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影视动画角色设定与设计思维研究探讨
2014-07-09蔡岩
蔡岩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多媒体为主的影视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动画片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受到各年龄段人群的广泛喜爱,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群体更加青睐。一部优秀的影视动画作品,必须具备优越的角色设计思维,进而对动画作品实施系统规划。影视动画的角色设定需要个性定位,依据不同受众、媒体形式、动画题材、动画情节等进行不同定位。本文主要对影视动画角色的设定和设计思维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影视动画;角色设定;角色设计
0 前言
影视动画角色的设定,首先要考虑定位。通常情况下,个性定位对影视动画作品的出色完成有着决定性作用,定位的准确与否,为影视动画作品制作的后期工作发挥着关键作用。影视动画角色的设定工作中,设计思想是角色设定的灵魂和精神,拥有良好的设计思维,可以使影视动画作品充分发挥出特有的感召力。
1 影视动画角色的定位研究
1.1 进行个性化定位
对影视动画角色进行个性化定位是指确定角色的性格等类型,包括:体态、着装、表情、动作方式等方面。影视动画作品将活灵活现的一面展现在受众面前,千姿百态的造型对受众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尤其是针对角色细节的刻画更为重要,这是影视动画角色的个性定位的关键所在。影视动画作品需要具备特殊的角色形象,才能在受众心中拥有一定影响力,使受众可以轻而易举的对动画角色形象进行辨别。
1.2 依据受众需求定位
影视动画的受众分布在不同年龄层次,其主要为儿童、青少年年龄层次中。但是,由于不同受众拥有不同的审美观、价值观,因而对影视动画角色形象的需求存在明显的差异。为此,设计师必须依据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对影视动画角色进行定位。例如:针对儿童群体的动画角色设计,需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其设计思维与儿童心灵世界有共鸣,随之以最简单、直接、亲和的方式而完成影视动画角色设计[1]。
1.3 依据媒介形式的定位
不同媒介具有不同的表现优势,所以设计影视动画角色时需要依据媒介形式而定位。例如:以摄像为主的影视动画,其表现优势是现实,需要演员的密切配合得以完成。但是动画片具有虚拟性,其表现优势是非现实,因而在动画角色设计时,借助非现实的优势,加以技术处理,将影视动画角色深入刻画,反映出动画设计的主题内容。所有的媒介形式都有其一定的优势和劣势,因而需要设计师对媒介形式有充分了解,善于利用媒介的表现优势而设定动画角色。
1.4 依据影视动画题材、情节的定位
不同题材的影视动画,对角色设计有不同要求,如:科幻题材的影视动画以幻想为主,设计师的设计思维需要遵循怪异展开,给受众无尽的神秘感。不同题材的影视动画中,对其情节有着不同的要求,表演方式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动作性较强,需要注重动画角色肢体的表现力;有的语言性较强,需要突出角色的语言特点等。因此,影视动画角色设定中需要依据动画题材、情节等进行定位,进而为受众演绎丰富多彩的生活[2]。
2 影视动画角色的设计思维探讨
2.1 遵循体系化角色设计原则
设计师进行影视动画角色设定时,必须充分考虑其角色可能运用多种媒介展示的因素,进而对角色设计进行深加工,最大限度使角色适应多种媒介形式的演绎。随着我国多媒体的快速发展,影视动画可能运用多种媒介形式演绎,因而设计师在设定角色过程中,必须做好应对所有可能性的准备。如果影视动画角色在设定过程中,不能被多种媒介形式所充分表达,则角色设定是失败的,设计师的设计思维终将付诸东流。
2.2 塑造具有识别性的影视动画角色
影视动画角色设定是一种信息载体,更是以媒介形式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我们现实生活中设计吉祥物是同样的道理,动画角色代表着一部影视作品的特色,带有特殊的识别性。设计师要想设定一个具有识别性的动画角色,既要使其外形具备独特性,又要从内至外的塑造角色的性格、穿着等方面,将角色的特殊性淋漓尽致的表现。随着影视动画的快速发展,所谓角色设计思维趋于瓶颈,设计师要想使影视动画更具识别性,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为受众展现更为鲜明的角色形象[3]。
2.3 影视动画角色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设计师的设计思维需要独特,但是必须确保角色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助手等人员可以成功将角色形象克隆,进而实施影视动画制作的多方面工作。倘若设计师的角色设定,相关人员无法进行克隆,这是设计师的最大失败,且不具备可操作性的角色设计难以被采纳。例如:动画片《樱桃小丸子》的角色设定十分鲜明,且具有切实可行性,稍微有点美术基础的人员都可以参与到影视动画的制作工作中,这是设计师最大的成功。
2.4 影视动画角色设计要具有前瞻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影视动画产业的更新速度较快,并且影视动画制作工作时间相对较长,这就要求影视动画角色设计师必须具有足够的前瞻性。倘若设计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可以在长时间动画制作工作完成后,将作品出色展现在受众面前,否则,创意很有可能被竞争对手夺走,而自身努力将前功尽弃。
3 结论
总而言之,设计思维是影视动画角色设定的灵魂所在,影视动画制作的整体工作围绕着设计思维而开展。影视动画角色的设定既关系着动画片的质量,又影响着影视动画的定位与系统规划。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影视动画作品角色的设定和设计思维的更新转变是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新阳.影视动画主场景的艺术构建与数字化实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唐倩兮.环境心理学在动画场景构建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
[3]方明星.对话与融合—动画艺术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的对接研究[D].浙江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