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摄影信箱

2014-07-04

摄影世界 2014年6期
关键词:单反相机变焦画幅

听说现在收藏手动镜头的圈子越来越火,为什么?哪些品牌的手动镜头比较有特点?能谈谈玩手动镜头的心得吗?

摄影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显著的进化当属感光元件的变革,而最有趣的进化非镜头莫属。除了收藏,使用手动对焦镜头本身也是值得玩味的过程。在相机尚未进入电子化的年代,更换不同品牌的摄影器材并不像今天这样困难。那时,相机机身与镜头只有机械连接,许多品牌的相机机身和镜头都使用相同的卡口,如M42螺口和PK卡口,相机、镜头的兼容性好,可供摄影者选择的镜头也很多。为了竞争,镜头制造商们不断推陈出新,力争将自家镜头做得更精、更好,做出自己的特色。而现在,由于相机电子化程度极高和商业目的,各品牌相机只能使用同品牌镜头或少数镜头生产厂商为各品牌相机专门生产的“副厂”镜头,镜头只能随着相机“从一而终”。现在的大众品牌镜头不是尼康就是佳能,而索尼是剑走偏锋,适马、腾龙等厂商也只能分食有限的市场份额,在这种局面下,经典镜头不断被超越的时代已逐渐成为一种回忆,收藏的逐年升温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以前的手动镜头都有自己的成像特点而形成“个性”,像徕卡镜头就是全能的代名词,最大光圈下的锐度和色彩表现堪称一绝;蔡司的几只标头则被称为“人类光学的典范”;施耐德镜头则胜在均衡,它的超级安古龙广角镜头地位至高无上;安琴镜头的成像带有法国人特有的浪漫,那种带有微微慧差的成像有着独特的魅力。不过,绝大多数历史上著名的手动镜头,在成像质量上与现代自动镜头相比仍然有明显差距。尤其是在主流数码单反相机像素已经超过2000万的今天,很多老镜头在分辨率、锐度、像差等方面都无法满足现代单反相机的需要。极少数成像性能可与现代自动镜头抗衡甚至仍然可以傲视现代镜头的,都价格不菲,很多甚至是天价。这些手动镜头,但凡一个能够在硬指标上跟得上时代的,其在成像风格、做工质量、品牌文化等方面的魅力,都会让人趋之若鹜。当一个真正的玩家在玩味一只手动镜头时,也是在体会着人类光学史上的探索和努力。而那些有着悠久历史,已经镜身遍布露白,甚至镜头脱膜的手动镜头,在岁月中留下了历史的痕迹。它们可能经过许多人使用在很多机身上,拍摄过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和景物。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它记录,品味新的故事和传奇。

以摄影采风为目的的旅行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以摄影为目的的旅行和传统旅行模式必然不同,摄影采风旅行讲究季节、天时、温度、气候、地理甚至民俗等因素,你在出发之前都要对这些有一个基本了解。而且摄影旅行通常不会像传统旅行一样赶时间,节奏上会慢很多,到一个地方呆上两三天,再继续前行。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请一个熟悉当地的向导,在寻找精确拍摄地点上会事半功倍。在时间安排上,旅行采风也未必非要去赶一些旅游旺季,众多的游客也意味着会失去很多的拍摄机会;相反,淡季时的景色如果静心拍摄,一样可以出很多大片。

用微距镜头拍摄人像可以吗?我使用的是佳能系统,选择哪款镜头更实用一些?另外,拍摄技巧上也请介绍一下。

关于人像摄影,我们在拍摄时往往会考虑主题、构图、留白等问题,使用微距镜头拍出的人像作品却可以打破这种常规,很多引人注目的照片往往都是违背拍摄常理和既定摄影守则的。从微距镜头的视角去观察被拍者,摄影师的视角也随之发生改变,需要判断被拍者可以着重刻画的特征,例如眼睛、嘴巴、颧骨等,既可以单独体现,也可以放到一个画面中一同展现,抑或试着拍模特的半张脸,在半脸中强调细节,加强读者的印象。而为了拍出精确对焦的局部照片,手动选择自动对焦点是必须的。

佳能EF 100毫米F2.8L IS USM微距镜头是较理想的镜头,在你使用的时候可以不被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所限制,能尽可能靠近拍摄对象,就像是使用广角镜头一样。并且100毫米的焦距让你在获得不错特写的同时又不会造成五官的扭曲。光线不足时,这只镜头的双重IS影像稳定器能实现最大相当于约4级快门速度的手抖动补偿效果,可提高出片成功率。

延时摄影属于摄影还是摄像?什么题材适合延时摄影?

