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于行动的孩子

2014-07-07张依霖

东方少年·快乐文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簸箕袋子垃圾桶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想得再美妙,说得再动听,若不能付诸行动,也是没有意义的。而延庆县第二小学的学生张依霖,就是个乐于行动的孩子。

2012年冬天,延庆下了一场暴雪,出于安全的考虑,学校停课了。那天,站在家里的阳台上看到道路不能通行,环保工人都在没日没夜地铲雪时,张依霖心想,我也应该去帮帮忙呀。于是他带上笤帚、簸箕,加入到铲雪的行列。因为他年纪小,在马路上容易发生危险,没干多久,他就被环卫工人劝了回来。马路上不能干,社区大院内没有车辆来往,回到居住的小区,张依霖就沿着大人们铲出的道路,一簸箕一簸箕地把雪铲开,以方便人们行走。天很冷,雪又厚,他穿的鞋被雪水浸湿了,手也被冻得通红。一天下来,他的手心磨出了血泡。但是,第二天、第三天……一直到复课,他都坚持去铲雪。他的行动也感动了社区居民,很多人像他一样自动加入了铲雪大军。小区的道路被清扫干净,人们也不再为出行滑倒而担心了。

其实在以往,张依霖也总是乐于利用节假日或双休日参加社区的一些活动,维护环境的整洁、卫生。见到有人随地丢弃废弃物,他会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桶;环保员阿姨擦楼梯的栏杆时,他也会上去帮忙;看见社区里随处张贴的小广告,他便主动撕下来,还小区一个清洁;如果看到有人践踏花草,他会礼貌地上前制止。有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他看到有一户居民在装修,把新家具的包装袋丢落在路旁。他正准备捡起来,扔进垃圾桶,没想到一阵风刮过来,把袋子吹跑了,他迅速追赶,可那袋子好像故意和他作对似的,飘飘悠悠地最后被风刮到了树上,很难拿下来。同学和一些路过的人都劝他别较劲了,可是他说:“白色垃圾污染环境,挂在树上就一定得拿下来。”最后,在别人的帮助下,他费了好大力气才用长棍把袋子摘了下来,丢进了垃圾桶。

在学校,张依霖也是个乐于行动的人。身为班干部,他严于律己,处处为同学做表率。学校组织的活动,他都积极参加,管乐团、校运动队、机器人社团、读书节、艺术节活动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在北京市机器人创意大赛上,他还曾获一等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张依霖从小就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叠被子、洗袜子都是自己动手,还经常墩地、擦窗台,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活。每到秋收季节,他也会回老家参加劳动。爷爷奶奶觉得他年纪小,不让他做农活,但他还是闲不住。当看到自己掰下的玉米像小山一样堆在一起,他就体会到了劳动的喜悦和幸福。他觉得,世上的事情,想的再多也不如自己去尝试,只有在行动之中,一个人才可以得到历练,收获成长。

他的行动显然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你看,连续多年的“县级三好学生”“校全面发展好少年”和“优秀学生干部”等等荣誉,不就是最好的佐证吗?endprint

猜你喜欢

簸箕袋子垃圾桶
小小簸箕,大刑伺候
投进垃圾桶的信
投进垃圾桶的信
把手放进袋子里
行走的簸箕
我们都有“袋子”,你有吗?
忠满:小小簸箕,大刑伺候
不倒翁扫帚簸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