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新闻报道语言的变化看国企新闻评论文风改革

2014-07-04卢俊贾谨如

企业文明 2014年6期
关键词:文风新闻宣传国有企业

卢俊+贾谨如

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转型期和传播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言论自由大大提升,新闻评论极度活跃,触角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作为媒介话语的组成部分之一的新闻评论,在引导社会舆论、维护主流价值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国有企业要想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就应当重视新闻评论宣传工作,因为它具有重要的深度报道、挖掘企业文化和传承企业精神的作用。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语言的灵魂。列宁说过:“好的语言,能出人意料的恰当,表现出相当复杂的本质。”随着中央关于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亲民而务实,中宣部《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更是再次强调了改进文风的重要性,重视文风问题,创造一种准确、鲜明、生动、简洁、通俗的文风,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国有企业文风建设并非文辞小事,体现的是企业的精神、文化甚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本质与核心。

何谓新闻评论“文风”?

新闻作品反映的风尚、风格与格调即为新闻文风,新闻文风不仅要高度重视语言问题,还要了解传媒与受众之间存在的关系,掌握传媒的社会职能,只有这样才能在新闻写作中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作风、中心思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来。

在中国历史社会中,文风改革有其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在党成立初期、延安整风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及改革开放以来,都进行过文风的大转变运动,一再提出文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文风改进中的语言变化并不是改变现有中国思想的“话语体系”,而是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的中国话语体系前提下,完善其表现方式,增强其表达能力。

新闻评论人:作者的风格和人格特点

新闻评论文章不同于普通的新闻报道,需要具有个人独特的见解和洞察力,是带有鲜明个人写作特点和宣传手段的重要工具,因此文风首先是作者的个人语言、思想风格和人格特点。文风反映作风,是一个人情感态度的自然流露。对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而言,文风就是态度。一个思想作风不正的人,不可能有好的文风,也很难写出好的文章来。每个人表达的方式和语言特色都不尽相同,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写作形式,其背后蕴藏着立场、习惯和态度,代表着宣传机构的价值观和舆论导向,具有强烈的组织化行为特征。

国企代言人:新闻宣传的发展方向

当前,国有企业处于转变发展方式、应对市场竞争的转折时期,作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宣传工作担负着宣传企业文化、理念、团结统一员工思想、鼓舞员工士气的重大责任。因此,新闻宣传的文风建设直接关系到未来国有企业新闻宣传的方向和主流价值观的营造。

国有企业新闻评论文风的改革重点并不在于让受众易于接受,而是推动转型期中国国有企业新闻宣传的发展方向;文风建设并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从实质上促进“讲实话,讲真话”的氛围和环境,促进公共领域建设,促进民主、自由、开放的舆论环境,进而促进国有企业发展,拉动国家经济命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改进新闻评论文风的必要性

文风的改进不仅是国家的方针政策要求,同时也是随着新时期社会的发展提出的时代要求。作为重要的新闻报道手段和传递国有企业价值理念的新闻评论文风理应受到重视,这不仅有助于树立国有企业公众形象,同时也有利于国企媒体文化建设,传达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新时代对国有企业新闻宣传思想要求的改变

近年来,在我们的新闻媒体中,枯燥乏味、浅薄平庸、胡编滥造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形成了一种令人忧虑的恶劣文风。有人将其中带有普遍性的弊病归纳为八条,谓之“新八股”,即:表达不清,内容空洞;画蛇添足,拖泥带水;语言蹩脚,老调常弹;居高临下,板脸训人;胡编瞎造,东拼西凑;穿靴戴帽,乱贴标签;高高在上,不切实际;爆炒明星、哗众媚俗。这些由于新闻语言表达不当而引发的文风不端正的现象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内容的传播与价值观的输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明确将“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作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项重要内容,即要求新闻宣传简洁直白,报道实质内容。

随着市场媒体、网络媒体的冲击,企业新闻宣传媒体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新闻策划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对新闻事件处理形式不活、角度不新等问题,这对新时期企业新闻宣传发展提出了新挑战。在新形势下,创新新闻宣传观念、手段和形式,是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努力方向。

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人们传播、接收信息的方式,手机、微博、微信、多媒体客户端等多种多样的移动终端的出现,扩大了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受众不仅仅局限于固定的频道、固定的地点以及固定的方式,而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渠道获取信息。

多元化的渠道决定了多样化、个性化的新闻宣传方式,如微博140字的微传播、微信的更为私密化的微信公众账号传播、博客的平民化宣传话语传播等,都适应了碎片化、分众化的新时代要求。

