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森林抚育采伐

2014-07-07罗菊春

林业与生态 2014年5期
关键词:次生林蓄积量森林抚育

罗菊春

森林抚育采伐是指自幼林开始郁闭至林分成熟之前的整个成熟时期中,依据培育的目的,伐去部分林木,为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的采伐作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营林措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国有林和集体林都进行了大面积的森林采伐,生产了大量木材满足了国家建设与民用材的需求。但在采伐过程中却没能顾及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基本上是采得多、造得少,保存的更少。因而,到了80年代中后期,森林基本上已无资源可采,东北、内蒙及西南、西北国有林区已处于资源危困,经济危机的“两危”状态。为此,国家于1998年开始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加之先后陆续开展的“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平原绿化,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建设工程的实施,以及各县有计划“灭荒”行动,我国人工林面积大增。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2005年)表明,当时我国人工林面积已达5300多万公顷,居世界首位;第八次清查结果(2014年宣布)显示我国人工林面积达0.69亿公顷,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人工林大国。然而,造林只检查成活率与保存率,不考虑日后的抚育管理,次生林更是无经营措施,从而造成森林覆盖率提高明显,但林木生长量与林分蓄积量却十分低。评估森林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森林蓄积量。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每公顷蓄积量只有89.79立方米,单位面积蓄积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70%。在欧洲国家,森林平均蓄积量达到了每公顷250立方米以上,美国为115.9 立方米,巴西170.1 立方米,日本为170.9 立方米。以人工林为主的新西兰为124.0立方米,而我国的人工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仅有36立方米。我国人工林此种生长状况,问题何在?答案很简单,除了未能适地适树,主要是只造不抚,造林后就不管了。幼树被高草灌木挤压,没有生长空间,树冠得不到光照、根系得不到水分与营养。次生林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笔者于2002年秋参加国家林业局组织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专家组(东北组、西南组与西北组)时在西北数省考察,发现有的县居然用铁丝网将天然林围起来死保,老百姓无法进林子捡柴及采蘑菇,林内树木、杂灌长得密不透风,乔木径生长小得几成麦秆状,当地百姓戏言“林内夹死兔子”。林下动植物多样性也大为降低。由于光照、通风不良,有些天然林甚至发生了病虫害。而且一旦发生雷击火,扑火就会很困难。为此专家组向国家林业局、财政部与国家发改委汇报时,提出最关键的一条意见就是:尽快开展抚育采伐。

于是,国家林业局于2005年开始实施森林抚育试点,投入5亿元予以补助;2009年底,国家正式启动财政补助,下拨了25亿元用于抚育扩大试点。2010年在哈尔滨召开全国森林抚育经营现场会,确定要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尽快在全国全面推开森林抚育,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力争完成中幼林抚育任务540万公顷以上,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对急需抚育的5000万公顷森林还清历史欠账,使我国林业走上正常的可持续的抚育经营之路。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65%是中幼林,其中急需抚育的约5000万公顷。据测算,这5000万公顷中幼林按现有水平常规生长到2020年,可增加蓄积量14亿立方米,进行适当抚育后,则可达到35亿立方米,净贡献21亿立方米,年平均生长量可为抚育前的2.69倍。由此可知森林抚育的必要性。

广义的森林抚育包括森林抚育采伐与林地抚育。林地抚育是指造林后的土壤管理,诸如松土、除草、灌溉、施肥等措施,使幼林生长得更快,主要是在速生丰产林中进行的,而大面积的一般人工林是难以实现的。而对一般人工林、次生幼林进行的除草割灌除藤以及除萌定株等抚育措施,已归入抚育采伐的范畴。因此,森林抚育的主要工作是抚育采伐。

一、抚育采伐应达到的目的

抚育采伐首要目的是降低林分密度、提高保留木的生长量,增加林分蓄积量,以人工的措施代替自然稀疏过程,争取在较短的时期内培育出胸径达一定要求的合格材种,缩短林木培育期与森林的轮伐期。不仅于此,抚育采伐还可实现早期利用,提高木材总利用量。即通过抚育采伐利用林分中的枯死木、濒死木、生长不良的小径木与部分有缺陷的上层木,使生产单位在早期就能获取一部分木材,从而能以短养长,为扩大再生产积累资金。

