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成瘾量表在国内应用的文献统计*

2014-07-07苏文亮林小燕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量表维度标准

苏文亮 林小燕

网络的出现引领人类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也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对网络的无节制使用带来了身心的不良影响,国外有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网络成瘾”(IAD)[1],这一概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从1996年Young编制了第一份网络成瘾相关的量表以来[2],国内外学者陆续开发了许多网络成瘾量表。这些量表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网络成瘾的现状、机制和临床干预研究的开展。国内虽有部分学者对网络成瘾的量表做了一些综述性介绍和评论[3-5],但是对现有量表的应用情况的说明缺乏客观数据支持。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文献统计的方法对最近几年来国内期刊和硕博士论文中使用网络成瘾相关量表的实证研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此做出相应分析与评价,并结合国内最常使用的量表的最新发展特点进行介绍。

1 国内网络成瘾量表使用情况

1.1 文献检索与筛选方法 以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均包括期刊论文和硕博士论文库)为文献检索来源,以“网络成瘾”、“网络沉迷”、“网络依赖”、“网络游戏成瘾”、“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因特网成瘾”为关键词进行标题检索,时间跨度为2009-2012年,检索范围涵盖所有学科,检索时间为2013年6月,剔除两个数据库重复收录后得到相关记录1686条。文献筛选的入选标准为实证性研究并且使用了网络成瘾相关量表;剔除标准为综述性或元分析论文,网络成瘾量表编制或信效度检验的论文。根据上述标准,剔除了不符合标准的文献999篇,最终得到有效文献687篇(其中硕博士论文120篇)。

1.2 统计结果与分析 对最终有效的687篇文献的量表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其中24篇文献同时使用了两种网络成瘾量表,1篇文献同时使用3种网络成瘾量表,其余文献仅使用1种量表,因此共有713次量表使用),见表1。

表1 国内研究中网络成瘾相关量表的使用频次统计(2009-2012年)

首先,在国内发表的网络成瘾研究主要使用境外的量表。从量表的使用频率来看,不难发现近4年国内期刊论文或硕博士论文的网络成瘾研究中,使用最多的量表为网络成瘾诊断问卷(YDQ)、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R)及网络成瘾测试(IAT)。其中,YDQ的使用率高达34.1%,而CIAS-R和IAT的使用率分别为23.8%和22.0%。而仅Young编制的YDQ和IAT两份量表所占的比例就高达56.1%。胡谏萍等人[14]的比较分析也发现,国内的学者在使用网络成瘾的测量工具上要比美国更统一。国内编制的相关量表很多,但是能够被普遍接受和认可的较少。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①YDQ、CIAS-R和IAT这3个量表出现的时间较早(均在2003年以前),普遍为学界所认可或接受,而国内自编的量表发表的时间较晚(大部分在2004年以后),因此这3个量表对国内研究者来说是最熟悉、最易获得的量表,而且这些量表的知名度较高,在使用上不容易被质疑;②国内自主编制的量表数量众多,然而这些量表大部分未在论文中公开其题目内容,也缺乏有效、便捷的授权使用途径,因而限制了这些量表的广泛应用。

其次,干预性与非干预性研究在量表选择上存在差异。从量表使用的领域来看,网络成瘾的干预性研究与非干预性研究在量表的选择上有所不同。干预性的研究主要使用YDQ(比例为47.8%),可能是因为这个量表具有临床诊断标准的色彩,能够提供明确的网络成瘾判定标准,可以方便研究者从人群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网络成瘾被试。CIAS-R在干预研究中使用的比例也较高(24.6%),可能是它可提供初步的成瘾程度分类判断,而且因为具有多种维度的特点有利于对干预效果做出更加细致的考察。相比之下,IAT虽然在非干预性研究中使用率较高,但在干预研究中较少使用,可能与其只能提供总分,尚无统一的维度分类有关。

最后,特定性网络成瘾量表的使用率不高。参考Davis[15]对网络成瘾的分类方式(综合性网络成瘾和特定性网络成瘾),网络成瘾量表也可区分为综合性网络成瘾量表(只进行整体成瘾水平评估的量表)和特定性网络成瘾量表(专门针对某一种或某几种类型的网络成瘾进行评估的量表)。从表1的量表使用情况看,综合性网络成瘾量表的使用频次最多(比例超过80%),而特定性量表则相对较少(如网络游戏成瘾量表、线上游戏成瘾量表和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这个结果说明,近4年国内关于网络成瘾的研究从总体上仍处于综合性研究阶段,对于具体成瘾类型的研究仍有待拓展。此外,文献分析发现开展网络成瘾亚类型研究的文献,一部分是直接使用特定性网络成瘾量表[16],还有一部分采取在满足综合性网络成瘾量表诊断标准的情况下结合个体自诉的主要上网活动来进行成瘾类型的判定[17]。前者更多地用于相关关系研究,后者更多用于实验性或干预性研究。

