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教学情景 激活数学课堂

2014-07-08高林红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梯形小数平行四边形

高林红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激活数学课堂。

关键词:情景教学;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54-01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通过创建或模拟一个探索数学知识的情境,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及时感知、领悟、内化、升华。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既能改进数学知识教学的呈现方式,也能使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从而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多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来提高课堂效率。

一、创设质疑情境

教学中积极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自主质疑、主动探索,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重要教学手段。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疑点,巧妙运用设疑技巧,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其好奇心和内在的创新欲望,培养其发现问题的习惯方法,然后把学生发现的问题引向深入,这种质疑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激活学生思维。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2、20、2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感到很新奇,纷纷议论。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2米=20分米=200厘米,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2元=20角=200分,此时教师提出能否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得出2元=2.0元=2.00元;2米=2.0米=2.00米,验证这几个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性质。这样创设情境,形成悬念,培养学生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惯。学生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创新的乐趣。

二、创设生活情景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时,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基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将数学运用到实践生活的范例中,才能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学习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商店购物的情境: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零食、本子、铅笔等商品的单价,组织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展开活动。从生活知识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引出小数加减法。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诱发出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创设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有利思考的途径,学生很快在游戏中找到规律,从而解决了小数加减法计算这一问题。这样结合生活实际情境。为数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与转化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使学生惊奇地发现小数的加减法贴近生活,就在身边,也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实现了“从知到行”的升华。

三、创设交流情境

交流与合作是新课程下的教育精髓。教学中我们要设计好问题,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创设各种形式的交流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在个体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经过分析、比较、筛选,发现最佳思路、解法或结果,使个体思维在集体智慧中得到升华。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预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大小全等的梯形,课堂上启发学生自己根据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动手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拼摆,很快发现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于是推导出了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当我提出是否还有别的方法?有的学生便讲出自己的方法,即用一个梯形沿中位线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推导出计算公式。我给予了肯定。学生通过一起思考,一起试着剪拼图形,一起讨论,在想、做、说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融合,结果学生们拼出了多种图形,不但得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思维。

四、创设操作情境

数学具有抽象性,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关键是动手操作,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求知者前面,从而亲手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同时,《新课标》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而数学知识本身又是枯燥、抽象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符合儿童自身的特点。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五册的“四边形”时,途中设计了分一分的活动,给每组准备一个信封,里面装的是图形,让学生发挥想象,采用不同的分法,使学生在对各种各样的四边形进行分类的过程中,感受这些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又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由于“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时刻注意将分数的认识与图形的操作活动相联系,发挥动手操作在学生主动建构中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积极实践,主动建构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

五、创设想象情境

研究表明: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供机会。如学习比的知识以后,根据班级里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4,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4/7,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1/3……通过想象,进一步沟通比和分数的联系。通过想象,训练了学生突破空间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具跳跃性。

参考文献:

[1]李越,霍涌泉.心理学教程[M].教育出版社.

[2]余马东.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小学数学参考,2004(11)

猜你喜欢

梯形小数平行四边形
玩转梯形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梯形达人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