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传统民居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2014-07-07蔡成久
摘 要:建筑是人类发展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时期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反应,具备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所以,要重视传统民居元素在现代建筑的应用,从而走出一条具备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之路。文章从因地制宜的规划选址、层次分明的道路分布、传统民居的建筑外部界面以及充满活力的交往空间四个方面分析了传统民居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关键词:传统居民元素;现代建筑;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对于建筑物的舒适度要求也随之提高,中国传统建筑不管是从材料上还是从造型上都在发生改变。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设计出具备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需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融入传统民居元素的精髓,使得现代建筑更符合人们的审美取向。
1 应用一:因地制宜的规划选址
从中国传统的居民聚落选址可以看出,主要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观点,这就可以看出古人对于自然的顺应和崇拜,主要强调的是淡雅质朴的自然之美。这种自然美的标准反应到整个聚落的选址上,体现在对于自然的因借以及跟山水之间的契合,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建筑跟环境的和谐。此外在建筑的布局方面以及空间的组合方面,不管是丽江古城还是水乡周庄,都可以看出,整个聚落的建筑群的布局都是相对比较灵活的。因借和避让山水自然,使得建筑物跟大自然互相渗透,表达了一出人与自然相生与相栖的和谐之美。也就是说,传统聚落的这种依据地理条件进行建筑布局和空间组合的方式,能够很好的节约用地,还能很好的保留大自然的原貌,能够看出建筑跟自然共存的理想状态。
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建筑是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创造性,也具备延续性。所以,要不断丰富建筑区所在区域的面貌,进而提高城市建筑物的整体美感,还要使建筑群自身得到完善。这就可以看出传统民居元素中因地制宜的规划对于现代城市建筑规划的影响。在现代建筑规划过程中,要坚持建筑物的背景进行设计。除了要考虑跟背景大的环境之间的关联以及延续,还要积极的拓展新的空间,从而增加城市的整体情趣。现代建筑的规划首先就是开始这个步骤,这一点对建筑形态的构成以及肌理特点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因地制宜的规划选址塑造了建筑规划的雏形,也对整个建筑区域内的形态进行了架构。比如近代山城重庆的建筑布局,其景观主要是依山而布,在山形与水势的结合中,把建筑的壮阔之美展示了出来,这就是传统居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一个很好的应用。
2 应用二:层次分明的道路分布
作为一个地区整体组织的手段之一,道路具备自身特殊的品质,比如沿线的特殊使用,再比如功能活动的集聚等等。在传统民居聚落中,其道路基本都具有有机的生成方式,主要遵循两种规律。首先是自组织演变规律。一个聚居地跟外界进行物质和其他能量交换的时候就形成了自组织性,基本维系了这个系统中相对有序的稳定状态。通过物质形态或者相应的意识形态就能把这种自组织性作用到聚居空间之中,这就形成了聚落空间的自组织演变方面的规律。而对于地理空间的等级结构规律来说,也就是居民是根据等级结构来进行村落的组织的。具体的单元数量形成了具体的等级结构,能够从下面到上面逐步的减少,这种金字塔式就表现了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这种道路组织方式能够在现代建筑中得到应用。建筑群中交通道路的规划设计跟居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对整个建筑群中户外的空间环境质量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我们以住宅区的道路为例,住宅区的道路设计是居住环境的一部分,也是住区户外环境的基础,为整个住宅区提供了相应的观赏路线,假如一个住宅区中的道路系统设计的比较合理也比较有序,就能创造出相对生动的空间环境,也能创造出多变的空间序列。不管是苏州园林还是徽州民居,中国传统聚落都具备比较丰富的外部形态,而这些都是建立在步行体验的基础之上,街道空间与公共庭院形成起承转合的中国传统特征,都可以为现代建筑所借鉴应用。
3 应用三:传统民居的建筑外部界面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色彩最具备意境美感的就是江南的民居建筑。从潺潺的流水到袅袅的炊烟,映衬出青瓦和白墙,在色调的对比上以及动静的结合方面都能凸显出宇宙的空灵。而陕西的土窑建筑又是以黄色为基础色调,这种大地的颜色充分显示了黄土高原上居民具备的朴实的艺术风格。中国的部分少数民族的民居,在运用装饰色彩方面更是大胆和浪漫,这些色调的运用就能很好的反应跟周围环境的协调。在现代建筑中,可以很好的应用这种传统建筑的外部界面的营造方式。以北京易郡小区为例,这个小区的建筑主要是参照了北京传统的四合院的界面,采用相对传统的青灰色的粘土制品,就给人一种历史传承的厚重感,也给人一种本土的和谐感,随历久却弥新。小区的砖使用的是粘土烧制出来的本灰色,窗户是跟木头的颜色接近的土黄色,这些颜色都能够很好的传达这个地区的建筑特色,说明了传统民居元素在现代建筑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4 应用四:充满活力的交往空间
在传统民居中,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的交往空间,一个是村落的集会中心,一个是街巷。就集会中心来说,一般都是村口的大树下等具备向心性特征的地点。像湖北通山宝石村的机会中心就在村中的祠堂旁边。与之相对,城市建筑在规划的时候,也要注重塑造围合感,要注重空间性质的不同而产生的细致变化。以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来说,就可以在入口的广场、主题景观等处形成尺度合适的居住交往空间。而传统民居中,街巷也是一个富有活力的交往空间,居民可以在街巷中交谈和娱乐,建筑仅仅依着街巷而建,具备很强的空间围合感,创造出富有人情味的景观。在现代建筑中,要重视细节部位,不能让建筑物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要创造合适的场所,留出适当的交往空间。
5 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传统文化中建筑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注重对人精神层次的关照。所以,在新时期要继承和应用传统民居元素,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我国现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单德启.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11.
[2] 陆元鼎.从传统民居形成的规律探索民居研究的方法[J].建筑师,2012(05).
[3] 楚先锋.中国住房商品化时期的城市住宅设计观念及发展趋势探讨[D].清华大学论文集,2010.
作者简介:蔡成久(1965.03- ),男,云南昭通人,大专,巧家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设计室,建筑工程师,国家二级注册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