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科技企业战略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2014-07-05雷舰

商业会计 2014年8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

摘要:在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方面,高科技企业与传统企业有着比较大的差异,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无法完全满足高科技企业绩效评价的需要,所以探索适合高科技企业自身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科技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及评价方法的不足,在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及修正现有的BSC考核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三层面、四维度”相结合的高科技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新体系,并对相关的绩效评价指标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 绩效评价 BSC 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综述

从现有的关于高科技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来看,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EVA为核心构建相应的绩效评价体系,如李文华(2012)对高科技企业EVA评价指标进行了设计,并提出了基于EVA的高科技企业绩效评价实施方案,该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不足是体系本身侧重于对财务因素的考量,而对影响企业绩效的非财务因素缺乏足够的考量。二是基于BSC构建相应的高科技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即围绕企业总战略从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流程层面、学习和成长层面设计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如邓文昊(2011)构建了基于BSC的高科技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并对相关指标进行了设计,该评价体系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围绕企业战略总目标,在四个维度设计相关绩效考核指标时,对利益相关者的考量存在不足,只着重对顾客、员工的相关绩效进行考核,而对影响企业绩效的其他重要相关者利益缺乏考量。有些学者已经意识到了以上两种绩效评价体系的缺陷,尝试从多维度完善现有的绩效评价体系,如霍江林(2011)首次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到高科技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当中,然而从其研究成果来看,在框架设计和指标设计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导致实际操作性受到比较大的影响。所以,进一步探讨和完善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修正BSC思想的高科技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平衡计分卡思想的必要性

(一)绩效评价体系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经济方面、生态方面、社会方面,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经济、生态、社会三者的关系,在损害生态环境、损害其他社会相关者利益的基础上,企业发展不可能长久。企业应该转变传统的财富观念,由“小财富观”转变为“大财富观”,企业只有构建内外和谐共赢的生存发展环境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和长青。

高科技企业作为一种以高新技术为主要投入,以技术生产、创造和利用为主要形式,以组织网络化和资源外取为主要模式,强调特殊人力资源的积累和运用,并追求持续创新的新型智力密集型企业,要想保持一定的持久性竞争优势,相比传统行业显得更为困难。因为高科技企业与传统行业相比,在生命周期、风险收益、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高科技企业提供的产品能否符合市场需求、能否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决定了企业生命周期的长短。当企业提供的产品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时,企业可以快速成长并迅速占领市场,而一旦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时,企业可能面临迅速退出市场的可能。对于始终处于技术不断创新的外部环境当中的高科技企业来说,必须具备快速响应外部条件变化的能力以及及时为市场提供优质环保产品或服务的能力。此时,企业只有处理好其与供应商、客户、员工、政府以及生态环境甚至竞争对手的关系,才有可能保持较久的生命力。

(二)绩效评价体系引入修正的平衡计分卡思想

平衡计分卡(以下简称“BSC”)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及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构建了财务与非财务并重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这种评价方法突破了传统主要以财务指标来衡量企业业绩的局限性,能够有效反映企业的真实状态,有助于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然而其突出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未囊括可持续发展理念,具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层面的考量不足。现有的BSC考核体系中,社会层面主要突出对股东、债权人、员工和顾客的考量,而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企业价值实现的主体多元化,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还包括供应商、政府部门、社区以及其他相关主体。这些主体都是企业价值创造的相关者以及企业价值的评价者,企业应当从多维度发展的角度进行相应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以满足多个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二是缺乏对生态层面的考量。企业要可持续发展则必须处理好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要体现节约环保的理念,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牺牲下一代利益为代价换取企业暂时的发展,这样的发展不可能长久,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如果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必将为市场所淘汰,修正的BSC思想应当重视对生态层面的考虑。

因此,对于智力资本、技术资本密集型的高科技企业来说,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能够快速响应外部市场需求的变化,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应当符合社会、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无法满足其自身业绩评价的需要。然而,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修正的BSC思想相结合的高科技企业战略绩效评价体系,正是一种满足上述要求的新的绩效评价思路。

