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细节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2014-07-08赵烨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重要性初中语文

赵烨

摘要:只有对学生生命的每一处细节给予人文的关怀,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才会是温暖的、美好的!我们母语的学习才显得更加有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细节教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118-01

站在三尺讲台的教育工作者,深知细节是平凡的、具 体的、零散的,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笑容……细 节很小,会一闪而过、稍纵即逝,但它的作用却是不可估量的。抓住点滴的细节赏识学生,就会培养学生的自信,笔者收集了初中语文有关细节教育教学的知识,再结合自己近些年来的教育实践,对初中语文细节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发表肤浅之见。

一、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迁移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之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意味着交给学生组织良好的信息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是学生了解在什么条件下迁移所学的内容、迁移的有效性如何等。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及其元认知策略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许多研究证明,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具有广范的迁移性,同时他们又能提高学习者的迁移的意识性。在语文教学中,教授有关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这不仅可以促进对所学的语文知识内容的掌握,而且可以改善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了迁移的意识性,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

第斯多曾说过这样的话:“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现在大家对“奉送式”是否定的,而对“发现式”则颇为赞赏。在语文训练中,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教学生去发现规律,因为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学生的学习与科学家的研究也毕竟不同。我们先“奉送”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往往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材的“读写例话”有1 6项读的基本训练,实际上也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读书方法,如“怎读懂一篇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等。要把这些“读写例话”看成是“学法例话”,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凭借,然后让学生在实践中训练,一定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初中教师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不难发现,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而二者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这主要根源于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

守卫本土是动物的本能,这成了有思想的人类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渊源。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还我河山”的呐喊;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的民族气节溢彩流芳;陆游“僵卧孤村”“尚思卫国成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人泪下;《最后一课》像一只警钟唤醒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教材中礼赞对党、对革命事业、对共产主义忠贞不渝的内容也不少。“无名战士”不惜牺牲宝贵生命珍藏七根火柴,因为红军大部队正遭遇着恶劣环境的挑战,党更需要保存火种(《七根火柴》)。学生切身感受到:在党的利益、人民利益、集体利益面前,个人利益是何等的微不足道。《生命的意义》则更激发青少年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青春,去探求生命的永恒实在意义。

三、务必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语文是把社会生活还原、扩展、提升、体验的过程,因此应把一切生活都当作语文。语文从生活中来,语文还要到生活中去。语文教学要着眼于语文与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着力于开拓学生的生活领域,扩大学生的精神视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曾是学生刻苦攻读的写照。几十年来,人们也常常把语文的教学活动局限于学校,局限于课堂,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和训练系统,把自己孤立起来。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语文实践,特别是联系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自己封闭起来。过于强调课程统一、集中,东西南北成千上万学生同一教学内容,使课程变得凝固、僵化,缺少弹性,忽视了语文教育是资源取之不竭,教育环境得天独厚的母语教育,忽视了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忽视了学校、家庭、社区中语文教育活动的结合;忽视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在不断学语文用语文的活动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这既限制了学生学习也极大地降低了语文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的功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可以利用季节的变化,引领学生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冬天让学生们放下课本,去雪地里感受冬日的晶莹;春天和他们一起去田野里倾听花开的声音。利用地方资源,带领学生去感受社会风情,带他们去参观工厂,参观农村农民劳动的景象,等等,这些都成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丰富素材。在学习《养花》之前,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尝试养花,从中体会养花的酸甜苦辣,学习《爬山虎的脚》,教师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去参观爬山虎的嫩叶,触摸爬山虎的“细丝”领略风吹过时叶片跌荡起伏的样子。爬山虎不就牢牢地定格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了吗?《新课程标准》还指出:“各地区蕴藏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新课题——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是一项长期不懈的艰苦性工作,是永恒的话题。我常想,教师本就是在孩子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我们需要 用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去关注学生的一点一滴,关注学生心灵的每一声呢喃细语 ,关注学生每一个细小的生命需求,关注每一处细节,赏识每一个生命。

猜你喜欢

重要性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