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老党员的家国情怀

2014-07-04鞠肃

党建文汇·下 2014年4期
关键词:设计院泰国

鞠肃

曲折经历,演绎人生传奇

当卢育波决定在辽宁省清原县农村扎根落户时,一封泰国副总理的来信改变了他的命运。

1934年,卢育波生于泰国曼谷的华侨家庭。因为经常听长辈们讲家乡广东的故事,卢育波从小就渴望回到中国。8岁那年,家人终于让他回中国读书,他的愿望实现了。1951年抗美援朝期间,魏巍发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17岁的卢育波读后热血沸腾。他没什么值钱东西,只有回国时祖母送的一条祖传金项链,留给他将来结婚时送未来妻子作“聘礼”。他把这条金项链捐献给了“最可爱的人”,以表达自己对抗美援朝战士的敬佩之情。

大学毕业后,满怀报国理想的卢育波被分配到沈阳冶金设计院工作,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报效从儿时就在内心深处最热爱的祖国了!一份“红透山铜矿”设计报告,让24岁初出茅庐的卢育波受到冶金部表彰。

然而“文革”开始后,他一夜间由“海外赤子”成了“反革命”,先是下放盘锦“五七”干校劳动,白天干活,晚上受批判、写检查,之后又被遣送到清原农村继续改造。“我爱人吴文杰本可以与我划清界线,但她却用行动默默支持着我,我被下放到哪里,她就毫无怨言地抱着孩子跟到哪里。”回想当年,如今80岁的卢育波老人依然对老伴儿心怀感激,“这真是比金子还珍贵。”腊月寒冬,家徒四壁,当地善良的老百姓把一无所有的卢育波全家接到了自家的热炕头儿上过冬。

卢育波很快就与当地百姓打成了一片。他不仅能干农活,而且会修水泵,修收音机,做电工,甚至还会理发,成了当地“炙手可热”的理发师。他的爱人当上了赤脚医生,扎针,给孕妇接生,甚至牲畜有病也临时扮演兽医角色,还在一家中学教书。卢育波安心在那里扎根落户了。

然而1973年,一封泰国副总理的来信突然寄到时任中国外交部长乔冠华手里,请求将卢育波送回泰国。原来,卢育波虽没告诉亲人自己的处境,但父母兄弟却从其他渠道了解了他的情况,希望他回到泰国去。而他的堂弟米猜·立初潘当时已任泰国副总理。

1974年,米猜·立初潘借卢育波问题解决之机,身负中泰建交使命前往中国,磋商建立中泰外交关系。1975年7月1日中泰正式建交。而卢育波终究留在了祖国。

国企历练,浴沐改革春风

一套平房,从技术员住到当上院长也没换过。

“文革”结束后,卢育波回到沈阳冶金设计院工作,从技术员,室主任,总工程师,一路不懈努力,成为设计院的院长。

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卢育波下决心进行改革。他提出设计院应由重工业转型向轻工业发展,自己拿项目,提高员工收入,不再要国家经费,给国家减轻负担。

为了让设计院工作人员能一心一意工作,无后顾之忧,卢育波首先考虑解决员工家属就业问题。他提出,所有员工家属无正式工作的,都可以来设计院的小工厂、幼儿园、食堂等附属部门工作。随后他又在设计院办起广播电视大学,员工子女考不上大学的都可以来学校读书,而且算“工龄”,可以领“补助”。很多员工子女来到设计院学习冶金技术,其中一部分人留在了设计院工作,为设计院储备了未来人才。

为选拔人才,卢育波也承受了很多议论。院里有位高级工程师常林一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但因他是当年杨常事件中被张学良处决的常荫槐的儿子,谁也不敢介绍他入党。卢育波说:“没人介绍他,只好我这个院长当他入党介绍人了。”常林一入党后,受到极大的鼓舞,才干得到充分发挥,升任总工程师后,先后两次代表国家出席联合国科技大会。

虽然已是院长,但卢育波当时还住着平房,与另外一位同事住里外屋套间。设计院挣了钱,他开始着手提高员工生活水平。因为很多年没改善住房条件了,有的员工怕分配不公,自己吃亏,就先去闹事。有一名员工甚至没等分房就忍不住跑到上级主管部门领导那里说,不相信院长能公平处理此事。主管部门领导问这名员工:“你们院长现在住的房子,在全院员工中算什么水平?”这名员工回答说,算普通的。领导问,有没有比他住得好的?回答是,有。领导就说:“你先回去吧,我相信你们院长能把这个事处理好。”

上世纪80年代初,国企单位是分配住房制度,卢育波当时是技术员,他所在的科室,科长职务比他高,但技术职称比他低,工龄没他长。结果算下来是他先选房,科长后选。卢育波想让科长先选。科长却说:“老卢,你选哪个房,我就选你旁边的那个房,和你做邻居。远亲不如近邻,邻居不称心,比房子不称心还让人头疼!”后来卢育波选了一间平房套间的里间,而他的科长就选了同室的外间,就这样住着,直到卢育波当上院长也没换过。

