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藏评价方法研究

2014-07-03贾三生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评价方法高校图书馆

贾三生

摘 要: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馆藏的发展空间日益广阔和多样化。文章探讨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藏现状、发展方向、馆藏评价内容、馆藏评价发展历程和馆藏评价方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馆藏评价 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249-02

馆藏评价是对馆藏质量和价值进行分析,对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的状况及其发挥的作用进行检测和评估的过程[1]。高校图书馆通过馆藏评价,管理者可以及时了解现有馆藏结构和馆藏配置情况,针对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实际需求,调整馆藏发展方向,制订符合本校本馆的馆藏建设规划和发展策略。

当前,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拓宽了馆藏建设的发展空间,信息载体日益多样化,高校图书馆管理面对的不再是以往单一载体文献,如何在形形色色的载体形式中实现优化配置,最大程度满足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发展需求,是摆在图书馆管理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这就需要图书馆管理者对馆藏进行科学、合理评价,追寻科学、高效的馆藏评价方法,满足网络环境下多载体馆藏的评价需要。

1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藏发展现状和方向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网络技术的发展背景下,馆藏概念和内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纸质型文献为代表的实体文献不再一家独大,新文献载体馆藏正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高校图书馆也与时俱进,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将更多的资金和人力配置到方兴未艾的网络数据库(异地存取的联机数据库)和获取免费网络资源建设中。据不完全统计:在目前高校,纸质文献等传统实体资源利用呈逐年下降之态势;而那些图书馆只拥有使用权,而不拥有所有权的网上资源[2],即所谓的“虚拟馆藏”利用率却正以井喷之速度增长,可谓此消彼长。笔者以为:在文献信息载体呈现多样化的局面下,传统的实体馆藏建设不可丢,文献采选追求精益求精,以需求为总原则,重质量减数量,文献建设的重心逐步转移至网络数据库建设和免费互联网信息资源获取上,实现新世纪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升级换代。

2 网络环境下高校馆藏评价内容

新兴载体馆藏虽然有取代传统馆藏之势,但不可否认,传统实体馆藏的历史沉淀依旧厚重,传统馆藏依然不容忽视。评价新环境下高校馆藏,必须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关系,正视传统实体馆藏,给予其应有的历史地位,从数量、质量着手评介,发挥其应有作用;对待新兴的虚拟馆藏资源,重点围绕内容、检索系统、访问性能展开评价。

2.1 高校图书馆传统实体馆藏评价

2.1.1 馆藏数量评价

即用定量的方法对馆藏文献数量进行评价[3]。评价传统实体馆藏,馆藏数量是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也是馆藏建设基础。笔者认为可从三点展开论述。

(1)文献保障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对此已经细化,各类型院校必须照章执行,这是一条硬指标,可谓高等院校传统文献的达标(及格)线。

(2)读者满足率。高校读者在图书馆实际获取文献与需要文献之量比。此值越高代表图书馆文献建设质量越高。

(3)文献学科覆盖率,衡量馆藏文献完备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

2.1.2 馆藏质量评价

包括文献质量评价和文献结构评价两方面。

(1)文献质量评价。提升高校馆藏文献质量必须提高升核心馆藏数量,这已是共识。一般而言,利用布拉德福定律可基本保证核心期刊的入藏率;而对于图书,高校图书馆倾向于使用《全国总书目》等权威性书目来保证核心图书的入藏。

(2)文献结构的评价。主要从馆藏的学科结构、等级结构、语言类型、文献类型、时间结构等五方面对馆藏结构进行全面分析[4]。

2.2 高校图书馆虚拟馆藏评价

足不出户,用户在馆内利用终端设备,借助互联网络即可以实现数据检索和获取,查找本馆无法提供的数据资源,这可以说是资源查找与获取的一次革命性变革。据统计,世界范围内的大型联机系统数据库有3000多个,其中世界三大联机检索数据库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EI(Engineering Index,美国的《工程索引》)、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的网络数据库)更广为人熟知。

笔者以为,评价虚拟馆藏,特别应该注意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信息质量鉴别问题,互联网信息资源铺天盖地,但查找、筛选合适的有用信息却更加殊为不易,网络充斥大量相似、相近,甚至错误的信息,极易误导读者。解决此问题,也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个难点。

(2)信息组织、加工问题,免费的网络信息资源,分散、无序。如何收集、分类、加工、这是另外一个图书馆信息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经过图书馆深层次加工处理过的信息,更具利用价值。

3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藏评价方法发展历程

高校图书馆馆藏评价方法也走过了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最早的定性评价开始,虽稍显简单、主观,在馆藏评价发展初期,仍广为应用。最先采用的定性评价方法包括:用户评议法、直接观测法、专家判断法等[5]。随着高校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系统的普遍应用,数据统计变得便捷、快速、准确,定量评价成为了这一时期的发展主流,涌现出多种定量评价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令定量评价更为科学、准确。常见定量评价方法有:统计分析法、书目核对法、引文分析法、藏书结构分析法等等。而后,又出现了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综合评价法。

4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藏评价方法

4.1 书目核对法

将高校馆藏与标准书目、核心书目或者权威机构制定的馆藏目录进行比对,以评估全部或部分馆藏的方法[6]。以比对结果作为判断馆藏质量依据,此法简单易行,操作性强,技术要求不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高校图书馆类型不一、服务对象不一、性质不一,因此,选择比对的书目需认真、慎重,否则结果会不尽如意。用书目核对法进行高校图书馆馆藏评价,用于比对的书目必须具有权威性、全面性、客观性、标准性,同时具备更新性,这样比对结果才最大可能客观反映图书馆馆藏质量。endprint

