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护理分析
2014-07-05孙欣
孙欣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科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服务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临床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护理服务满意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且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证明,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老年性股骨颈股骨折; 临床; 护理; 分析
股骨颈骨折多发病于老年人,其发病原因多是指由于老年患者的髋周围的肌肉群进行退变,而且由于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在行动过程中因年纪的原因反应迟钝或遭受严重外伤从而导致的股骨颈断裂的一种骨折现象,而股骨颈骨折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方法之一,其疗效已经得到越来越多骨科医生的肯定[1]。随着人们对该技术的不断深入了解,也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手术后患者不能立即进行下床活动,因此相对容易引起患者术后包括脱位、松动、撞击、感染、骨溶解、金属过敏、神经麻痹、疼痛甚至是死亡等各种并发症,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休息且延迟了伤口愈合的时间[2]。而在临床治疗中,由于是老年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在保证手术成功的基础上更应注重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护理工作不断地探索研究中,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是指护理人员在自己掌握的护理知识以及对护理对象的基本情况了解的基础上,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措施,以期能降低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本文中本院选取40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性股骨颈股骨折患者,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科收治入院的80例老年性股骨颈股骨折患者,其中男21例,女59例,年龄59~82岁,平均(71±2.3)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10例,女30例,年龄59~82岁,平均(72±1.3)岁;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11例,女29例,年龄59~82岁,平均(70±3.1)岁。80例股骨颈股骨折患者均属于新鲜骨折,送治时间为骨折后1~24 h,平均时间(4±1.2)h。主要骨折类型:头下型骨折32例,颈中型骨折33例,基底型骨折3例,头颈型骨折12例。其他并发症:高血压67例,心律失常12例,冠心病34例,脑血管疾病47例,有41例患者合并一种或多种并发症。
1.2 临床表现
1.2.1 畸形 前来就诊患者骨折的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的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
1.2.2 疼痛 患者均主诉疼痛,尤其是移动患肢时疼痛便会加重,在进行体格检查时,进行患肢部位的足跟部或大粗隆部位的叩击时,患肢一侧的髋部会有痛感,在腹股沟韧带的中点下方可出现压痛。
1.2.3 功能障碍 出现股骨颈骨折患者均不能坐起、站立以及走路。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所有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成功后,进行常规消毒,取健侧卧位。在手术中采用髋关节直外侧切口,切口约长15 cm左右,切开皮下组织,纵行切开深筋膜,钝性分离臀大肌。轻度内旋髋关节,暴露后关节囊。将腿保持在内旋位,从股骨后方剥离关节囊和软组织直至暴露小转子。摆锯在小转子上1.5 cm处截断股骨颈,取头器取出股骨头[2]。术中注意保持外展45°前倾10~15°,将髋部维持在屈曲位。进行清理髓腔里的松质骨逐渐扩髓腔。对髓腔进行冲洗,打入股骨假体试模,放入股骨假体,关闭切口。用大量抗生素溶液冲洗切口,放入引流管,自大腿前外侧单独穿出,最后缝合切口。
1.3.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HA术后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预防性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传、使用抗凝剂和功能锻炼等。
1.3.2.1 心理干预 在手术疗效的基础上开导患者,使其心情顺畅,放下心理压力。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要表现出真诚和对患者的尊重,注意患者脸部表情变化,调整语速和语气。HA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比较漫长,必将对患者的心理存在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应该鼓励患者配合实施制定好的康复计划,关节功能的完全康复是一个反复和漫长的过程,应该保持耐心和信心。
1.3.2.2 健康宣传 向患者讲解髋关节损伤的相关知识和HA术后康复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使患者对疾病的基本情况做到心里有数,配合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从而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同时要宣传DVT的原因和危害以及常见的症状,嘱患者观察自身症状,同时如感到不适,应该立即告知护理人员或主治医师。
1.3.2.3 使用抗凝剂预防 据医嘱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等抗凝药,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皮肤黏膜出血、肉眼血尿,观察粪便和咳痰是否带血;穿刺时针孔是否渗血;定期复查凝血酶原、血小板、出凝血时间[3]。
1.3.2.4 功能锻炼引导 HA术后患者为了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延缓退行性改变,常需做各种功能锻炼,主要是慢下蹲运动及快、慢步交替行走等。并且在进行这些锻炼时,患者要心态平和,不能急躁,要注意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的原则。尤其是老年患者,其关节生长功能较年轻人更弱,因此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耐心。给患者制定合理可行的锻炼方案,帮助其身体机能尽早康复,鼓励患者坚持计划进行恢复。endprint
1.3.2.5 舒适护理 护理人员应以患者的舒适为考虑重点,护理工作的安排和实施都要以患者的满意度为指标。病房要注意清洁,物品摆放和谐有序,使人心情愉悦。与患者交流时注意语气温和、表情丰富和态度谦恭,让患者随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真诚帮助和呵护。
