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蝴蝶迷”的长相

2014-07-04

党建文汇·下 2014年4期
关键词:曲波林海雪原出场

“蝴蝶迷”是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中的女土匪,读过这本小说的人,估计对她的长相印象不浅。

何以如此?盖因作者在“蝴蝶迷”出场时浓墨重彩,狠狠地给了她一个特写:“‘叫他妈的下地狱爬刀山,嘿!穷棒子,看看谁斗过谁?从许大马棒背后钻出一个女妖精,她的脸像一穗带毛的干包米,又长又瘦又黄,镶着满口的大金牙,屁股扭了两扭,这是谁都知道的蝴蝶迷。”

这里的寥寥几笔显然还不解恨,于是,作者在讲述其身世时没忘了补描,以便坐实她的长相:“要论起她的长相,真令人发呕,脸长得有些过分,宽大与长度可大不相称,活像一穗包米大头朝下安在脖子上。她为了掩饰这伤心的缺陷,把前额上的那绺头发梳成了一个很长的头帘,一直盖到眉毛,就这样也丝毫挽救不了她的难看。还有那满脸雀斑,配在她那干黄的脸皮上,真是黄黑分明。为了这个她就大量抹粉,有时竟抹得眼皮一眨巴,就向下掉渣渣。牙被大烟熏得焦黄,她索性让它大黄一黄,于是全包上金,张嘴一笑,晶明瓦亮。”

似乎为了证明“蝴蝶迷”是一个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家伙,在小说结尾处,作者特意安排杨子荣一刀把她劈死:“‘蝴蝶迷看刀!”随着喊声,蝴蝶迷从右肩到胯下,活活的劈成两片,肝肠五脏臭烘烘地流了满地。”可见,“蝴蝶迷”不仅长相丑陋,而且体内肮脏。

当年《林海雪原》面世时,我们便已知道这部小说并非凭空虚构,而是实有其人其事。但是,让笔下的人物长成什么样,作者却大权在握。于是,正面人物出场时,个个神采奕奕,相貌堂堂;反面人物亮相时,则人人歪瓜裂枣,长得砢碜。曲波便是通过文学权力进而体现政治权力的判官,通过身体修辞,给正、反人物打上了特殊的标记。这样,人物一出来仿佛就有了气场,其长相已在散发着“正气”或“匪气”的信号。

那么现实中的“蝴蝶迷”的长相如何呢?看了一些史料时,令我吃了一惊。

1999年,姚丹(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为撰写博士论文,曾对曲波做过两次采访。当她问起“蝴蝶迷”的原型情况时,曲波的第一句话便是:“‘蝴蝶迷,长得很漂亮。”谈到与“蝴蝶迷”谈判时,曲波甚至还加了点“描写”:“‘蝴蝶迷下山的时候,她里面穿着丝绒的衣服,带着小手枪,外面披着斗篷;带了八个警卫员,好家伙,‘哗哗地下来。”(《重回林海雪原——曲波访谈录》)。这就意味着现实中的“蝴蝶迷”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很威风。

另一个版本的“蝴蝶迷”(王相礼《蝴蝶迷之谜》)告诉我们:“其实,现实生活中的“蝴蝶迷”却是一个很有文化素养的女人,她不但懂理懂道,而且还是一个上过哈尔滨女专的文化人,其模样也是个百里挑一的漂亮女子。”

如此看来,当年的“蝴蝶迷”的长相,经曲波与这位作者相互印证,已经很是清楚了。

(摘自《新民晚报》 赵 勇/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曲波林海雪原出场
林海雪原(五)
林海雪原(三)
林海雪原(二)
林海雪原(四)
曲波变换三维地震数据去噪技术
林海雪原 玉舍雪山滑雪场
看这不寻常的出场
瞒天过海
出场、占位,及其批判——一种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出场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