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宜安徽淮北地区救灾补种夏大豆品种的研究*

2014-07-04王路路赵开兵沈维良

大豆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黄淮北地区夏大豆

王路路,林 艺,姜 磊,赵开兵,沈维良

(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安徽淮北地区是安徽省大豆主产区,每年的面积在60万hm2左右,约占全省大豆种植面积的80%以上。该区大豆生育日数一般为95~110 d,大豆播种期一般是6月初至6月底,不迟于7月10日;成熟期最迟不超过10月20日,否则影响下季作物播种。针对该大豆产区干旱、雨涝、冰雹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常导致大豆迟播或者毁苗等实际情况,通过12个品种的分期播种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合本区的不同时期救灾补种的品种,为该区大豆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及来源见表1。

1.2 试验方法

试验为分期播种试验,以中黄13为对照品种,分5期播种,各期播种时间(月-日)分别为:6-20、6-30、7-10、7-20、7-30,每隔10 d播种1次,分别记为第1期、第2期、第3期、第4期、第5期。

每小区3行,行距0.4m,行长2m,不设重复,种植密度为25万株/hm2,试验地周围设保护行3行。

记载项目和标准:每小区取中间1行定点观察15株。按Fehr和Carviness(1977)的大豆生育时期分期标准分株记载播种期、出苗期(VE)、始花期(R1)、生理成熟期(R7)和完熟期(R8)。未正常成熟时,记载收获或初霜时的生育状态。对定点观察的15株进行考种,记载每株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收获后称量小区产量。

1.3 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田为宿州市东十里宿州市农科院试验田,土壤为砂浆黑土,有机质含量为1.5%左右。前茬作物为小麦,产量为9 000 kg/hm2,地势平坦,灌溉及排水条件良好。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期对大豆品种成熟期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第1期,第2期和第3期播种的12个大豆品种均能正常成熟;第4期和第5期播种的大豆品种在10月20日前全部不能达到生理成熟期,只能通过收获后晾晒得到较低的产量。这是因为随着播期的逐渐推迟,大豆品种的全生育期缩短。

2.2 不同播期对大豆品种产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到,大豆产量随着播期的延迟产量下降趋势明显。不同品种产量下降的百分比不同。第2期与第1期相比,12个品种产量下降的有11个,减产幅度为1.85%~33.08%。其中,中黄37在第2期(6月30日)播时产量比第1期(6月20日)产量略高,增产百分比为0.16%。第3期(7月10日)播种的相对于第2期(6月30日)的产量12个品种全部减产,减产幅度为7.97%~26.65%。其中,减产幅度最小的品种是濉科2000-8。第3期(7月10日)相较第1期(6月20日)产量大幅度降低,降低幅度为12.75%~41.83%。

表1 救灾补种夏大豆品种(品系)名称及来源

表2 不同播期的大豆品种成熟期和生育日数

表3 不同播期大豆品种的产量

表4 不同播期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

2.3 不同播期对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4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晚播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单株粒重均低于第1期(6月20日),由于单株粒数和百粒重是大豆产量的构成因素,所以晚播的大豆产量逐渐下降。

3 结论与讨论

综合分析试验各品种(系)的成熟期、平均产量、考种结果等因素,从12个品种(系)中筛选出适宜安徽淮北地区救灾补种夏大豆品种为:阜9765、中黄13、濉科2000-8、皖宿2156、中黄37和早熟1号。

[1]Fehr WR,CE Caviness.Stages of Soybean Develop⁃ment[C].Agric and Home Econnomics Exp.Stn.Spec.Rep.,1977,USA.

[2]丁震亚.淮北地区大豆生产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1982(2):43-46.

[3]成雪峰,张凤云.黄淮海夏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大豆科学,2010,29(1):157-160.

[4]董钻.大豆产量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0-125.

[5]王继安,王雪峰,姬长举.不同播期对极早熟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大豆科学,2001,20(2):149-152.

[6]赵开兵,沈维良,王路路,等.大豆新品种皖宿215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大豆科技,2013(6):48-49.

猜你喜欢

中黄淮北地区夏大豆
菏泽市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淮北地区麦茬机插优质食味粳稻氮肥减量的精确运筹
镇江地区中黄1号、中黄2号适应性对比试验
优质夏大豆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思考研究
6种不同大豆品种性状比较试验
6 种不同大豆品种性状比较试验
淮北地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与运作研究
夏大豆的栽培技术
黄淮海地区高蛋白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陇东旱塬区春播大豆引种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