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因素分析法相结合的杜邦分析法在医药企业的应用研究

2014-07-05马玉佩邢花

商业会计 2014年8期

马玉佩 邢花

摘要:杜邦分析体系是以权益净利率为核心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在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已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专家学者们纷纷对杜邦分析体系进行改进。本文对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一家具有典型意义的医药企业来阐述基于杜邦分析体系的因素分析法的具体应用,以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杜邦分析体系 因素分析法 权益净现率

一、传统杜邦分析体系的局限性

杜邦分析体系是我国目前最常用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是一个多层次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综合全面评价了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但是,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存在很大的缺陷,已经满足不了企业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传统杜邦分析体系把权益净利率作为核心指标,忽略了现金流量现值的问题,缺乏对公司未来现金流量价值的考虑。(2)传统杜邦分析体系忽略了权益乘数过高背后的财务风险。在传统杜邦分析中,尽管债务资本成本率的不断提高会导致权益乘数不断上升,从而会使得权益净利率得到增长,但背后却因负债过重隐藏着巨大的财务风险,甚至会诱导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判断。

二、改进杜邦分析体系的简要分析

(一)基于现金流量的杜邦分析体系

现金流量是公司偿付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正确评价公司绩效的重要依据,反映了一个公司的盈利质量、获利能力及偿债能力,有利于规范投资风险,正确评价公司财务状况以及未来财务发展趋势。而权益净利率反映的只是企业的获利能力,将核心指标改为权益净现率更为明确,同时反映获利能力与收益获现能力。因此,为了更精确全面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将现金流量引入公式。

权益净现率=现金净流量÷权益=现金净流量÷净利润×净利润÷权益=现金指数×权益净利率=现金指数×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现金指数×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将权益净现率作为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是现金净流量与权益的比值,反映企业获现能力,即每一元的权益所产生的现金流入有多少。但权益净现率并不是越高越好,获利能力与获现能力相一致才是企业的发展目标,是最佳选择。若权益净现率低于权益净利率,企业获现能力低于获利能力,此时,企业管理者应谨慎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因为较低的获现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支付与偿债能力,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若权益净现率高于权益净利率,获现能力大于获利能力并不是好现象,这种情况说明企业资金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存在闲置资金;若权益净现率等于权益净利率,权益获现能力与盈利能力一致,企业收益质量较高,财务状况处于良好状态,此时权益净现率越大越好,当然两者完全相等的情况基本不存在,但大致相等是可以实现的。

(二)基于经济增加值的杜邦分析体系

经济增加值是体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管理目标的一种度量企业业绩的指标,它揭示了价值创造的途径和创造财富的真正关键。经济增加值对企业的重要性表现在:第一,经济增加值是股东评价企业价值的衡量标准,使企业决策与股东利益高度相关。经济增加值真实地反映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程度,表示股东对企业创造的企业价值的满意程度。经济财富增值还是贬值取决于企业创造的价值高于还是低于股东对企业价值的最低预期,使股东的利益与企业的盈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有助于企业做出符合股东利益的经营战略。第二,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相比于传统的利润衡量指标,经济增加值将权益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通过加权计量方法一起纳入公司资本成本之中,从而更准确地评价公司经营绩效。因此,不少学者将经济增加值法引入杜邦分析体系,把经济增加值率作为核心指标,即:

经济增加值率=经济增加值÷资本投入额=税后净经营利润÷资本投入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对于股东来说,经济增加值率越高越好,它意味着企业使用资本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对股东的财富积累做的贡献越大,因此,大多数股东会选择经济增加值率来评价企业的经营能力与盈利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通过对比两类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笔者更倾向于基于现金流量的杜邦分析体系:第一,具有客观性,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盈余质量。现金流量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实现的,对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确认是依据原始凭证,具有客观性,有效制约了企业管理者对利润进行操控,能更准确地判断企业的盈余质量。第二,代表着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是企业营运能力的反映,拥有偿债能力说明该企业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偿还债务,充足的现金流量是企业债务偿还的保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条件之一。第三,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能力。引入现金流量才能真正评价企业的资产周转速度,更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营运能力。而且,现金流量指标的引入,有利于企业发现资产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