三、“三层面、四维度”战略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指标设计

(一)战略绩效评价体系框架设计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BSC思想引入高科技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当中,按照由面为引导,维度为体现的思想,从而设计出了“三层面、四维度”的高科技企业战略绩效评价体系。具体思路为:首先高科技企业先确定企业的总体战略,制定总体战略的思路可以围绕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进行,即经济方面、生态层面和社会层面。围绕三个层面制定总体战略目标,将具体目标的实现通过修正BSC的四个维度予以具体化,从而形成“三层面”为总指引,“四维度”为实现工具的战略绩效评价体系。具体框架如图1所示。

1.根据企业使命确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高科技企业首先应当根据企业使命,通过内外部环境的分析,识别企业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可以采用SWOT分析法,从三个层面设计相应的总体战略目标。经济层面应当以EVA为核心指标,高科技企业不应当以当期实现利润多少或收益率来衡量经济方面的绩效。这一方面由于高科技企业必须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和人力培训成本,而这些支出势必影响当期的收益。另一方面,企业真实的成本除了内在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之外,还包括企业产生的外部成本,如与资源和环境相关的成本,虽然这些成本看似转嫁给了外部群体,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最终是由企业自身来承担。因此,经济层面以修正的EVA为核心进行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更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社会层面应当重点衡量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即员工幸福感如何、顾客满意度如何、供应商合作愉悦性如何以及政府公共利益保障程度如何等;生态层面企业应当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保,尽量少用不可再生资源,尽量减少污染排放,提供的产品必须要符合国家相关的环境要求等。

2.三个层面、四维度的有机结合。三个层面作为总体战略目标的指引,高科技企业在具体实现三个层面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将总体战略目标具体化到企业的四个维度,每个维度都应当体现三个层面的战略目标要求。这是由于BSC的四个维度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性,每个维度都会对同一个层面的目标实现产生影响,所以高科技企业应当以“三个层面”为指引,对每个维度进行细化的指标设计,以有效保障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3.绩效指标考核反馈调整。“三层面、四维度”的高科技企业战略绩效考核体系,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绩效评价体系,高科技企业应当定期对相关具体指标进行考核分析,之后反馈到总体战略层面,通过结合内外环境形式变化,进行相关战略指标的调整,从而形成一个内外互动的战略绩效评价体系环境,反馈调整机制的建立方法可以利用孙晓宇(2009)提出的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进行相关的制度设计,即依据BSC四维度之间指标的因果关系,定义各个维度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Vensim建模工具建立高科技企业四维度之间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动力学模型得出的结果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和反馈。

(二)“三层面、四维度”战略绩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设计

“三层面”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具体化的“四维度”考核指标,高科技企业需要在考虑每一维度测量对象和内容后,对该维度对应的三个层面的关键绩效内容进行界定,设置一系列相关指标,可以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判断等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从而设计出各个维度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以下是笔者基于科学发展理念和修正BSC思想设计的高科技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指标。

1.财务维度。财务维度具体要体现经济层面的战略要求,应当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质量、现金流量等角度予以设计;社会层面从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等方面进行设计;生态层面注重对能源利用、原材料利用、水资源消耗等方面进行设计。当然,每个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可能有所区别,所以在进行设计相关指标的时候企业可以灵活进行选择。

2.利益相关者维度。高科技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除了顾客之外,还包括员工、股东、债权人、供应商、政府部门、社区等。经济层面该维度企业要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障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社会层面应当重点对就业稳定性、产品安全性等进行考虑;生态层面关注废弃物的相关处理能力。

3.内部流程维度。高科技企业应当优化内部流程,加强技术创新及产品快速推向市场的能力,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具体到经济层面,应当重点对企业资产使用效率进行考核;社会层面应注重内部生产的安全性、工作环境的舒适性等的考核;生态层面注重考量生产过程中的清洁程度。