参政议政,受到总书记接见

从1998年到2008年,卢育波连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说起这10年参政议政的经历,最让他记忆深刻的便是2004年,他受到了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的接见。如今,卢育波把这张珍贵的合影挂在自家客厅墙上一进门最显眼的位置。“10年来,看着国家一年比一年强盛,经济发展,人民富裕,每年去北京开会回来,我都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而作为侨界的一位领导干部,他也把辽宁省侨界工作中出现的情况每年带到了全国两会上。

侨界精英,退休成了“难题”

从60岁到75岁,15年申请退休都得不到大家的“允许”。

由于有归侨经历和身份,1985年,51岁的卢育波被调到辽宁省侨务办公室工作,任省侨办副主任。身为侨务官,卢育波接触了很多想出国留学的青年人,他总是尽一切可能为青年人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出国学习,但有一点,希望他们学成后回国报效祖国。

卢育波在侨办副主任这一职位上秉公办事,敢于仗义执言,办了很多实事,与他打交道的人都称他“卢青天”。1989年,当他被推荐为辽宁省侨联主席时,侨办同志却说什么也不肯放人。无奈,他只好同时任侨办副主任兼省侨联主席,两个职务一肩挑。

1993年,卢育波在福建泉州出差,住在招待所,突然看见一位男士挽着一位高龄老人,一步步迈上台阶,打听他的名字。他连忙迎了出去。原来是一名叫李柏年的教授听说他来到福建,就带着90岁老母亲前来道谢。李柏年也是一名泰国归侨,早年在沈阳工作时,曾为父亲的冤案奔走多年无果,无奈之下写信给未谋过面的省侨联主席卢育波求助。虽没见过面,但卢育波收到来信后认定此事应给予解决,就各方奔走,做了大量工作,使李柏年的家事得到了落实,而他们却一直没见过。这次李柏年听说卢育波到福建开会,马上前来登门道谢。

卢育波自己的事从不麻烦别人,甚至也不告诉家人,但他却利用自己的“海外关系”,为辽宁对泰经贸发展做了很多贡献,为辽宁大型企业沟通泰国工商、金融、法律等部门提供便利条件,每年出访,都带回各国投资合作项目。为能有一个侨界的宣传媒体,他领导创办了《华商晨报》。

1994年,60岁的卢育波该退休了,所有的人都不让他走,他只好继续留下做事;65岁时,他又提出退休,依然没有得到上上下下的“认同”;2004年,70岁的卢育波写信力陈心意,可还是没得到大家的“允许”;75岁时,他说:“事情要由年轻人来做,我不但要退,而且退后什么都不再做了!”

2009年,在庆祝中国侨联成立50周年之际,全国将选出并表彰10名“全国归侨功勋人物”,当卢育波得知自己被推荐当选时,他推辞道:“这个奖颁发给我做什么呢,给正在做事的年轻人,他会受多少鼓舞,能做多少事业?我这么大年纪了,发给我对社会、对工作有多大意义呢?”75岁这年,只求“无案牍之劳形”的卢育波才真正地退休了。

人生哲学,家和万事兴

“家和万事兴”,卢育波说,他最相信这句中国古话。只有家人和睦,家庭才能兴旺。国家也一样,只有和谐才能繁荣发展。如今卢育波家里,祖孙三代算起来一共15口人,摆在客厅里的一张全家福印证着这个家庭亲密和谐的家风。

“没有孝心的人是最穷的。”卢育波说,“我们在做海外联谊的事务时就常听他们说,在外面交朋友,如果一个人对家人不好,或者家庭关系不和谐,别人就不愿和他做朋友、他做生意。因为他连家人的关系都处理不好,是不会处理好朋友关系的。谁也不愿和你交朋友,你就没有出路了。所以家庭最重要,孝心最重要,否则个人是没有发展的。”说这番话时,卢育波更是对自己的老伴儿充满感激之情:“我特别尊重女同志,男同志能成功,就是因为有贤内助啊!”为此,常有人说,卢育波能有成就,是因为有“贵人相助”,这个贵人,就是他的爱人,“有这样的‘贵人,你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今天,我们也在讲家风的问题。家庭和谐,社会才能安定;家庭成员讲诚信,都成为品德高尚、遵守公德的人,他们出门在外,才能忠于事业,报效国家。”

编后

虽然在东北生活了大半辈子,卢育波老人的普通话中却依然带着浓浓的潮州乡音。当被问到:“年轻时吃过很多苦,受了很多委屈,曾经动摇过吗?”他很坚定地回答说:“没有,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我个人努力的原动力,那就应该用那首歌曲的歌名来表达:我爱你,中国。”

如今,看淡了荣誉和收获、磨难与努力,卢育波只愿意把自己当一个平凡的老百姓,一个普通的老党员,一个安度晚年的普通老人。如果说,他内心还有愿望与牵挂,那就是常常被他放在嘴边的那句话:“希望在未来,年轻人可以做得更多,过得更好。”

猜你喜欢

设计院泰国
泰国的“验胆美食”
国贸工程设计院
国贸工程设计院
国贸工程设计院
泰国的中秋节
开拓进取 提升设计院核心竞争力
新年游泰国
金日泰国欢乐之旅
如何解开设计院BIM应用的收益困惑?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