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2014-07-08石宗文
◎ 石宗文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石宗文
职业教育一头是教育,一头是民生和经济,决定着产业素质,更关系着个人的出彩。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战略和现代全局的高度,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推动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回应着时代的命题,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一、职业教育肩负重任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习近平
2014年6月23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总书记首次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会前李克强总理接见了主会场的所有会议代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联合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为何对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视程度、改革力度都前所未有?这是因为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使命。
1.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转型的迫切要求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极为错综复杂的形势。从国际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国际市场争夺更趋激烈,要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应对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等诸多挑战,迫切需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进技术的学习、转移、应用和积累,取决于掌握现代技术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因此,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必须把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支撑,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建立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内蒙古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桑力猛同学(左一)将参加技能大赛的获奖零件作品送给李克强总理。
2.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劳动力结构的升级来支撑产业升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纵观世界各国特别是国家竞争力排名位居全球前列的国家,无不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德国、瑞士等国长期以来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支撑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保持了其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强大竞争力,其中瑞士的全球竞争力连续四年排名第一。“十一五”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加工制造、轨道交通、现代物流、健康管理、营养服务等行业培养和输送了七成以上的新增一线从业人员,职业院校毕业生约占新增就业人口的60%,成为我国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有力地支撑了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迈上新台阶。新时期,我国要想突破产业转型升级瓶颈,掌握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和主动权,使“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代名词,塑造中国产品新优势,更加迫切地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3.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700美元,实现了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变,进入由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新阶段。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国际竞争力,关键要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的创新型人才,更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将大量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先进技术的转移、扩散和转化、应用。
4.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要求用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
要用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大。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作用,既要加大政府支持,又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更多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要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依托企业、贴近需求,建设和加强教学实训基地,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点、教练型的师资队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关心和帮助职业教育工作者,推动社会各方形成合力,让现代职业教育助推经济社会取得更大更好发展。
——李克强
“十一五”以来,职业院校共培养近8000万名毕业生,其中90%以上来自农村家庭;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高于普通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为促进农村学生提高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带动家庭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切断了贫困代际传递。李克强总理指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而改善民生的前提是必须有比较充分的就业。考虑到我国经济增速将持续放缓,保障充分就业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加快构建就业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力增强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将各类社会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全面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助推民生改善,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社会公平。
5.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调整教育结构的迫切需求