2 国内主要使用网络成瘾量表的最新发展

根据表1的统计结果,可以发现YDQ、CIAS-R和IAT是国内使用率最高的3份网络成瘾量表。为了帮助国内学者更好地认识和使用这些量表,将这些量表的特点及其最新发展情况介绍如下。

2.1 网络成瘾诊断问卷(YDQ)Young[1]认为在《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DSM-IV)上列出的所有诊断标准中,病理性赌博的诊断标准最接近网络成瘾的病理特征。她将关于病理性赌博的10项标准,删除了其中的两项目,剩余8项改编为网络成瘾诊断的标准。如果被试对其中的5个题项回答“是”,就可被诊断为网络成瘾。后来的研究者对YDQ进行了后续的研究和发展,其中Beard和Wolf[18]认为要判定是否网络成瘾,Young所给出的8项标准中前5项是必备的标准,后3项必须满足其中一项,即所谓的“5+1”的标准。因此这个判定标准要比Young最开始提出的标准(满足任意5项)要严苛一些。相反的是,Dowling和Quirk[19]认为5分的标准过于严格,研究者应该同样关注得分在3~4分之间的个体,因为他们也处于高危或轻度的网络依赖。该量表的优点在题目的编制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依据,题目较少,具有简单易操作的特点。不足是题目数少,自评时容易造成被试的符合程度判定尺度不同而产生很大的评价偏差。此外,这个标准是从病理性赌博的临床诊断标准改编而来,更适合临床心理学工作者根据个体实际表现而进行评估,若让个体自我评估则其准确性和有效性易受影响。李毅[20]的研究发现,该问卷的信度可以接受,但以5分为界值的诊断效度偏低,尤其是仅靠青少年自我报告做出的诊断并不准确可靠。马文超等人[21]通过与混合Rasch模型的比较,也发现该量表的标准的误判率较小,但可能存在较高的漏判率,建议在以后的修订时需要考虑有针对性地增加部分题目。

2.2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R) 台湾大学的陈淑惠等人[7]综合了DSM-IV对各种成瘾症的诊断标准和对临床个案的观察,遵循传统成瘾症的诊断概念模式,依据侧重于心理层面和较严格的心理测量学程序而编制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并对量表进行了修订,即为CIAS-R。修订后的量表共26个题项,分为5个维度:强迫性上网行为、戒断反应、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和人际与健康问题。划界点的选取以量表总分分布中排序最高的5%的被试群体作为“高危险群”。该量表在台湾大学生被试中进行了测试,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大陆学者白羽和樊富珉[6]对CIAS-R进行了修订,最终量表项目数缩减至19个项目,维度合并为4个。该研究将总分分布在80%~95%之间的被试界定为网络依赖群体,95%以上的界定为网络成瘾(即53分以上为网络成瘾,46~53分为网络依赖,46分以下为正常群体)。该量表也曾被改编为特定性网络成瘾的量表,如台湾的黄雅慧[11]通过将CIAS-R的项目表述改为针对“线上游戏”,从而将其作为评估线上游戏成瘾的量表。CIAS-R量表的优点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按照严格的心理测量学过程编制的,而且具有多个维度,有较高信效度,在研究中较为被认可。不足是CIAS-R根据个体得分在人群中的百分比位置来判定是否网络依赖(常模参照),标准的尺度将因调查人群的不同而不同,从而造成结果缺乏可比性;此外,这种判定方法对于应用在单个个体的网络依赖评定上将会出现困难。为了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划分标准,台湾学者Ko等人[22]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方法提出了CIAS-R的最佳分界线,即总分≥58分为初步筛查出的潜在网络成瘾者,≥68分则确诊为网络成瘾者。

