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Z160掘进机液压油水冷系统的优化与应用
2014-07-03贾伟峰
贾伟峰
摘 要:现代化矿井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实现快速掘进和减轻工人劳动轻度就离不开掘进机,而掘进机连续作业的时间制约着巷道快速掘进;如掘进机服役时间较长或因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造成掘进机液压油高温,经常发生故障,影响正常生产,所以解决液压油高温尤为重要。
关键词:EBZ160掘进机;液压油;高温;降温
中图分类号:TD4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14-0012-02
1 系统概况
新郑煤电公司目前正在使用的掘进机普遍服役时间较长,在井下连续作业或在恶略条件下作业或非截割作业时,前置内外喷雾不能开启,造成液压油油温持续上升,而油温过高易损坏油管、液压油泵、伸缩油缸等液压系统部件,进而影响割煤作业,通过液压油及水冷系统运行分析并进行改造,提高掘进机的散热效率和在恶略条件下散热效率,从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2 高温原因及危害
对掘进机的液压油油温高、工作状态及易出现的液压系统故障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掘进机在井下作业时高温的产生及危害的规避。
2.1 液压油(油箱用)性能指标
从以上液压油参数(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油脂运动粘度与温度的关系,液压油的最佳运动粘度在37~43 mm2/s(40 ℃)之间,液压油温度过高会造成液压系统各部件负荷增大损坏设备,所以当油温超过70 ℃时,须停机检查。
2.2 掘进机液压系统易出现的故障
从表1液压系统故障现象来看,液压系统油温过高,造成掘进机液压油油温持续上升的恶性循环,危害就是各部件使用寿命降低,又增加了掘进机维护成本及降低掘进中的作业效率。
2.3 掘进机作业状态
从表2可以看出,掘进机工作时>19 h,而检修的时间每天≤5 h(停机状态比较少),从掘进机的工作时间来看,避免油温高和持续高温的恶性循环,就必须提高油温的散热效率和连续性。
2.4 原液压油散热系统
掘进机原液压油冷却系统在井下使用状况,一是服役时间长,造成掘进机降温效率有所降低;二是地质条件影响,造成掘进机截割时内外喷雾不能开启,“非正常”状态下工作温度升高;三是非截割状态下作业,不能开启内外喷雾,造成掘进机温度上升,而一旦温度升高后,停机时间短,温度降不下来。原设计液压水冷系统如图2所示。
3 改进方案
3.1 技术可行性
针对冷却系统降温条件的局限性,提出分区并联冷却液压油系统理念,主要对掘进机作业时,液压油冷却系统能分区自成一体,对整个液压系统进行降温,就是可以分开单独使用,又可以并存运行,互不干扰又相辅相成。该系统优点在于从理论上优于原设计液压油油温冷却系统,运行环境相对更加可靠,冷却效率能提高一倍,能扩大掘进的作业半径。
3.2 方案实施
①原设计给水源经一级过滤器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直接上喷水架喷雾,实际生产中效果不好,时常为因割作业时,喷头堵塞,水喷不出去,如水密封质量不高,水源倒流损坏轴承,经过长期现场应用及观察分析后该支路喷雾可舍去,因前置外部喷雾也可以对掘进机截割部进行冷却。
②分区并联水冷系统,就是解决服役时间长的掘进机,散热效率有低的现象,起热快及使用的局限性,改造后液压油温水冷系统具体如图3所示:
支路1经过冷却器冷却液压油水后直接上掘进机后部一二运喷水架,对转载机尾部进行喷雾降尘,目的是让掘进机实现冷却系统小循环,不影响掘进机工作区域;支路2按照原设计路径冷却截割电机后上喷水架喷雾降尘、冷却截割部,也可实现冷却系统小循环;两个小循环系统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并行使用,既保证了开机冷却系统正常使用,既提高了冷却系统工作效率又增加了降尘半径。改造后在现场实施后效果极好。
4 经济效益
①改造前,以31116工作面上付巷为例损坏设备,具体见表4。
因液压油高温损坏设备,平均每月维修占用4 d左右。
②改造后,在11208上付巷、12208上付巷施工中损坏设备,具体见表5。
从表4及表5中圈定区域可以看出,液压系统各设备主要部件损坏率大大降低;有效的避免油温升高而损坏设备部件现象,两个掘进面相对31116工作面节省液压设备费用40余万元,彻底解决液压油高温,造成的液压系统设备损坏和漏油现象,减少了停机事故。
在生产中至少每班能提高1个循环进尺,每个循环进尺按0.6 m,每年按300 d计算,掘进进尺约提高180 m左右,如单价按1 000元/m计算,全年至少多收入18万元。
5 结 语
通过液压油油温冷却系统改造,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液压油的温度,能有效的保护设备各部件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增加了降尘半径,减小了煤尘二次扬尘机率,有效保护了职工的身体健康。
通过论证,该系统在更大功率的掘进机液压系统上的保护效果也很明显。
参考文献:
[1] 朱真才.采掘机械与液压传动[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2] 马新民.矿山机械[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3] 李清.液压系统的维护与保养[J].矿山机械,2006,(2).endprint
