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旅游英语人才的培养现状与对策
2014-07-04胡瑶
胡瑶
【摘要】基于鄂州旅游特色背景,本文对业内现有的旅游英语人才进行分析,同时对旅游英语人才的需求进行研究,重点探讨如何培养既具有英语交际能力又具备旅游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才,以适应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所需。
【关键词】旅游特色 旅游英语人才 培养对策
一、鄂州旅游英语人才需求分析
鄂州目前有全国闻名的两个4A 旅游景点——西山风景区、莲花山风景区。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曾经有两个武昌。一个是古武昌(鄂州),一个是今武昌(武汉市武昌区)。“千年往事人何在,遗迹犹存说仲谋”。吴王城、武昌楼、试剑石、读书堂……众多的三国遗迹,逐有向人们诉说着一千多年前古武昌鄂州的风韵与辉煌。曾经辉煌的吴王古都――鄂州,在开放与发展的今天,又迎来了新的繁荣。2011年鄂州被评为省级旅游城市,在今年从市旅游局获悉,“五一”小长假,全市旅游企业共接待33.15万人(次),总收入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07%和25.06%。在这样的旅游发展环境下,鄂州需要大量的旅游英语人才,如英语导游涉外酒店前台接待,会展服务与接待人员等,应该能运用英语进行流利的表达和沟通,有专业的旅游服务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文化素質和遇事灵活应变的能力。然而,从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结果来看,在本行业内就业的人数不足20%,而具备较强旅游英语能力的人在旅游行业的就业率更低。此外,旅游专业学生又有着较高的流失率(两年后仍在旅游行业就业的仅为10%左右),行业内供职的人员整体素质和服务标准难以提升。
二、旅游英语人才的培养现状
目前,鄂州只有一所职业高校,旅游专业课程中除了基础英语外,基本上都设置了有关旅游的其它课程,介绍旅游基础知识、旅游业务等,话题涉及酒店业、旅行社服务、中国风景名胜、传统节日、饮食烹饪、风景民俗、涉外礼仪常识等,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但是,从旅游行业多年紧缺外语人才的现状看,旅游教育中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1.学校教育中旅游英语人才培养专业化程度不足,据了解,旅游专业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对旅游业建设的投入不够,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偏重于理论,学生锻炼机会少,旅游英语应用的实践不足,教学没有很好地结合地区旅游发展人才需求进行调整,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尚需提高。2.旅游业内的从业人员培训进修,继续教育再学习的机会较少,旅游业日日欣欣向荣,但在日常的工作中,如果没有应付短期的较大型国际交流或会议接待,常常忽略了这样一项工作,即旅游企业很少甚至没有给员工安排专门的旅游英语培训和涉外接待培训,给在职的员工提供一些有效优质的上岗培训和在职学习机会,并不利于他们的知识更新和业务水平提高。
三、旅游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分析
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的改革,首先要从学校教育入手,加大师资投入,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其次是教师在职期间的不断研修与实践,拓展职业发展空间。
1.调整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校内外实训教学。根据旅游市场发展的人才需求,旅游英语人才应具备旅游服务技能和专业工作环境下流畅的英语表达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旅游业务能力和语音能力兼顾培养,同时,要结合当地的地区旅游特色,进行英语跨文化交流的学习。
2.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旅游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旅游英语教学的教师大多有两类,一类是英语专业转型而来,一类是旅游专业转型而来。英语专业教师教授旅游英语,缺乏旅游行业相关知识和经验,语言教学易脱离旅游业。旅游专业教师教授旅游英语,有旅游专业优势,但英语水平是相对薄弱的。这两类教师都不易于帮助学生提高旅游业内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运用。因此,加大经费投入,引进有实践经验的涉外旅游(英语方向)专业教师,壮大师资队伍是很有必要的。同时,院校应积极寻求与有关旅游企业的合作,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旅游企业兼职,或由院校协调派送到指定合作的旅游企业挂职锻炼,创造机会让旅游英语专业教师参加行业英语研修、出国深造,提高英语交际能力,保证行业实际、语言能力与课堂教学内容链接。
3.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重视旅游英语从业人员的培训再教育。旅游业属于服务行业,毕业生往往需要从基层做起,但大多会因为底薪低、不稳定、福利无保障、压力大感到职业前景茫然,因此,需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职业理想。此外,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行企业应多开展一些利于提升旅游从业人员能力素质的培训再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英语交际能力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为旅游英语从业人员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四、结语
加快鄂州旅游业国际化的脚步,要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型、复合型的旅游英语人才,必须强调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先行,改革和调整旅游英语的学校教育,重视旅游英语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壮大旅游英语人才队伍,为鄂州地区旅游业国际化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曹丽娟.关于旅游专业教学方面的几点思考[J].人文社科, 2006,(2):89.
[2]钟扬,覃峰,王雪莲.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再思考[J].反思与交流,2007,(7):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