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2014-07-10侯振玲
经常听别人的课,从听课中可以看出中小学语文教学都存在着以下问题:1、师生之间只有你问我答,缺乏交流观点式的对话,学生发言了,但不等于真正的动脑思考了,只是流于表面的找到课本的原句,至于为何引起共鸣,引起怎样的共鸣,并未深入挖掘探讨。2、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并未做出任何有价值的判断,学生只是作答也未说出任何的理由和依据,所以学生的答案也只能根据个人感觉去判断他的正确与否了。3、分享周国平面对苦难的句子,既是分享,就应该有大家参与的言论,每个人思想的碰撞,绝不是简单的投影,大家齐读一遍就是分享了。4、最后一个问题的设置是无效的。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直面苦难》,能将自己的经历展示出来给别人看,这就是最好的“直面”了,不去做任何的隐藏,像面对人生其他的挫折一样去接受并学会了坦然,这是一种坚强的态度。而后面选择式的答案却有些偏离了文章的中心,怀念死去的女儿是必然的不应作答的答案,“畅销”则是将个人经历再现后带来的副产品,与中心无关。所以教师扣住文章中心进行有效的设问才是有效课堂的关键。
综上,我个人认为,学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并没所得,尽管有师生的互动,但只是虚假的繁荣了一会,每个人又回到了原地,没有任何的进展。这也许就是无效课堂的一角吧。由此笔者就语文课堂如何能够实在起来,避免繁荣的假象,让学生踏踏实实的课必有得,进行如下的思考。
一.不要因为过分追求课堂活动的多样性或课堂氛围的活跃性,而忽略了课堂的目标和语文的本真
个人认为,语文课就是品读课,也像是戴着镣铐在跳舞。要让学生能切切实实地在语文课堂上,针对文本做出深入的思考,并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从中有所借鉴并付诸实践,那才是真正的课有所得。有些语文课,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有齐读,分组读,单独读等等,有PPT、有实物展示,有学生参与的游戏或心理测试等等,但如果朗读不提要求,不对朗读作以评价,读得再多也无效;如果活动不扣紧学习目标,老师不能对学生发言做出让其进步的指点,也就是老师或学生的独角戏,胡乱热闹了一番。例如《直面苦难》教学环节中,老师如果如果能让学生针对自己找出的句子谈谈引起共鸣的原因并及时加以指点或补充,也许对孩子的提高更有效些;如过最后的讨论问题改成:《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中,作者为什么要展现自己的苦难?个人认为这样的提问比原来可能更贴近文章中心。
二.不仅要讲文章的内容,还要讲文章构成的方法以及它的可实践性
品读的背后应是对写作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我们一直习惯于将文章分段,概括大意,却忘了更重要的是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段,这样分段的原因。我们总是在讲这段语言如何的好,好在哪里,却容易忽略在学会欣赏语段优美的同时,还要试着用自己的笔写下一段美丽的文字。例如在学习《想北平》时,在讲解作者将对北平的想念这种抽象的情感,通过对一些具体的普通的而细小的景物的想念来表现时,以“想 ”为题,写出自己想念的具体事物或场景,写得越细腻想念越真切,给人的感触就越深。片段收上来之后,发现了很多感人的描写。在写作思路上,我让学生学习《想北平》中的并列式结构:我想念北平;我想北平的……想北平的……想北平的……《前方》一课,我教给大家反弹琵琶式的切入观点法;《我心归去》中先抑后扬的手法,还有文中运用细节描写、反复、夸张来渲染情绪的写法都试着让孩子们去尝试,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往教学,为了所谓的进度,课堂的完整性,往往一篇课文一课时就讲完了。其实的确是老师把它讲完了,而学生在你讲这课之前和之后并没有大的区别,而我们也并没真正地去关心他们是否课有所得,就这样一节课一节课地讲,不知荒废了多少课堂!上次有幸听了上海师大郑桂华教授的一堂讲座,才似懂非懂地发现,语文为什么难以提升这一纠结多少人的问题,其实还是有法可解的,那就是从每一课做起,让学生学有所获,课课有得,真正地构建高效课堂。苏大的陈安国教授,曾经花一学期的时间去教孩子们学习捷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在品读和琢磨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我们一线教师可能没有这样的胆量,但也可以尝试着在日积月累中让学生和自我的语文水平得以提升。从每一节课做起,从每个问题的设置,从每个活动的设计做起,让语文课实在起来,让学生课课有得,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
侯振玲,教师,现居江苏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