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建立新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2014-07-10周汉城

资源再生 2014年6期
关键词:回收站龙头企业产业园

文 / 周汉城

2006年起,商务部先后在全国开展三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为实现试点城市的规模化、集散市场、回收站和分拣中心的集约化方面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积极努力。然而,目前我国回收行业还存在无序回收、分拣的精细化水平低、回收规模化低、税负重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发展。如何建立新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以实现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总体规模

目前,商务部共确定了99个试点单位(包括88个试点城市和11个集散市场),支持建设51550个回收站(点)、341个分拣中心和160多个集散市场。试点城市基本形成了“回收网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的“三位一体”回收体系模式。在试点工作的推动下,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规模逐年扩大。2013年,全国主要品种回收总量1.68亿吨,比2012年增长5%;回收总值5856亿元,比2012年增长8%。2013年全国回收行业总体规模。

二、我国回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1. 网点建设遭遇“中国式阻力”

商务部开展回收体系试点工作支持建设的51550个回收站(点),陆续遭遇“中国式阻力”,主要表现在:

(1)回收站(点)被社区、城管、物业以不符合城市规划、影响市容市貌为由陆续拆除。有些试点城市的回收站(点),拆除率达到90%以上,个别地区甚至全部被拆。规范化的回收站(点)一拆除,无序无照的回收游击队卷土重来。

(2)回收站(点)被出租牟利。一些地区回收站(点)并没有由回收公司运营形成回收网络,而是交给物业公司,由物业公司出租给外地个体回收户收取租金。国家支持的回收站(点),成为物业公司等相关方面获取租金(承包费)收益的“物业”。

(3)规范化的流动回收点(三轮车),被物业、城管阻挡在社区之外,而无照经营的个体回收户在社区自由回收。

这些“中国式阻力”,来源于我国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素质;来源于人们对再生资源的模糊认知;来源于隐藏在阳光背后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勾连。

2. 无序回收仍占主体,正规企业“吃不饱”

有回收,无网络,无照、无环保、无组织的无序回收仍占主体,没有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网络。收集的废品,大部分流向环保不达标的小利废企业和小作坊,规范化企业收不到货源,出现“吃不饱”现象。这种情况在废家电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小企业、小作坊资源利用率低、排放大、污染重,正规的利废企业资源利用率高、排放小、污染低。由此可见,混乱无序的回收,拉低了行业无害化水平。

3. 分拣环节精细化处理水平低

从总体水平看,分拣中心加工技术水平较低,不能做到精细分选处理、标准低、成份杂。有些打包厂为追逐利益,渗杂渗水,这种情况在废纸打包行业尤为普遍。它导致一些大型利废企业,放弃“国废”,采用国外废料。

4. 从分拣中心到集散市场的通道出现“短路”

在“三位一体”回收体系模式中,废品从回收站(点)集中到分拣中心分选打包后,并不送往集散市场,而是直接送到利废企业。从分拣中心到集散市场的通道出现“短路”。集散市场在“三位一体”回收体系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

5. 集散市场定位偏差,功能缺失

集散市场不能在“三位一体”回收体系模式中起到引领和拉动作用,不能适应再生资源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主要存在四个问题:

(1)集散市场产业链短,功能单一,仅局限于废品的集中、交易和分选,没有“吃废”功能,功能跟分拣中心重叠。

(2)集散市场缺乏信息、研发、培训、标准和金融等服务功能,没有搭建起公共平台,难以做大做强。

(3)集散市场没有环保集中处理设施,“三废”不能有效地收集无害化处理,二次污染的情况比较普遍。

(4)集散市场经营管理不规范,露天堆放,占位经营,粗放拆解,随意改线,市场低迷时拒交场租、水电费,甚至聚众起哄,是一种低层次的原始业态。

6. 行业规模化程度较低

行业回收主体多元而且分散,普遍存在“小、散、差”,全行业有回收企业13.7万家,平均每家年回收量1000多吨。民营回收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0%,占就业总人数的75%左右,是回收行业的主体,规模化企业的回收量仅占回收总量的10%~20%。

7. 税收政策抑制回收企业的健康发展

图1 新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模式图

现行税收政策对回收企业全额征收增值税,高税负成为回收企业不可承受之重,回收企业开不起增值税发票,干脆全部不开票,利废企业得不到进项抵扣,增加了使用再生资源的成本。这个政策影响全产业链,也催生了地下增值税发票交易市场,国家税收流失得更加严重,这是一个使行业和政府“双输”的坏政策。

三、构建新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1. 为什么要构建新型回收利用体系

现行政府对再生资源行业实行分段管理体制,商务部门管回收,发展和改革委部门管利用,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管某类具体品种,政出多门,政策协调性差、效果小,甚至互为制约。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被政府那只“闲不住的手”切割为七零八落的几大块。

