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扫雾 各路专家论道荆门把脉产业症结寻新模式 六百代表入格林美看先行者脚步参加2014中国再生资源行业会议的感受与启示
2014-07-10邓海燕
记者 / 翟 昕 邓海燕
6月19日,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主办的“2014年中国再生资源行业会议”在湖北荆门格林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举行。会议的主题是“科技引领,模式创新,产业升级”。来自420家企业的600余名代表和专家出席。在全行业面临诸多困境的时候,大家都想听一听专家们是如何分析行业现状与未来走势的;在全行业处于迷茫徘徊之际,探寻行业发展新模式便成为这里人潮涌动的最大动因;而格林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的名声雀起,无疑给这次聚会带来了巨大的吸引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副司长黄建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环资司循环经济处处长郭启民等就再生资源行业未来的政策导向进行了解读,并就如何突破传统回收模式和技术瓶颈,实现转型升级的路径等问题畅所欲言。在会议举办的下午,大会用分论坛的形式进行专题研讨。
一、资深专家关注产业顶层设计 高屋建瓴提出理论命题
到会的专家学者的专业性强,带来了浓重的学术气氛和理性的气息。著名冶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左铁镛院士不仅从头至尾参与会议的活动,而且与代表们一起走进格林美,实地考察了这里的循环经济展厅、废旧家用电器生产线与镍钴电池回收处理生产线,而且就一些深层次问题与代表们做了深入的交流。他虽已七十多岁高龄,但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阐述观点透澈精辟。他的演讲《创新驱动我国城市矿业的升级发展思考》历时一个小时,从我国城市矿业的发展成就与不足谈起,重点谈了他对创新驱动我国城市矿业升级发展的思考。他说,无论是与国务院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目标,还是与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相比,我国城市矿业的发展,距离其全面实现这一产业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综合效益协同提升的发展目标,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前方的路任重而道远。
这位老专家这些年来一直在不停地思考与奔走,他善于用横向对比与纵向归纳的思维方式提出问题。在谈到我国城市矿业的发展与不足时说,目前美国的废弃物年回收量1.25亿吨,规模与我国大体相当,但是美国的单位废弃物资源化的产值是我国的四倍。当然,这是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差距所致,但同时也说明,我国在利用水平和产品增值手段上还存在巨大的差距。他还用日本的城市矿业的发展实例展现了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巨大潜力:日本通过循环型社会的建设和城市矿产的开发,其多种贵金属的储量已列世界首位,由一个矿产资源贫乏的国家变成了二次资源富国;如日本国内黄金可回收量为6800吨,约占世界现有总储量的16%,世界排名第一;银的可回收量6万吨,世界排名第一;大宗有色金属如铜铝等已无需再进口。通过这样一些数据,给从事再生资源产业界的朋友们增添了更强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在分析城市矿业以及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时,他说,目前从高层次上看,对企业的布局和准入门槛上还缺乏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由此导致了部分规模企业产能过剩和原料不足,理应获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差强人意。对于社会层面存在的问题,他认为,我国目前公众的生态自觉和废弃物的源头分类是导致整个城市矿业效益低下,事倍而功半的重要原因。当前无论是普通生产者、消费者还是政府管理者,其传统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仍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社会问题。他通过日本在废弃物分类上与中国的差距对比,大声疾呼提高公众自觉对于促进城市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怎样实现城市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怎样实现这一产业的转型升级?左铁镛先生以他多年来的研究与思考得出的结论是:城市矿业属于跨多个链条与环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涉及的部门多;参与的主体多,亟需顶层设计,务求多方配合,以实现“官、产、学、研、用”高度融合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以满足产业链条的企业创新需求、政府部门的制度创新需求。他一再重申,大学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而政府管理部门则是制度创新的主体。他还用“产学研”三重螺旋模型,详细解释了为什么发达国家在创新驱动上如此充满活力的深层次原因。他也满怀期盼地告诉大家,以格林美等为代表的一批再生利用企业在国家和省市相关科技计划的支持下,通过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现有技术水平与日本、德国和中国台湾几乎相当,局部领域甚至有所超越。他还为代表们第二天的实地参观提供了简明扼要的注解。演讲中,这位院士用欧洲、美国、日本几个创新型国家为何在多个领域能够始终走在前列的实例告诫大家,任何一个领域也好,任何一个国家也好,任何一个民族,“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的观点。听着他的讲述,人们不禁感慨:“有十八岁的老者,也有八十岁的青年”。演讲贯穿着老专家群体对再生资源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入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深深期盼。