4.学习与成长维度。高科技企业尤其要重视学习与成长维度,因为高科技企业属于知识资本、技术资本密集型企业,其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人员培训等方面,企业应当特别注重内部学习和成长。经济层面应当反映研发投入程度、人力资本投入程度以及技术革新次数等;社会层面应当反映员工培训情况等。生态层面主要关注研发产品的环保性。

以上四个维度的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高科技企业在对相关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筛选之后,应当确定相关指标的权重。在确定相关指标权重时,既要考虑各指标对经济、社会、生态层面的影响是否更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还要考虑各指标的可计量性、可控性等,且各个指标的权重应当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目前常用的指标权重确定的定量方法为层次分析法(以下简称“AHP”),通过该方法并结合专家调查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AHP的运用思路是首先建立目标体系层次结构,然后分层次建立矩阵,最后进行一致性检验。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修正BSC思想的高科技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三个层面的指标,层次分明,可以有效运用该方法进行权重的识别。

四、结束语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修正BSC思想而构建的“三层面、四维度”的高科技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企业总体战略目标通过三层面的四维度具体“渗透”,为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具体的考核工具,为完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然而要真正发挥绩效评价的功能,企业必须加强自身认识,改变重技术轻管理的观念,完善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同时营造积极创新的公司文化氛围等。X

参考文献:

1.邓文昊.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科技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1.

2.霍江林,刘素荣.企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BSC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视角[J].财会月刊,2011,(5).

3.李文华.高新技术企业业绩评价的EVA方法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4.孙晓宇.高新技术企业动态战略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9.

5.温素彬,黄浩岚.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的企业绩效评价——绩效三棱镜的应用案例[J].会计研究,2009,(4).

作者简介:

雷舰,男,硕士,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系,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1.根据企业使命确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高科技企业首先应当根据企业使命,通过内外部环境的分析,识别企业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可以采用SWOT分析法,从三个层面设计相应的总体战略目标。经济层面应当以EVA为核心指标,高科技企业不应当以当期实现利润多少或收益率来衡量经济方面的绩效。这一方面由于高科技企业必须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和人力培训成本,而这些支出势必影响当期的收益。另一方面,企业真实的成本除了内在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之外,还包括企业产生的外部成本,如与资源和环境相关的成本,虽然这些成本看似转嫁给了外部群体,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最终是由企业自身来承担。因此,经济层面以修正的EVA为核心进行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更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社会层面应当重点衡量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即员工幸福感如何、顾客满意度如何、供应商合作愉悦性如何以及政府公共利益保障程度如何等;生态层面企业应当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保,尽量少用不可再生资源,尽量减少污染排放,提供的产品必须要符合国家相关的环境要求等。

2.三个层面、四维度的有机结合。三个层面作为总体战略目标的指引,高科技企业在具体实现三个层面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将总体战略目标具体化到企业的四个维度,每个维度都应当体现三个层面的战略目标要求。这是由于BSC的四个维度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性,每个维度都会对同一个层面的目标实现产生影响,所以高科技企业应当以“三个层面”为指引,对每个维度进行细化的指标设计,以有效保障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3.绩效指标考核反馈调整。“三层面、四维度”的高科技企业战略绩效考核体系,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绩效评价体系,高科技企业应当定期对相关具体指标进行考核分析,之后反馈到总体战略层面,通过结合内外环境形式变化,进行相关战略指标的调整,从而形成一个内外互动的战略绩效评价体系环境,反馈调整机制的建立方法可以利用孙晓宇(2009)提出的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进行相关的制度设计,即依据BSC四维度之间指标的因果关系,定义各个维度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Vensim建模工具建立高科技企业四维度之间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动力学模型得出的结果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和反馈。

