寻找诊疗的思路和线索。
亲身的体悟,也许会获得对未知医学更多的理解。所以,在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蒋忠民硬是通过不断尝试新思路和试验性治疗,把病魔从自己身上赶了出去。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蒋忠民有两个收获,一是在非凡的毅力下,他积累了刻骨铭心的医学经验,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临床思维方式;二是加深了他对患者患病心情的理解,这也成为未来他始终做到凡事从患者角度出发,真心实意地对待每一个病人的根本原因。
在常人看来,和疾病抗争的漫漫征程一路荆棘、满布艰辛,但是,对蒋忠民而言,直面挑战、化荆棘为坦途更具有直面人生的酣畅……
精勤不倦:淬炼中不断成长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占人体总重量15%,皮肤病更是影响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皮肤是人体的最外表,皮肤病虽然看得见,但治疗起来却并不“肤浅”。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以知其内;至其内,已愈其外”。由此推出,皮肤发生病变,大多数是因为内在脏腑的失调所引起。可见,皮肤病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病种,更何况其种类繁多,达两千余种。
纷繁复杂的皮肤病,何以成为众多患者难以解除的困扰?表面各一的种种症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奥秘?痛痒难耐,缘何又反反复复?皮肤病所产生的种种问题,是一个复杂深奥的医学课题,值得投身于此的专家一辈子专研深究。
要想挑战皮肤疾病,厚重的专业积淀以及丰富的临床实践是不可少的。为此,蒋忠民1991年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又先后进修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南京皮肤病研究所和西京医院。在医学的道路上,老师的引领和点拨至关重要。幸运的是,蒋忠民求学路上遇到了几位德才兼备的恩师:王景山教授,程滨珠教授和现任科主任姜日花教授,正是这些智慧的老师们,把蒋忠民真正带进了皮肤病研究领域中。
除了专业知识外,很多优良的从业品质也是受到老师的深刻影响。蒋忠民介绍说,南京皮肤病研究所孙建方教授和曾学思教授对他的影响最大,不仅传授了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还教导他注重与患者沟通与交流。当下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医生和患者之间没有充分沟通造成的。也许在中国,医疗领域上供需矛盾突出的现状,很难让医生坐下来给患者耐心地讲解。但恩师们的言传身教,以及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深深地影响着蒋忠民。
踏实进取,锐意创新,20多年来,蒋忠民“浸润”在皮肤专业的医学领域中,以锲而不舍的毅力,不断地完成着一次又一次的蜕变。在2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共诊治皮肤病患者10余万人次的蒋忠民,收获的不仅仅是每一个康复患者幸福的笑容,临床实践的积累更让他的视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阔,让他的思维也得到了来自实践的更真实的淬炼。endprint
熟悉蒋忠民的人都知道,从医二十几年来,蒋忠民一直坚持着一个习惯,做病例随访记录,到目前为止记录内容超过五六百万字。“我不可能对每个病例做主动性回访,我应该感谢很多病人多年来对我的信任,他们每次患病都愿意来找我,这样我就可以完成一次被动随访,我坚持给他们做记录,每次记录都综合一下先前的记录,分析强化个中关联和线索。记录展现了一系列‘抓拍到的事实,我将它们作为分析的材料,或者在遇到相似病例时用来做比较”。他坚持不断的记录、更新着每个病人的随访,正如蒋忠民所说:“我的兴趣是透过观察皮肤病表象,分析皮肤微观病理变化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同时借助于病情的随访、挖掘更多的事实联系,发现更多的早期线索和预后转归的方向,并做出经验性假设,再通过一些后续的病例来验证假设和线索,从而掌握其萌芽的规律。”患者,既是他的病人,亦是帮助他研究医学的对象,是实践的教科书。
从实践中不断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促使他在皮肤病的临床与病理学研究中不断更新理念,不断获得新的观察视角,并有新的发现,其成果体现为回馈到未来患者身上的“红利”:考虑得更周全,诊断治疗更及时、更准确、更有效。专长于皮肤病组织病理学诊断的蒋忠民,在复杂疑难和不典型皮肤病、早期皮肤肿瘤、免疫性皮肤病、系统性疾病相关皮肤病的诊断分析上有独到的见解,更擅长于皮肤病临床与病理的联系,在皮肤病的病症关系和病因分析方面,蒋忠民更是功底深厚,处于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创新以恒:传统诊疗观念亟待改观