摘 要:现代化矿井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实现快速掘进和减轻工人劳动轻度就离不开掘进机,而掘进机连续作业的时间制约着巷道快速掘进;如掘进机服役时间较长或因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造成掘进机液压油高温,经常发生故障,影响正常生产,所以解决液压油高温尤为重要。
关键词:EBZ160掘进机;液压油;高温;降温
中图分类号:TD4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14-0012-02
1 系统概况
新郑煤电公司目前正在使用的掘进机普遍服役时间较长,在井下连续作业或在恶略条件下作业或非截割作业时,前置内外喷雾不能开启,造成液压油油温持续上升,而油温过高易损坏油管、液压油泵、伸缩油缸等液压系统部件,进而影响割煤作业,通过液压油及水冷系统运行分析并进行改造,提高掘进机的散热效率和在恶略条件下散热效率,从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2 高温原因及危害
对掘进机的液压油油温高、工作状态及易出现的液压系统故障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掘进机在井下作业时高温的产生及危害的规避。
2.1 液压油(油箱用)性能指标
从以上液压油参数(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油脂运动粘度与温度的关系,液压油的最佳运动粘度在37~43 mm2/s(40 ℃)之间,液压油温度过高会造成液压系统各部件负荷增大损坏设备,所以当油温超过70 ℃时,须停机检查。
2.2 掘进机液压系统易出现的故障
从表1液压系统故障现象来看,液压系统油温过高,造成掘进机液压油油温持续上升的恶性循环,危害就是各部件使用寿命降低,又增加了掘进机维护成本及降低掘进中的作业效率。
2.3 掘进机作业状态
从表2可以看出,掘进机工作时>19 h,而检修的时间每天≤5 h(停机状态比较少),从掘进机的工作时间来看,避免油温高和持续高温的恶性循环,就必须提高油温的散热效率和连续性。
2.4 原液压油散热系统
掘进机原液压油冷却系统在井下使用状况,一是服役时间长,造成掘进机降温效率有所降低;二是地质条件影响,造成掘进机截割时内外喷雾不能开启,“非正常”状态下工作温度升高;三是非截割状态下作业,不能开启内外喷雾,造成掘进机温度上升,而一旦温度升高后,停机时间短,温度降不下来。原设计液压水冷系统如图2所示。
3 改进方案
3.1 技术可行性
针对冷却系统降温条件的局限性,提出分区并联冷却液压油系统理念,主要对掘进机作业时,液压油冷却系统能分区自成一体,对整个液压系统进行降温,就是可以分开单独使用,又可以并存运行,互不干扰又相辅相成。该系统优点在于从理论上优于原设计液压油油温冷却系统,运行环境相对更加可靠,冷却效率能提高一倍,能扩大掘进的作业半径。
3.2 方案实施
①原设计给水源经一级过滤器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直接上喷水架喷雾,实际生产中效果不好,时常为因割作业时,喷头堵塞,水喷不出去,如水密封质量不高,水源倒流损坏轴承,经过长期现场应用及观察分析后该支路喷雾可舍去,因前置外部喷雾也可以对掘进机截割部进行冷却。
②分区并联水冷系统,就是解决服役时间长的掘进机,散热效率有低的现象,起热快及使用的局限性,改造后液压油温水冷系统具体如图3所示:
支路1经过冷却器冷却液压油水后直接上掘进机后部一二运喷水架,对转载机尾部进行喷雾降尘,目的是让掘进机实现冷却系统小循环,不影响掘进机工作区域;支路2按照原设计路径冷却截割电机后上喷水架喷雾降尘、冷却截割部,也可实现冷却系统小循环;两个小循环系统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并行使用,既保证了开机冷却系统正常使用,既提高了冷却系统工作效率又增加了降尘半径。改造后在现场实施后效果极好。
4 经济效益
①改造前,以31116工作面上付巷为例损坏设备,具体见表4。
因液压油高温损坏设备,平均每月维修占用4 d左右。
②改造后,在11208上付巷、12208上付巷施工中损坏设备,具体见表5。
从表4及表5中圈定区域可以看出,液压系统各设备主要部件损坏率大大降低;有效的避免油温升高而损坏设备部件现象,两个掘进面相对31116工作面节省液压设备费用40余万元,彻底解决液压油高温,造成的液压系统设备损坏和漏油现象,减少了停机事故。
在生产中至少每班能提高1个循环进尺,每个循环进尺按0.6 m,每年按300 d计算,掘进进尺约提高180 m左右,如单价按1 000元/m计算,全年至少多收入18万元。
5 结 语
通过液压油油温冷却系统改造,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液压油的温度,能有效的保护设备各部件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增加了降尘半径,减小了煤尘二次扬尘机率,有效保护了职工的身体健康。
通过论证,该系统在更大功率的掘进机液压系统上的保护效果也很明显。
参考文献:
[1] 朱真才.采掘机械与液压传动[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2] 马新民.矿山机械[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3] 李清.液压系统的维护与保养[J].矿山机械,2006,(2).endprint