1.4 疗效判定标准 经手术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达到出院标准的诊断依据为:(1)患者可以下地行走,无关节疼痛,无并发症为治愈;(2)患者可缓慢下地行走,骨折关键有轻微疼痛,有个别并发症为有效;(3)患者仍不能坐立和行走,患肢疼痛明显为无效[4]。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的比较 经临床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护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服务满意率的比较 护理服务实施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患者对预防性护理的认可度高,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的比较
组别 治愈
(例) 有效
(例) 无效
(例) 总有效率
(%)
对照组(n=40) 23 9 8 80.0
观察组(n=40) 32 7 1 97.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护理服务满意率的比较
组别 非常满意
(例) 比较满意
(例) 不满意
(例) 满意率
(%)
观察组(n=40) 35 5 0 100
对照组(n=40) 21 12 7 82.5
3 讨论
随着生活质量、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年化比例提高和国内人们未能重视骨质疏松的预防以及老年人普遍存在着活动及反应能力下降等特点,临床上股骨颈骨折患者明显增加[5]。同时由于大多数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而女性活动相对较男性少,因此很容易引发骨折,对于本研究的老年患者首选手术治疗[6]。在进行关节置换术的同时,应考虑老年患者的体质、并发症等全面整体的情况,所以临床上需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也日益增多,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由于术后活动量少、卧床时间较长,在这个期间如果护理不当,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不仅延长住院时间,也增加住院期间的治疗费用。
因髋关节置换术后卧床及限制活动等原因,再加上手术前通常需要插尿管,容易对患者的尿道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术后出现尿路感染的机会相对比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要高些。因此尿路感染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作为一个主要的预防对象,无泌尿系统原发疾病出现的尿路感染一般为外源性感染。笔者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这一特点,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尿路感染,效果良好。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出现坠积性肺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卧床、肺部运动减少,肺部分泌物容易下坠到肺的下部,再加上行此手术的患者多数是年老体弱者,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就更加容易引起下肺部的感染。观察组采取过进行主动运动和护理人员协助有效拍背的方法,可以有效切断坠积性肺炎的成因,从而达到降低其发生率的目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以及术后的护理等都是影响术口感染的因素[7]。本组研究对象在术前、术后均增加了对术口感染的干预措施,采取措施均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出的原因一般主要有手术的入路、外展肌力的大小、髋臼假体的位置及术后康复护理等[8]。如果术后未能采取正确的翻身方式,使患者的大腿、臀部及腰部不处于同一轴线,极易造成假体滑脱,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多为老年人,这类患者髋部肌肉群相对比较松弛,再加上选择后外侧入路手术方式的患者的臀中肌、股骨外旋肌群均给予切断,使其关节囊后方结构遭到破坏,关节囊稳定性降低,因此术后易发生脱位[9]。针对这一原因,观察组患者术前就加强了卫生教育,取得患者的配合,本后加强了髋周围肌群和股四头肌的力量性训练,护理人员在翻身的过程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假体脱位。深静脉血栓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比较严重而且难处理的一个并发症,一旦发生,将会对患者造成比较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预防术后患肢血栓十分重要。血管内皮的损伤以及血液粘稠度增高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观察组针对深静脉血栓成因,指导患者多进食含有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食品,有利于保护血管,及早采用药物干预降低血液粘稠度,早期肢体功能锻炼促进肢血液循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观察组通过对患者进行预见性临床护理效果的研究,及时预见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患者症状未显现前进行预测可能出现的护理和预见某种症状,并具有针对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早期实施、定时进行,使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长久性和高效性等特点[10-11]),及早采取护理措施对并发症的产生进行干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临床基础护理中的不足,有效降低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组研究证明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过程中,选择正确积极的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庞仲辉,张亚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6(3):134-136.
[2]陆庆文,卢长巍,覃祖恩,等.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41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9):3-4.
[3]吴文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7):53-54.
[4]韦中阳.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45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2):2350-2351.
[5]赵国梁.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45例[J].中国药业,2013,22(11):65-66.
[6]申岳林.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304-305.
[7]蔡明芳.老年股骨骨折104例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3):210.
[8]牛培君.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J].中医正骨,2008,19(12):75-76.
[9]王华国.人工全髋置换术后假体脱出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4):763-764.
[10]张宏,朱光君.循证护理实践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42-43.
[11]郑晓莉,刘建红.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首次住院肿瘤病人的健康教育[J].临床护理杂志,2005,4(1):65-66.