2.3 网络成瘾测试(IAT)IAT是 Young[8]在 YDQ 基础上编制的另外一个用于筛选上网者是否成瘾及其成瘾程度的问卷。该问卷包括20个题目,5级Likert评定。总分在20~49分为正常的网络使用者,50~79分的为轻度上网成瘾者,80分及以上为重度网瘾者。该量表采用等级评分的方式而且根据分数划分出不同的成瘾等级,这是对YDQ量表的一个发展。Pawlikowski等人[23]在IAT基础上开发了其简化版本(s-IAT),题目数减少为12个。IAT量表虽然有良好的表面效度,然而Young在发表该量表内容时并未经过系统的心理测量学的检验。后来的其他学者补充了这部分的工作,发现其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24-25]和校标效度[25-26]。由于IAT在最开始提出时只根据量表总分来评价,未能细分到不同的维度情况,因此很多研究者关心其是否存在多因素的结构。国内外的学者进行了因素分析后,最后得到的维度结构各有不同[24-25,27]。因此目前对于IAT的维度划分存在多种方案,尚无统一定论。此外,IAT存在的另外一个不足是3种成瘾等级的分数划分标准较为主观,其划分依据不明确,其有效性有待考察。

3 总结

本文采用文献检索与统计的方法,对2009-2012年国内发表的网络成瘾实证研究的量表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国内网络成瘾的研究主要使用境外的量表,其中YDQ、CIAS-R和IAT是使用频次最高的3份量表;干预性与非干预性研究在量表选择上存在差异,干预性的研究更倾向于使用带有判定是否成瘾标准的量表(如YDQ)或有多重维度的量表(如CIAS-R);针对具体成瘾亚类型的特定性网络成瘾量表的使用率不高等特点。本文还针对国内使用频率最高的3份量表的特点进行了说明,并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些量表的评价和发展情况,对于帮助国内学者更好地认识和使用这些量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Young K S.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J].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1998,1(3):237-244

[2]Young K S.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C].In:10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Toronto,Canada,1996

[3]随明明.国内常用网络成瘾量表的回顾与反思[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7):177-179

[4]李雪.大学生网络成瘾测量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11,28(12):227-227

[5]陈秋珠,郭文斌.国内网络成瘾测量学研究概述[J].甘肃社会科学,2012,34(1):173-175

[6]白羽,樊富珉.大学生网络依赖测量工具的修订与应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4):99-104

[7]陈淑惠,翁丽祯,苏逸人,等.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J].中华心理学刊,2003,45(3):279-294

[8]Young K S.Caught in the net:How to recognize the sign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a winning strategy for recovery[M].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Inc.,1998

[9]雷雳,杨洋.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的编制与验证[J].心理学报,2007,39(4):688-696

[10]崔丽娟.用安戈夫方法对网络成瘾与网络游戏成瘾的界定[J].应用心理学,2006,12(2):142-147

[11]黄雅慧.虚拟世界中的真实人生:线上游戏成瘾现象及其相关因素探究[D].台北:台湾世新大学,2004

[12]周治金,杨文娇.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1):754-757

[13]崔丽娟,赵鑫.用安戈夫(Angoff)方法对网络成瘾的标准设定[J].心理科学,2004,27(3):721-723

[14]胡谏萍,严正,喻承甫,等.中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比较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7(5):54-60

[15]Davis R A.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1,17(2):187-195

[16]何灿,夏勉,江光荣,等.自尊与网络游戏成瘾-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1):58-60

[17]戴珅懿,马庆国,王小毅.网络游戏成瘾者对成瘾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一项 ERP 研究[J].心理科学,2011,34(6):1302-1307

[18]Beard K,Wolf E.Modification in the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Internet addiction[J].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3):377-383

[19]Dowling N A,Quirk K L.Screening for internet dependence:Do the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differentiate normal from dependent internet use?[J].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2009,12(1):21-27

[20]李毅,钟宝亮,刘学兵,等.自评Young氏网络成瘾诊断问卷中文版信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2,21(5):391-394

[21]马文超,边玉芳,骆方.网络成瘾的潜在结构:连续的还是分类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8(5):554-560

[22]Ko C -H,Yen C - F,Yen C -N,et al.Screening for Internet Addiction:An empirical study on cut-off points for the 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J].The 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05,21(12):545-551

[23]Pawlikowski M,Altst?tter-Gleich C,Brand M.Validation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a short version of Young's Internet Addiction Test[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3,29(3):1212-1223

[24]Widyanto L,McMurran M.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Internet Addiction Test[J].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4,7(4):443-450

[25]曹建琴,杨金伟,杨军,等.网络成瘾损害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2A):3903-3905

[26]Widyanto L,Griffiths M D,Brunsden V.A psychometric comparison of the Internet Addiction Test,the Internet- Related Problem Scale,and self- diagnosis[J].Cyberpsychology,Behavior,and Social Networking,2010,14(3):141-149

[27]Chang M K,Man Law S P.Factor structure for Young's Internet Addiction Test:A confirmatory study[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8,24(6):2597-2619

猜你喜欢

量表维度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政治标准是发展党员的首要标准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忠诚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