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美学思考
2014-07-08雷扬
雷扬
【摘要】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关键是具备多维视野的审美意识。文章意图从人性美、故事美和表现美三个维度,对“走出去”的问题进行研究。纪录片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故事为人物服务的,二是人物为故事服务的。也就是一种追求人性美,一种追求故事美。而这两类纪录片都需要形式美来表现。人性美体现在人类共通的高尚情感,就是人性中光辉的部分;故事美包括悬念美和细节、反差、铺垫、多角度的描述产生的美等;表现美包括符合国际化审美标准的制作手段和制作技巧等。
【关键词】人性;故事;表现;内容美;形式美
在最近30年里,中国纪录片走过了一条曲折探索的道路。创作的思维和审美理念不断变化,先后获得了一些国际大奖,但在电视剧的冲击和收视率的拦截之下,遇到很多现实困难,甚至是生存困境。近几年,纪录片迎来了新的转机,市场化和国际化成为国产纪录片走出困境走向世界的大方向,而且这一步已经稳定踏实地走出去了。《故宫》《舌尖上的中国》就成功地走了出去,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迄今为止最辉煌的成功。CCTV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这个栏目是外宣的窗口、试验田,其受众很大一部分是海外华人,与世界接轨的程度高,收视率较高,本文以此为例研究它的审美意识,有代表意义。
一、人性美:纪录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启示
人性美也就是美的感性认识。从文艺复兴开始,人们发现了人本身,张扬了人性和人的创造力。彼得拉克把美最终落实到精神中。莎士比亚的剧本中,我们更是能感受到强烈的人性挣扎和灵魂倾诉。人文主义在西方从此深植人心。休谟更是致力于人性的研究,甚至还有《人性论》传世,他认为“情感”和“理解”组成了人性。科林伍德认为艺术是表达自己的情感。纪录片要想穿越国度,必须寻找人类生命的启示,在人性中寻找极致的审美体验。
实际上当我们忘掉人为的纪录片各种各样的分类方式,我们会发现纪录片制作的对象就是人(或别的形式的生命或被赋予了生命),所有的人都具备人的属性,就是人性。纪录片能走出去做到视角的兼容与文化的共通从而打动世界观众的就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就是人性中光辉的部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好看的有故事的纪录片做的就是人性。解读人性,这样才能贴近观众,这才是国际化的审美意识。人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是各种身份的综合体。人性会在处理各种关系和各种问题中体现。而人处理问题,这本身就是故事。而一个观众爱看的故事必是人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不同的人如何解决问题,解决人类共同的问题,并从中体现出爱情、亲情、友情、善良、忠诚、梦想、自由、对真善美的追求等。从美学的角度讲,观众在思考和认同中获得了一种审美体验。
而在纪录片中能体现出这些情感,让观众能有美的感受,必须首先认识到,纪录片只是社会科学体系分支中的一个小分支。要想做好纪录片必须对社会科学有大部分的涉猎,才能更深地了解人性。更困难的是做好纪录片还必须对认识世界的四大范畴(即,对人自身的生理、心理认识和对反映外部世界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认识)都要有了解才会对所拍摄的人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有更深刻的认识,才能站在各种不同的角度写解说词,对事物本质的研究才能让美的体验更深刻。普利策奖获得者小拉什·多兹尔在《仇恨的本质》一书中,就从神经学、心理学、进化生物学、考古学、古生物学等学科以及战争史和文明发展史的研究角度出发探讨恨及其伴生的自憎。