(收稿日期:2014-02-27) (本文编辑:欧丽)endprint
1.3.2.5 舒适护理 护理人员应以患者的舒适为考虑重点,护理工作的安排和实施都要以患者的满意度为指标。病房要注意清洁,物品摆放和谐有序,使人心情愉悦。与患者交流时注意语气温和、表情丰富和态度谦恭,让患者随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真诚帮助和呵护。
1.4 疗效判定标准 经手术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达到出院标准的诊断依据为:(1)患者可以下地行走,无关节疼痛,无并发症为治愈;(2)患者可缓慢下地行走,骨折关键有轻微疼痛,有个别并发症为有效;(3)患者仍不能坐立和行走,患肢疼痛明显为无效[4]。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的比较 经临床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护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服务满意率的比较 护理服务实施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患者对预防性护理的认可度高,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的比较
组别 治愈
(例) 有效
(例) 无效
(例) 总有效率
(%)
对照组(n=40) 23 9 8 80.0
观察组(n=40) 32 7 1 97.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护理服务满意率的比较
组别 非常满意
(例) 比较满意
(例) 不满意
(例) 满意率
(%)
观察组(n=40) 35 5 0 100
对照组(n=40) 21 12 7 82.5
3 讨论
随着生活质量、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年化比例提高和国内人们未能重视骨质疏松的预防以及老年人普遍存在着活动及反应能力下降等特点,临床上股骨颈骨折患者明显增加[5]。同时由于大多数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而女性活动相对较男性少,因此很容易引发骨折,对于本研究的老年患者首选手术治疗[6]。在进行关节置换术的同时,应考虑老年患者的体质、并发症等全面整体的情况,所以临床上需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也日益增多,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由于术后活动量少、卧床时间较长,在这个期间如果护理不当,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不仅延长住院时间,也增加住院期间的治疗费用。
因髋关节置换术后卧床及限制活动等原因,再加上手术前通常需要插尿管,容易对患者的尿道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术后出现尿路感染的机会相对比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要高些。因此尿路感染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作为一个主要的预防对象,无泌尿系统原发疾病出现的尿路感染一般为外源性感染。笔者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这一特点,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尿路感染,效果良好。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出现坠积性肺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卧床、肺部运动减少,肺部分泌物容易下坠到肺的下部,再加上行此手术的患者多数是年老体弱者,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就更加容易引起下肺部的感染。观察组采取过进行主动运动和护理人员协助有效拍背的方法,可以有效切断坠积性肺炎的成因,从而达到降低其发生率的目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以及术后的护理等都是影响术口感染的因素[7]。本组研究对象在术前、术后均增加了对术口感染的干预措施,采取措施均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出的原因一般主要有手术的入路、外展肌力的大小、髋臼假体的位置及术后康复护理等[8]。如果术后未能采取正确的翻身方式,使患者的大腿、臀部及腰部不处于同一轴线,极易造成假体滑脱,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多为老年人,这类患者髋部肌肉群相对比较松弛,再加上选择后外侧入路手术方式的患者的臀中肌、股骨外旋肌群均给予切断,使其关节囊后方结构遭到破坏,关节囊稳定性降低,因此术后易发生脱位[9]。针对这一原因,观察组患者术前就加强了卫生教育,取得患者的配合,本后加强了髋周围肌群和股四头肌的力量性训练,护理人员在翻身的过程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假体脱位。深静脉血栓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比较严重而且难处理的一个并发症,一旦发生,将会对患者造成比较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预防术后患肢血栓十分重要。血管内皮的损伤以及血液粘稠度增高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观察组针对深静脉血栓成因,指导患者多进食含有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食品,有利于保护血管,及早采用药物干预降低血液粘稠度,早期肢体功能锻炼促进肢血液循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观察组通过对患者进行预见性临床护理效果的研究,及时预见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患者症状未显现前进行预测可能出现的护理和预见某种症状,并具有针对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早期实施、定时进行,使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长久性和高效性等特点[10-11]),及早采取护理措施对并发症的产生进行干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临床基础护理中的不足,有效降低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组研究证明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过程中,选择正确积极的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庞仲辉,张亚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6(3):134-136.
[2]陆庆文,卢长巍,覃祖恩,等.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41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9):3-4.
[3]吴文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7):53-54.
[4]韦中阳.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45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2):2350-2351.
[5]赵国梁.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45例[J].中国药业,2013,22(11):65-66.
[6]申岳林.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304-305.
[7]蔡明芳.老年股骨骨折104例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3):210.
[8]牛培君.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J].中医正骨,2008,19(12):75-76.
[9]王华国.人工全髋置换术后假体脱出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4):763-764.
[10]张宏,朱光君.循证护理实践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42-43.
[11]郑晓莉,刘建红.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首次住院肿瘤病人的健康教育[J].临床护理杂志,2005,4(1):65-66.
