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4-07-07赵传斌
赵传斌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基坑支护技术得到的相应的进步。各类新技术、新工艺及新结构运用在基坑支护工程中,进而推动了建筑岩土工程的快速发展。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岩土工程的基坑支护技术的合理应用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为了使基坑支护工程保证应有的安全稳定性,相关单位应针对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笔者结合基坑支护工程的特性及存在的不足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岩土工程 基坑支护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E95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7-318-2
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工程对项目有着基础的意义,虽然属于临时性工程,但若处理不当将为后续施工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基坑支护技术也给予了关注。本文简单的介绍了岩土工程中的基坑支护工程的相关问题,望能对同行的施工带来一定的帮助。
1基坑支护工程的特性分析
基坑工程属于建筑工程中的临时工程,但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施工复杂,需要进行细致的施工,若处理不当则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对此,充分了解基坑支护工程的特性,是有效进行基坑支护工程的基本前提。基坑支护的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潜在事故多及不确定性
在进行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很多不易察觉的不确定因素,例如岩土的内部具体结构、岩土间的性质差异等,地质勘查的相关数据具有一定离散性,自然环境、检测措施、设计方案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一定的变化。另外基坑工程往往在较为狭小的场地进行施工,靠近道路设施,且存在施工条件差、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较大等因素,进而存在较多的潜在事故因子。
1.2施工的区域性与实践性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基坑支护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因此在进行施工时,应充分的将施工现场勘察,掌握地质条件及细节问题。勘察主要包括了解基坑的具体地质构造、水文条件、地下水情况。即便在同一地区,基坑支护工程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应注重基坑支护的实践性。
1.3基坑支护工程的系统性与综合性
基坑支护工程中需要运用到多门学科综合利用。如岩土工程、建筑结构工程、各类施工工艺
等多方面的专业技能,而这些技能之间又存在一定的联系,可进行相互交接,相互影响,充分的对基坑支护施工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进行体现,这也决定了在在进行岩土工程的基坑支护施工中应充分的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1]。
2基坑支护工程的问题分析
2.1存在欠挖、超挖的情况
在进行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施工时,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存在欠挖、超挖的情况,过度的欠挖。超挖都将严重影响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欠挖、超挖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大多是因为相关施工人员施工不规范所致,即设备操作人员由于自身操作水平有限,不能准确的进行挖掘,进而导致上述情况的发生。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也可能受到施工现场地形的限制,使挖掘存在一定的难度。相关操作人员若技术水平较差或欠缺责任意识,可能在挖掘中导致坡面不平整、顺直度不规则等劣质工程。进而降低了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增加的额外的施工量,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
2.2施工设计与实际施工存在差异
在进行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前,应结合相应的标准及参考数据,对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进行规划和设计,是工程按照设计方法进行施工。而在实际施工时,普遍存在脱离设计进行施工的情况。如,对于深层搅拌桩的水泥比例没有严格参照设计标准进行配设,以致掺量不足,严重降低了混凝土的支护强度,并易出现开裂破碎等情况,降低了施工质量,埋下安全隐患。影响实际施工与施工设计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盲目追求施工速度与盈利的最大化,在施工中采取不法手段,偷工减料、强行施工工程进度,以致在施工中便频繁的发生质量问题;二是施工设计未能满足科学合理的要求。在基坑支护工作施工前进行的施工设计往往是通过假设进行制定的,因而,可能存在设计人员的设计与实际施工存在一些不符实际的情况,进而导致必要的修改。如一些工程设计人员在长期传统设计方法的影响下,未能在设计中体现对基坑挖掘时的空间问题,缺乏合理的处理措施,仍采取传统的平面模型,对工程问题进行应对。以致在实际施工中在该处无法准确的根据施工设计进行操作。由此可知,导致实际施工与施工设计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相关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都负有责任。
2.3土层的挖掘与边坡支护不配套
通常土方挖掘不要求较高的技术含量,因而采取的管理措施也较为简单。相反,在挡土支护施工工作则要求较高的技术含量与管理水平,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在实际施工中上述两项工作都应由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处理,并分别签订平行的施工合同。而这在实际的实施中,应各种原因存在一定的难度。如土方的挖掘工程为了追赶施工进度或拖延工期,在管理工作中也较为混乱,一些施工单位对挡土支护施工说必要的工作面也不予重视,特别是在雨季,将挡土支护工作面留下操作界面,进而严重影响支护施工,使两个项目难以配套,无法按时准确的完成项目[2]。
3加强基坑支护工程的对策分析
3.1加强对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管理及理念优化
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应设定专门的基坑支护设计,评价及审核的部门。严格规定基坑设计人员的资质水平,对于不满足设计资质的人员或单位,应禁止其从事基坑支护设计。基坑支护设计人员还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与个人修养,并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设计能力,包括对相关设计参数的准确取值等,重视对基坑支护设计理论知识的研究,合理的控制基坑支护的形变。
另外,应理解到实践无法离开理论,科学的设计理念能够对施工起到指导意义。因此加强设计理念的优化,也能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对传统的不合时宜的设计方式及土压计算法进行合理的改变根据相关要求,构建以施工监测为核心的信息反馈体制。如,在对基坑进行施工时将影响到周边环境,卸载土体时可能导致周边建筑、结构以及管道等出现沉降或偏移。对此,在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查,了解周围环境因素,进而制定合理的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并严格遵守“先撑后挖、开槽支撑”等原则,尽量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3.2加强施工中的观测与监督
在施工中应加强对基坑边坡形变、地下管道的破损、环境受到的影响等进行观测。进而对土方挖掘及支护进行了解,将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对比,及时对设计参数进行合理的调整。另外,还要对基坑支护施工的监督进行加强,构建完善的监督警报体系,严防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要在施工现在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的处理,尽量的降低事故导致的损失。对此不仅在进行基坑挖掘时注重施工技术,还要结合综合环境因素及条件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事故。
3.3提高基坑支护的技术研发力度
对基坑支护技术的研发,是提高基坑支护技术的重要手段。通常试验的数据往往与科研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应积极总结在不同地质条件与水文条件下的施工工艺及经验,形成区域性的基坑设计标准,并结合定性经验,形成定量的方式。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3]。
4结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技术对保证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施工单位结合各方面的措施不断的提高基坑支护技术的水平,进而在施工中保证工程质量,使后续的施工得到良好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谭淑华,鞠辉.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01:173.
[2]彭韡.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城市建筑,2013,20:136.
[3]王修胜.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1,07: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