(二)“三层面、四维度”战略绩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设计

“三层面”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具体化的“四维度”考核指标,高科技企业需要在考虑每一维度测量对象和内容后,对该维度对应的三个层面的关键绩效内容进行界定,设置一系列相关指标,可以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判断等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从而设计出各个维度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以下是笔者基于科学发展理念和修正BSC思想设计的高科技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指标。

1.财务维度。财务维度具体要体现经济层面的战略要求,应当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质量、现金流量等角度予以设计;社会层面从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等方面进行设计;生态层面注重对能源利用、原材料利用、水资源消耗等方面进行设计。当然,每个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可能有所区别,所以在进行设计相关指标的时候企业可以灵活进行选择。

2.利益相关者维度。高科技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除了顾客之外,还包括员工、股东、债权人、供应商、政府部门、社区等。经济层面该维度企业要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障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社会层面应当重点对就业稳定性、产品安全性等进行考虑;生态层面关注废弃物的相关处理能力。

3.内部流程维度。高科技企业应当优化内部流程,加强技术创新及产品快速推向市场的能力,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具体到经济层面,应当重点对企业资产使用效率进行考核;社会层面应注重内部生产的安全性、工作环境的舒适性等的考核;生态层面注重考量生产过程中的清洁程度。

4.学习与成长维度。高科技企业尤其要重视学习与成长维度,因为高科技企业属于知识资本、技术资本密集型企业,其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人员培训等方面,企业应当特别注重内部学习和成长。经济层面应当反映研发投入程度、人力资本投入程度以及技术革新次数等;社会层面应当反映员工培训情况等。生态层面主要关注研发产品的环保性。

以上四个维度的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高科技企业在对相关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筛选之后,应当确定相关指标的权重。在确定相关指标权重时,既要考虑各指标对经济、社会、生态层面的影响是否更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还要考虑各指标的可计量性、可控性等,且各个指标的权重应当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目前常用的指标权重确定的定量方法为层次分析法(以下简称“AHP”),通过该方法并结合专家调查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AHP的运用思路是首先建立目标体系层次结构,然后分层次建立矩阵,最后进行一致性检验。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修正BSC思想的高科技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三个层面的指标,层次分明,可以有效运用该方法进行权重的识别。

四、结束语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修正BSC思想而构建的“三层面、四维度”的高科技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企业总体战略目标通过三层面的四维度具体“渗透”,为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具体的考核工具,为完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然而要真正发挥绩效评价的功能,企业必须加强自身认识,改变重技术轻管理的观念,完善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同时营造积极创新的公司文化氛围等。X

参考文献:

1.邓文昊.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科技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1.

2.霍江林,刘素荣.企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BSC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视角[J].财会月刊,2011,(5).

3.李文华.高新技术企业业绩评价的EVA方法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4.孙晓宇.高新技术企业动态战略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9.

5.温素彬,黄浩岚.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的企业绩效评价——绩效三棱镜的应用案例[J].会计研究,2009,(4).

作者简介:

雷舰,男,硕士,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系,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1.根据企业使命确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高科技企业首先应当根据企业使命,通过内外部环境的分析,识别企业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可以采用SWOT分析法,从三个层面设计相应的总体战略目标。经济层面应当以EVA为核心指标,高科技企业不应当以当期实现利润多少或收益率来衡量经济方面的绩效。这一方面由于高科技企业必须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和人力培训成本,而这些支出势必影响当期的收益。另一方面,企业真实的成本除了内在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之外,还包括企业产生的外部成本,如与资源和环境相关的成本,虽然这些成本看似转嫁给了外部群体,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最终是由企业自身来承担。因此,经济层面以修正的EVA为核心进行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更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社会层面应当重点衡量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即员工幸福感如何、顾客满意度如何、供应商合作愉悦性如何以及政府公共利益保障程度如何等;生态层面企业应当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保,尽量少用不可再生资源,尽量减少污染排放,提供的产品必须要符合国家相关的环境要求等。

