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途径激发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

2014-07-08秦娜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图书

秦娜

摘要:从激发阅读兴趣、推荐阅读材料、教给阅读方法、展示阅读成果四个方面,进行了课外阅读指导与评价的操作实验,把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起来,体现了课外阅读形式的新与活,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勤于阅读,乐于阅读,善于阅读。

关键词:激发;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14-01

从激发阅读兴趣、推荐阅读材料、教给阅读方法、展示阅读成果四个方面,进行了课外阅读指导与评价的操作实验,把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起来,体现了课外阅读形式的新与活,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勤于阅读,乐于阅读,善于阅读。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内部心理动因。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努力寻求阅读的机会,从而获得信息,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1、利用课内存疑引读。

在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言尽而意未尽,教学后,学生往往感到不满足。教师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鼓励学生深读相关文章,使课内外知识互为补充,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设立“灵通讲台”导读。

设立“小灵通”讲台,在老师的指导下,请阅读能力强的同学利用课前几分钟或班级活动时间,朗读课外读物的部分章节,或介绍读物的梗概,或声情并茂地描述优美的片断,或提几个饶有兴趣的问题,把学生带进故事中去,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3、借助听故事促读。

对于不愿读书的小学生,如果教师给他们指令性地布置课外阅读任务,他们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倘若教师借助听故事这种课外阅读的启蒙手段,学生是乐于接受的。因为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反而能从讲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了解情节,认识人物,辨别善恶,对听过的故事常常印象很深,对未听的故事产生好奇心,会有再听的渴求。比如,对于一本生动有趣的课外读物,讲者可以讲至情节紧张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嘎然而止,欲知结果如何,请听下回分解。这“下回分解”,不是讲者继续讲下去,而是让学生自己借阅此书。学生被兴趣驱动,争相借书,即达到了激励学生自觉读书的目的。

4、依托校园网络诱读。

目前,校园网络以其信息的大容量、超强的处理能力、丰富多彩的对象以及生动形象的人机交互,已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载体。其中,利用网络进行课外阅读更受学生所欢迎,因为网上的阅读材料不仅图文并茂、视听结合,而且不受时空限制,给学生以选择的自由。学生可以运用多种感官,按照自己的方式,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阅读内容,满足自主阅读的需要;也可以和大家广泛交流与共享,品尝收获的喜悦。这种玩中学、学中玩的阅读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精心筛选,推荐阅读材料

目前,课外读物内容驳杂,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小学生阅读,再加上小学生认识水平有限,鉴别能力不强,因此,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就显得尤为重要。推荐课外读物,除了结合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重要节日、纪念日、报刊、广播、影视等传统的推荐方法外,我们在实践中尝试了利用网络推荐读物的辅助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推荐与教学课件相关的资料。

教师备课时,往往要调入很多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图片、录像、影视等),课堂上用的资料毕竟有限,其他一些有价值的资料白白舍弃实在可惜。教师可以把这些资料连同上课用过的教学课件一起放在文件夹里供学生共享,这些声像俱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阅读材料对于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他们阅读起来常常如饥似渴,在满足兴趣的同时,深化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年级的教师可以分工合作,每人精备几课书,在加上网上的电子图书,学生的阅读材料就丰富起来了。

2、为学生借阅图书指点迷津。

学校图书馆不断完善,每年新购进一批图书。我们把“图书要目”印发给各班学生,简介新购图书的分类、具体书目。重点书目辅以《内容提要》,输入电脑。这时,学生来到书架前,只要轻轻一点鼠标,就可以“一切尽在掌握中”,方便、快捷地借阅到自己需要的图书了。

3、简介或诠释名著,为阅读搭建阶梯。

一些中外名著,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堪称文章的典范。不过,这些优秀作品并非所有学生都能消化吸收,根本看不懂的,学生不会感兴趣。我们把这些名著加以诠释或简介,制成课件放在文件夹里供学生阅读参考,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魅力,就能引领学生自愿、自觉地跨进浩瀚的书海。

三、教给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阅读知识和阅读方法(如:略读、细读、精读;默读、诵读、品读;悟读、探读、研读等)灵活地迁移到课外阅读中,使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写好读书笔记。

1、编写提纲笔记。学生在对阅读材料理解、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把故事梗概或文章各层次内容概括出来,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2、做好摘录笔记。看到格言警句、精彩片断等分类摘记下来。这不光是在欣赏,在积累,也是在规范语言,有利于今后的阅读和写作。

3、撰写心得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把自己的感想和收获写下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记忆及感悟能力。

我们还让学生利用网络媒体查找有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信息,这实际也是一种很好的课外阅读方式。

参考文献:

[1] 徐海英.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08.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图书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图书推荐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