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014-07-04孙定华张庆华
孙定华 张庆华
【摘要】目前在职业教育中有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机制,各个院校仍处在探索阶段。文章从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等问题人手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了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可行方案。
【关键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5-0034-0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职业院校承担了我国高技能人才教育和培养的重任。虽然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因为,一切资源和学生只有在教师的主导下才能有序地、高效的运转起来。教师队伍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着教学环节的成败,因此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是职业院校加强职业技能教学,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十分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快速、优质地发展,解决好职业教育的师资问题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变,是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为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理论知识宽、专业技能高、创新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教育教学能力。教师不但应精通自己的学科、拥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还应掌握"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还应熟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了解本行业职业岗位群对人才基本知识、能力的要求;更要具有以提高职业技能为本位开发课程内容的能力。掌握现代先进的教育技术,能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网络技术及仿真模拟等技术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正规的考试和考核,获得国家承认的教师资格证书。
2.技术操作能力。教师应熟悉本专业技术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操作流程,掌握职业技术规范,具有熟练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实验能力和开发能力,以及能够在实训教学环节中亲自动手示范,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并具有一定的开发新技术、新项目并使之应用实践的能力等。教师必须通过正规的考试和考核,获得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
3.教育科研能力。教师应积极参加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注重科研与现场生产实践相结合。教师要注重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教师应能持续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教师应能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内容、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社会需求和技术进步进行专业开发和改造。
4.职业道德素质。"双师型"教师除应熟悉并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外,还要熟悉并遵守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特别是团队合作精神。"双师型"教师清楚这些道德素质的具体内容及其在行业中的地位、作用,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做出榜样。
二、 "双师型"师资的培养途径
1.职业师范院校培养
早期的师范类毕业生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几乎没有接触过;而非师范类的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强,在专业技能、教育教学能力上则很欠缺。因此,80年代高等级的职业师范院校就应运而生,它们在教学过程中吸收了以上两类学校的优势,对教学的侧重点进行了合理的整合,这样就能够培养出既有教育、教学能力,又有了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学生。毕业时他们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资格证,为他们将来成长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招聘企业中的专家和技术能手
职业院校根据专业发展需要从社会企业中招聘的专业教师,这部分师资他们在某一专业上往往是行家,但他们在教育、教学能力上则非常不足,当他们面对活生生的学生,往往也是无计可施,也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双师型"教师首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后才是行业中技师和工程师。招聘过来的企业工程师一般都要补修职业教育学和职业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而对于这些专家和技术能手来讲角色的转换将是最艰难的转变。
3.培养和培训在职教师
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顶岗锻炼,进行专业实践,了解相关专业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回到学校教师就会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教师通过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的开发与研究,使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得到了真正的检验和提升,同时加速了"双师型"教师的成长速度。
三、如何建设"双师型"师资的队伍
职业院校以职业技能特色立校,而目前职业院校的薄弱环节恰恰是专业实践教学(又称理实一体化教学),说到底就是严重缺少"双师型"的专业实践教学教师,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快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是突破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
1.在思想上,职业院校的领导者和教师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首先,职业院校的领导者要在思想上认识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不同类型的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学校宝贵的人才资源,是职业教育质量的保证。目前部分职业院校的领导者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往往只体现在报告中和口头上,他們的重视仅仅是应付检查、评比。他们没有意识到"双师型"教师是职业院校最应珍惜的人力资本、是撑起职业教育大业的中流砥柱。其次,职业院校的部分教师也有"懒惰"思想和怕苦畏难情绪。问题的关键还是他们对职业教育性质理解不深和责任心不强。如果职业院校的领导者和教师都能在思想上重视职业教育质量,把它和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复兴紧密联系起来,那么大家同心协力就一定能把"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设好。
2.在制度上,建立健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制度。
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令,职业院校层面上要根据国家的政策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措施,为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快速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建立制度保障。国家要鼓励普通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招收在职的"双师型"硕士研究生,全力打造高层次、高素质的"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国家要制订或修改有关政策使得教师既可以参评教师系列职称,又可以参评工程类或其它类职称。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职业院校要拟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和相关制度。首先,职业院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岗前培训制度,要求专业教师上岗前必须获得教师资格证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严把进口关。其次,职业院校学校要鼓励本校的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业、公司、科研单位兼职,定期选派中青年教师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锻炼,强化专业技能,逐步成为"双师型"教师。学校要制订"双师型"教师的优待政策,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课时津贴和岗位津贴;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职晋级、评优选佳;给予更多的外出学习、参观、考察、出国的机会;保证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进修培训的时间和经费;对有特殊贡献的"双师型"教师给予特殊的奖励等等。
3.在形式上,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合作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企业和职业院校的产学研对接,发挥强强联合的优势,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较强的推动作用。职业院校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调研,使教师及时了解到相关专业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他们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职业院校和企业要充分利用各自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主动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来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扩大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但要充分发掘学校内部的人才潜力,而且要充分利用社会的人才资源。职业院校要把聘请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一项战略来抓。积极引进专业基础扎实、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加大实践教学教师的比重,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兼职教师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熟习本地区、本行业情况,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使教学工作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性人才。要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不仅要安排好他们的教学任务,还要安排好教学研究任务;更要安排青年教师与他们结对子,学习他们的长处,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职业院校还可有计划的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家高级职业师资培训基地或国内外大学进修或培训;或聘请职业教育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到校讲学,提高教师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了解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等等,使教师从思想上自觉地加强自身"雙师"素质的提高。
4.重视学科带头人培养。
学科带头人是 "双师型"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和核心。职业院校要在注重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大学科带头人和"双师型"名师的培养力度。对培养目标和对象,要委以重任,提供各种机会,安排他们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及科技开发研究,特别是要结合学校的重点专业与特色专业建设,让他们承担学校的教学研究和改革、专业改造、科技创新和课题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造就出一批在本校、本地区、本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使其成为"双师型"名师,以此带动学科学术梯队的形成和学校整体师资水平的提高。
5.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体现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专业教师要积极承担一体化的教学任务,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由专业教师一人双肩挑。在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训教学中,尽量结合实际,真题真做。在建设专业实训室、教学工厂过程中,要求专业教师自行研制、开发、安装专业教室和教学工厂的教学设备与设施,以此来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者更新观念,更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资金投入,还需要企业、学校相互加强沟通,树立全局观念,自觉、积极地为"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创设空间和机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丁钢.比较视野中我国高职师资培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2):17.
[2]拜五四.论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学术论坛,2005(2):194-196.
[3]王伟.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5(5):127.
[4]楼世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