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

2014-07-08谭丽姚春华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社会化学生活

谭丽 姚春华

摘要:在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生活——化学——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的思想,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化学知识,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生活;化学;社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111-01

近日在一本资料上看到这么一道题:“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利用潲水油、地沟油烹调食品损害人民健康,而有人则利用潲水油、地沟油制造生物柴油造福人类。潲水油、地沟油和生物柴油都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使用生物柴油的优点是(填一点即可)。

(2)陕西人爱吃面条,面条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

(3)近年来,长安区很多农民家中修建了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以做饭、烧水,还可以取暖、照明,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纵观近几年高考,涉及到与生活相关的化学试题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例如:2011年重庆试题以生产生活实际为背景、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内容涉及环保、食品安全、医药、能源、焊接等。就化学试题整体情况,试题原创性好,总体难度与2000持平,但特别注重考查学科内在联系、知识的综合运用。如,第12题以新型抗癌药物为背景,第28题以当前社会热点—食品添加剂为考核载体。

2012年重庆高考中有几个大题都涉及到与生活相关的化学材料,这在以往的高考化学中极为少见。6题涉化工合成生产;12题涉及火箭发射需要的高能燃料肼;26题涉及耐磨、耐腐蚀材料的金刚石和SiC;27题涉及新型离子交换材料;所设计的知识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而且又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曾有学生在私下里问我:“老师,我们花了这么多时间来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到底有什么用?”

化学,不仅仅是一门课本上的学科,更是来源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一门知识,为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进行教学活动,成为必须注意的问题。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无疑是一种好的方法。

一、从生活走进化学

课改后的第一章节,从实验学化学,里面就介绍了实验安全,实验注意事项,常见分离和提纯方法以及常见实验仪器,那么在学生看来,这一节内容虽然简单但枯燥,记不住,空洞乏味。

其实生活与化学是紧密相连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更离不开实际。课堂上只有把二者联系起来,才能使化学更有趣更易懂。

在学习玻璃棒的使用时,同学们很容易把玻璃棒的转移作用忘掉,在此教学时不妨将生活中的竹筷引入,因为玻璃棒和竹筷在形状和使用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就餐时,不仅能用竹筷夹菜,吃饭,还可以用它来蘸一点汤来尝尝汤的味道。这是用竹筷来转移少量的固体和液体的例子,把竹筷的作用顺向迁移到玻璃棒的学习中来:在做蒸发实验时,蒸发后可以转移少量固体;在验证溶液的酸碱性时,用玻璃棒来转移少量的溶液在PH试纸上。这就是玻璃棒的转移作用。

经过这样的知识顺向迁移,学生学起来就比较轻松,而且也容易掌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用这种方法,就可以使学生在化学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一种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更感到身边处处有化学,化学离不开生活。

教材在介绍原子的结构时,什么样的原子结构才算稳定,学生不好理解,觉得非常抽象难懂,没有具体的实例,所以对什么时候失去电子,什么时候得到电子,也只有一个模棱两可的印象,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以平时生活中的餐桌来讲解原子结构。

每一桌最多可以坐八个人,相当于最外层最多可以容纳八个电子;每桌不满八个人的,就不稳定,相当于最外层不是八个电子的就不稳定;不满八人的有两种情况,一是不到半席的(也就是只有1人或2人或3人),那么很容易被安排到其他桌去,相当于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2、3的就很容易失去电子,二是过了半席的(也就是有4人或5人或6人或7人的)。则很容易再分别安排4人、3人、2人、1人到这里来,相当于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4、5、6、7的就很容易得到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这样来比喻,什么是稳定结构,什么时候容易得失电子学生就很好理解了。

二、从化学走向社会

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最终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能够运用已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比如:2003年3月22日,山西省某煤矿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造成六十多人死亡。瓦斯是什么物质,煤矿矿井下为什么会有较多的这种物质,分析引起瓦斯爆炸的原因,如果你是矿长,应如何避免这种事故的发生。再如,北京故宫的盘龙雕刻,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打,依然屹立在神州大地上,为何最近几十年来腐蚀最为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酸雨,酸雨是什么气体形成的,这种气体是怎么产生的,如何预防这种气体等。通过这些实例,在教学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社会探究,使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关注社会,认识社会,在探究中走向社会。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把“生活 —化学—社会”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体现这种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思想,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化学知识,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激发他们的兴趣,不再认为学习化学枯燥无味,真正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不断提高、升华,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不再是一种折磨,而是一种享受。

猜你喜欢

社会化学生活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