二、转型升级的需要制度创新 振兴行业的基础在于人才培养
再生资源产业虽然已被国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但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以及整个员工队伍的素质十分令人担忧。随着这一领域的不断扩大,人才问题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突出瓶颈。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再生金属专家聂祚仁教授重点介绍了北京工业大学在这一领域中所做的工作,以及在高端人才培养上能够提供的条件。北京工业大学建设了全国首批“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全国首个“资源环境与循环经济”硕士、博士交叉专业,正逐步构建这一领域“学士—硕士—博士”多层次复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他详细介绍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各个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谈到他们构建的协同创新机制的时候,这位专家是这样描述这个机制的总体思路的:“需求牵引科研,带动学科创新,校企双聘导师,培养创新人才;校企双聘总师,共同完成研发;消极课程开放,兼聘教师管理,项目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管理”。谈到下一步的目标和做法,他说:我们将在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引导下,面向再生资源聚集区的和产业集群,构建多层次的资源循环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的资源循环人才培养网络,造就一批具备专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资源循环人才群体。说到这里时,这位领军人物的目光中充满了期待和自信。
三、探寻新模式上有突破 借助会议平台展开交流大有裨益
这次会议上的交流丰富多样,其中心议题都围绕着再生资源产业新形势下的转型升级。湖南万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明果英先生在这次会议上以《科技创新 延伸“城市矿产”开发价值链》为题,分别就经济下行,再生资源产业路在何方?纵横拓展,延伸“城市矿产”开发价值链为题,阐述了他们在价值链创新三种路径上的探索和体会。
每一次的行业会议上都会有一些陌生的面孔和新的话题。有一个演讲者的话题和角度都非常新鲜,这就是玉成有限公司的王懋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政策建议初探》。他的话题从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究竟算哪一类行业为切口,指出当前政府与公众对这个行业都还有误解。他认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的本质属性是:具有较大的公益性,这一行业带来的环境效益巨大,对于交通安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巨大。但是这一行业是个低盈利的行业,难以受到大家的重视,甚至是鄙视。首先,我们的众多企业回收报废汽车的数量小、环保处理成本又极高,车辆监管部门的监督与消耗的成本大,销售成品的盈利水平低,固定资产投入巨大。这是全行业普遍面临的尴尬。他很会比喻:我们不是窦娥,但比窦娥还冤;要还我们一个清白,就必须改变,要从自己做起。政府部门要针对行业特点,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高门槛、高优惠”的政策体系。在这次会议上,他倒是给政府主管部门出了不少主意,通过对目前所执行的“大棒加胡萝卜”政策进行了一番解读之后,他提出一些近期的政策调整建议和中长期的政策建议:在近期内,“大棒”应当挥向车主,同时打击黑车户,“胡萝卜”应当对所有达标的有资质企业给予稳定可持续的优惠和补贴;在准入门槛上,应当实行严格的实质性前置审批,部分省市要有公开透明的行业发展规划;让有能力的企业够得着、进得去;对于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实施事中与事后的监管。中长期的政策应当是建立起生产者责任制和基金补贴制度,“胡萝卜”要重点针对所有达标的有资质的企业,给予其稳定的可持续的优惠条件,如税收优惠和基金补贴等等。
在谈到回收拆解企业如何让社会和政府了解和接受的问题时,他表示:我们现在的声音太小,别人听不见,所以要增强自身实力,对外传播的时候要使用“扩音器”;现如今传播的声音又太杂,别人听不清,因此,“团结就是力量”,我们的诉求要突出重点;当下虽然有一些反映行业呼声的动静,但是声音太假,别人不想听,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在宣传上实事求是,一是对内要抓好基础建设和业务规范化建设,二是做好自己的功课;对于当前存在的行业与政府对话中和我们自己宣传上的“语言不通”、别人“听不懂”的现象,这位朋友的建议是:我们要换位思考,要跟得上形势,充分运用当今的语言和语境,要让这一行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及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跟我们每一位公民之间的关系说清楚,真正能够入脑入心。虽然这些话儿说得有些直白调侃,但说的这些事儿可都是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到位的,正所谓:话儿糙而理不糙。作为新闻记者,我们听了以后颇受启发:不管什么场合,说话一定要言之有物,要说真话。如果人们大老远跑来,听一些不痛不痒、不咸不淡的空话甚至是假话,那又何苦呢?