可中国的纪录片审美往往流于表面,很难走进人物的内心,也很难深入社会的本质。也许一部分范畴已经足以换来影片的成功。但这也是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美学理论家对于影视作品作为艺术的观点嗤之以鼻的原因。因为影视的历史过于短暂,没有像音乐、美术、文学那种经过时间考验,历久弥新的不朽之作。那些不朽之作都是超越时代,最具美感、最具艺术表现力、最能反映艺术本质的作品,反映了人对“四大范畴”最深刻的认识,它们让后来人重新审视自我,引发出生生死死、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情感。只不过,它们是用笔、用乐器,而纪录片是用镜头语言。在第81届奥斯卡获奖影片《贫民富翁》《生死朗读》《返老还童》《机器人瓦力》中,它们的主题都是爱情。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观众在观看这高尚的情感时获得了美的体验。观众向所有的爱情电影提出的共同问题是:是什么阻碍了他们的爱情?这些爱情的表象各不相同,有两个男人一个女人,有一个老女人和一个小男人,有一个正常的女人和一个越长越小的男人,有两个机器人,甚至还有人与兽,可它们的审美内核都一样:怎样克服无与伦比的困难,追求人类最美好的爱情。观众陪着主人公一起悲伤、一起难过、一起快乐、一起激动,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心灵的成长,一次美的洗礼。好莱坞是世界的,它们的审美观念代表的是国际审美意识。人性闪光的不仅是爱情,还有别的部分。
以《走遍中国》特别节目《高原天路》第三集《守望高原》为例,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一家两代人的牺牲只为中国几代人的梦想——青藏铁路通车的故事,让观众感动,也被内部评为A+。这里笔者引用《守望高原》的一段解说词来具体说明:
老人走得很孤单,她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男人,在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没有在她的身旁,丈夫王占吉20多年前永远地埋在了青藏高原的风火山,然而5年前青藏铁路开工建设,吴文英又把儿子送上了有青藏高原死亡之地之称的风火山的建设工地。这座青藏高原上的冷山和这一家人几十年来究竟有着怎样难解的情结,我们本想从吴文英老人那里得到答案,但老人的去世成为我们这次兰州采访的最大遗憾,我们无力挽回,只能默默地送老人最后一程。
这段解说词,将两代人的亲情、爱情、梦想、为祖国和人民牺牲的高尚情感凝集在一起,人性的光辉闪耀其中。观众在冰冷的现实和人性的温暖中获得了美的体验。
二、故事美:地球上每一个地方都有故事,这些故事关乎每一个生命
故事美也就是美的理性认识。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悲剧要有合适的时间限制和统一完整的情节。布瓦洛的美学原则是文艺要有绝对标准,要恰如其分,要有严密的尺度。著名的“三一律”更是强调了时间、情节和地点的一致律。在启蒙运动中,美学理论和理性主义结合甚密。受索绪尔的语言学研究启发的结构主义美学兴起于上世纪40年代。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和基本观点用在文学领域里,产生了叙事学。叙事学在千差万别的世界文本中寻找基本结构和永恒的模式。而在纪录片中,这种理性审美和结构模式体现在对故事的设计上。
回顾历史,从卢米埃尔和梅里埃发展两大影片类型来看,故事片和纪录片都是在拍摄现实,只不过一个是拍摄虚构的现实,一个是拍摄真实的现实。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它们都强调真实性,也就是电影的两大本性之一的记录本性。当我们发现历史就是人史,文学就是人学,现实是由人(或别的形式的生命)构成的,而有人就有故事,人就是故事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实际上,故事片讲记录性和纪录片讲故事性原本就是辩证统一的。历史告诉我们,讲故事的纪录片好看,有市场。纯纪实的纪录片能获奖,收视率惨淡。而讲故事又纪实的纪录片就既叫座又叫好。因为,观众喜欢看故事,观众喜欢看真实的故事。因为,这些真实的故事关乎每一个生命,关乎对美的最深层体验。
中国从来就不缺乏纪录片创作的素材,因为我们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勤劳勇敢智慧的人民。我们的故事细腻生动,感人至深。说白了,不是拍什么的问题,是怎么拍的问题。从务虚到务实,国产纪录片的故事究竟如何设计?实际上,纪录片的故事就是把新闻媒体所追求的真实性与影视剧所追求的戏剧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它必须符合故事设计的基本规范。观众不会满足于普通故事,观众喜欢猜不到结局,喜欢看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故事。编导如果设计出观众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让它发生,而又给它的发生以足够的理由,观众就会被吸引。
