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

2014-07-09郑泽敏

科技视界 2014年3期
关键词:植树自学数学知识

郑泽敏

(秦皇岛市海港区临河里小学,河北 秦皇岛066000)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当评价一节课是否成功时,并不是看教师是如何精心的“讲”、巧妙的“教”,而在于教师是否能结合教学内容大胆的引导、放手让学生充分的“学”,充分的让学生观察、操作、猜想等自主探究的机会与体验过程。我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课前自学、尝试实践、猜想验证等活动,通过他们的动眼、动脑、动手、动口,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主动的获得新知识。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的:

1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备课时应尽可能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注重知识探索过程中的能力转化;注重认识与情感的和谐发展。备课时,要密切将学生生活经验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尽量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中找到相应的支撑点,使学生的心理定向、情绪定向、思维定向逐步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有效地参与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之中。学生能不能通过自学独立的解决问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要在课堂上短短几十分钟内由学生自主的通过自学活动来完成任务,有一定困难(特别是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因此我十分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前自学活动,充分利用课本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这一编排特点,提前将学习内容告诉学生,并提出相应的自学要求,将每天“复习性作业”变为“预习性作业”。预习时,我不仅要求学生弄懂课本知识“怎么样”,更主要的是要研究“为什么这样”的道理,尤其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不同的想法,记入到《自学成长记录本》中。为激发学生开展预习的兴趣,养成质疑的习惯,我坚持及时为学生的预习写评语,鼓励自觉预习的习惯和善于质疑的精神,经常在学情调查的同时,在记录本上写上充满激励性的评语。如:“你已经掌握了获取科学知识的钥匙”,“学会提出怀疑的问题,是科学家必备的素质之一”,“你的想法真了不起,你能在课堂上讲给同学们听吗?”等等,这些评语,成了我与学生们进行心灵交流沟通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似乎看到了一个个勤奋好学、聪明可爱的小小探索者的未来。在数学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布置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让学生做一做、量一量、验一验、用一用,学会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儿童的应用多种数学知识、技能技巧及创新精神。充分展示在同一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如植树节进行植树实践活动,可让学生编出或计算出直线、环形、方形等不同植树方法所能植树的棵数问题;可以编出和解答造林绿化的面积问题,还可以编出和解答有关人均植树棵数或完成植树所需时间等问题。同时可以展示数学知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教学百分数应用时,在学校可用于计算学生的出勤率;在工厂可用于统计产品合格率,完成任务的百分之几等。另外还可以展示在不同的生活实际中同一知识运用的不同侧面。如学“圆”后,计算圆桌面的面积最快的方法是用刻度尺直接量出直径再计算;可计算大树干的横截面积;可计算工程中的土石方量;可测量计算土地面积等等。这样既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用的技能技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 加强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教师在教学时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说、敢想、敢问,促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从而调动其自主参与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唤醒其参与学习的热情。然而,总会有的教师认为,高年级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似乎已进入“休眠”状态,“导”也无用。其实不然,试想,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见识愈广、思维也愈成熟,“自主”的意识也就更强,他们怎会甘心做学习的傀儡?他们有他们的思想,他们有他们的见解,他们有交流自己想法的愿望与热情。只要教师能善加引导,相信星星之火,也可燎原。对于这一点,我在平时教学中深有体会。例如,教学“比例尺”一课,我便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课堂旅游”的情境,激励学生量地图算旅程。这时,我并没有向学生介绍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而故意让学生自己敞开思路,寻求计算旅程的方法。过了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质疑问难。此时再顺水推舟,让学生自己理一理:要算出旅程,必须知道哪些知识;这些知识有哪些能自己看书解决;还有哪些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这样,就使学生在高度兴奋的状态下,既紧张又轻松地认识和掌握了比例尺以及运用比例尺计算路程的方法。教师不但要在课内激发和维持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更要将课内迸发出的参与热情有效地延续到课后,以便促进其在课外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并由此体验到数学知识散发出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氛围之中。如复习“分数的意义”这一单元时,考虑到知识点较多且难点集中,为进一步帮助学生疏导、理解知识要点,复习结束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课后请你运用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些问题,下节课中由你来考考大家,比一比谁是“最佳小老师”。这样的提议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并在课后引起不小的参与热潮。

3 教师故意示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处,故意弄出错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究,让学生来纠正。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很有好处。如在小学教材中有这样的问题:比较猴子桃子数量的多少,得出:右边小猴的桃子比左边小猴的桃子多,有的同学看了书以后马上反对,教师则“坚持错误”,要求学生拿出事实依据来,学生兴趣很高,通过小组讨论,跟老师据理力争,教师终于“认输”并得出结论“不能确定右边小猴桃的个数肯定比左边小猴多”,还向学生“道谢”。学生通过讨论,经过跟老师的智力进行一番“搏斗”,最后战胜老师,“夺取”知识。这样的活动,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自信和自主学习的探究精神。同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成为教学中随时随地的一项任务。数学来源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自主意识才会不断增强,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的知识。

[1]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

猜你喜欢

植树自学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植树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植树鸟的来信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