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特种部队的中国渊源

2014-07-07叶刚

党员文摘 2014年7期
关键词:游骑兵远征军袭击者

叶刚

美军特种部队是当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一支武装力量。鲜为人知的是,美军特种部队与中国有着非同一般的渊源。

缅甸作战建立战友情谊

194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加拿大的魁北克会晤。在此次会面中,两国元首计划组建一支新的地面部队,配合在缅甸作战的中国远征军,执行长距离渗透攻击任务,这一计划被称为“圆桌武士”。随后,美军于1943年底组建了一支2900人的临时别动队——第5307混合支队,作为“圆桌武士”计划的执行部队开进了缅甸。该支队的指挥官是美国陆军准将弗兰克·麦瑞尔,故中国远征军称其为“麦支队”。

在缅甸期间,麦支队与中国远征军协同作战30余次,双方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1944年2月,中国远征军进攻瓦鲁班。当远征军与日军第18师团杀得难解难分时,麦支队派出一支小分队渗入日军后方展开破坏行动,不料却被日军察觉,随即遭到日军的重重包围。危急时刻,中国远征军新38师师长孙立人指派部下火速增援。一番激战后,远征军增援部队重创日军主力,将麦支队的这支小分队从死亡线上硬生生拉了回来。

三个月后,远征军与麦支队共同进攻密支那,麦支队被日军突袭,再次陷入绝境。又是孙立人率部及时赶到,协助麦支队突围成功。

缅甸作战结束后,麦支队被改编为美军步兵第475团,1954年更名为美军步兵第75团。1974年,美国陆军司令部以第75团A、B两个游骑兵连为核心,扩建成步兵第75团第1、第2游骑兵营,并于1984年新建了第3游骑兵营,最终在1986年2月1日正式宣告第75游骑兵团诞生,并一直延续至今。

尽管历经数次调整与改编,但麦支队的传承者始终都没有忘记自己的“中国朋友”,第75游骑兵团团徽左侧至今依然保留着象征中美合作的徽标,并将当年与中国军队协同作战的基本经验——“协同作战、以少胜多、先锋作用”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迷上游击战的美国兵

1937年12月初,美国海军军事观察员埃文斯·卡尔逊中校几经辗转,来到山西省洪洞县的八路军总部,见到了八路军高级将领朱德、任弼时、左权等人。卡尔逊此番前来并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希望能够实地考察八路军的作战方法和理论。

卡尔逊与朱德等人就八路军的战略战术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提出希望能够与八路军一起生活、行军甚至战斗,以便更加了解八路军的游击战术。12月底,在征得朱德等人的同意后,卡尔逊深入八路军的前线部队,开始随队实战体验,中国共产党平易近人的政治教育(卡尔逊称为“道德教育”)和八路军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给卡尔逊留下了深刻印象。

1938年5月5日,卡尔逊来到延安,同毛泽东畅谈了游击战术。这次考察不仅让卡尔逊真正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游击战争,也激起了他筹组游击战部队的强烈愿望。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此时已是美国海军陆战队情报官的卡尔逊,多次上书总统罗斯福,频繁游说海军主要负责人,要求立即組建适合在太平洋上诸岛开展对日游击作战的专门部队。卡尔逊所在的海军陆战队司令霍尔库姆少将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争取到海军司令尼米兹上将的支持,最终获得罗斯福总统的认可。

1942年2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正式授权卡尔逊组建一支新型海军战术部队,即卡尔逊倡导的“袭击者”营,由卡尔逊担任指挥官,罗斯福总统的儿子詹姆斯·罗斯福任参谋长。按照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命名规则,这支部队被称为“海军陆战队第二袭击者营”,编制员额1000人,初定的核心使命是袭击行动,具体任务为配合海军陆战队主力部队实施登陆作战,担负前沿侦察、敌后破袭、独立袭击等任务。

领命后的卡尔逊对“袭击者”营进行了精心打造,除依据二战时美军突击部队的经验,强化队员的射击、攀岩、协同、装备、医疗等特种技能外,还参考八路军对日作战的特点,重点突出了持续行军(80公里)能力训练和“道德教育”。卡尔逊本人也像八路军的指挥员一样,与官兵同吃、同住、同训练和同战斗,真心关爱和帮助每一名官兵。经过近四个月的努力,卡尔逊初步打造出美军历史上第一支具有现代意义的特种部队。

1942年8月16日,卡尔逊率领215人的“袭击者”小分队,采取“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奇袭了太平洋中部的马金岛,以伤亡30人的代价,消灭日军300余人,并成功捣毁日军驻吉尔伯特群岛总指挥部,破坏了岛上的主要军事设施。1942年11月,卡尔逊率领“袭击者”营再次出击,采用“流动火力组”的游击战术,在瓜达卡纳尔岛上与数倍于己的日军周旋了一个多月,最终以亡17人、伤17人的代价,消灭了500名(一说700名)日军,让世人再次见证了美国版“游击战”的威力。

(李云贵荐自2014年5月8日《旧闻解密》)

猜你喜欢

游骑兵远征军袭击者
欧洲远征军联合部队峰会
特种侦察游骑兵
特种侦察游骑兵
离奇消失的波斯远征军
准噶尔远征军进藏线路考
中国远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