新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可以把回收与利用这两大板块融为一体而形成一个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完整产业体系,有助于促进政府政策的整合,促进产业链的整合,从而提高产业化水平。

2. 新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模式

给现行回收体系注入“吃废”功能,把加工利用体系与回收网络直接衔接,促进回收与利用二大板块合二为一,打造以回收网点为基础,以分拣中心为资源的集中和初加工中心,以产业园区为深加工和高值化利用基地,构成“回收网点→分拣中心→产业园区”的新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回收网络是基础,产业化的着重点在于利用,而产业园区是产业化的重要载体。资源从回收网点到分拣中心进行精细化分选打包,直接流向产业园区进行加工利用。集散市场在这个体系中,仅在某些地区起着补充作用。如图1所示。

3. 新体系的前端:回收网络

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分拣中心为“纲”,以回收网点为“目”。由龙头企业根据战略布局建设专业化的分拣中心,由分拣中心去衔接上游的回收站(点)。龙头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整合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拾荒人员等多方资源,采取连锁、特许、加盟等多种方式来建立稳定、高效的回收渠道,形成由龙头企业统一调配资源,分散回收、统一销售的回收网络。

4. 新体系的后端:产业园区

资源由龙头企业统一调配,从分拣中心直接送到产业园区,阻断资源流向小利废企业、小作坊的通道。产业园区着重构造深度加工和高值化利用产业链,建设环保集中处理设施和公共支撑平台,促进产业聚集,提升产业层次。

5. 园区化是再生资源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以2012年为例,全国回收企业10多万家,回收总量1.6亿吨,回收总值5413.4亿元。但是,仅仅前三批29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2012年的回收量就达2399.6万吨,占全国回收总量的15%,回收值达1100亿元,占全国回收总值的20%。产业园区可以促进资源的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提升产业规模,引领行业升级。它既是行业发展趋势,也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6. 园区化可以助推新型城镇化

(1)新型城镇化并非空中楼阁,需有产业支撑。产业园区通过构造产业链,搭建公共平台而形成企业集群和产业聚集,可以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持。如湖南汨罗、四川内江、山东临沂等地的园区,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增长极和主导产业。

(2)再生资源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区可以吸收大量农民转为产业工人,使农民离土不离乡,从而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民转移的问题。再生资源每亿元产值可增加就业500~1000人。

(3)产业园区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进行运作,是促进节能减排的绿色引擎,可以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一个低碳、绿色和生态的区域环境。

四、构建新型回收利用体系的几个环节

1. 回收网点建设:规划先行,整合为主

社区回收站(点)要列进城市规划,新建社区预留固定回收站(点)的选址。老旧社区,由龙头企业对原有的拾荒大军采取“整合前端、收编队伍”的方式,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回收网络,阻断资源流向小利废企业和小作坊。

2. 分拣中心建设:专业化和现代化

支持龙头企业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分拣中心,采用现代化分拣处理设备,开展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分拣加工技术装备水平,实现分拣处理的精细化、标准化。

3. 改造升级集散市场

选择一批具有规模优势和区域辐射作用的集散市场,参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七化”标准,改造升级为拥有深度加工和高值化利用产业链,有“三废”集中处理设施,有平台支撑的产业园区。集散市场的改造升级要着重打造几个功能:

(1)要与区域回收网络和分拣中心直接衔接,实现资源大规模集聚,为下游筑好基础。

(2)要有“吃废”和“变废为宝”的功能,构造深度加工、高值化利用和废料回用等环节的耦合衔接。

(3)要建设信息、研发、标准、培训、物流仓储、环境监控、金融服务等服务功能,搭建公共支撑平台,促进园区做大做强。

(4)要有“三废”集中处理设施,防止二次污染。

(5)要有产、学、研联合研发机制,打造共性关键技术开发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能力,成为行业科技创新基地。

(6)要探索差异化的商业模式,摒弃回收→集散→交易的“老物回”模式,引领行业升级。

此外,通过整顿小利废企业小作坊的方式来规范产业园区的规范化生产经营,也是是构建新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重要措施。

五、管理体制与政策

1. 实行“小政府”管理体制。改变现行多个部门对行业分段管理的体制,由一个部门主管,环保部门配合,以提高政策协调性和管理效率,促进回收和利用整合。

2. 完善再生资源法律法规体系。通过立法,给再生资源产品合法地位,强制生产企业按照适当比例使用再生料,用法律手段引导企业和消费者使用再生资源产品,并对那些回收率低、环境污染大、市场机制难以驱动的产品进行强制回收。

3. 完善回收行业税收政策。建议对全国回收行业统一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80%的优惠政策,激活全产业链,使回收公司开得起增值税发票,使利废企业用得起再生资源。

猜你喜欢

回收站龙头企业产业园
吕梁两企业入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能量回收站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农业农村部举行定点扶贫地区龙头企业对接活动
神奇裁缝最省布
Windows 10回收站问题巧解决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