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利用的实践与探索

2014-07-08冯春霞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负迁移错误

冯春霞

摘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会产生很多始料未及的错误,课堂上我们的老师经常将这些错误视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如果我们能在错误上面做些文章,就可变“错误”为“宝贝”,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为教师的教学服务。本文是从课堂教学出发,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实现创新,让教师在分析错误、评价错误中引导对错误的正确分析评价,让学生从错误中领略成功。

关键词:错误;生成;追问;负迁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91-02

数学课堂是出错的地方,教师也要用容错的心态对待我们的数学课堂,可是我们多数教师确避之唯恐不及,当出现错误时就急急地将学生拉回来,或在教学设计时预设周全,课堂解决问题顺畅,让学生无错可犯,但却殊不知教师的铺垫让学生迈不开步子,学生的回答永远在教师预料中,学生思维水平在低;齐答的过程中不乏滥竽充数者,学生的回答意义和作用明显效果差。

但是,真的只要给学生正确答案,学生就不犯错了吗?学生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产生错误的原因不同罢了,当教师和学生采用逃避的态度面对这些错误时,这些错误就真的成为“废品”,只能将其丢弃;当老师和学生采用研究、分析、思辨的态度接受这些错误时,它就会成为课堂中的一“宝”,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有利的伙伴。

怎样将这些错误变“废”为“宝”?就要我们老师积极地迎向它,研究它,分析它,转变它:

一、转变观念,巧用错误

英国一位心理学家说过:“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因此,在练习中学生出现错误时,我们应根据错误的原因,积极探寻合适的教学方法,把错误变成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错误中更好地成长。

1、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有错敢说

错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在错误面前,学生往往表现得比较紧张与害怕。如果老师再在这里训斥、责骂孩子们,那他们会更加恐惧,错误也会越来越多。教师要有“容错”的气度,经常以学生的眼光看待他们的错误,甚至欣赏这些错误,换一种评价的方式:“没关系,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助他们”;“谢谢你,为我们提供了讨论与再次学习的机会”……这样的评价会让学生重拾学习的信心,从而更加自信的去学习。在这种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中,使部分学生的“错误资源”成为集体的“共享资源”,进而清除了学生对错误的恐惧心理,让学生有错敢说。

2、巧用错误资源,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习

练习中的错误往往反映了一个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应把错误看成一种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化弊为利,进一步促进学生深入了解所学内容,让错误因此而美丽。

(1)利用错误,让学生在反思中学习。

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新知的认识、理解并不是很清晰,而是简单的模仿时,学生往往会产生错误。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再次学习和深入的机会与平台,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学生在学习“千克与吨”的知识时,由于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对这一知识地认识与理解不够时,在练习中“0.1千克=()吨”时,有学生会写:0.1千克=( 100 )吨。当发现在课后的练习中学生有这样的错误时,笔者把错误展示给大家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你做完这道题目后,你会怎么去检查?

在讨论与提升中学生不仅能认识到错误的原因,寻找到正确的思考方法,还能使学生在错误中有新的认识和提高。

2、利用错误,让学生在方法上厚积。

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在学习过程中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我们不仅要在知识教学时传授学习方法,我们还要在错误的练习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在实践中加以学习和锻炼。在做练习:

右图有( )个带★的正方形。

学生解答:有写2个的,有写3个的,

有写4个的……

笔者先请一位(做错的)学生数给大家看(因为数错的学生没有有序思维地指导,所以在数的过程中显得比较乱,当然也就数不全了)。这位学生数完后,下面就有学生在喊:“还有,还有。”这时,我赶紧引导:“那,有什么办法能不重复、不遗漏的把它们数清楚呢?”学生在追问下,很快就想到了要有序地数。有序地数,有序地思考可以运用在数学学习的很多地方,这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学习方法。

二、追问辨析,反思提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将特别强烈。” 真理是越辩越明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适当地“扮演”“未知”, 变换形式进行追问,故意抖出错误的“包袱”,从反面进行追问,引导学生辨析甚至争论,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角色释疑解惑,让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尽情表现,不仅掌握得更牢固,而且有一种成就感。

三、直面负迁移,变害为利

学习中的迁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对于负迁移的做法我们教师则是:利用正迁移及其产生作用的条件来减少甚至防止负迁移的消极影响,再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其实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负迁移并不是完全一无是处的,关键在教师怎样合理利用负迁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有效课堂的生成。

负迁移的发生往往是在班级中等或学习困难的学生身上。优生可能也偶尔会发生,但是他们能在短时间内,马上消除。那么,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更多的要关注中下学生,让他们多来说说想法与算理,同时在教学的设计时也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在教学活动利用负迁移,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尝试点出错的“苦头”,再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比较、思考、讨论来发现错误,找准“病因”,学生对此会留下深刻印象。这不仅能避免类似的差错,同时,对经过一番“波折”获取的知识理解会更深刻,记忆更牢固,运用更灵活。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愉悦,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负迁移运用得当,能使数学教学更有效。

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是创新火花的闪现。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课堂正是因为有了“错误”才变得真实、鲜活。我们每个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并将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资源,因势利导,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让数学课堂因这些“错误”更精彩。

猜你喜欢

负迁移错误
汉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启示
法语第二外语教学中英语的迁移作用分析
试析韩语汉字词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学习韩语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