面对新的传播环境,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应当积极适应,扩大传播途径,如开通企业公众微信账号、企业微博等方式来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企业宣传,同时也要善于改变表达方式,如语言简单明了、活泼生动,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进而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言论开放的要求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公民摇身一变由单纯的信息接受者转变成为信息的生产者,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与自由,言论的自由和开放性大大提升。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下,受众对于信息的速度、质量,甚至是信息的接受程度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符合受众的兴趣、接受方式的言论才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作为国有企业的新闻宣传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进行全面改革,融入高速、快捷的信息时代,利用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进行自身企业形象宣传和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原有呆板、冗长的传播内容,老旧的传播方式以及格式化的新闻语言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无法满足对信息越来越高要求的受众,转变思想,改革新闻文风,成为了势不可挡的趋势。

国有企业新闻评论文风改革工作

的开展

目前,大型国有企业基本都开设了网络新闻宣传平台,甚至有部分重视新闻宣传工作的企业专门设有新闻评论板块,为国有企业舆论阵地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国有企业在新时期,应当适应信息时代的瞬间变化的要求,转变评论文风,树立全新的社会形象。

评论语言的亲和力、感染力和传播力

在传播学领域,新闻语言是新闻传播媒介与广泛隐匿分散的受众间对话的桥梁。需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其传播目的是使受众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完成信息的有效传播。亲和力是指报道与受众之间的紧密感、亲切感、信任感、互动性、关注度和接受度。因此只有新闻语言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再是大而空的官话套话,语言新鲜活泼具有感染力,受众才会对新闻报道产生亲切之感,新闻报道的传播力才会大大提高。

新媒体时期,受众具有更自由的表达权利和选择权,并不再是被动的接收信息,只有新闻语言贴近受众才能被其接受,假大空的表达方式只能产生负面的排斥情绪。新闻是写给人们看的,要使读者愿看,就得把新闻语言写得生动有趣。语言生动了,才能使读者在脑海里再现或完善事物的形象,并在思想上发生共鸣。呆板老套、陈词滥调的语言只能使文章显得枯燥艰涩,活泼清新的文风才会让文章充满新意。

新鲜活跃的语言表达和新闻语言的来源密不可分,如取之于民的接地气新闻源就很容易写出亲切、鲜活的文风特色。如中国石油新闻中心的“观点·评论”板块中的“一线报道”专题中新闻评论语言新鲜活泼,脱去了大型国有企业一向庄严、呆板的企业形象外衣,评论报道语言也更具软性和活力。2014年4月10日的新闻评论文章《一线声音:到基层调研应下好“五子棋”》中“吃透精神,定准‘调子;端正作风,放下‘架子;倾听心声,记入‘本子;真抓实干,出好‘点子;谦虚好学,借好‘脑子”的五子棋策略,语言生动形象,亲切通俗,一下子拉近了与受众的心理距离,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中石化新闻中心新闻宣传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板块多样而细化,在“热点专题”板块中2013年9月26日发表的《跳起“质量”“集体舞”》,谈到“在这个名为‘质量的‘集体舞中,没有观众,人人都是舞者,企业、部门和广大的一线员工,一个都不能少,一天都不放松。作为舞者,我们主动跟上‘质量节奏,从各个角度为‘质量作贡献。作为导演,我们除了把握自己的舞步,也带动、协调着身边的人,让‘质量真正成为一支‘集体舞……”,这一段放置主标题下的编者按,利用耳目一新的表达方式将企业员工与质量生产牢牢地联系在一起,不仅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也活跃了企业内部文化,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凝聚到经济建设的总目标上。

评论语言简洁平实、通俗了然

习近平指出,改进文风,在三个方面下功夫、见成效很重要。一是短。力求简短精炼、直截了当,要言不烦、意尽言止,观点鲜明、重点突出。坚持内容决定形式,宜短则短,宜长则长。二是实。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三是新。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有新思路、新举措、新语言,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说明了写文章在语言风格上不仅应该简洁通俗,更应该实际易懂。

新闻语言的首要特点必须具体实在,要使读者在阅读时有亲临其事、亲见其人、亲睹其物、亲闻其声之感。英国文学巨子莎士比亚也曾指出:“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语言简洁平实,没有多余的繁华词缀、赘余描绘,会让文章显得轻巧、质朴,便于快速传播。简洁朴实的新闻语言,在碎片化时代不仅为受众最快速度的掌握核心内容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朴实的新闻语言让宣传内容并不艰涩,易于接受,增强传播效果。当然,这需要新闻评论者要有言简意赅的概括能力和繁而化简的表达能力。在中国石化新闻中心“热点专题”板块中2013年4月2日撰文《为了保证油品质量,我们这样做》,一句肯定简短、充满诚意和行动力的“这样做”,立刻摆脱了假大空的口号式宣传,在受众心中树立起“实干家”的企业形象。主题下进行具体工作开展情况解析,图文结合,文字也仅短短一行做简要解释,详略有序。