三、在医药企业中的实际应用

杜邦分析体系是针对各财务指标的变动进行分析,因素分析法分析的是影响各财务指标的具体因素的变动程度,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能够更加全面、清楚、有针对性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A企业是我国重点骨干大型制药企业和上市公司,它是亚洲较大的解热镇痛类药物生产与出口基地,以及国内重要的心脑血管类、抗感染类及中枢神经类等药物生产企业,在我国化工及医药行业具有较高的企业地位和影响力(见表1)。

由表2可以看出,在2012年,A公司权益净现率明显呈下降趋势,减少了3.42%。数据表明,企业盈利获现能力正在降低,财务状况逐渐变差,每1元的权益所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正在减少。在权益净现率下降的同时,权益净利率也正在逐步下降,下降了3.07%。说明企业获现能力和获利能力都在下降,这并不是好现象,这种情况说明企业资金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存在闲置资金。另一方面,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分别下降了1.83%和12.68%,说明公司经营能力在降低,而权益乘数和现金指数却在提高,分别增加了0.23和0.22,提高了114.02%和118.03%。权益乘数的上升表示企业财务负债在逐步加重,虽然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杠杆收益,但财务风险也相对提高了;现金指数的提高说明企业收益质量短期内有了显著提高。endprint

尽管通过杜邦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财务指标的变动状况,但单从指标的变动看不出原因,以及各因素对企业获现能力的影响程度如何也不得而知,这时就需要因素分析法。常用的因素分析法是连环替代法,对A公司的权益净现率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

权益净现率=现金指数×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2011年:1.22×2.71%×102.29%×1.64=5.55%

2012年:1.44×0.88%×89.61%×1.87=2.13%

权益净现率总的差异:

2.13%-5.55%=-3.42%

现金指数变动程度:

(1.44-1.22)×2.71%×102.29%×1.64=1.00%

销售净利率变动程度:

1.44×(0.88%-2.71%)×102.29%×1.64=-4.42%

资产周转率变动程度:

1.44×0.88%×(89.61%-102.29%)×1.64=-0.26%

权益乘数变动程度:

1.44×0.88%×89.61%×(1.87-1.64)=0.26%

分析结果为:

权益净现率:1.00%+(-4.42%)+(-0.26%)+0.26%=-3.42%

同样的,权益净现率的各影响因素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影响程度分别为-3.42%、-0.18%和0.18%,总的差异-3.07%+(-0.18%)+0.18%=-3.07%。

由此看出,销售净利率是权益净现率迅速下降的最大影响因素,尽管资产周转率的下降也对权益净现率的降低有一定影响,但销售净利率所带来的影响远大于资产周转率;另一方面,尽管权益乘数和现金指数的上升为权益净现率带来一定的正面作用,但权益乘数的有利影响正好和资产周转率的负面影响相抵消,现金指数的提高远远不够弥补销售净利率下降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导致权益净利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结合表1与表2,进一步观察得出,A公司盈利能力下降主要体现在净利润的大大降低。因此,企业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寻找净利润下降的内部和外部原因,对症下药,制定相应对策,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一般来说,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提高对非物质因素的重视。销售收入、成本费用、资产规模等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物质性因素往往是人们关注最多的,而企业的信誉、文化环境、管理能力等一些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性往往被人们忽视。良好的信誉、较高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环境,将会使企业在经营沟通、成本控制、获取超额利润等方面有所收获,有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第二,加强企业利润考核机制。采用奖罚并存的制度,对于利润目标完成较好的人员给予奖励,利润目标完成很差的应予处罚,以促进企业盈利目标的完成。第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科学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要适当地增加技术改造投入,加大科技进步在经济效益增长因素中的份额,注重长远利益。S

参考文献:

1.任中玉.经济增加值(EVA)体系之优劣性探析[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杨妍珑.浅议杜邦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财政监督,2010,(20).endprint

尽管通过杜邦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财务指标的变动状况,但单从指标的变动看不出原因,以及各因素对企业获现能力的影响程度如何也不得而知,这时就需要因素分析法。常用的因素分析法是连环替代法,对A公司的权益净现率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

权益净现率=现金指数×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2011年:1.22×2.71%×102.29%×1.64=5.55%

2012年:1.44×0.88%×89.61%×1.87=2.13%

权益净现率总的差异:

2.13%-5.55%=-3.42%

现金指数变动程度:

(1.44-1.22)×2.71%×102.29%×1.64=1.00%

销售净利率变动程度:

1.44×(0.88%-2.71%)×102.29%×1.64=-4.42%

资产周转率变动程度:

1.44×0.88%×(89.61%-102.29%)×1.64=-0.26%

权益乘数变动程度:

1.44×0.88%×89.61%×(1.87-1.64)=0.26%

分析结果为:

权益净现率:1.00%+(-4.42%)+(-0.26%)+0.26%=-3.42%

同样的,权益净现率的各影响因素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影响程度分别为-3.42%、-0.18%和0.18%,总的差异-3.07%+(-0.18%)+0.18%=-3.07%。

由此看出,销售净利率是权益净现率迅速下降的最大影响因素,尽管资产周转率的下降也对权益净现率的降低有一定影响,但销售净利率所带来的影响远大于资产周转率;另一方面,尽管权益乘数和现金指数的上升为权益净现率带来一定的正面作用,但权益乘数的有利影响正好和资产周转率的负面影响相抵消,现金指数的提高远远不够弥补销售净利率下降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导致权益净利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结合表1与表2,进一步观察得出,A公司盈利能力下降主要体现在净利润的大大降低。因此,企业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寻找净利润下降的内部和外部原因,对症下药,制定相应对策,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一般来说,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提高对非物质因素的重视。销售收入、成本费用、资产规模等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物质性因素往往是人们关注最多的,而企业的信誉、文化环境、管理能力等一些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性往往被人们忽视。良好的信誉、较高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环境,将会使企业在经营沟通、成本控制、获取超额利润等方面有所收获,有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第二,加强企业利润考核机制。采用奖罚并存的制度,对于利润目标完成较好的人员给予奖励,利润目标完成很差的应予处罚,以促进企业盈利目标的完成。第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科学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要适当地增加技术改造投入,加大科技进步在经济效益增长因素中的份额,注重长远利益。S

参考文献:

1.任中玉.经济增加值(EVA)体系之优劣性探析[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杨妍珑.浅议杜邦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财政监督,2010,(20).endprint

尽管通过杜邦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财务指标的变动状况,但单从指标的变动看不出原因,以及各因素对企业获现能力的影响程度如何也不得而知,这时就需要因素分析法。常用的因素分析法是连环替代法,对A公司的权益净现率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

权益净现率=现金指数×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2011年:1.22×2.71%×102.29%×1.64=5.55%

2012年:1.44×0.88%×89.61%×1.87=2.13%

权益净现率总的差异:

2.13%-5.55%=-3.42%

现金指数变动程度:

(1.44-1.22)×2.71%×102.29%×1.64=1.00%

销售净利率变动程度:

1.44×(0.88%-2.71%)×102.29%×1.64=-4.42%

资产周转率变动程度:

1.44×0.88%×(89.61%-102.29%)×1.64=-0.26%

权益乘数变动程度:

1.44×0.88%×89.61%×(1.87-1.64)=0.26%

分析结果为:

权益净现率:1.00%+(-4.42%)+(-0.26%)+0.26%=-3.42%

同样的,权益净现率的各影响因素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影响程度分别为-3.42%、-0.18%和0.18%,总的差异-3.07%+(-0.18%)+0.18%=-3.07%。

由此看出,销售净利率是权益净现率迅速下降的最大影响因素,尽管资产周转率的下降也对权益净现率的降低有一定影响,但销售净利率所带来的影响远大于资产周转率;另一方面,尽管权益乘数和现金指数的上升为权益净现率带来一定的正面作用,但权益乘数的有利影响正好和资产周转率的负面影响相抵消,现金指数的提高远远不够弥补销售净利率下降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导致权益净利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结合表1与表2,进一步观察得出,A公司盈利能力下降主要体现在净利润的大大降低。因此,企业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寻找净利润下降的内部和外部原因,对症下药,制定相应对策,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一般来说,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提高对非物质因素的重视。销售收入、成本费用、资产规模等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物质性因素往往是人们关注最多的,而企业的信誉、文化环境、管理能力等一些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性往往被人们忽视。良好的信誉、较高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环境,将会使企业在经营沟通、成本控制、获取超额利润等方面有所收获,有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第二,加强企业利润考核机制。采用奖罚并存的制度,对于利润目标完成较好的人员给予奖励,利润目标完成很差的应予处罚,以促进企业盈利目标的完成。第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科学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要适当地增加技术改造投入,加大科技进步在经济效益增长因素中的份额,注重长远利益。S

参考文献:

1.任中玉.经济增加值(EVA)体系之优劣性探析[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杨妍珑.浅议杜邦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财政监督,2010,(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