2.三个层面、四维度的有机结合。三个层面作为总体战略目标的指引,高科技企业在具体实现三个层面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将总体战略目标具体化到企业的四个维度,每个维度都应当体现三个层面的战略目标要求。这是由于BSC的四个维度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性,每个维度都会对同一个层面的目标实现产生影响,所以高科技企业应当以“三个层面”为指引,对每个维度进行细化的指标设计,以有效保障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3.绩效指标考核反馈调整。“三层面、四维度”的高科技企业战略绩效考核体系,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绩效评价体系,高科技企业应当定期对相关具体指标进行考核分析,之后反馈到总体战略层面,通过结合内外环境形式变化,进行相关战略指标的调整,从而形成一个内外互动的战略绩效评价体系环境,反馈调整机制的建立方法可以利用孙晓宇(2009)提出的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进行相关的制度设计,即依据BSC四维度之间指标的因果关系,定义各个维度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Vensim建模工具建立高科技企业四维度之间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动力学模型得出的结果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和反馈。

(二)“三层面、四维度”战略绩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设计

“三层面”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具体化的“四维度”考核指标,高科技企业需要在考虑每一维度测量对象和内容后,对该维度对应的三个层面的关键绩效内容进行界定,设置一系列相关指标,可以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判断等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从而设计出各个维度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以下是笔者基于科学发展理念和修正BSC思想设计的高科技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指标。

1.财务维度。财务维度具体要体现经济层面的战略要求,应当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质量、现金流量等角度予以设计;社会层面从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等方面进行设计;生态层面注重对能源利用、原材料利用、水资源消耗等方面进行设计。当然,每个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可能有所区别,所以在进行设计相关指标的时候企业可以灵活进行选择。

2.利益相关者维度。高科技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除了顾客之外,还包括员工、股东、债权人、供应商、政府部门、社区等。经济层面该维度企业要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障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社会层面应当重点对就业稳定性、产品安全性等进行考虑;生态层面关注废弃物的相关处理能力。

3.内部流程维度。高科技企业应当优化内部流程,加强技术创新及产品快速推向市场的能力,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具体到经济层面,应当重点对企业资产使用效率进行考核;社会层面应注重内部生产的安全性、工作环境的舒适性等的考核;生态层面注重考量生产过程中的清洁程度。

4.学习与成长维度。高科技企业尤其要重视学习与成长维度,因为高科技企业属于知识资本、技术资本密集型企业,其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人员培训等方面,企业应当特别注重内部学习和成长。经济层面应当反映研发投入程度、人力资本投入程度以及技术革新次数等;社会层面应当反映员工培训情况等。生态层面主要关注研发产品的环保性。

以上四个维度的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高科技企业在对相关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筛选之后,应当确定相关指标的权重。在确定相关指标权重时,既要考虑各指标对经济、社会、生态层面的影响是否更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还要考虑各指标的可计量性、可控性等,且各个指标的权重应当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目前常用的指标权重确定的定量方法为层次分析法(以下简称“AHP”),通过该方法并结合专家调查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AHP的运用思路是首先建立目标体系层次结构,然后分层次建立矩阵,最后进行一致性检验。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修正BSC思想的高科技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三个层面的指标,层次分明,可以有效运用该方法进行权重的识别。

四、结束语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修正BSC思想而构建的“三层面、四维度”的高科技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企业总体战略目标通过三层面的四维度具体“渗透”,为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具体的考核工具,为完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然而要真正发挥绩效评价的功能,企业必须加强自身认识,改变重技术轻管理的观念,完善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同时营造积极创新的公司文化氛围等。X

参考文献:

1.邓文昊.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科技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1.

2.霍江林,刘素荣.企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BSC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视角[J].财会月刊,2011,(5).

3.李文华.高新技术企业业绩评价的EVA方法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4.孙晓宇.高新技术企业动态战略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9.

5.温素彬,黄浩岚.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的企业绩效评价——绩效三棱镜的应用案例[J].会计研究,2009,(4).

作者简介:

雷舰,男,硕士,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系,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