(收稿日期:2014-02-27) (本文编辑:欧丽)endprint
1.3.2.5 舒适护理 护理人员应以患者的舒适为考虑重点,护理工作的安排和实施都要以患者的满意度为指标。病房要注意清洁,物品摆放和谐有序,使人心情愉悦。与患者交流时注意语气温和、表情丰富和态度谦恭,让患者随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真诚帮助和呵护。
1.4 疗效判定标准 经手术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达到出院标准的诊断依据为:(1)患者可以下地行走,无关节疼痛,无并发症为治愈;(2)患者可缓慢下地行走,骨折关键有轻微疼痛,有个别并发症为有效;(3)患者仍不能坐立和行走,患肢疼痛明显为无效[4]。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的比较 经临床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护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服务满意率的比较 护理服务实施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患者对预防性护理的认可度高,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的比较
组别 治愈
(例) 有效
(例) 无效
(例) 总有效率
(%)
对照组(n=40) 23 9 8 80.0
观察组(n=40) 32 7 1 97.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护理服务满意率的比较
组别 非常满意
(例) 比较满意
(例) 不满意
(例) 满意率
(%)
观察组(n=40) 35 5 0 100
对照组(n=40) 21 12 7 82.5
3 讨论
随着生活质量、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年化比例提高和国内人们未能重视骨质疏松的预防以及老年人普遍存在着活动及反应能力下降等特点,临床上股骨颈骨折患者明显增加[5]。同时由于大多数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而女性活动相对较男性少,因此很容易引发骨折,对于本研究的老年患者首选手术治疗[6]。在进行关节置换术的同时,应考虑老年患者的体质、并发症等全面整体的情况,所以临床上需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也日益增多,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由于术后活动量少、卧床时间较长,在这个期间如果护理不当,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不仅延长住院时间,也增加住院期间的治疗费用。
因髋关节置换术后卧床及限制活动等原因,再加上手术前通常需要插尿管,容易对患者的尿道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术后出现尿路感染的机会相对比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要高些。因此尿路感染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作为一个主要的预防对象,无泌尿系统原发疾病出现的尿路感染一般为外源性感染。笔者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这一特点,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尿路感染,效果良好。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出现坠积性肺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卧床、肺部运动减少,肺部分泌物容易下坠到肺的下部,再加上行此手术的患者多数是年老体弱者,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就更加容易引起下肺部的感染。观察组采取过进行主动运动和护理人员协助有效拍背的方法,可以有效切断坠积性肺炎的成因,从而达到降低其发生率的目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以及术后的护理等都是影响术口感染的因素[7]。本组研究对象在术前、术后均增加了对术口感染的干预措施,采取措施均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出的原因一般主要有手术的入路、外展肌力的大小、髋臼假体的位置及术后康复护理等[8]。如果术后未能采取正确的翻身方式,使患者的大腿、臀部及腰部不处于同一轴线,极易造成假体滑脱,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多为老年人,这类患者髋部肌肉群相对比较松弛,再加上选择后外侧入路手术方式的患者的臀中肌、股骨外旋肌群均给予切断,使其关节囊后方结构遭到破坏,关节囊稳定性降低,因此术后易发生脱位[9]。针对这一原因,观察组患者术前就加强了卫生教育,取得患者的配合,本后加强了髋周围肌群和股四头肌的力量性训练,护理人员在翻身的过程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假体脱位。深静脉血栓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比较严重而且难处理的一个并发症,一旦发生,将会对患者造成比较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预防术后患肢血栓十分重要。血管内皮的损伤以及血液粘稠度增高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观察组针对深静脉血栓成因,指导患者多进食含有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食品,有利于保护血管,及早采用药物干预降低血液粘稠度,早期肢体功能锻炼促进肢血液循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观察组通过对患者进行预见性临床护理效果的研究,及时预见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患者症状未显现前进行预测可能出现的护理和预见某种症状,并具有针对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早期实施、定时进行,使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长久性和高效性等特点[10-11]),及早采取护理措施对并发症的产生进行干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临床基础护理中的不足,有效降低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组研究证明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过程中,选择正确积极的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庞仲辉,张亚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6(3):134-136.
[2]陆庆文,卢长巍,覃祖恩,等.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41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9):3-4.
[3]吴文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7):53-54.
[4]韦中阳.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45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2):2350-2351.
[5]赵国梁.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45例[J].中国药业,2013,22(11):65-66.
[6]申岳林.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304-305.
[7]蔡明芳.老年股骨骨折104例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3):210.
[8]牛培君.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J].中医正骨,2008,19(12):75-76.
[9]王华国.人工全髋置换术后假体脱出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4):763-764.
[10]张宏,朱光君.循证护理实践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42-43.
[11]郑晓莉,刘建红.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首次住院肿瘤病人的健康教育[J].临床护理杂志,2005,4(1):65-66.
(收稿日期:2014-02-27) (本文编辑:欧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