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日本平安时代的神佛关系

2014-07-09李帅

科技视界 2014年3期

李帅

【摘 要】神佛融合是佛教日本化进程中的一大特点,持续了1100多年。各个时期因为社会政治、佛教宗派等因素,神佛融合就会显现出不同的特点。平安时代初期从唐朝学成回国的最澄、空海分别建立了天台宗和真言宗,他们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神道从而出现了山王神道和两部神道,对日本人的信仰形成、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平安时代;神佛融合;山王神道;两部神道

神佛融合是指日本本土神祗信仰与佛教信仰混合,作为一种信仰体系再构成的宗教现象,也被称为神佛混淆。神佛融合从奈良时代就开始了,直到十九世纪明治时代神佛分离令的颁布,可以说是持续了1100多年的日本宗教文化现象。

日本的神道信仰中的神与氏族、部落紧密相联,这种信仰是很封闭的,当佛教传入之后,给予了日本人精神世界很大的影响。佛教作为外来宗教要渗透进输入国就必须要和该国固有信仰相结合。在中国有三教合一,在日本就是神佛融合。

奈良时代是佛教与日本众神相融合的初始阶段。例如,神社境内建造了寺院(神宫寺)、佛形的神像等,另外,众神作为佛法的守护神也被吸纳入佛教之中(宇佐八幡宫就很积极地参与大佛建造)。到了平安时代,将世间万物视为佛陀化身的密教的传入,更加促进了佛教与神道的融合。它首先先说明佛教理论与日本古代神道并无矛盾之处,且佛教比神道更先进,并将众神纳入佛教体系。比如当时很盛行御灵会:镇住带来厄运的怨灵(恶灵——神灵之一),此外在神前读经也普遍开来。在这种融合的前提下,平安中后期以后,日本人开始接受众神与佛陀是相同的,出现了本地垂迹说,认为本地佛是为了拯救日本人假托成神灵的姿态出现的,成为日后神佛融合思想的基础。关于日本的神佛融合,以史实验证为基础,将神佛融合历史整理并将之体系化的是日本佛教史大家辻善之助,之后的很多学者都是以此为基础进行研究的。本文主要是以平安佛教为中心来探讨这一时期的神佛融合。

1 天台宗与神道的结合——山王神道

山王神道是从平安时代末期至镰仓时代在天台宗总本山比叡山延历寺诞生的神道流派。山王就是指近江的日吉大社,日吉是比叡山的旧称。

天台宗的开山始祖最澄805年从唐朝回国,并模仿天台山国清寺建造了山王祠。大山咋神是原来比叡山的山神,所以天台宗僧徒将其视为宗派的守护神,模仿唐朝天台山的守护神地主山王,将该神称为山王。并且大山咋神是日吉神社所供奉的神,最澄主张佛陀是暂且以神或是人的姿态现身俗世来拯救终生,因此神自然就是佛陀的垂迹。这种信仰就成为后来的山王神道。日吉大社的山王鸟居是在明神鸟居的上部加上了三角形的房顶,象征了佛教的胎藏界、金刚界与神道的合一,具有典型的神佛融合的特点。

山王神道的理论基础是天台宗的三谛圆融思想。山王二字可以解释为天台宗的三谛圆融观。三谛指的是假谛、空谛、中谛。圆融观上来讲三谛为一。山王神道借用山王二字,山的竖三划为三谛,横一划即表示三谛为一,这是山王明神的神谕,即一心三观、一念三千的天台教义。

日本的平安时代是山王神道的黄金时期。山王神道从京都的贺茂神社、奈良的春日大社、石川的白山神社请来神灵,创立了上中下三个“七社”,俗称山王二十一社。

山王神道的代表典籍是大约1223年成立的《耀天记》。据说是由天台宗学僧和日吉神社的神官所作。作者从佛教的角度来解释神道,认为日吉神社的“本地”佛是释迦,此外还具有以下的特色。

首先,主张“神即为山王”。

其次,“神”这一汉字是由“申”和“示”组成,“申”即为猴子,所以神便是猴子。因此山王神社的祭祀礼每年在4月和11月的“申日”举行。猴子代表孕育万物的五行中的金神,象征了永久不灭。

最后,山王在众神之中,是法力最为强大的神,祭祀了山神就会获得无限的现世利益。

在山王神道之中神佛融合的目的在于“宣示不同外在的万物的统一性”。《耀天记》中这样写道「神々皆是本地は。往古の如来法身の大士也。夫に日吉大宮権限を。尺迦如来の垂迹と申侍ることは」。即,神是佛的一种,是佛在日本显现的姿态。

山王神道后来发展为山王一实神道,山王的权现是大日如来、天照大神。

2 两部神道

两部神道是用真言教学解释日本众神的综合性神道学说。是以当时的本地垂迹说为基础。两部神道与山王神道被成为“双璧”。

所谓两部,指的是真言宗中象征大日如来菩萨的胎藏界和金刚界。两部神道用“两部”的教义来解释众神的世界。从真言宗哲学理念上来看,众神与宇宙万物无一遗漏全部包含在“两部”之中。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是由胎藏界(理、色、地、水、火、风、空)和金刚界(智、志、心)这两部组合而成的。

两部神道对后世神道学说的展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世习合神道学说的主流。在镰仓末期至南北朝时期,两部神道却成为“神本佛迹说”的伊势神道和吉田神道的思想基础,成为江户时代神道的主流。

3 神佛融合成立的原因

神佛融合得以成立有两方面的因素。

首先,从佛教角度来说,佛教并非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那样具有攻击性。在佛教遍布的亚洲地区,印度的印度教、中国的道教都没有消亡。佛教不会否定当地的固有信仰,而是当地信仰吸纳到佛教中来,采取了与之共生的态度。

其次,从神道教角度来说,日本的神道初期没有成型的理论支撑,也没有固定举行仪式的场所,在佛教强势涌进日本的时期,神道自身也逐步得到完善,获得了认同,使佛教不再成为政治势力的武器。

正是佛教和神道本身所具有的这些特点,才使得即便是神佛分离令颁布之后,神佛融合的思想仍然存在于日本人的信仰之中。

4 结语

山王神道与两部神道用佛教的教义将神道的众神吸纳佛教体系之中,众神也是需要佛救赎的众生,一方面促进了神道理论的完成,另一方面也促使了在接受大陆先进文化影响之下的日本本土文化的觉醒。佛教在与神道接触之后才开始了真正的日本化进程。

【参考文献】

[1]アラン·Gグラパール.山王信仰における言語のキュービズム,異文化から見た日本宗教の世界[M].法蔵館,2000:175.

[2]耀天記.続群書類従[M].続群書類従完成会,1975:610.

[3]梅原猛.世界中的日本宗教[M].四川出版集团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4]刘立善.没有经卷的宗教:日本神道[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5]张大柘.论日本历史上佛教与神道教的交融[J].世界宗教研究,2002,2:136-143.

[6]王宝平.神道与日本文化[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刘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