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视角下的农村金融问题研究
2014-07-05杨德平等
杨德平等
摘 要: 二元经济是农村金融的基本前提假设、主要经济环境和根本约束条件,农村金融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重要媒介,这些决定了二元经济与农村金融存在必然联系。“结构视角”的农村金融观认为,在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四化同步”的关键历史时期,我们不能简单否定农村金融抑制现象,应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宏观、中观、微观三大功能,不能在农村金融领域以商业化为单一模式推进改革,应积极推进农村正式与非正式金融的优势互补。
关键词: 农村金融;二元经济;结构视角
中图分类号: F830.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176X(2014)03010107
一、问题的提出
视角即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如果说认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客观事物可知否、如何知和为何知,那么视角则与如何知直接相关。恰当科学的视角,是认识内部逻辑以及逻辑推论与经验事实实现一致的前提,能够促进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具体历史的统一。改革开放后,伴随二元经济转换和市场经济转型,我国逐步形成政策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与其他类型金融“四元”并立的农村金融体系。但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并未导致农村金融发展的“深化”,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着由“虹吸”效应导致的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由“收缩”效应导致的农村融资大幅萎缩、由“补缺”效应导致非正式金融禁而不止的“农村金融脱农化”、“农村金融非农化”现象。
关于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金融发展相悖离现象,理论界与实务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但大部分从剖析农村金融需求、农村金融供给入手,局限在机构设置、功能发挥、模式构建和体制完善等制度层面进行研究,较少触及决定这一系列制度的经济基础的研究,较少触及影响这一系列制度的视角、范式的反思,因此往往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金融发展的“悖论”,实质是农村金融研究及决策与农村金融环境及条件、农村金融认识与农村金融实践相脱节的表现,对此进行视角、范式等观念层面的反思与重构,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金融的“知行合一”。
本文旨在对农村金融的视角进行反思与转换,以试图从观念层面对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金融发展的“悖论”进行反思与分析。文章突破就农村金融机构本身谈农村金融、就农村经济增长或农户需求谈农村金融的传统“机构视角”、“微观视角”,将二元经济作为农村金融的内生变量,构建农村金融新的“结构视角”,就二元经济转换谈农村金融。 本文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第二部分探讨构建结构视角的必要性与客观性;第三部分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首次系统回顾梳理;第四部分结合我国二元经济转换,对结构视角下农村金融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不同于传统视角的观点结论;第五部分就下一步研究方向、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二、农村金融问题分析的视角
笔者认为,长期以来在我国农村金融理论与实务界占主导地位的有两大视角,分别是机构视角和微观视角。这两大视角产生于一定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但亦有其缺陷。为此,笔者提出第三种分析视角——结构视角。
1.机构视角
所谓机构视角,是指站在农村金融机构本身角度研究农村金融理论与制度安排的一种立场和观点。机构视角认为,农村金融机构存在供给不足、机制落后、绩效不高等问题,有必要对比理想的农村金融机构标准进行农村金融的机构网点扩张、微观效率提升和体制机制重建,以通过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机构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主要表现为:一是职能范围调整,主要是新设农业发展银行及业务范围调整。二是体制机制重建,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完善合作制改革,中国农业银行股改上市,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并商业化。三是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先后由中国农业银行管理、由中国人民银行托管、交由地方政府负责、组建县联社和省联社。
机构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虽然一定程度扩充了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面、增加了农村金融供给、促进了农村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好转和可持续能力提升,但是存在明显缺陷:一是忽视外部环境对农村金融的真正需求。一方面,它不是从外部环境对农村金融的需求而是站在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看待农村金融功能,使得农村金融与农村、农民、农业的匹配性、关联性不强;另一方面,强调对既有机构进行改革,而忽视需求分析,也自然使其忽视对农村金融系统外部环境的宏观把握以及视野的宽度拓展,使其无法科学认识我国农村金融外部经济环境的本质特征。二是忽视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村金融的约束。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二元经济转换与市场经济转型交汇期。在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机构视角强调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明晰、治理结构完善、历史包袱减轻等问题的解决,并逐步以商业化为取向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虽取得明显成效。但商业化取向的改革,严重忽视了二元经济结构在我国的长期客观存在,在资本逐利性下,随着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健全”,农村金融资源却持续“外流”。据统计,以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为标志,一系列商业化改革启动后,1994—2009年农业贷款占总贷款比平均值为5.06%,比1978—1993年平均值6.96%下降近两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大量农村金融资源外流。
