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二十年,一辈子
2014-07-05
2013年,电影《中国合伙人》的热映勾起了几代人的怀旧情结,也再度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式民营企业机制的热烈探讨。
柏琦看到这部电影已是几个月后。“有一天电影频道在播,我就跟着看看。他们也是三个人,我们也是三个人,看的时候我也想着对对号,看看谁是谁。”
或许是影片对于戏剧性的追求,柏琦最终发现“对不上”。相比于影片中邓超与黄晓明后期的针尖对麦芒,朱国良觉得,“我们还都比较平和,很好说话”。
掐指一算,明年便是奇良海德成立20周年了。如果从进入北京印刷学院算起,朱国良三人相识已近30年。想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情谊及其蕴含的力量,三人却感觉“语塞”、“词穷”。
几何学上讲,三角形最具稳定性,我们姑且把它当作三人多年融洽关系的理论基础;具体到操作层面,他们又是如何实现的?
性格。“我们三个的性格多少有些互补。有骨子里强势、喜欢冒险的;有不拘小节但粗中有细的;也有踏实稳重、颇具内秀的。整体上都比较低调,崇尚务实。”
契约。“为什么过去的企业总散伙?前期约定不够。我们在决定一起创业之前,汇总了能够想到的所有问题,然后逐条讨论。统一意见之后签字认定。事实上这就是契约。契约确立以后,我们只要专注于如何把公司经营好便可以了,因为在一些利益分配问题上已经定得清清楚楚。”
平衡。“事实上我们并非是完全绝对、纯粹的三个人。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朋友圈,其他人并不认识。正是这种平衡,使我们的关系更加稳定。”
人性。“我们非常清楚,所有的规矩、契约都只是一个大框,并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列出来。大事按原则,小事显风格。无论从精神上、还是利益上,都要主动让一步。这样看来,能否做得长久,真的要看人的本性。”
朱国良说,柏琦喜欢吃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肥肠,我不喜欢。
王海英说,我特别不喜欢朱国良进入车间巡视,每次回来都跟我反映一大堆需要改正的问题。
亦商亦友,和而不同,这是他们对三人关系的注解。
虽然早在1998年就重新分配了股份,设置了最高决策权,但这么多年来还没有真正行使过。少数服从多数,就这么简单。
但如何解决分歧、化解摩擦可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朱国良三人深知这一事实,也在精心安排。与很多管理者独享办公空间相比,他们自公司成立之时起便同处一间办公室。而磨合,就是从日常端茶倒水过程中的“你退我让”做起。
如果在公司决策上出现分歧,提出建议的人会习惯性地“等一下”。在他们看来,这种分歧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信息不对称。将更多信息传递给他人,并给予足够的时间消化吸收才是当务之急。当然偶尔也会有人主动去拉拢第三方,“但都是一种比较正向的行为”。
在电影《中国合伙人》中,佟大为饰演的王阳在自己的婚宴上对来宾提出了三点忠告,其中之一便是“不要和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
如此看来,这应该是奇良海德与电影最大的不同吧。而且,朱国良三人现在正持续努力,希望能把这份凝聚了梦想与感情的基业做到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