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到新三板摘葡萄

2014-07-05

印刷经理人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小板主板创业板

近日,一则来自资本市场的消息,引发了印刷经理人的集体关注:易丰股份成功登陆新三板,打造轻资产型电商模式。

易丰是谁?这家在行业中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如何成功登陆新三板?新三板又是怎样的融资平台?一连串的疑问,促使我们去揭开新三板这个稍显神秘的面纱。

新三板即“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专门面向高成长的科技型、创新型非上市股份公司进行股权挂牌转让和定向增资的交易平台,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三板源于2001年开设、为解决各种“垃圾股”而推出的老三板,发展中经历了几个重要节点:2006年1月,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开始试点,建立新的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说法确立;2012年8月,试点范围扩大到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天津滨海3个国家级高新科技园区;2013年1月16日,新三板在北京开板,我国证券交易所形成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三足鼎立格局;2013年12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新三板在全国全面扩容。

政策的推动大大加快了新三板发展步伐:2006~2011年底,挂牌企业101家;2012年,105家;2013年,156家;而在全面扩容新政出台后的2014年1月24日,266家公司集中挂牌,资本盛宴开席。易丰股份正是266家公司之一,与印刷业务相关的,还有鸿盛数码、银河激光的身影。

在我国的资本市场结构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对应着不同层次和规模的企业,目前主板规模最大,其次是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市场规模最小,这种“倒金字塔”型的资本规模结构,与不同成长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完全不能匹配,因此由“倒金字塔”向“金字塔”的转型,成为资本市场的长期任务。新三板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被催生与加速,截至2014年2月底,新三板挂牌公司已达660家,远超创业板的379家,逼近中小板的719家,但其1250亿元的市值,与创业板和中小板远不在一个数量级,与主板相比,更不及百分之一。

由此推断,未来五到十年,资本市场的最大机会在新三板,坊间甚至出现2014年挂牌企业超千家、未来超万家的乐观预期。正是这样的扩张预期,加之新三板对挂牌企业的实力规模要求低、无财务门槛,让印刷企业看到了联手资本市场的新机会。

盘点印刷企业对新三板市场的耕耘,易丰股份、鸿盛数码等并不是第一批收获者。前有四维传媒(上海四维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从创业板撤出,于2013年10月挂牌新三板,完成700万股的定向增发与4760万元的融资;后有改图网等多家“创新十强”企业积极筹划,力图跻身新三板阵营。在这些企业身上,数字印刷、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等往往是描述其创新商业模式的共性词汇,也是成功进入新三板市场的必要特征。

到新三板摘葡萄,不失为快速进入资本市场的新通路。但客观地说,新三板目前协议转让的交易方式毕竟不同于主板、中小板与创业板,流动性、换手率仍然受限,转板的企业仍然凤毛麟角;而从预期2014年8月份做市商制度出台,到新三板市场真正活跃起来,能够充分市场化交易,提高资本的流动性,还需要几年的成长期。

青涩的新三板,还需要等待。而想要在新三板市场上摘得果实,却不能观望与等待了。

猜你喜欢

中小板主板创业板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增长股(沪市主板)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下滑股(沪市主板)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增长股(中小板)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下滑股(中小板)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增长股(创业板)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下滑股(创业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