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伤口不一定是小手术

2014-07-08施宝民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二氧化碳胆囊

施宝民

门诊中常遇到这样的患者,一来就点名要做“打洞手术”,并且强调只做打洞,不要开刀。好像打洞就不是手术,认为“打洞手术”既安全又无痛,随时都可以做,有的甚至请求在门诊完成。

随着医学影像处理技术和外科操作器械的发展,被患者称为“打洞手术”的其实是用腹腔镜开展的微创手术,比如最常见的胆囊手术,只要在腹部切开3~4个0.5~1.0厘米的切口,就可以完成胆囊切除,因仅有几个小洞眼,俗称打洞手术或者钥匙孔手术,术后一般当天可以活动,2~3天左右可出院。

实际上,大多数人对此存在误区,“打洞手术”当然也是手术。腹腔内的手术步骤与传统开腹手术是一样的,都是把胆囊完整切除。麻醉也是一样的全麻,只不过是腹壁切口变小了,手术后疼痛变轻了,疤痕变小了。而腹腔内手术的各类损伤和并发症,麻醉的意外和风险都是一样的。

同时,腹腔镜手术还有一个风险,就是做手术的时候,为了使腹腔内有足够空间利于操作,需要在腹腔内打气,一般是二氧化碳。这种情况,对于心肺功能正常的人影响极小,但如果存在心脑血管疾病、肺功能不全等情况,腹腔内气体高压会对全身心血管循环系统影响较大,容易形成二氧化碳蓄积、气体栓塞等,进而发生心脑血管意外,胆囊切除术从总体上对人体的影响来看,属于一种中等大小的手术。

因此,打洞也是手术,是手术就有风险,尽管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安全可行的。另外,手术的大、小是按照对机体造成的损伤、恢复的快慢等情况相对而言的,医学上有手术的分级,但并不存在绝对的大、中、小手术定义和分类,所谓的小手术,如果出现意外或者并发症一样会有生命危险。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二氧化碳胆囊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抓捕”二氧化碳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高性能可变进气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