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应该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2014-07-09吴燕丽

科技视界 2014年3期
关键词:一堂课竞赛目标

吴燕丽

(菏泽市牡丹区皇镇乡中心小学,山东 菏泽274000)

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教育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质量,如何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更高一阶段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是当前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目前,我们始终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认知体”,一味的强调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造成了我们重思想教育而忽视生活兴趣,重知识积累而忽视融会贯通,重教材示范而忽视主题表达。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无法保证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我认为,优秀的小学语文课,应把学生放在教育的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真正的自我意识,让他们在课堂上成长,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 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信这句话每个老师都知道。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人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要使学生自动的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课堂上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上课一开始就要以兴趣引入学生。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提取与本课相关的知识精心设计,让学生觉得这是一个探索活动,而他们是在寻找答案,而且自觉主动。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一步步引向课堂主题。其实每一篇课文,与其关联的都有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如“谜语”、“悬念”、“笑话”、“故事”、“自然”等等。如果能引导学生从这里入手,那么他们的兴趣与好奇就会大增,学习起来就自觉主动的多。总之,要尽量通过课堂,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景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一系列的情景引入,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心理愉悦性,使他们于兴趣之中获得知识,得到教育。每个老师都应围绕一堂课,做好兴趣问题的设计者,只有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唤醒他们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大大增强学习效果,而这就需要通过他们的兴趣来实现。

2 参与

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如何参与。学生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了,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个时候,老师就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势利导,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自己读,让他们通过读,去体味、去感悟。在充足的时间里,以读激趣,以读启智,以读育人。有问题,让学生自己提,给他们提供质疑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思考,这样他们就会产生奇怪的想法,但提出来了就是学会了思考。有了问题,老师就不要急于代答,应让其它学生代答,一些问题,也不妨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充分参与其中,给学生发言权,让学生想说就说,面向全体,人人参与。这样,学生经过思考,各抒己见,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是使他们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形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有时,在学生的参与交流中,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与质都得到了提高。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鼓励他们互相帮助、促进、检查。

总之,每一堂课,每一个问题,都有学生参与的空间,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路人、启迪折,而不是“保姆”。

3 目标

在每一堂课的开始前,老师就要为自己设计好这一堂课的目标是什么,怎么才能达到这样一个目标。无论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好,让他们积极参与也好,都是手段,关键是通过这一手段达到这堂课的目标。当然,这个目标不是老师要刻意达到的。作为老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问答、交流、相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达到“目标”这一既定点,可以在培养学生想象力上下功夫。例如可以抓住课文中的语言凝练处、空白处、省略处,让学生对人物的言、行、心理、外貌或课文中环境的描述及故事的结局展开想象,也可以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去续写或者改写这篇课文,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出来了,不仅离本堂课的“目标”近了,也为将来的多个目标打下了基础。另外,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也很重要。小学生的天赋就是求异、好奇。他们的求异就是标新立异,是对思维定势的否定。小学生乐于表现的与众不同,老师就要抓住这一点进行鼓励引导,让他们提高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打破盲目顺从,被动听讲的习惯,让问题不断产生新的答案。

如果课堂一开始教师就摆出要达到的“目标”,他们本能很茫然,如果循循善诱,往既定目标得以引导,也许在不知不觉间,他们就达到了这一“目标”。

4 竞赛

在课堂上,你会多次发现这种现象,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他们的答案是一个接一个,其中不乏奇形怪状的。这就是他们有意无意的在竞赛,作为教师,要围绕课堂的中心,列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踊跃发言。“竞赛”可以让课堂活起来,因为适度的竞赛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竞赛可以让他们采取自己和自己竞赛的方法,即争取今天的学习比昨天的好,不必和别人比,只求自己的进步;也可以诱导他们选某一同学为目标,在学习上同他比赛。还可以采取组间竞赛,组内合作,这样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竞赛,因为学生不仅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要与其他组员密切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超过别的组。比如同一个问题,看哪一组先解决,解决的方法多,找到的解决方法好,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总之,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堂外,是书本内还是书本外,只要围绕一个目标,组织起各种各样的竞赛,就能让学生在兴趣、团结、积极中受到教育与提高。

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结合教学的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方式,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的特性,决定了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精神更应该得到加强,失去了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也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生命。

猜你喜欢

一堂课竞赛目标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我看竞赛
有趣的一堂课
也谈怎样讲好一堂课
溜走的一堂课
最后一堂课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