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散文教学设计
2014-07-10石春梅
[教学设想]
“活动单导学”模式课堂更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感悟,这与散文注重感受和体验作者情感的宗旨不谋而合,本节课则是通过设计的系列课堂教学活动,达到教会学生在活动中掌握阅读技巧,感知情感,感悟情怀,提升精神品质的散文阅读的目标。
《想北平》是一篇短小的散文作品,作品用短小的篇幅融进自己对北平无尽的思念,读之让人忍不住随作者一起落泪。一个“想”字贯穿了全文,深深烙在作者灵魂深处,更融进进了读者的心坎里,那种想说而又说不出的情感让人深受震撼。所以,笔者将情感挖掘和体味作为学习目标的重点贯穿整堂课的始终,从开头的情境创设到后面通过品味语言深深体味作者的一颗像爱母亲一样的爱北平的赤子之心,进而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爱父母、爱故土、爱祖国……
北平可展示给读者的可谓千千万万个方面,作者在文中也多次提及“我的北平”,作者笔下的北平已经被作者赋予了像作者一样“平民化”的特点:简单、自然、宁静。作者采用对比手法,选取北平这座城市中平凡的点点滴滴集中表现了北平最主要特点,于平淡中见真情。游客们关注的是北平的著名景点和历史厚重,只有生活在其中的人才能最真切地了解北平的特点,这种写法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分析散文的表达技巧和写作手法是目标设计的又一重点。
[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
2、学习对比衬托手法,掌握作者以平凡事物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情感的写法。
3、与文本对话,结合自身体验了解思乡、热爱故土的情感。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1、入境体验
(课前放《念故乡》的音乐。课上听录音片段,跟读,整体感知作者对北平的爱。)
思考:文中揭示中心的是哪一句?即文眼是什么?
明确:真想念北平呀!
2、感知情感
思考:标题中的“想”能不能换成“写”?为什么?
明确:作者笔下的北平带有作者个人浓烈的情感,“想念北平”的诚挚、深刻的情感就在这样的情境中显露出来。
活动一设计说明:
散文都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却是一个需要慢慢体悟的过程,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又受时间限制,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上课伊始通过精心设计的一些扣合文本的活动即一些积极的或深沉的或悲壮、昂扬的情境(如一段美的音乐、一组美的图片、一幅幅勾起人们往事回忆的生活剪影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本活动中教师创设了下列活动情境,营造氛围,入境体验,感知情感:1.课前放《念故乡》的音乐,营造对故园的思念之情。2.听《想北平》的课文录音片段,轻声跟读,感受作者对北平的爱。3.问题追问:(1)找出文眼。(2)标题的“想”能不能换成“写”?
通过这些让学生感受到真挚的情感,激发起阅读欲望,从而使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能很快进入文本、感受氛围、初步感受到作者的情致,这一环节就是学生情感上的整体认知体验,它是学生深入文本、深入作者心灵的基础。
活动二、品读文本,把握情感
(一)品析语言
有感情地朗读文本第2、3节,画出让你感触较深的句子,体会作者对北平“说不出”的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
(二)鉴赏技巧
1、快速浏览4—6节,思考:作者心中的北平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2、联系全文看看作者的选材,北平是皇城,可写的东西那么多!可他都选取了哪些景和物呢?为什么?
活动二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一是研究凝练优美、富有情感的语言。二是研究准确形象、特别传神的语言。三是研究品赏散文的语言风格和富有特色的修辞手法。”要求学生在品析散文语言之美时,调动自己的情感,展开联想和想像,并联系作者的心情,结合具体语言环境,从而深入领悟语言美的神韵,体会出其中传达出的作者的情趣,品味其用词的准确、鲜明、生动,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感知其美妙之处、深邃之意。培养语感,增强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
这个环节是对前一环节感受、体验层面的再深化。散文的美,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细细品味、鉴赏,这是一个精读的过程,要教会学生从粗读到精度的系列阅读散文文本的方法,从而提升阅读能力,能力提升的关键点在精读鉴赏,本环节重在教会学生通过鉴赏语言和技法进行散文文本的深度解读。
本活动中通过反复诵读和鉴赏的手法引领学生结合文本内容体会作者对北平的“说不出的爱”。学生在精鉴语言和写作手法中,深刻理解了文中在2、3节中反复出现的“说不出”三个字,表达的是老舍难以用语言道尽自己对北平的真爱,这种爱就像是对母亲的爱。我们也能从这“说不出”中感受到真爱。即“于无言中见真爱”。而从4—6节作者所写的北平的事物来看,这些都可见作者爱的不是名胜古迹,而是家常事物,在和大都市的对比中足见老舍的一颗平常心。而只有从这样的平淡中我们才更能体会到他对北平的思念之情,凸显出了老舍先生的故园之思以及他的赤子情怀。即——于平淡处显真情。
活动三:总结提升,体悟情韵
(放《念故乡》的歌曲……)
(品读第8节“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思考:联系艾青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活动三设计说明:
散文阅读教学的宗旨是注重人的个性化审美阅读体验和发展,这个过程是教学设计和过程实施的难点,也是提升学生阅读审美境界和获得个性化、创新性阅读体验的关键点。老师在此环节可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获得对文本的独特认识。如:对同一内容的多元化解读,多种思想观点的碰撞,对有争议的问题的剖析,以“写一写”的方式进行的文字和思想的交流,在历史和现实关照下的文本解读等等。而这些多角度、多元化的解读需经由老师的指引点拨,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达到悟“韵”之境界。这个“韵”包含了作者于文本中倾注的感情和文本背后的人文意蕴,达到言已有尽而意无穷的阅读影响。文本解读结束了,但学生的思维、思想、活动等还在延续、发展。
活动中再放《念故乡》的歌曲,在音乐声中品读第8节,联系艾青的诗体会作者此时此刻“要落泪”的心情。再联系背景资料体味“真想念北平啊”。本文写于1936年,作者不在北京,当时“华北告急,北京告急”,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作者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最后总结提升:老舍先生贯穿于本文中的赤子情环、平民思想、知识分子的爱国心……引发学生思考、探究。
[教学反思]
1、本堂课自始至终以学生的认知、感悟、鉴赏等系列思维活动贯穿整个课堂,充分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情境催生了学习热情,激起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欲望。入境体验、品读、鉴赏等环节又注重了学生个体思想的发展、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辨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文本的美的解读会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形成,对情感的逐步深入体验让学生在对话中达到了共鸣。
2、“活动单导学”模式课堂在尊重学生主体发展的同时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它要求教师既要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生命个体的区别,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潜能,又要求教师潜心研读文本,透彻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精心设计阅读教学活动,精心备学生、备教材、备课堂等。本堂课中,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但教者并不是由着学生“性子”阅读,也不是放任自流。学生的思维碰撞和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充分尊重了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课堂中情境的创设、过程的实施、适时的引领等等都是由教师精心策划,给学生以正确的阅读理解导向,并形成了正确的阅读鉴赏的思维方式,提升了阅读鉴赏能力,培养了高尚的情操和人格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健全了学生的品格和思想。
3、尚不足处:须呼唤文本意识的回归,散文文本具有不可估量的美的价值取向、思想意蕴和教育功能,散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指向学生人文素养、审美情趣、文学素养的培养。所以,作为教者应确定一篇散文就是一类散文的教学观念,以点带面、触类旁通,更好的发挥作为教材的文本的“例子”作用,从而锤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进而实现对文本阅读的超越。通过新授课的阅读、感悟、体验,兼之以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指导和培养,促成学生的阅读自觉,让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学有实效,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石春梅,教师,现居江苏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