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

2014-07-07邵红艳苏慕珂

地球 2014年7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现状对策

邵红艳 苏慕珂

[摘要]从1979年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到2003年9月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已经有35年的历史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使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在某些方面,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还是有不足之处的。本文就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进行研究,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环境影响 评价制度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X3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

近些年,我国经济水平快速的提高,前景也很乐观。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我国环境污染问题逐渐严重,由于环评造假和不规范导致的污染事件近年来接连发生,湖南郴州“血铅超标”、安徽怀宁高河镇儿童“血铅超标”等一系列恶性环境事件,后面都有环评造假的黑手。环境影响评价本该作为政府控制环境风险的重要手段,却不断遭遇信任危机,因此,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研究让环评回归独立与公正是很有必要的。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964年国际环境质量评价会议在加拿大召开,在会议上学者们第一次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针对那些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或开发项目之前,需要通过科学的调查、分析、评价该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提出能够预防或者减轻对环境恶化的解决方案。在1969年,美国国会首次把环境影响评价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并且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随后很多国家纷纷效仿。

1979年,我国首次提出了《环境保护法(实行)》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了规定,随后在1989年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再次进行了确立。之后的几年我国也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了规定。但是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并没有起到对环境保护的作用,甚至有些例如三峡工程电源电站等大型项目都违背了这些法律法规。因此,我国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还有有待加强。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现状

2.1公众参与率低

环评不透明是引发公众质疑的关键原因之一,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环评是一个纯粹技术的过程,极度缺乏公众的参与,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明确提出公众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进行参与,但是,这些规定缺少实践性。事实上,很多群众是不能够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就算有些公众对环境影响评价提出意见,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单位却不予理睬。使得群众参与是流行于形式。

尽管有些建设项目在项目开始之前进行过群众调查,但是介于建设项目的敏感性,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人员在进行民意调查时,故意遗漏或者避开对建设项目有影响的群众,从而隐瞒了建设项目的真实性,群众参与也缺乏操作性。

2.2缺乏司法保障

虽然我国颁布了很多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我国缺少相关的司法保障来保护这些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的实施。当出现了损害环境权益的事情时,不能进行司法救济,这就使得各种违法、犯法的行为肆无忌惮,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出现了“走过场”的现象。因此,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虽然在实行,但是没有使环境得到改善。

例如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地上建筑会有形变等危害发生,严重影响到居民住房及各种公共建筑的安全。这种情况下环保部门或资源管理部门均不具有实际的限制或管理能力,进而出现司法保障漏洞。

2.3工作人员问题处理能力不足

环评是政府行为,一般是委托第三方环评机构完成技术报告,由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把关。目前环评行业主要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公司三部分构成,随着市场需求日益扩大,环评行业却跟不上市场发展,环评单位资质参差不齐,使得环评造假盛行,目前环评市场作为卖方市场,具备资质的“合法”工程师供应远远跟不上各种新建、扩建的项目数量需求,找在校学生或其他有相关经验的人士来做环评报告势必造成了环评报告质量的下降。

2.4缺少事后监督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在建设项目实施之前,检测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法。但是,建设项目进行建设之后,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机构为了减少工作量、降低工作成本等目的,不能做好事后的跟踪评价工作,监督项目建设单位对环境的保护工作。当建设项目出现问题对环境出现重大影响时,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把责任全都推给建设项目单位。

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改善方法

3.1加强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我国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研究有丰富的经验,但是针对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的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研究较少。因此,我国要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研究,为进行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做好理论依据。

3.2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适应性

我国提出的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中,有一部分是参照其他国家的相关制度进行指定的,存在着与我国国情或者环境问题不适应的问题。因此,我国在指定与环境影响评价有关的法律法规时,应该在我国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扩大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综合考虑对环境影响的各种因素,使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起到该发挥的作用。

3.3强化监督机构

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部门工作量大,这可能会导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到位,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监督,防止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人员出现纰漏或徇私枉法的情况。

不仅如此,我国不少环评编制单位还往往与环评报告审批单位存在利益关系。要是环评由政府自己做,自己审批,可能存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嫌疑。环保部门要做起真正的裁判员,真正承担起监督和管理的责任。环评企业才能够通过市场而优胜劣汰,环评工作才能走上正轨。

3.4加强群众参与

公众参与应贯穿于整个环评过程中,项目单位应该进行广泛的群众调查并且由环境影响评价监督部门监督其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对于项目施工单位与群众存在分歧的单位,应该找相关单位进行评价和选择,提出改善方案使双方都满意。

4小结

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关注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是现代环境改善的需要,是相关单位或机构进行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国家在制定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时,要从我国环境现状出发,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建立监督机构,保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秀凤.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8(1):98-99.

[2]蒋希利.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风,2011,17(2):64-65.

[3]李科林.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7):32-33.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大气环境影响的评价要点相关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走,找对策去!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比分析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