2.微观视角
所谓微观视角,是指站在农村经济增长或者农户需求角度研究农村金融理论和制度安排的一种立场和观点。微观视角认为,农村金融应从农村经济增长或者是农户对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出发,在考察农村金融系统与外部经济环境之间功能耦合关系基础上把握农村金融功能,并据此安排农村金融机构与业务。
微观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按照需求主导的微观功能路径推进,表现为:一是强调资金支持农村。2006年中国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扩大和创新抵押担保机制,当年中国银监会允许设立“只贷不存”小额贷款公司;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等。二是强调农村金融需求。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特点加快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并探索建立更加贴切农民和农村需要的小额信贷组织。
微观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强调需求导向,关注农村金融功能,一定意义上讲,正确回答了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关系问题,使农村金融改革的逻辑起点回到正确原点,有效解决了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问题,一定程度缓解了农村金融非农、脱农问题,但存在农村金融功能定位过窄,即强调微观功能,忽视宏观、中观功能的缺陷。
总之,上述两类视角的共同缺陷在于将二元经济——我国经济最本质的特征——作为农村金融的外生变量,从而导致农村金融的理论前提假设、外部环境把握、基本约束条件与经济现实不完全吻合,导致了农村金融难以做到“知行合一”。因此,农村金融亟需进行视角转换。
3.结构视角
众所周知,发展中国家经济最本质的特征即经济结构二元性,实现二元经济转换是事关全局的历史任务。而二元经济转换的实质就是工农业之间或城乡之间的资源转移,并归根结底会以资金形态表现出来。作为资金动员、转移、配置的重要中介,农村金融和城市金融一体化内生决定于二元经济转换过程,而且农村金融还是一个与二元经济转换相伴相生的特有经济范畴。因此,可以说,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具有本质必然联系,构建结构视角是农村金融的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二元经济是农村金融的基本前提假设。前已说明,传统一元经济、现代一元经济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是一个存在于二元经济过程的历史范畴。二元经济转换不同发展阶段、战略安排下的资本形成、劳动力转移、技术进步、部门之间不平衡增长等决定了农村金融的产生、发展、消亡以及功能内涵。反之,农村金融以其广泛、强大、持续的资金动员、转移、配置功能,对工农两部门或城乡之间的资金动员、资本配置及其背后的生产要素流动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对二元经济转换产生显著的促进或延缓作用。
其次,二元经济是农村金融的主要经济环境。按照金融功能观和金融生态论,农村金融是一个特殊的金融生态系统,其中,外部生态系统提供农村金融投融资主体的活动范围、服务对象和经济、法律、信用、市场、制度环境,决定影响后者的运行机制、生存状态;反之,农村金融投融资主体通过实现农村金融的一系列功能反作用于外部生态系统。而就农村金融外部生态系统而言,经济结构二元性及其转换显然是其本质特征、矛盾的主要方面。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经济结构二元性及其转换决定了农村金融的基本功能、活动范围、服务对象等。
最后,二元经济是农村金融的根本约束条件。农村金融虽与城市金融一体化内生于二元经济转换过程之中,但只要二元经济转换仍未完成、农业与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存在差距、农村劳动力还未完全转移出去,那么农业部门将会持续向非农业部门提供资本积累和资金支持、农村金融资源将会持续向城市流动。因此,可以说二元经济是农村金融的一个根本约束条件。因此,可以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中国的基本体制矛盾和约束条件,这决定了农村金融的特殊性,因此,必须根据这一矛盾和条件来研究安排农村金融改革。
总之,机构视角往往从农村金融本身谈农村金融,微观视角则是局限农户、农村经济增长层面谈农村金融,而新视角则“跳出农业谈农业”,把农村金融放在发展中的经济社会系统长河中去研究,放在中国经济的最本质运动中去把握,是对机构视角、微观视角的一次“扬弃”。
三、研究进展
构建农村金融的二元经济结构视角以及探讨二元经济结构视角下的农村金融发展,基础在于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之间存在本质必然关系,实质就是揭示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之间存在的本质必然关系。但是,迄今为止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关系的研究都还不够,暂未见专门系统研究。深刻认识二者关系,有必要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
(一)国外研究现状