摘 要:现代化矿井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实现快速掘进和减轻工人劳动轻度就离不开掘进机,而掘进机连续作业的时间制约着巷道快速掘进;如掘进机服役时间较长或因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造成掘进机液压油高温,经常发生故障,影响正常生产,所以解决液压油高温尤为重要。
关键词:EBZ160掘进机;液压油;高温;降温
中图分类号:TD4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14-0012-02
1 系统概况
新郑煤电公司目前正在使用的掘进机普遍服役时间较长,在井下连续作业或在恶略条件下作业或非截割作业时,前置内外喷雾不能开启,造成液压油油温持续上升,而油温过高易损坏油管、液压油泵、伸缩油缸等液压系统部件,进而影响割煤作业,通过液压油及水冷系统运行分析并进行改造,提高掘进机的散热效率和在恶略条件下散热效率,从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2 高温原因及危害
对掘进机的液压油油温高、工作状态及易出现的液压系统故障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掘进机在井下作业时高温的产生及危害的规避。
2.1 液压油(油箱用)性能指标
从以上液压油参数(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油脂运动粘度与温度的关系,液压油的最佳运动粘度在37~43 mm2/s(40 ℃)之间,液压油温度过高会造成液压系统各部件负荷增大损坏设备,所以当油温超过70 ℃时,须停机检查。
2.2 掘进机液压系统易出现的故障
从表1液压系统故障现象来看,液压系统油温过高,造成掘进机液压油油温持续上升的恶性循环,危害就是各部件使用寿命降低,又增加了掘进机维护成本及降低掘进中的作业效率。
2.3 掘进机作业状态
从表2可以看出,掘进机工作时>19 h,而检修的时间每天≤5 h(停机状态比较少),从掘进机的工作时间来看,避免油温高和持续高温的恶性循环,就必须提高油温的散热效率和连续性。
2.4 原液压油散热系统
掘进机原液压油冷却系统在井下使用状况,一是服役时间长,造成掘进机降温效率有所降低;二是地质条件影响,造成掘进机截割时内外喷雾不能开启,“非正常”状态下工作温度升高;三是非截割状态下作业,不能开启内外喷雾,造成掘进机温度上升,而一旦温度升高后,停机时间短,温度降不下来。原设计液压水冷系统如图2所示。
3 改进方案
3.1 技术可行性
针对冷却系统降温条件的局限性,提出分区并联冷却液压油系统理念,主要对掘进机作业时,液压油冷却系统能分区自成一体,对整个液压系统进行降温,就是可以分开单独使用,又可以并存运行,互不干扰又相辅相成。该系统优点在于从理论上优于原设计液压油油温冷却系统,运行环境相对更加可靠,冷却效率能提高一倍,能扩大掘进的作业半径。
3.2 方案实施
①原设计给水源经一级过滤器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直接上喷水架喷雾,实际生产中效果不好,时常为因割作业时,喷头堵塞,水喷不出去,如水密封质量不高,水源倒流损坏轴承,经过长期现场应用及观察分析后该支路喷雾可舍去,因前置外部喷雾也可以对掘进机截割部进行冷却。
②分区并联水冷系统,就是解决服役时间长的掘进机,散热效率有低的现象,起热快及使用的局限性,改造后液压油温水冷系统具体如图3所示:
支路1经过冷却器冷却液压油水后直接上掘进机后部一二运喷水架,对转载机尾部进行喷雾降尘,目的是让掘进机实现冷却系统小循环,不影响掘进机工作区域;支路2按照原设计路径冷却截割电机后上喷水架喷雾降尘、冷却截割部,也可实现冷却系统小循环;两个小循环系统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并行使用,既保证了开机冷却系统正常使用,既提高了冷却系统工作效率又增加了降尘半径。改造后在现场实施后效果极好。
4 经济效益
①改造前,以31116工作面上付巷为例损坏设备,具体见表4。
因液压油高温损坏设备,平均每月维修占用4 d左右。
②改造后,在11208上付巷、12208上付巷施工中损坏设备,具体见表5。
从表4及表5中圈定区域可以看出,液压系统各设备主要部件损坏率大大降低;有效的避免油温升高而损坏设备部件现象,两个掘进面相对31116工作面节省液压设备费用40余万元,彻底解决液压油高温,造成的液压系统设备损坏和漏油现象,减少了停机事故。
在生产中至少每班能提高1个循环进尺,每个循环进尺按0.6 m,每年按300 d计算,掘进进尺约提高180 m左右,如单价按1 000元/m计算,全年至少多收入18万元。
5 结 语
通过液压油油温冷却系统改造,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液压油的温度,能有效的保护设备各部件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增加了降尘半径,减小了煤尘二次扬尘机率,有效保护了职工的身体健康。
通过论证,该系统在更大功率的掘进机液压系统上的保护效果也很明显。
参考文献:
[1] 朱真才.采掘机械与液压传动[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2] 马新民.矿山机械[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3] 李清.液压系统的维护与保养[J].矿山机械,200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