媒体不是官员专有的话筒,而是社会三大话语系统——官员话语、精英话语和平民话语交流与协商的平台。所以,国有企业新闻宣传要想获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就要使用平民话语,讲述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语言。在中石化新闻中心“热点专题”板块2013年2月19日发表的评论文章《集中发展让能源“填饱肚子”》,分析了“对外依存度过高,我国能源‘饿肚子”的现状,同时提出了“能源建设基地化,炼厂扎堆提能效”的解决措施。面对能源问题,对老百姓不是很了解的生僻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便于理解的语言文字,让新闻内容更加通俗明白,拉近了与受众的心理距离,也争取到了群众的话语阵地。中石油新闻中心2014年3月13日发表的文章《安全监管:严是爱,松是害》中提到“安全是一切生产活动的前提,没有人不知道生命至上的道理。但事故隐患总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岗位操作人员也常常“不识庐山真面目”,所以,就需要专业人员用“火眼金睛”和“探雷神器”进行监管。“严是爱,松是害,放纵懈怠终是害”。“眼睛容下一粒沙,事故风暴漫天刮”等语句都平实朴素、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但是却意味深长,传达了明确深厚的思想内涵,这在国企新闻宣传中是十分难得的。

妙用文学表现手法增强文章传播力

优秀的政研论文应该借鉴散文和杂文的表现手法。一篇好论文,其读者无论是领导干部、政工骨干,还是普通群众,都能从中获得知识和启发,都能使读者感受到思想的伟大力量,享受到阅读的快乐与满足。反之,这篇论文则极有可能是“政研八股”,应该摒弃。在新闻宣传报道中,文学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可以极大地提升文章的审美价值,提高受众的阅读情趣。

中石化新闻中心专门开辟了“石化文苑”板块,登载各样文学美文,如:《古街听曲儿》《山居野趣》《清明夜话》等,虽然内容与直接的经济生产关联不大,但是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提高了审美愉悦感,代表了一种富有朝气、清新的文风形态,有利于建立全面、年轻的企业文化形象。在中石化的新闻评论文章中也常常使用文辞优美的表现手法突出文章的生机活力,如《员工是企业最闪亮的“明星”》中谈到“广州石化40年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企业文化发展史,更是一本由一线员工书写的发展史,他们,在风霜荆棘中开辟前进的道路,在默默的奉献中绘就奇迹的画卷,在汩汩的咸涩里踏上更远的征途……”生动形象的描绘不仅让文章熠熠生辉,也拉近了与员工的心理距离,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传播了和谐共融的企业文化。

常见的文学表现手法有对偶、白描、比喻、托物言志等。在新闻评论中多使用白描,少使用比喻,少修饰渲染从而突出新闻价值,便于受众接受和认可;而对偶是通过前后呼应、整齐对仗的表达方式来增强气势、提高宣传传播力。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表现手段——引用,也可以在国企新闻评论工作中起到妙笔生花的作用。如中石化2014年3月17日发布的评论《纸上微博:精细化管理大家谈》中,采用@某某某的方式,集中梳理、汇总并引用了企业代表在微博上发表的对于精细化管理的真知灼见,不仅借助和结合新媒体的方式进行了信息的搜集整理,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文风形态的同时也利用了微博强大的互动性而创建了国企共享协商的新的企业氛围。

新闻评论语言文风的转变,不仅是党和国家的要求,同时也是受众的殷切希望。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新闻语言的改进可以拉近企业和民众的心理距离,创建接地气、三贴近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当然还有部分国有企业对于新闻宣传语言的改进并没有很重视,依旧有较多的空话、套话、政策性的话语存在,所以新闻评论宣传的语言文风转变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这需要从上至下的通力合作,坚持不懈。

首先,从观念上重视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建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传播理念和全面、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其次,国有企业新闻工作者应当提高自身媒介素养,腿勤、嘴勤深入群众、深入一线,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进行新闻报道,摒弃假大空格式化的刻板宣传话语,真正把复杂的新闻内容转变成民众可以理解、接受的语言,让新闻更加简易通俗,树立起受群众喜爱的国有企业新闻宣传话语体系;最后,将目标和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开展下去,定期进行舆情监测和分析,科学测量传播效果,随时改进传播方式与文风改革,落实新媒体环境下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形象建设工作。

(责任编辑:陈海峰)

猜你喜欢

文风新闻宣传国有企业
河下:文风厚重的“进士之乡”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普枞公路的文风和文脉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对电视新闻节目“改文风”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