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2014-07-07符小玲
符小玲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南 海口 570208)
舒适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符小玲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南 海口 570208)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 2010年11月—2012 年12月收治的2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舒适护理前抽取100例(A组),开展舒适护理后抽取100例(B组),A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措施,而 B组患者则给予舒适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入组时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周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均较前改善,但是,B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低于 A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满意度。
舒适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血液在患者下肢静脉中不正常凝结而引起患者出现血液回流障碍,轻者无明显不适,严重则会出现肺栓塞、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和出血等并发症,甚至患者因此而丧失性命[1-2]。患者治疗疗效不但与医师的治疗有关,还与护理人员的护理措施息息相关[3-4]。为此,优化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服务措施是学者们和护理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笔者总结给予介入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护理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制定介入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舒适护理措施,并将其应用于我院 2011 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患者,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 2010年11月—2012年 12月收治的2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典型症状和体征;(2)患者均有介入治疗指针;(3)患者无语言和交流障碍,能够很好的与医务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4)患者愿意回答调查员收集资料涉及的问题并完成问卷调查;(5)患者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次研究;(6)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1)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2)患者既往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史;(3)患者有血液病;(4)患者不愿意配合医务人员的调查;(5)患者为重型精神疾病,无法承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开展舒适护理前随机抽取 100例(A组),开展舒适护理后随机抽取100例(B组),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入院时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护理方法 A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护理措施,给予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用药指导、术前准备、患肢护理、留置导管的护理、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等常规护理。在开展舒适护理模式以前,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舒适护理理念等相关知识,再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B组患者则给予舒适护理模式下护理措施,舒适护理理念贯穿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患者护理过程中,做到“五勤”——手勤、脚勤、嘴勤、眼勤、耳勤,“五多”——多一点解释、多一点尊重、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帮助、多一点忍耐,“四心”——热心、爱心、细心、耐心,“四主动”——主动与患者沟通、主动介绍医院情况和技术水平、主动帮助患者解决困难、主动征求患者的意见,重点注意平时护理时忽略的问题,每天用0.5%碘伏消毒穿刺部位,观察患肢皮肤温度、皮肤颜色、肿胀程度变化、患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患肢疼痛程度,指导患者进食高纤维素、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胆固醇的食物,告知患者具体的食物品种,介入治疗后指导患者在床上做功能训练以促进患者下肢静脉血流恢复,采取多样化形式对每位患者进行护理知识宣教,比如:制作知识宣教专栏,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开设健康讲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5](抑郁自评量表量表标准分≥53则认为患者有抑郁情绪,焦虑自评量表量表标准分≥50则认为患者有焦虑情绪)、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满意度[6](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来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80分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 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定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成组 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比较 入组时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周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均较前改善,但是,B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低于 A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比较(±s)
注:A、B组间比较:成组 t检验;各组组内比较:配对 t检验。
项目例数 焦虑得分入组时 2周后周后A组 100 49.98±4.63 47.80±3.74 51.74±3.48 48.29±抑郁得分入组时 2 3.35 B组 100 49.62±4.31 41.67±3.36 51.68±3.35 40.45±3.61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B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 A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679,P<0.05),详见表3。
表3 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患者对医疗服务提出的要求。此次,舒适护理模式应运而生[7-8]。学者们和护理人员在各自的领域探寻某个疾病的舒适护理措施,并取得满意的效果[9-10]。但是,迄今为止,关于舒适护理措施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效果研究报道所见甚少。为此,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患者舒适护理措施意义重大。
本研究中,笔者总结既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患者护理经验,制定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患者舒适护理流程并将其应用于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患者,结果发现:入组时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周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均较前改善,但是,B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低于A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 A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舒适护理模式开展前先对血管外科护理人员进行舒适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加深护理人员认识舒适护理干预重要性,确保舒适护理理念和精髓能够贯穿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查找日常工作所在,重点注意平时护理时忽略的问题,能够明显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满意度;(2)舒适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做到指导患者进食高纤维素、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胆固醇的食物,告知患者具体的食物品种,能够让患者体会到来自医务人员的关爱和温暖,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满意度;(3)采取多样化形式为每位患者进行知识宣教,制作知识宣教专栏,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开设健康讲座,出院后,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随访,患者可自行选择手机、信息、飞信、QQ群等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获得专业人士的医学帮助,以便让患者家属能够更为针对性的给患者给予照顾和护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1] Meissner MH,Gloviczki P,Comerota AJ,et al.Early thrombus removal strategies for acute deep venous thrombosis: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f the 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 and the American Venous Forum[J].J Vasc Surg,2012,55(5):1449-1462.
[2] Goldhaber SZ,Bounameaux H.Pulmonary embolism and deep vein thrombosis[J].Lancet,2012,379(9828):1835-1846.
[3] Kesieme E,Kesieme C,Jebbin N,et al.Deep vein thrombosis:a clinical review[J].J Blood Med,2011,2:59-69.
[4] 阚志平.舒适护理在妇科癌症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6):515-517.
[5] 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197,235-237.
[6] 胡秀英,陈 茜,刘祚燕,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士满意”情况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3):2183-2185,2187.
[7] 陈素清.舒适护理模式在临床中的运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0):644-645.
[8] 潘怀清.舒适护理在减少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4):375-376.
[9] 何秀娃,杨娇弟.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疼痛原因分析及舒适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7):653-654.
[10]征桂荣.优质护理服务视域下留置胃管及营养管患者舒适护理模式初探[J].安徽医药,2012,16(8):1204-1205.
10.3969/j.issn.1009-6469.2014.03.063
2013-08-09,
201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