很多医生都对疑难少见皮肤病避之不及,而蒋忠民却令人意外地选择了“迎难而上”。在他的看病内容中,疑难少见皮肤病摆在了显著位置,只因为他也曾备受疑难病的困扰,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给那些深陷其中的人送去温暖,帮助他们摆脱痛苦。“对很多医生来说,疑难少见病似乎是很‘遥远的事,但实际上我的目的主要是避免临床工作中对疑难少见病的误诊和漏诊,很多疑难少见病都披着常见病的外衣,但它却和潜在的全身系统疾病有关系。”蒋忠民如是说。
皮肤病病种繁多,达两千余种,与全身各系统疾病的联系非常广泛,疑难与不典型病症及慢性顽固症较多,传统的诊疗观念误诊漏诊率较高。针对此,从事皮肤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皮肤病诊疗经验的蒋忠民,创建了一套皮肤病临床思维方法,提升了皮肤病的诊断分析效率。
蒋忠民介绍,正确的诊断分析是有效治疗皮肤疾病的前提。在临床实践中,有些病例是典型的或仅限于皮肤本身的病变,套用标准和规范就可能解决诊疗问题。然而,更多皮肤病变是动态过程中的不典型或与内脏系统疾病有关的病变,优秀的皮肤科医生需要对人体疾病有全局时空观念。要透过皮肤病表像,在微观上观察皮肤病组织病理学改变;在宏观上联系全身各系统各器官的潜在疾病,同时在时间上,向前了解皮肤及全身疾病的历史;向后要有长期随访的习惯并建立随访档案。
一个好的医生,总是在细节之处让人心服口服。长期日晒可诱发皮肤癌,一个看似普通的色素痣受刺激可能转变为恶性黑素瘤,有些皮肤病则可能是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内脏肿瘤的表象,黑素瘤、红斑狼疮等皮肤病是高死亡率的病症……在蒋忠民的研究世界里,看似很小的皮肤疾病有时候事关重大,甚至攸关生命。因此,再微小的细节他也不轻视。
症状的细微改变,在蒋忠民的眼里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他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侦探,面对纷繁复杂的种种迹象,总是依靠知识和经验,进行必要的勾连。这种勾连并不盲目,那些融会贯通在蒋忠民脑中各种皮肤病的病例和病症,成为了他随意调用和过滤有效信息的丰富资源库,也是他在抽丝剥茧地诊疗过程中,逐步到达最核心之处的关键。
辩证,是中医讲究的一个原则。蒋忠民介绍,人体各个组织和器官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皮肤病虽然发生在体表但却和内脏以及全身都有着关联,不同疾病皮损看上去很相似,很难只凭体表外观做出准确判断,即使是同种疾病在体表所呈现出来的皮损也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疾病之间相互交叉、相互制约重叠或转化,要想对两千多种皮肤病进行准确诊断并查找病因,有时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充分的沟通互动和复诊及随访很重要。
这种整体观也是攻克皮肤顽症所必须重视的。蒋忠民还表示,皮肤疾病的治疗要讲究“轻症轻治重症重治,急症先治慢症缓治”的策略。同时,由于轻重缓急可能彼此转化,因此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要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不必追求一步到位,力求跟踪最新疗法;当然还需要遵循疗效与副作用、风险与依从性均衡考虑的原则。
在看病就诊方面,蒋忠民也有一套独有的方法和策略。对他来说,皮肤病就是反映内脏疾病的“窗口”。以对患者认真负责的态度,每一个病人他都采用“过筛”的思路,细心筛查,反复琢磨,避免误诊和漏诊。
与一般医生不同,蒋忠民不会仅依靠各项指标达标的“盖帽式”诊断法,而是针对疾病的不同阶段,根据疾病有可能的发展方向预先做出动态判断,思维上先行一步,以实现及早预防、及早治疗的目的,这是所谓的“治未病”。他还会根据不同病人身上出现的不同病因,区别对待,个性化治疗。
时代在发展,疾病的诊疗观念也必须与时俱进。蒋忠民是一个有心之人,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地将哲学的辩证思维与医学的临床思维进行深度融合,其严谨的诊疗理念和创新的临床思维,造就了他独特的诊疗风格和高效的医患沟通模式,在同行以及本地区皮肤病患者中,拥有良好的口碑,树立了疑难皮肤病诊断的质量品牌。
怀仁而立:仁心仁术暖人心
不管是自己身患疾病的切身感悟,还是求学过程中恩师的言传身教,都让蒋忠民认识到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细心对待每一个患者。
蒋忠民认为,对于每个病例复杂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还需要运用一整套科学的辩证思维,以及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的临床思维方法。实现这个完整诊疗过程的前提,是良好的医患沟通,建立互信,良性互动。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只有一个目的——方便患者。如何让患者能感受到温暖,如何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生细心的呵护,这是病人最想得到的。endprint