Gurley和Shaw通过建立一种由初始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演进的金融发展模型,以此证明经济发展阶段越高,金融的作用越强[1]。Patrick提出了金融发展需求追随型和供给领先型模式,并认为经济发展初期供给领先型处于主导地位,而随着经济发展,需求追随型金融逐渐居于主导地位[2]。直接探讨金融与二元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家是Mckinnon。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存在“被分割性”,在分割经济中金融市场也是分割甚至是缺失的,其所实行的金融抑制政策使一些独占许可证的进出口业、高度受保护的制造业、大型跨国公司甚至政府机构享有能够获得银行放款的特权,而农业等很难获得银行放款,从而束缚了经济发展,限制了资本积累,导致了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因此应当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消除金融抑制[3]。西班牙经济学家Galbis建立了一个两部门金融中介模型理论,认为在社会资源一定的条件下,改进金融中介储蓄和投资的配置机制,使社会资源由生产效率低的部门(可视为农业部门)转向生产效率高的部门(可视为工业部门)可加速整个经济的增长和发展[4]。Greenwood和Smith认为在经济发展初期,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很低,由于缺乏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金融服务供给无从产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由于其收入和财富达到临界值,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就建立起来,而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不断发展[5]。
(二)国内研究现状
1.二元经济转换决定农村金融发展
陈锡文认为造成农村获得信贷资金困难、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深层原因在于二元经济结构[6]。温铁军认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的基本体制矛盾和约束条件,这决定了农村金融的特殊性[7]。温涛等认为经济二元性使得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同时存在于我国金融发展过程,即以农村金融抑制为代价达到城市金融深化目的[8]。曾康霖认为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二元金融并存格局的主要原因[9]。除了这些整体抽象探讨外,一些学者还结合二元经济转换的不同阶段就二元经济对农村金融的制约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
(1)传统一元经济阶段
传统一元经济是二元经济转换的起点与初始条件,探讨传统一元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关系,对理解二元经济与农村金融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一元经济决定了小农的行为模式、金融需求,小农命题不同,对农村金融的理解安排也不同。其中,“理性小农”命题认为,传统农户相当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单位,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在于激励农民为追求利润而创新的行为。基于这一命题,可以认为或者与传统农户相适应的农贷制度是富于理性的,或者只需要将现代商业性金融体系直接延伸到传统农业经济就可以了。相反,“道义小农”命题认为,小农经济坚守的是安全第一的原则,具有强烈生存取向的农民宁可选择避免经济灾难,也不会冒险追求平均收益的最大化。基于这一命题,可以认为传统农户只可能存在为了生存与安全需要的被迫借贷,而不存在为了促进生产的投资与借贷,因此应提供以求助为中心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2)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转换初期阶段
传统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转换必须打破“低水平陷阱”、推动工业化,与之相适应农村金融是作为动员农村资金剩余实现向工业部门配置的重要手段。林毅夫从建国后国家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赶超战略”出发,认为资本稀缺决定了金融资源配置偏向城市重工业,农村金融只是动员农村储蓄向城市提供工业化资金的一个渠道[10]。陈军和曹远征从金融体系目标函数为资本积累最大化出发,认为工业化战略决定了金融体系的目标函数是资本积累最大化,而在资金十分稀缺、分散存在于经济体系之中、金融市场并不完善等约束条件下,农业和农村部门必然成为重要的输血基地[11]。周立从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关系角度入手,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向工业化、城市化配置资源及方便政府控制而并非为解决农村融资困境的形成逻辑[12]。王曙光则提出“制度变迁成本分担假设”,认为实际承担发展中国家早期的工业化以及后来经济转轨国家制度变迁成本的金融主体是农村金融部门[13]。
(3)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转轨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二元经济转换与市场经济转轨的交汇期。一方面,农村融资大幅萎缩、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另一方面,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曾一度并存,后非正式金融又禁而不止。张杰认为,在经济转轨期财政配置资源功能弱化,为保证国有经济产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相对比重的缓慢下降,国家必然从农村汲取大量金融剩余支持国有经济[14]。这与Mckinnon关于在中国改革开始的关键时期占总人口3/4以上的中国农民以净贷款人的身份为其他经济部门贡献了金融剩余的观点是一致的。众所周知,为满足改革开放后资本密集型大型重工业企业、国有企业改革资金的刚性需要,形成信贷资源配置向城市、国有企业集中的现象。关于后者,很多学者认为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共存与二元经济格局相关联,二元经济导致了二元金融。
(4)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阶段
由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转换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转折点,与之相应,农村金融制度也应相应调整变化。蔡昉提出随着人均收入提高、农业产值和劳动力比重下降、农民人数减少,城市居民农产品消费比重降低、社会进入多数人支持少数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阶段,二元经济结构特征逐渐消除。与之相适应,应当形成金融资源从非农产业和城市向农业和农村流动的机制和渠道,保证对农业的反哺和对农村的支持落到实处,因此,应按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原则重新塑造金融体制[15]。