四、听听成功者的心声 看看先行者的门径
深圳交易所理事长陈东征在这次会议上谈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问题。他再三提醒大家: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也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民间积极性。国家已经开始重视中小企业资本市场的发展。而借助资本市场是中小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捷径。他说,这次大家来到格林美,大家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质的飞跃的。正是他们上市4年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超过40亿元,才实现了高新技术与资本的完美结合。一个民营企业走向公众公司,没有资本市场的助力,要有这样的一番天翻地覆的变化又如何可能呢?
在参观格林美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之前,格林美创始人、深圳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开华所作的《开放合作 拥抱资本》的演讲无疑是大会的一个高潮。这位学者型的企业家用他自己的创业经历讲述了再生资源产业的一个传奇。他首先向大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资本市场是做强做大城市矿产资源产业的发动机。他用众所周知的几个上市企业的前后对比,明确地告诉大家,资本市场正在创造产业发展的传奇。万科集团2000年的经营规模只有38亿元,2013年是2000亿元,增长倍率是30倍;三一重工上市之前的经营规模是9.8亿元,2013年是800亿元,增长了80倍;苏宁电器上市前的规模是60亿元,2013年是1053亿元,扩张了20倍。
上市公司高速扩张靠什么?这是他的第一个话题:“开放合作,拥抱资本”。他认为,高速扩张靠资本。也只有上市,才具备从资本市场大量融资的条件。格林美就是技术与资本市场完美结合的结果。格林美2002年在深圳设立,2010年在深圳交易所上市,净资产43亿元,成了中国开发城市矿产资源的第一股。应当说,格林美的上市,让中国再生资源产业界看到了希望。他敞开心扉与大家分享这一路走来的感受。2002~2004年,是他们的研发阶段,拥有了核心技术,形成了专利,得到了国家创新基金500万元的资助;2005~2007年是其中试阶段,也是其成果转化与市场推广阶段,得到了广东省风险投资、工业和信息化部创新资本、私募股权投资的支持;2007~2009年是他们的产业化阶段,当时还是小规模生产阶段,他们通过银行资本和知识产权质押获得了大量的资金,从而进入了2010年至今的大规模产业园建设和运行阶段;2010年上市IPO7.4亿元;2011年非公开增发10亿元,2012年发行公司债券8亿元,2014年再融资17.5亿元……
许开华说:格林美从一个循环文化理念开始起步,资本市场提供了他们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谈到这些年的心路历程时,这位学者颇有感慨地说:规范经营是获得资本市场青睐的基本条件。上市公司,两个大门能不能打开?其一,财务室的大门能不能打开。你要阳光经营,就要税务规范,经营规范,不能有邪念;其二是车间的大门能否打开,在环境保护上不能含糊,因此,必须打开。
他认为,商业模式与核心竞争力是成功进入资本市场的法宝。在谈到全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时,许开华称,目前全行业毛利率不足10%,这是个表象,其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许多企业明显缺失核心竞争力,因为95%以上的企业没有研发,加工流程简单,资源化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低。与正向制造企业相比,资本投入不足,工业装备水平低,环境设施水平低,从总体上看,尚未进入工业化阶段。
许开华认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应该成为先进盈利模式的代表。这就需要我们在产品、产业链与核心竞争力上有一个顶层设计。回顾格林美一路走来的历程,许开华十分感慨:关键的时候,还是核心技术帮了大忙!那时候,国家开发银行与格林美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最大的专利质押案例,由此,格林美一下子破茧而出。
对于引入资本应采取何种心态,许开华说,要用良好的心态去拥抱资本。他回忆道,第一次引入风险资本,人家要他放弃66.7%的股权;第二次的PE资本要求创业者放弃51%;他们这么做了。许开华笑着说道,我们引进的不仅仅是钱,还有资源与伙伴。我们一定要让投资者挣到钱,不能看人家拿走钱就眼红,他们挣得越多,我们就越开心。在谈到下一步格林美的目标时,他信心满满:我们当志存高远,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城市矿产资源产业,给力美丽中国……
会议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先生与《资源再生》杂志社社长姜松先生愉快地说起了我们的杂志。左铁镛院士说,作为《资源再生》杂志的顾问,我每期都看,从中也获得了许多有益的信息。这是一本这个行业中做得最好的杂志之一,希望它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