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4-07-10黄忠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6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生教师

新课标对小学生的阅读要求大概是,小学生能够以比较标准的语句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默读中要能以300字/分钟速度来进行默读;能借助一些工具来进行阅读比如词典等,能理解相同词语在不同与剧中的涵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给段落分段也就是说文章的写作顺序,体会作者的中心思想,能初步理解文章基本的写作方式等。新课标的提出不仅是对学生有了一个具体的要求,对老师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新课标使得课外阅读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同样也使课外阅读有了新的任务。具体来说,做好小学生课外阅读这个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有兴趣的前提下做工作,可以说是事半功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曾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做出的学习,会严重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甚至产生厌恶心理”,孔子也说过“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所以教师最首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敏锐的直觉,运用多种方式,比如视频、图片、音像等以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

在培养学生兴趣的过程中教师应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可以经常与学生一起看书阅读。可以与学生一起阅读讨论,请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及时给与鼓励与表扬,树立榜样,号召其他同学向其学习。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若只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那学生就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但没有结局或者是开放性的结局,又或者设置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悬念,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查找资料、寻找答案甚至改编结局等,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老师起一个循循善诱的作用,同时老师应加以表扬,让同学们体会阅读所带来的快乐,进而自觉地去阅读一些课外书。也可以在教学中留几个小谜语,如在《字谜七则》中,在开讲之前,可以讲几个其他的小谜语,如“九点,猜一字”、“人到到了”、“人我不分”(谜底分别是“丸”、“倒”、“俄”字)等一些比较简单的猜字谜语,让学生猜一猜,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向同学推荐读物,比如中外名著、科幻读物等,题材多样,内容全面,也可以适当留一些硬性作业,比如读后感之类。

教师在课外活动时围绕课外阅读开展各项活动,点燃学生的兴趣,如举办故事会,让学生将自己所阅读的书本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并比比谁讲得好看得多;或举办竞赛,如知识竞赛等,给予一些同学表扬,既可激励其他学生向其学习,提高同学的兴趣,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师资力量,做出一些改革,比如让学生主动参加互助式教学活动,也就是说通过实现师生同步学习与进步。所有学生与老师互动,活跃教学氛围,加强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以互动形式的教学方法实现每个学生做主角的想法;采用开放性教学法,给予学生开放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思考空间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教学方式不忽略每一个学生,更是有利于学生个体的成长。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因为教师的分析而阻碍了学生的理解,应让学生自由自主的进行学习。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自己所读的书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讨论,并加以鼓励,随机树立典范,让学生有成功感,也可以建议学生向别人借书一起分享、讨论,这是一个激起学生兴趣的法子,但是人具有竞争心理,即使是一个小学生,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阅读时,应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用恰当的语言来进行激励。

二.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学生课外阅读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有的学生凭着兴趣,看书走马观花似的读读,读了好书,也不懂得怎样积累知识,怎么表达也不知怎么用于写作,这样的读书方式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真正读书的方法是看、读、写、作合而为一,每天都应该这么去做。所谓看,就是博览群书,年年所读各不同。所谓的读,首先要根本作者与文体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李白、杜甫等的诗如果不是高声朗诵,很难领略其中雄伟的气慨,韩愈、欧阳修等的文章,如果不是反复斟酌,很难领会其中深远的韵味”,因此教师还应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阅读方式,让学生更好的读书,吸收到更多的知识。

读书方法有很多,有略读法、精读法、默读法、摘抄评价法以及写心得体会法。

不同题材的书需要不同的阅读方式,略读法的应用,一般是在有某种需要时采用的方法。比如需要其中的时间、人物、事件等信息,通过略读法,快速得到更多的知识,所以教师应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提前提出一些小问题,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筛选信息找出答案。略读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记忆阅读材料,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小学生学的一些课文只是为了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或学更多的单词,如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鲸》这一课,它不是为了让学生学到多少优美的诗句等,学习的重点放在生字上,教师可以在学这一门课之前,讲一些有观鲸的小故事或电影,让学生在学习时那笔记录下不会的词语或生僻字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精读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力,体会文章所写的情趣,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精读法往往伴随着其他的方法,比如在阅读时,感觉句子很美,可摘抄,可评价,也可写一些心得体会等,有的文章,句子很美,情节引人入胜等,教师可以教给学生怎样进行精读,领悟文章主旨,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内容也不尽相同,高年级学生摘抄时要注明出处,鼓励学生查阅参考书籍,写读后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可以加以修改与表扬,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阅读方式。

又如在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倒不是如古诗那么生涩难懂,这篇文章除了让学生学习生僻字以外,感受文章里的父子亲情,教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为学生及一些有关父爱的故事,如“这个奇迹叫父亲”,说是一位父亲与他女儿坐火车一起去看他的妻子,在火车上,女儿很活泼,忽然一阵火车震动,小女孩要摔倒了,父亲赶紧起身去扶小女孩,忘记了拿在手里正在削苹果的水果刀,小女孩一扑,水果刀的尖正好扎在父亲的心脏上,当即父亲的脸色就变得发紫,可是他没死,反而若无其事的与小女孩说话,一直到15分钟后,女孩妈妈接到他们,这是父亲倒下了,浑身的血喷了出来。许多专家就这一案例进行研究,按照常理到刀子插入心脏会马上致死的,那位父亲却多活了15分钟,最后只能以刀子入心脏不深作为出发点,命名的时候,大家各抒己见,最后都同意了这个医学奇迹叫做父亲。这个事情与《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样,同样讲的是父子亲情,将一些其他的文章,更能增加学生的感悟能力。

有一部分感悟语言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很喜欢默读,默读能力直接影响阅读的质量,因此,教师可以训练这些学生进行默读,鼓励学生边读边记,鼓励学生写一些阅读心得,教师进行做上批注,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学习古诗时即可采用精读也可采用默读的方法,如在学习学五年级上册《泊船瓜州》时,教师可以留出一些默读时间,让学生先自己领悟诗的含义,并写下来,课下教师做出一些批注,并给予适当鼓励。

三.提供公共阅读场所

积极、和谐的阅读氛围是激发学生阅读欲望的前提,由于小学生阅历较浅,读的书也少,自制力不强,因此阅读意识浅薄,阅读能力低下,这是非常客观的存在,所以共同读书的地方是必不可少的。当然,阅读的场所可以不是一个固定的场所,这些阅读场所需要教师与家长等共同营造。举个例子,在春游回学校的途中,教师可以询问学生都得了什么书籍,鼓励学生向其他学生讲解所阅读的书籍,让学生互动,家长也可以在家为学生开辟一个安静的小屋以供学生读书之用。学校、家庭、社会各界可以建一个“三位一体”网络,家长可以为学生精选出符合学生阅读的书籍,督促学生的阅读,多带学生去图书馆,给学生讲故事等,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在社会中,公共图书馆等社会教育机构应利用自己的优势,定期开展阅读活动,或者在一些节假日对学生免费等,组织学生来进行阅读,给学生一个阅读空间。

固定的阅读场是学生阅读的最好场所,在阅读室,学生可以定期的安静地读取课外书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来阅读室进行阅读,教师可以与同学一起阅读书籍,组织学生摘抄优美篇章,并进行展示,请同学表达观点,或向同学“请教”,建议学生推荐自己喜爱的书本,并拿到学校与所有人共享,也可以建议学生向其他高年级学生借书,促进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

总之,学生广泛阅读必能增长知识,开拓思路,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点燃兴趣之火,营造出一个好的读书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循渐进地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这样学生的进步是很快的,这也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黄忠平,教师,现居福建南靖。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小学生教师
最美教师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