一是需要悬念美。整个片子就是一个充满悬念的故事。悬念需要编导层层设置。纪录片中的内容观众是疑惑的,故事就是带着观众一步一步去找、去证实、去释疑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观众审美的过程。好莱坞告诉我们,一部影片的开场如果没有抓住观众的话,再想抓住就难了。如果在电影院里,观众还会坐着看下去,电视纪录片的话,观众就会换台了。如《走遍中国》之《永远的祭祀》开场解说:“一个灵魂被祭祀了七百多年,一个部落七百年来守护着一个灵魂。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灵魂?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祭祀?”开场就是悬念,观众怎会不带着疑问看下去?剪辑原则告诉我们每两分钟影片就要有一个高潮。一个场景进去,镜头干净利索、组接快、叙事简洁明了。悬念和剪辑技术结合在一起制造的高潮会让观众的审美体验有双重的加强。比如《走遍中国》之《神秘的川东游击队》:“这是一支神秘的部队,神秘到他们的出现,竟然让国民党驻扎重庆的十几万正规部队头疼不已却又无可奈何。神秘到,今天他们中有些人的名字已经在中国人的心里被永远牢记时,他们当年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仍然扑朔迷离。”正是由于悬念和成组镜头的剪辑让观众更聚焦故事。
二是需要细节、反差、铺垫和多角度的描述产生美。解说词的语言需要描述性的语言而不是说明性的语言,如果没有解说词,只是用镜头的话,那也是描述性的镜头。即镜头可以叙事,而且是多角度的叙事。在描述和叙事的过程中,观众直观的视觉感受决定了审美的效果。《高原天路》中在前面的解说词里讲到的是吴文英老人高尚的选择,从一个去世的母亲的角度开始描述,紧跟着后面就是儿子王耀新的角度:
千里之外的儿子王耀新今天工作起来总是魂不守舍,他满脑子都是家中卧病在床的母亲,他从小和母亲感情最好,因为在王耀新的记忆中,承担家务、拉扯他们兄弟长大的只有母亲,而父亲王占吉在他的脑海中就是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让王耀新淡漠的父亲王占吉,在中铁西北院却是提起来人人都敬仰的英雄。这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九死一生的老兵,1966年开始担任中铁西北院冻土室的领导工作。
细节的描述就是形象化充实。如解说词里“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人人都敬仰的英雄”“九死一生的老兵”就是从不同人的角度进行的细节描述。这些语言是转换视角和转场的绝好勾连。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营造了反差,如“模糊的照片”“人人敬仰的英雄”;又如吴文英的丈夫埋在了风火山,5年前她又把她的儿子送到了这死亡之地。这两段解说词还都只是铺垫,因为影片讲述的是王占吉的攻坚故事。
三是故事的发展需要压力来推动。压力在纪录片制作中也叫加码。美的感受是需要不断通过压力来加强的。压力越大,美的感受越深。故事是生活的比喻,有生活就有压力。有人性就会有怀疑,有怀疑就会有选择。人物真相是人物在重压下做选择的过程中被揭示出来的。压力越大,揭示越深,便越真实地表达人性。[1]需要用压力来让人物做出选择,让观众跟着一起思考一起选择,观众会被这种真实的人性打动。比如《高原天路》的例子中王耀新在做选择时的压力,吴文英在送走了丈夫又把儿子送往死亡之地的压力。这些压力揭示了人性的光辉。观众会理解人物的选择。另外,纪录片会涉及背景资料、专家。纪录片的采访就是让人讲出他见证的细节和历史,提供资料让观众参与选择判断。生活往往是看似如此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人不可貌相。这就是故事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如果想深层次地了解人性,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看他们在压力之下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在纪录片中,反复地设置障碍就是提供了压力。