抚育采伐第二个重要目的是提高林分质量。抚育采伐不仅采伐枯死木与濒死木,还应伐掉遗传品质不良、生长过早衰退、树干弯弯扭扭、分叉过多的植株。在次生林中目的树种萌生丛与非目的树种比例太大者,也应进行适当的采伐,为生长有前途、干型好的植株创造更大的空间与营养面积。通过抚育采伐,清除了林内枯死木、病虫害木以及风折、雨折、雪折木,能改善林分卫生状况,通过改良林内光照、透风条件,既可减少病虫害与火灾的发生,又可提高保留木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使林分有更好的生长与质量。对于“人天混”的林分(人工林中有天然更新树种的林分或天然林林分密度不高时由人工补栽了树种的林分)则应依树种间的关系,适当伐除非目的树种,从而改善林相,调整树种组成,依此提高林分质量。

上世纪80年代,全世界开始研究森林的多功能发挥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由此,抚育采伐被寄予的第三个期望是使林分环境条件改善(促进枯落物分解,促进生物循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加林内动植物的多样性,从而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健康水平,增强其可持续经营能力,这已在国外得到了普遍的重视。

二、抚育采伐种类与对象

国内外的抚育采伐种类与方法很多,但较普遍应用的采伐种类是两类,幼龄林采用透光伐(国外还有用除伐的),中龄林用疏伐。疏伐的方法很多,欧洲各国有下层疏伐、上层疏伐、综合疏伐等,主要因采伐对象而不同;美国、加拿大则有选择性疏伐以及机械疏伐等。我国原国家林业部于1979年公布的《抚育采伐、次生林改造技术试行规程》规定:幼、中龄林抚育采伐包括透光抚育、生长抚育与综合抚育,这相似于透光伐、生长伐、综合疏伐。为适应全国推行抚育采伐的需要,国家林业局于2009年发布了一个新的《森林抚育规程》,规定采用透光伐、生长伐两类,生长伐一类中包括下层抚育采伐、上层抚育采伐、综合抚育采伐与机械抚育采伐等方法。这与笔者1992年参加编写的《造林学》之第四篇森林抚育中的抚育采伐种类与方法是一致的,是符合我国现状并与未来发展(如机械抚育)相适宜的方法。笔者自1962年以来,先后在多地做了较多的不同抚育采伐方法与采伐强度的固定样地的比较试验,除机械抚育伐未使用外,其他方法都因不同森林类型而试用过,效果都是较好的。随着我国木材综合利用水平与林产品需求的增加,机械抚育伐也定会在东北林区及其他地形平缓地区进行森林抚育时采用。

抚育采伐方法的应用是依照不同森林类型、不同采伐对象而选定的,也就是因林(不同树种与组成及密度、林况)、因时(不同林龄)而确定的。毫无疑问,不同的采伐方法,伐去的对象是不一样的。

透光伐是对开始郁闭与已充分郁闭的人工幼林或天然更新的幼林伐除高大草本、灌木、藤蔓与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非目的树种的萌生条、霸王树,从而调整林分组成。对郁闭度在0.8以上的人工纯林除割灌、去藤外,还要伐去部分过密的和生长不良、质量低劣的林木。可见在幼龄林施行的透光伐主要是割灌、除萌、去藤与伐去一部分无培育前途的幼树,从而使林分有良好的组成与结构,因此又称为组成抚育。

生长伐是在郁闭度在0.8以上的中龄林中进行的。依采伐对象的不同又分为:①下层抚育伐,采伐对象主要为主林层下方的枯立木、生长不良的弱小个体,一般应用于同龄人工纯林;②上层抚育伐,采伐对象主要为林冠层上方的霸王木、上一世代的残留木以及干形与冠形不良的个体,主要应用于人天混交林分与天然更新的连层的次生林;③综合抚育伐,在人工林与次生林中灵活使用,伐去下层生长不良的与上层有害的植株,降低林分密度,使保留木生长的更好;④机械抚育伐,适用于地形平缓,栽植株行距整齐的人工纯林,不分树种,不论个体好坏,将采伐行内的树全部采伐,一般采一行留两行或采两行留三行,应用边缘效应原理,使保留行的林木得到更好的光照,又有伐下的大量小径材可加工利用。(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次生林蓄积量森林抚育
森林培育过程中森林抚育间伐措施
森林抚育的意义及定向抚育模式的探讨
一元立木材积表计算蓄积量误差的探讨
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探讨
红桦林森林抚育技术
浅论北方次生林培育技术要点
林分蓄积量估算方法研究
次生林冠下红松更新对光环境适应的研究进展
阜新地区天然次生林食叶害虫无公害防治应用
北方次生林培育技术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