(5)现代一元经济阶段
现代一元经济下,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融为一体,城乡经济发展以较快速度趋同是金融发展二元性消除的前提条件,武翠芳认为随着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减弱,农村资金外流速度和数量将会减缓,而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是解决农村资金外流的根本之道[16]。
2.农村金融反作用二元经济
(1)农村金融抑制对二元经济转换的作用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实行农村金融抑制政策,关于其对二元经济转换的作用很多人进行了讨论。周振等认为农业部门金融剩余转移越强、非农部门资本存量越多,这虽然能促进二元经济总产出的增加,但受金融资源流动性效应影响,又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17]。一部分人认为评价农村金融抑制是否阻碍了二元经济转换,必须进行具体分析。王少国认为金融发展在二元经济转换的第一阶段主要应发挥二元强化效应,即应动员尽可能多的农业经济剩余和非农业部门储蓄,投入到收益率高的非农业部门中,推动非农业部门快速发展,以促进二元对比系数降低,打破传统一元农业经济结构[18]。
(2)农村金融发展对二元经济转换的作用
从其他国家成功经验来看,日本注意通过金融制度完善和金融市场发展,促使金融资源在农业和非农业部门之间合理流动,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观点是一致的。周振等认为应在转移农业金融剩余、增加非农资本存量同时,以更大的资本比例投入到农业部门,以削弱二元经济刚性。此外,国内一些学者还对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四、基于结构视角分析农村金融
通过梳理,我们看到国内外一些学者已对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关系进行了研究,一些人还站在结构视角结合二元经济转换,对农村金融的产生、发展、消亡规律以及农村金融的功能作用进行了探讨,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但整个研究还处在间接提及多、系统研究少,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抽象分析多、具体分析少的阶段,还需进一步深化。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我们拟基于“结构视角”,结合我国二元经济转换进程,对农村金融发展问题作一分析。笔者认为,这是对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关系进一步深入认识的关键所在,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一环。
(一)不能简单否定农村金融抑制现象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农村金融抑制政策,对这一现象进行客观科学认识,不仅关系到历史现象评价,而且与农村金融改革直接相关。我们认为,对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不能仅站在农业一部门立场笼统抽象评价,持简单否定态度,必须结合二元经济转换具体阶段进行历史评价。
在二元经济转换第一阶段,经济发展的任务主要在于摆脱“贫困陷阱”,打破“低水平均衡”,正如青木昌彦所指出:“任何欠发达国家都必须依靠从传统农业部门抽取资源,启动其工业积累……部门间资源转移将一直持续到工业部门能够自己融通投资资金实现增长为止。”[19]在这个“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的阶段,农村金融的功能主要在于动员农业经济剩余,推动非农业部门快速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和现代非农业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尽快形成,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工业现代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农村金融抑制如果没有以农业部门发展停滞甚至下降为代价而促进了二元经济结构形成、演进,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它促进而不是阻碍了二元经济转换。
进一步分析,农村金融抑制评价问题实质是农村金融如何合理协调其农业功能与工业功能的问题。在金融资源有限背景下,由传统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再向现代一元经济转换中,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两部门平均收益率不同相关,金融资源始终存在两部门之间的不平衡配置或者说争夺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农村金融天然涉及两个部门之间的资金动员与配置问题,必然具有支持农业和工业的功能,并且必然经历一个由支持工业为主、支持农业为辅到支持农业为主、支持工业为辅的过程。片面强调农业功能,将可能使工业部门发展缺乏原始积累或资金投入,延缓工业化进程和整体经济增长;片面强调工业功能,将导致农村金融资源过度抽取,限制农业发展,降低农村消费能力,拖住工业化步伐。因此,发展中国家一定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结合二元经济转换的阶段性需要,通过农村金融及其与城市金融的配合协调,努力实现农业与工业部门之间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两部门发展良性互动。
(二)农村金融功能是宏观、中观、微观三大功能的统一
坚持需求导向,把握金融功能,是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首要前提。结构视角将决定农村金融需求的外部生态系统由农户、农村经济增长扩展到二元经济,不仅符合经济现实,而且给我们科学全面认识农村金融功能提供了可能。