为此,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专门针对疑难病求诊设计了“就诊手册”“皮肤病临床思维路线图”和“疑难病诊断分析策略”,让患者充分了解医生的工作思路和诊疗特色。蒋忠民说,良好的医患沟通让诊疗更精准,也为我带来了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对疾病更早期萌芽规律的把握。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细心做法,可以极大地改善医患关系。如果更多的医院能做到这一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心中对医患关系的看法会大大改观。到蒋忠民大夫诊室看过病的人,无不对其体贴入微、认真负责的态度赞不绝口,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时刻,这样的场景如冬日里吹过的一股暖风,温暖而可贵。
蒋忠民,在践行着自己理想的同时,也践行着一个医者最仁慈的善心。患者的信任不是平白而来,来自于细致入心的服务,从他们候诊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体会到。
医疗服务是一个过程,每一个步骤需要春风送暖,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周详备至。从“蒋忠民大夫候诊提示”:“为确保诊疗质量限制加号数量,皮肤病两千余种太快容易漏诊,特殊病需要复诊把握动态求准,疑难病重在确诊亲自病理会诊,会诊时带全资料第四诊室就诊……”到“蒋忠民大夫就诊提示”;从“皮肤病临床思维路线图”到“疑难病诊断分析策略”;从“诊疗追求的目标”到“复诊提示”每一步、每一个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蒋忠民都会为患者提前想到,提前做出悉心安排。对常见病和疑难杂症患者就诊也都有对应的口诀嘱咐和介绍说明。
完全站在患者角度上编写的《就诊手册》,虽然只是简单明了的八十余条,每一条都凝结着蒋忠民大夫替患者着想的心意。为了给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诊手册》的每一条都力争做到押韵、朗朗上口、易懂好记。为患者提供细心周到服务的背后,是蒋忠民倾注一年时间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每一条他都反复琢磨、细心修改……
除了为患者提供周到的指引和服务,一视同仁的态度也是软化当今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很多媒体如此报道蒋忠民:凡来就医者,不论贫穷贵贱,都尽心尽力为其看病,始终站在患者角度想问题,保持与患者的良好沟通。这种原则也成为蒋忠民从医道路上处理好医患关系的良方。他认为“只有真心能换来真心”。蒋忠民的点滴举动之所以会感动患者,正是因为他拥有一颗真诚的心。
胸怀远望:执着向前不改初衷
作为学者,蒋忠民有着独到的眼界和思路,这是一个成功学者必备的素养。
20世纪90年代末,皮肤病理学在临床和科学研究中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蒋忠民立足需求,加入到这股研究潮流中。正如他所说:“皮肤病理学是皮肤病临床研究的基础,它是临床医学和纯基础学科的‘桥梁,是联接两者的‘纽带,是发现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最有力的工具。”正因为认识到研究皮肤病理学的重要意义,才让他选择了“顺流而上”。
十几年埋首皮肤组织病理学诊断研究之外,蒋忠民更加关注早期皮肤肿瘤、免疫性皮肤病、系统疾病相关皮肤病、疑难少见与不典型皮肤病的诊断与分析的临床研究。每一项都立足实际需要,每一项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教学相长,在繁忙的诊疗实践之外,值得一提的是,蒋忠民还承担着相应的学科、团队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重任。17年前,他建立了皮肤科的病理研究室,一直承担全科复杂疑难皮肤病的病理会诊,定期组织全科临床业务学习和疑难病例讨论,向全科医生普及皮肤病理专业知识,提高全科医生的诊疗水平。承担临床五年制和七年制的教学工作,培养和协助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0余名。
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教育在蒋忠民看来是他知识和经验的另一种延续。为此,蒋忠民不遗余力地教育后辈们,包括他厚重的专业知识和从医感悟,正像他的老师那样,蒋忠民也注重教育后辈们如何更好地对待患者。
每个人都是为了某种事业而诞生,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种经历;生命的价值,正是在跑好自己承担的这一里程中体现出来的;生命虽然有限,但生命的意义却可以灿烂无比,直到永远。蒋忠民是为皮肤病事业诞生的——诊治病人,研读理论著作,培养后辈,研究医患关系……精勤不倦的他,用智慧和勇气、执着和坚韧尽自己最大所能诠释着医学事业的深刻内涵,在赢得人们认可和业界尊重的同时,也让他的人生价值无限地放大到社会价值中,走向永恒。
跨越世俗的功利,苦钻皮肤病二十余载,终成一方名医。从一个遭受疾病折磨的病患者,到如今斩除病魔的专家,如今,矢志不渝的蒋忠民依旧淡泊如水。他的思想和行动,他的探索和创新,他的执着和坚持,他的柔软和智慧,他的细心和耐心,彰显出的,除了卓有成效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社会价值外,更为中国现阶段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带来了新的启发,树立了堪为效仿的价值典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