四是要有提炼出的主题,并用线索串联。线索通常是主要人物的视角,或者多人物多线索。《走遍中国》的模式是:拟采用固定讲述人串联节目的方式。讲述人在节目中是观众进行文化考察的引领者,是文化现象的观察者,是文化趣味的欣赏者,是文化追寻的提问者,是人文地理的思辨者。这样的串联中,讲述人的选择和讲述内容的写作比较关键。讲述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所以在语言表达上要有魅力,年龄以30岁至50岁(女性则为中青年)为宜。这类人选一般是大学或文化界专家。讲述内容是由高水平的专业写手完成的。这样才能让观众感受到美。在纪录片中,讲述人能避免每次请不同的嘉宾、水平参差不齐、效果难以保证的问题。讲述人不仅能串联故事,也能完成节目开场和段落之间的背景介绍、要点提示、细节补充、主题升华、借题发挥、气氛渲染等。《走遍中国》每集节目都通过采访提炼出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或传统风俗、或名胜古迹、或民间艺术、或奇趣自然、或人文变迁等等。当然这种主题可能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思想主题,而是同一文化类型,或同一个方面的事情。每集节目可能是由同一类型的几个内容构成,各个内容相对完整,长度可根据内容需要适当伸缩,不同内容之间由讲述人串联。这种构成方式实际上是一种点击的方式,追求的不是主题开掘的深度,而是主题表现的鲜活感。创作的要点在于抓住各个内容的兴趣点,拍出细节、拍出特征、拍出情趣。这种构成方式,符合《走遍中国》这类人文地理节目的整体状况,在目前来说也是比较主流的模式。
三、表现美:永恒的拓荒,天地广阔,万物自在
人性美、故事美都是内容美,表现美是电视制作手段美,也是形式美。在纪录片的审美活动中,内容美和形式美是统一的。阿恩海姆的“完形心理美学”强调主体的知觉行为,“表现性就在于结构之中”[2]。英国艺评家贝尔认为艺术是审美情感和形式的统一。他声称,形式是艺术最基本的性质。他认为,只有懂得形式语言的人,才是真正能体会艺术美感的人。
Discovery亚洲总监维克兰·夏纳在点评中国纪录片时表示影片在思想性、人物感情和细节上有可取之处,但节奏慢、观赏性差,因此也就难以进入世界市场。Discovery将中国的纪录片素材按照国际审美的标准重新剪辑才能推向国外市场。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开放、兼容、即插即用的制作方法,找到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共同的诉求点或者是中国特色,然后设计故事,使内容美和形式美都达到国际水准,才能让世界人民都接受,让国产纪录片能走出去。2011年1月1日,央视纪录片频道成立,一个突破地域和空间限制的纪录片播出平台应运而生。纵观我国历史上那些成功的纪录片,30年前的《丝绸之路》我们就已经开始注重故事性,到了《话说长江》我们讲贴近性;20年前的《望长城》我们讲纪实性;10年前的《我们的留学生活》又不自觉地回到了故事性;5年前的《故宫》与国际纪录片理念接轨时还是回归到了故事本源。
在表现美方面,《丝绸之路》注重影片的开头,特别是开始三分钟,15集系列片,几乎每一集都将最精彩的画面剪辑到影片的开场,这样一下子就能吸引住观众。在技术手段方面逐渐弥补和国际之间的差距:如自然光、同期声、跟拍等。《话说运河》表现美的特别之处在于其让观众直接参与节目的制作意识。央视使用了新的ENG设备,电子新闻采集的制作方式立马取代了原先电影胶片制作方式。由于ENG摄像机的便携性,在拍摄过程中,可以随时跟踪记录最新的历史,镜头的运用也可以灵活多变。而且相对于胶片拍摄,ENG的素材可以随时回放,画面和同期声可以同时采集。《望长城》的表现美体现在强调自然光条件下的拍摄,注重现场跟拍,注重同期录音反对后期配音。用画面说话,注重再现长城内外百姓的真实生活状态。剪辑原则告诉我们每两分钟影片就要有一个高潮。一个场景进去,镜头干净利索、组接快、叙事简洁明了。在表现美方面,《走遍中国》中悬念和剪辑技术结合在一起制造的高潮会让观众的体验有双重的加强。《故宫》在表现美方面更加注重:采用了最新的高清设备和美国拍摄电影的特技航拍手法,投资逾千万元,耗时三年。在这之后,国产纪录片越来越趋向于电影化制作,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体现了国际化的审美范儿,第一季投资450万元,制作形式向BBC学习,审美情趣偏向电影化。比如在知觉单元的人物造型方面,《舌尖上的中国》的审美追求极其严格和细致,仅仅在选人物一项上,就要包括姓名、年龄、籍贯、国籍、民族、职业、学历、身高、文化程度、个人经历、形象、气质、表现力、独特性、性格标签、代表人群、理念、信仰、生活方式、特长才艺、家庭关系、人物故事是否有极致化的可能、故事倾向性、故事构建和人物关系等等方面,要考察在这些维度上,人物是否能达到国际审美的标准。人物的镜头感和服装、灯光等美学元素都极其重要,因为这些都会影响到观众的审美体验。
经济全球化带来电影化的审美倾向,纪录片也越来越注重形式美,注重拍摄设备,佳能“无敌兔”的使用,已让纪录片能享受高清的画质而不用忍受胶片机笨重的折磨。高速摄像机、八爪鱼航拍已经很常见,现在纪录片的形式已能达到国际审美的要求。但在内容审美上,我们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118.
[2]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37.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