结构视角告诉我们,在我国当前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期,农村金融除具有清算和支付结算、促进资本积累、提供价格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经济资源、解决激励、管理风险等微观功能外,还具有满足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公司+农户”模式推广,农产品储藏、保鲜、运输、分割、精深加工、批发零售链条整合延伸等需要的中观功能;以及满足传统农业现代化改造、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等需要的宏观功能。因此,我们既要加快与农村微观金融功能相匹配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微型金融改革,合理引导农村非正式金融发展;又要通过出台类似美国《社区再投资法》等法规,约束与农村中观功能基本一致的农村商业性金融向农业投资;还要高度重视与农村宏观金融功能基本耦合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充分合理发挥其功能作用。
(3)农村金融不能完全商业化
在二元经济转换与市场经济转型交汇期,农村金融改革是否商业化问题是理论与实务界争议很大的问题。一方面有人主张实行农村金融商业化改革;另一方面有人则认为商业化将导致农村金融资源大量流出,出现严重市场失灵现象,使农村金融改革远离初衷。
笔者认为,农村金融是否商业化必须结合二元经济转换过程进行分析。在传统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转换的起步阶段,金融资源的有限性、农业支持工业的战略选择等因素,决定了农村金融运行常常以政府为主导,从而保证上述战略实施;在起步阶段完成至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前,一个社会逐渐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农村经济获得一定程度发展,农村金融此时应逐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同时政府还必须保留适当的干预;当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后,则应推进以市场为主导的内生式、成长型农村金融改革。换句话说,随着二元经济转换,农村金融将经历一个从金融抑制—金融约束—金融自由化的过程。当前,在二元经济约束、工农两部门比较生产率差异仍然客观存在背景下,按照城市金融改革模式,如果单纯强调农村金融商业化,固然可以提高农村金融的可持续能力,不仅难以达到资金回流农村的主观愿望,只会使这一流动加剧、加速,最终难以实现农村金融改革自身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的统一,难以实现农村金融福利、覆盖面与可持续性的统一,使改革远离初衷。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一矛盾和条件来研究安排农村金融改革,不可简单商业化。
(三)农村正式与非正式金融应优势互补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普遍存在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的“分割”与“共存”现象。一方面,正式金融以其规模、机制等优势可能会排斥非正式金融的生存,非正式金融则可能因其信息、成本等优势而占领一部分正式金融的服务领地。另一方面,正式金融将给非正式金融的运作发挥一定的示范作用,非正式金融又会在正式金融供给不足时发挥一定的弥补作用。
结构视角认为,一方面内生于传统农业的非正式金融具有成本、担保等优势,与传统农村、传统农户相藕合,如果二元经济转换没有完成、传统农业依然一定范围存在,那么它就有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提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建立在地缘、血缘关系之上的社会信用资本将会渐减少,而非正式金融因其交易对象、信贷规模、交易范围的有限性及金融监管的复杂性,将使得其既不足以满足“交易范围扩大”后农村微观金融需求,又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提升、传统农业改造等农村宏观金融需求。为此,在整个二元经济的转换阶段,我们应当在发展正式金融的同时,在坚持有效监管、风险可控前提下给予非正式金融适当的承认和扶持,以形成二者之间优势互补局面。
五、研究展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 “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可以说,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二元经济转换的阶段性目标,而“四化同步”则是二元经济转换的战略性路径,而在此过程中农村金融作为关联城乡金融资源的金融媒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的关系,科学认识并自觉运用其中规律,需要我们借鉴历史唯物主义、系统论、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金融生态学的一系列观点方法与研究成果,对相关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笔者认为,其一,关于农村金融抑制现象历史评价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对工业化进程中两部门之间的不平衡增长、农村金融抑制的必然性、农村金融抑制的“度”如何把握、农村金融如何为两部门资源合理协调配置服务、日本等成功实现二元经济转换的国家如何处理类似问题等方面展开分析研究和实证检验。其二,关于农村金融功能科学全面把握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自觉将农村金融研究与发展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深入实际调查分析二元经济转换背景下农村金融多元化、多层次、动态化的真正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及时调整并前瞻安排农村金融供给。而就我国当前而言,农村金融理论一是应高度重视刘易斯拐点是否真正在我国出现的研究,并据此安排农村金融改革;二是应充分认识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宏观、中观功能实现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加快推进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其三,关于农村金融是否商业化改革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对农村金融中的市场与政府关系、我国二元经济所处阶段等进行进一步研究论证。其四,关于农村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关系问题,还有待于我们不仅结合部门二元结构转换而且结合地理二元结构转换等,对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农村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互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Gurley, J. G. , Shaw, E. S.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67,15(3):42-47.