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成为教育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但仍然不是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总体上难以适应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产业转型升级“人才荒”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关键是要形成结构合理、适应发展需求的教育体系。欧洲一些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应用技术大学,已经成为支撑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制胜武器。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必须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明确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重要地位,推动职业教育由层次向类型转变,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并重发展。要把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调整教育结构、建立现代教育体系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和国家教育政策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教育体系各层次和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融合互动。
二、职业教育吻合社会发展需求
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习近平
从毕业生就业率对比来看,十几年以前,学历越高就业率越高、就业质量越好;但近几年,这一情况已经发生转变,并非学历高就业率一定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异军突起。
中等职业教育相当于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2006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13年达到96.81%。中等职业教育在实现高就业率的同时,其毕业生就业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加工制造领域吸纳的毕业生最多,占中职毕业生总数的1/5;就业率最高,达到98%以上。二是在当地就业的毕业生最多,即在户籍所在地上学、就业的学生最多,而且这一比例逐年提高。这个有着重要积极意义的指标说明,我国经济的东中西部、城乡之间逐渐走向平衡。也就是说,西部地区的学生选择了职业教育,绝大部分可以在当地找到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不必再背井离乡到东部地区求职。三是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毕业生最多,与我国三大产业的发展态势相一致。四是绝大部分在城市和城镇就业。中职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地区,进入城市上学,毕业以后在城市获得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逐渐融入城市,成为城里人。可见,职业教育是实现人口市民化的一条稳定可靠的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相当于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20世纪90年代,社会上一度将高职教育评价为“动手不如中职,理论不如本科”,是“本科的压缩饼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高职教育取得了社会公认的进步,高职毕业生成为高等教育毕业生中最受欢迎的就业群体之一。据统计,高职毕业生毕业三年后的收入水平能够实现翻一番,2010届毕业生在2013年底的收入水平是2010年底的2.17倍;此外,58%的高职毕业生毕业三年后得到了晋升。这说明高职毕业生不但适应岗位需要,而且获得了企业认同。
总而言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本实现了从注重规模发展向更加注重内涵和质量提升的转变,在就业市场上毕业生供不应求。
尽管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制约,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还存在着几个突出问题有待破解,具体表现为三对矛盾。
一是“就业热”与“招生难”并存。这一现象在当前尤为令人费解。每年高考之后,一些考分并不拔尖的学生家长一般面临两种选择:要么让孩子报考一所三本院校,但多数学生面临着4年之后毕业找工作难的窘境;要么填报一所高职院校,毕业后会有企业主动到学校招聘毕业生,而多数家长仍然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造成这一选择错位的根源是社会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蔑视,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有上大学、拿学历,才会有面子、有出路。受这一错误观念的影响,2005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到2010年达到顶峰,2011年开始逐年下降,每年减少约60万人;部分高职院校招生出现了生源不足、报到率低的现象。这与职业院校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障碍。
2014年6月26日,新疆哈密首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新疆哈密职业技术学院揭牌成立。图为学生在学习护理专业技能操作。
二是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大与参与程度低并存。企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受益者,但从当前情况来看,企业对职业教育发展表现得较为冷淡。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企业有很大的挑选余地,不愿意花更多精力参与劳动力培养的前期工作。然而,我国劳动力供给状况正在迅速发生变化。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为9.37亿人,比2011年减少345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首次出现负增长。2013年劳动年龄人口总量继续下滑。由于我国劳动力总量大,因此劳动力减少的绝对数字显得较小,不易引起社会重视。如果换用另一组数据,就能看到未来潜在的严峻挑战:我国18岁人口的高峰是2008年的2621万人,2013年18岁人口只有1596万,相比减少了1000余万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新增劳动力数量持续减少,在未来可能出现一个企业需要100名劳动者却只有六七十人来报名这样的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状况。
面对劳动力日趋减少的趋势,企业应该提前谋划,使现有劳动者创造出更大价值,即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要使每位劳动者具备更强的价值创造能力,显然需要依靠教育,最直接的是依靠职业教育。无论规模大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取决于资本、技术,还取决于劳动者素质高低。在劳动力总数日益减少、高素质劳动者稀缺的情况下,企业如果在劳动力培养的早期就参与职业教育,就有更大机会获得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反之,如果只是坐等毕业生上门求职,企业可能就难以找到满意的劳动者。所以,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还是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发出的信号,都明确提出企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行业企业要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素质高低在劳动力总数益减少高素