顾名思义,延时摄影就是将很长一段时间发生的事物以快进的方式播放,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到事情发生的动态。延时摄影还是属于摄影范畴,以往多在影片编辑软件上串联起多张定点拍摄的静态影像,再以较快的播放速度放映延时摄影。近一年多,不少新发布的相机都搭载了延时摄影功能,在相机中就可直接录制完成。适合延时摄影的题材很广泛,互联网上的作品大多表现天空流云和晨昏变化、繁忙的街景、会展布置中的过程等等。在拍摄时,通常需要用脚架定点拍摄,在开拍前就将对焦、曝光、白平衡等设置设定稳妥,中途不要随意改变(拍日落时除外)。如果你想计算自己究竟拍了多少张画面,可将最后的录影频率乘上影片时间,便可得出总影格数。例如24fps的频率下录了60秒,则总影格数就是24×60=1440张。

什么是曝光变焦拍摄?能否介绍一下曝光变焦拍摄的方法?

不知你对Photoshop滤镜中的“径向模糊”功能是否有印象,它能制造出一种聚焦的特别视觉感,这在摄影中被称作“曝光变焦拍摄法”,即在曝光的过程中变焦,使影像产生向中心聚焦的感觉,也俗称“拉爆”。这种摄影效果,能让平凡的画面变得有趣起来。其拍摄手法很简单,可在快门优先或手动模式下进行,因为只有在这两个模式下才能完全掌握要设置的快门速度。将快门速度调慢到半秒以上或更久,使曝光时间足以让你完成变焦行程即可。当对准拍摄物后,半按快门对好焦点,在按下去的同时快速转动变焦环完成变焦行程。如果怕自己的手不稳,也可以使用脚架协助,如果在光线较强的室外,不妨将ISO和光圈都调到最小,并搭配偏光镜或减光镜,以免曝光过度。

定焦镜头是否在全画幅相机和非全画幅相机中都能用?

这个问题问得不是很严谨,确切地说,决定一款镜头是否能用在全画幅单反相机或非全画幅单反相机上,不是取决于“定焦”或“变焦”,而是由镜头的尾部结构(不光是卡口)所决定的。比如佳能的数码单反相机,非全画幅的单反相机可使用EF和EF-S镜头,而全画幅的单反相机只能使用EF镜头。佳能有四款EF-S系列镜头,分别是:EF-S 10-22mmF3.5-4.5 USM、EF-S 60mmF2.8 Macro、EF-S 17-55mmF2.8和EF-S 18-200mmF3.5-5.6 USM,其中EF-S 60毫米F2.8 Macro是定焦镜头,在全画幅的单反相机上就不能使用。

低端的定焦镜头在光学素质上是否要优于“大三元”变焦镜头?

考量镜头素质的指标有很多,比如光圈大小、解像力强弱、变形控制、防尘防潮防撞击性能等等。在最大光圈上,“大三元”都是F2.8,相比定焦镜头而言,F2.8 的光圈显然不够大,而各品牌的低端标准定焦头大都从F1.8起步,这其中差了一挡多光圈。光圈上没有优势,成像效果自然也会有所不同。也许有人会搬出MTF曲线图来说事,我不建议参考网上的这些测评,相信眼睛可以看到拍摄效果。按照实际拍摄经验,在定焦镜头面前,“大三元”镜头的劣势无可遁形,甚至可以说是全军覆没。即便是一只价格仅仅600元的佳能50毫米F1.8镜头的解像力也完全超过EF 24-70mmF2.8L镜头,虽然它们之间的价格相差将近20倍。

如果自学摄影,该选择哪些摄影教程?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练习去提高?

基础书籍为你推荐《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教材》(上、下册),和迈克尔·弗里曼的《光的运用》、《摄影师的思想》、《摄影师的视界》三部曲,这三本书写得很好,至于其他书籍,就是仁者见仁了,可以根据学习进阶程度与发展方向去找自己感兴趣的。

学摄影的第一步,应先从构图开始,在一个时间段内,只练习构图,从远景到近景,从风景到人文,争取把自己的构图水平提升到基本忽略日常错误的水平上,然后再集中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练习准确曝光,解决好构图和准确曝光的问题。至于片子的感觉、内涵、思想等也必须要考虑,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摄影不仅是学习技术的过程,更关系到个人审美趣味和综合文化修养。安塞尔·亚当斯有句话说得好:“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也就是说,摄影技术是基础,要想拍出好照片,基础固然重要,但不是决定因素,要有自己的视角、感受和思想。面对同样一片风景,每个人看到和体验到的都不同,有人拍出了风景的大气,也有人拍出了风景的温柔,更有人拍出了风景的忧伤。境由心生,这个心不仅仅是看片人的心,更是体现摄影者本人的内心世界。另外,平日多看一些好照片,国内外知名摄影师的片子,思考一下别人为什么这样拍,片中所表达的感情和情绪,要时刻加入自己的体会去感受。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积累的过程,不要一下渴望成为高手,把心态沉淀下来,慢慢积累,才会逐渐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单反相机变焦画幅
1000人数据大调查
1000 人数据大调查
全画幅机身
PAUL GALL AGHER 大画幅黑白风光
大变焦比镜头
合理变焦拍远景
宽谱段、动态局部高分辨离轴主动反射变焦系统
扫描型长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单反相机巧防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