[2] Patrick, H.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 1966, 14(2):174 - 189.
[3] Mckinnon, D. J.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 Washington D. C. :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73.
[4] Galbis, V. Financial and Economic Growth in Less-Developed Counties: A Theoretical Approach[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77,13(2):58-72.
[5] Greenwood, J ., Smith, B. D. Financial Markets in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rket[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1997, 21 (1):145-181.
[6] 陈锡文.资源配置与中国农村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04,(1):4-9.
[7] 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8] 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9):30-42.
[9] 曾康霖.二元金融与区域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10] 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 陈军,曹远征.农村金融深化与发展评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2] 周立.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与实践调查[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3] 王曙光.金融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14]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M].金融研究,2005,(2):1-12.
[15] 蔡昉.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6] 武翠芳.中国农村资金外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7] 周振,谢家智,高庆鹏.内生金融发展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20-23.
[18] 王少国.金融发展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金融贡献[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9] 周振,谢家智,高庆鹏.内生金融发展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M].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
[19]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The Rural Financial Problems Under Structural Perspective
YANG Deping1,SHENG Wen2
(1.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China;
2.China Welfare Lottery Distribution and Management Center, Marketing Department Three, Beijing 100054,China)
Abstract :The dual economy is the basic prerequisite assumption, the primary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the fundamental constraining condition of rural finance. Rural finance is an important financial intermediary linking up the urban economy and the dual economy. The facts above determine that there is an essential and necessary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ual economy and the rural finance, and the rural finance must establish a "structure" perspective. The rural financial paradigm of the "structure perspective" considers that during the crucial historical period of realization of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we should not simply deny the financial repression phenomena, and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macro, meso and micro functions of rural finance; we should not promote reform with commercialization as single mode in rural financial field, and should positively promot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between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finance.
Key words: rural finance; dual economy; structure
(责任编辑:孟 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