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推敲,裁剪得当
2014-07-09冯述田
冯述田
【失误原文】
我心目中的良师
南京市六合区马鞍中学 沈忠玉
他长着一张圆脸,头发黑而发亮,根根上竖,一对明亮的眼睛,鼻梁上整天戴着一副白色镜框的眼镜,个子中等,穿着朴素,他嗓门很高,大吼一声,无论是谁都会吓一大跳。兴许,你们已经猜到他是谁了,没错,就是初二时教我历史的郭老师。(用猜测老师的方式开头,外貌描写应简略,不能面面俱到,应抓住人物最具特征的外貌。)
我最喜欢上的课要数历史课了,因为郭老师总是会讲故事给我们听。老师在讲台上讲得绘声绘色,把当时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里“我们”如何?应添加“我们”的反应的细节来突出老师讲故事的精彩。)有时我在想,若老师改去说书,恐怕早已成为一代“说书大师”了吧!
记得有一次上课,他又开始“卖弄”他的口才了,并且越讲越激动,手也不停地比划着,要在黑板上写重要的东西了。他情绪激昂,粉笔与黑板发出了动听的声音,但写着写着,他突然停了下来,粉笔不停地在黑板上点着,原来他有一个字不会写了。“这个字怎么写?”他略带尴尬地问,声音依旧很洪亮。下面的同学有的窃笑,有的提示,还有的无动于衷。“是这样吗?”他在黑板上试着写了一个字,可还是不对,底下的同学无论怎么比划,怎么描述,他都写不出来,无奈之下,他只好请了一位同学上来帮忙。(这段写的是老师的一次“糗事”,写得很细致、有趣,但题目要求写的是“良师”,这个故事不能突出“良”字,与中心无关,应删去。)
每过一段时间,老师总是会找学生们挨个谈话,当然也包括我。因此,他已经被公认为大家的“知心大叔”。对了,忘记告诉你,郭老师不仅是我们的历史老师,还是班主任。记得有一次班会课,大家都在听他讲班会内容,我一边心不在焉地听着,一边四下看看。这时我发现了一个同学正在抄作业,不觉间,老师已经走到了他的身边,轻轻拍拍了他的肩膀,却没有批评。(老师被称为“知心大叔”,老师没有批评班会上抄作业的同学这两件事能表现出老师关心学生,宽容、善于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品质,与题目的“良师”暗合,但是太过简略,应该重点描写。)
老师的一举一动在我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他是我前进道路上最好的明灯。(结尾没能紧扣“良师”总结老师的品质,没能点题,导致中心不明确。)
【失误探究】
这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流畅,值得赞赏。但是,不足的是作者没能审准题目,把题目中的“良师”理解为“老师”,此外,立意稍显浅显,中心不够突出。
鉴于此,建议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要紧扣“良师”一词,事件材料的选择要围绕中心来裁剪,突出中心的应详细写,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偏离题意,立意浅显”的硬伤。
这样的一篇遗憾之作,如何能使之从二类文走向一类文的行列呢?
一、围绕中心选材。中心是什么?需要审读题目,从题目中的“良师”一词来看,应重点写出老师对我有益积极的影响,赞美其优秀的品质或精神面貌。围绕中心选材,这样,可以选取上文中的“老师讲故事”“找学生谈心”以及“没有批评班会上抄作业的同学”三件事,来突出老师知识渊博、口才好、善解人意、关心学生、宽容、尊重学生的优秀品质。
二、裁剪要得当。能表现老师的特点品质的材料应详写,不能表现的则略写或删去,这样,对外貌描写应抓住特征,一笔带过,而表现老师“糗事”则和中心相悖,应删去。剩下来的三件事不能平均用墨,应详略得当,最能表现老师精神品质的应浓墨重彩。
三、结尾要突出中心,巧妙点题。针对上文结尾的不足,我们可以模仿胡适《我的母亲》的结尾“如果说我……如果我有……如果我能……——我都得感谢……”来写。
四、让结构更醒目。上文中事件之间缺少过渡,且选取的三个事件,都重点突出了老师某一方面的特点,可以加工一下,提炼三个既能概括内容,又能提及中心的小标题领起,这样,重点更突出,结构更醒目。
【升格展示】
我心目中的良师
南京市六合区马鞍中学 沈忠玉
他有着“高耸”的发型,戴着一副白色镜框的眼镜,还有一副响亮的嗓子。(抓住了富有特征的外貌。)兴许,你们已经猜到他是谁了,没错,就是初二时教我历史的郭老师。在我的眼中,他真的是一个现代版的“孙悟空”,不仅本领高强,能够千变万化,而且正义、善良。(总领全文,自然简洁。)
说书“大师”
我最喜欢上的课要数历史课了,因为郭老师总是会讲故事给我们听。老师在讲台上讲得绘声绘色,把当时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台下的我们瞪大了眼睛聚精会神地听着,生怕错过了精彩的故事情节。有时讲到高潮,他便高亢激越,使我们仿佛深陷其中。每当故事讲完时,我们仍意犹未尽,总是苦苦哀求老师再讲一个。(这里添加学生反应的细节描写,侧面烘托了老师的特点。)有时我在想,若老师改去说书,恐怕早已成为一代“说书大师”了吧!
知心“大叔”
每过一段时间,老师总是会找学生们挨个谈话,当然也包括我。起初,我怀着畏惧的心理,不过在后来的谈话中,我轻松了许多,犹如一棵久久生长在大漠的晒蔫的小草,霎时得到了香甜的甘霖,(运用比喻,语言形象。)老师与我畅谈古今,聊人生,谈理想,这使我的内心又一次得到了升华。因此,他已经被公认为大家的“知心大叔”。
宽容“老班”
对了,忘记告诉你,郭老师不仅是我们的历史老师,还是班主任。记得有一次班会课,大家都在听他讲班会内容,可这毕竟不是历史课,听着毫无趣味。于是,我一边心不在焉地听着,一边四下看看。这时,一个正在抄作业的“不法之徒”映入了我的眼帘。要知道抄作业可是老师的一大忌,其后果不言而喻。身为班长的我本想“移交法办”,纵然于心不忍,便苦言相劝,谁料他却一意孤行,只好作罢。(这里添加了具体过程和细节,此外,语言也变得有趣味了。)不觉间,老师已经走到了他的身边,轻轻拍拍了他的肩膀,却没有批评的话语,只是用一个柔和且略带杀伤力的眼神注视着他。那位同学赶忙收拾好作业,边收拾心里边发毛,以为接下来有什么“酷刑”在等着他,结果虚惊一场,老师轻轻地从他身边走过去了,其余的同学都还在疑惑发生了什么事,只有在一旁的我看得清清楚楚。老师原本可以大发雷霆,但他却选择了“沉默”,他坚信那个同学会“改邪归正”。他用他的行为保护了孩童最重要的东西——自尊心。(这里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老师的行为,更能突出老师的宽容、保护学生自尊心的优秀品质。)
老师的一举一动在我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如果说我满腹故事,喜欢读书,如果我有一点善解人意,如果我能宽恕人,尊重别人——我都得感谢我的“良师”——郭老师。(模仿《我的母亲》的结尾写法,突出了中心,巧妙点题。)
他是我心目中的良师。
【升格简评】
本文选取了三件典型的事例来表现老师的独特的个性特点和崇高的品质,在事件的安排上由浅入深,详略得当,并用能概括事件内容和人物特点的小标题领起,不仅层次清晰,还富有参差变化之美。此外,最后两段巧妙模仿了胡适《我的母亲》的结尾,不仅起到总结全文,巧妙点题之效,还点明了文章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