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882所,在校生386.6万人,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一大批骨干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技工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是将农村转移劳动力培养成为新兴产业大军的摇篮。在开展学制教育的同时,技工院校还积极面向各类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13年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525万人,为促进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共有1839万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1537万人获得了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是投入增量大与长效投入机制缺失并存。从投入上看,职业教育仍是教育体系中的“短板”,与其培养规模和应有地位、作用不匹配。职业教育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与同阶段普通教育相比明显偏低,在学生人均总经费和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方面,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高等职业院校仅为普通高等院校的一半。截至2014年5月,全国有15个省份出台了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人均拨款标准,20个省份出台了高等职业教育学生人均拨款标准,部分地区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还未建立制度保障体系。由于缺乏长效投入机制,职业教育经费占比始终在低位徘徊,总体投入不足,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普遍达不到国家办学基本标准。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主要呈现“二元”主体结构:一是财政投入,二是学费收入。财政性经费所占比例达74%,其他渠道筹资能力不强。财政性经费主要用于教师工资和校舍建设等方面,专用设备经费总体不足,尤其是高职各项办学指标都低于普通本科院校。东中西部地区间经费投入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生均财政性经费偏低,学生人均校舍面积等指标大部分未达标,甚至呈现出了严重的“中部塌陷”现象。
三、发展职业教育需转变观念
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习近平
1.职业教育不能“低人一等”
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现代化程度。在一个职业分工合理的社会,不仅需要“学术型”人才,更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例如,德国近60%的年轻人接受的是职业教育。对于正在经济转型升级阶段的中国而言,培养大量的“技能型”人才,重要且迫切。
然而,职业教育往往说起来重要、选择起来次要。追求学历教育,轻视技能教育;追求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反映出社会普遍存在的不良心态。在目前的招生体制下,重点院校“掐尖”,职业院校“收尾”,导致高职院校一直被视为高等教育的底层,成为高考考生的“无奈选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当务之急是转变观念,打破职业院校“低人一等”的形象。
一是要进一步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一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最高只有高职层次,高职毕业生要进一步深造,有诸多现实条件限制。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未来我国职业教育将包括高中、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几个阶段,还有与职业教育特点相符合的学位制度。从制度层面打通职校生从高中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架起人人皆可成才的“立交桥”,不仅能够打破个人发展的天花板,也能够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在德国,没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上大学的现象。约60%的青年都不上大学,而是在接受了2~3年的专业化、标准化的职业教育后进入社会。德国社会一向对技术工人十分尊重,不存在盲目追求高学历,而鄙薄职业技能教育的倾向。职业教育背景在很多企业,特别在中小企业中更受青睐。德国各种类型的生产企业和服务性行业对技术工人和普通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要求很高,除了个别对就业者能力要求不高的职业,如清洁工外,德国企业不接受没有受过相应培训的员工。德国人认为,一流的产品需要一流的技术工人来制造;再先进的科研成果,没有技术工人的工艺化操作,也很难变成有竞争力的产品。
二是要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改变歧视性政策。在选人用人上,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待遇、职称、职务等方面还面临不少歧视。比如,从劳动制度看,“技能型”人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一般来说都比不上“学历型”人才。其次,要深化办学方向和课程体系改革。职业教育的根本特色在于“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因此,需要更好地打造学生就业需要的职业能力,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改变“在黑板上种田”“在课本上开机器”的教学方式,让职业教育凸显职业化,更富特色。
2.更加重视职业精神培养
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对于劳动者来说,已经不再是“只要有一份工作就好”的阶段,而是进入了自己要有能胜任这个工作的技能和素养,同时还能获得相应的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的新阶段。这是一种强调职业特征与个体特征相匹配的、有质量的就业。未来20年,我国仍将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如果劳动者处在自己的素养与职业要求不相适应的岗位上,那么经济转型升级过程势必会磕磕绊绊。现在,很多劳动者并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他们选择职业经常是“随大流”,往往找到的工作并不是自己适合做的。针对劳动者在选择职业时存在的盲区,职业教育应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职业学校的筛选、分流、培养,让准劳动者找到与其特征相适合的职业,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技能。只有每个劳动者都发挥出优势和特长,整体配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还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价值观念产生偏差造成的。我们的社会还不够职业化,只认等级、不认职业。所以,不管职校毕业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社会上始终把职业教育理解为一种低层次的教育,瞧不起职校学生。如果我们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社会真正实现职业化,每个人在社会上的身份定位就应该只讲专业、讲职业。职业就是工作分类,是“干什么的”,跟人的工作岗位特征直接挂钩,教师、公务员、司机、医生等都是职业。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依据职业分工来体现,而不应该以级别来分出高低贵贱。人才就是在自己的职业中干得特别好,能够很好地满足职业的职责要求、完成工作的劳动者,而不是说大学毕业有了“干部身份”的人是人才,或者会挣钱的人是人才,而工人、农民就不是人才。
目前我国社会畸形的人才观还导致职业精神的缺失,表现出来就是“干什么不像什么”,导致经济效率偏低、产品质量不高。现在社会上部分地存在这些现象:工人在生产时应付差事、糊弄过关;老师不用心教书育人,拼命“走穴”挣钱;公务员不勤政廉政,只考虑自己的升迁,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等等,这些都是缺乏职业精神的表现。从根子上来说,是社会评价体系出了问题,因此,我们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把畸形的社会价值观扭转过来。一个人既然选择了自己的职业道路,就必须按照这个职业的要求做好并坚持下去,而不能做与职业精神相背离的事情。职业是可以选择和转变的,但一定要“做什么像什么”。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劳动者的职业规范和职业精神,而不光是培训技术、技能。进行职业精神的培养,既要讲宏观上的职业精神,比如说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又要细化到岗位,比如说会计就应“不做假账”。当然,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养成不是一两天的事,贯穿劳动者整个职业生涯,也覆盖了全社会方方面面,还需要我们多下工夫。
延伸阅读篇目推荐: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年6月22日中国政府网。
《职业教育发展迎“春天”》,王继平等,2014年第8期《时事报告》。
思考题:
1.你是怎么看待职校学生的?
2.职教改革中关于人才标准对你未来人生规划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