4.2 引文分析法

通过查对某一学科领域文献被使用情况(文献中的脚注、尾注和参考文献等),以此查对作者所引的文献被收藏的情况。假如所引文献多数在馆藏中可直接获取,则证明馆藏质量较高,支持科学研究学术能力强。使用引文分析法具体做法如下:首先选择学科中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然后对科研成果中所引用参考文献情况与本馆馆藏进行对比,最后统计引用文献被本馆收藏的比例。当前,使用快速便捷的统计专用软件进行引文分析评价,有事半功之效,极大弥补了人工统计准确性差、效率低下之不足。

4.3 统计分析法

即运用各种有关馆藏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方法[7]。一般来说,馆藏数量、馆藏增长率、馆藏保障率、馆藏利用率、馆藏拒借率等,无一不是利用统计分析法来做评价。在各高校图书馆已经全面实行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的条件下,使用这种方法统计数据,评价馆藏,所化费时间短、效率高,节省人力,而且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可以随时开展此项工作,及时根据结果改进藏书建设工作,提升读者服务质量。

4.4 馆藏结构分析法

主要从馆藏学科结构、等级结构、语言类型、文献类型、时间结构等五个方面对馆藏状况进行分析、考察,研究馆藏比例关系是否恰当,是否达到专博兼顾。这种评价方法涉及评价元素繁多而且复杂、耗费大量人力,工作量非常大,以高等院校图书馆为例,在馆藏建设相对稳定情况下,评价分析馆藏结构在时间上不宜过频,如果需要全面、完整对整个馆藏结构进行评价,笔者建议4至5年左右操作一次比较适宜。

4.5 直观评价法

从字面理解,指通过直接观察流通外借的书刊等资源,对馆藏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8]。直观评价法的最大特点是带有极强的主观性,容易被事物的表象所欺骗,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非理性评价方法。在特定的时间段,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和参考性,当然对高校图书馆管理者来说,善用此法,可以不受时间限制,随时随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管理者及时了解馆藏文献的流通情况、使用状态、文献损耗、新旧程度等大致情况。

4.6 用户评议法

图书馆管理者以面对面访谈、发放纸质调查问卷或者利用网络形式进行调研,征求高校读者对馆藏的意见和建议,真正摸清读者需求的一种评价方法。此法可长期、定期开展,用户评议法能真实、客观反映读者需要,善用此法,对馆藏建设可以起到查遗补漏之效,日积月累,馆藏质量定有显著提升。利用此评价方法,调查统计面要具备广泛性,调查统计基数越大,得出的结论愈能反映读者需求。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多采用网络形式开展此法。

4.7 专家判断法

高校图书馆有针对性邀请学院各学科专家和学术领域科研带头人,审阅图书馆在相应学科建设中采购的学术类图书目录;也可以组织专家学者直接到图书馆实地考察各学科建设的藏书收藏情况。当然,邀请高校各学科专家直接开具其所熟悉的领域学术类文献目录,图书馆管理者再对照馆藏目录来比对、评价。此法简单易行,但容易受制于学科专家个人学术风格及喜好影响,主观性较强,但此法对于提升小范围内学科建设仍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4.8 馆际互借分析法

汇总、统计高校读者提交的馆际互借请求,以此分析馆藏缺口,及时增补有价值的缺口文献,该方法通常作为其他馆藏评价方法的补充。

5 结语

如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下,馆藏评价尚未形成一整套全面、科学、系统的评价方法。虽然评价方法数量众多,但各类馆藏评价方法均有其局限性,很难仅用一种方法就实现对馆藏的全面评价。因此,馆藏评价也应根据高校图书馆的特点、性质、任务,与时俱进,以高校读者实际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合理、综合运用各种适宜的评价方法,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汲取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互相补充,互相响应,不断完善、发展,最终设计出适合本校本馆的最优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 崔倩.近十年国内图书馆馆藏评价方法研究述评[J].图书馆杂志,2012(4):11-14.

[2] 刘勤.网络环境下虚拟馆藏与实体馆藏建设探析[J].图书馆学刊,2009(2):29-30.

[3] 肖冬梅.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藏评价探索[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3(2):33-35.

[4] 韩俊.论馆藏文献的评价[J].图书馆学研究,2006(4):51-53.

[5] 张惠君,李娟.基于OPAC的馆藏评价方法探究[J].图书与情报,2010(4):87-90.

[6] 魏育辉,刘健.馆藏评价方法研究概述 [J].图书馆建设,2010(9):16-18.

[7] 施雁冰.高校图书馆馆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10):68-69.

[8] 陈香珠.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馆藏评价研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4):23-25.endprint

4.2 引文分析法

通过查对某一学科领域文献被使用情况(文献中的脚注、尾注和参考文献等),以此查对作者所引的文献被收藏的情况。假如所引文献多数在馆藏中可直接获取,则证明馆藏质量较高,支持科学研究学术能力强。使用引文分析法具体做法如下:首先选择学科中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然后对科研成果中所引用参考文献情况与本馆馆藏进行对比,最后统计引用文献被本馆收藏的比例。当前,使用快速便捷的统计专用软件进行引文分析评价,有事半功之效,极大弥补了人工统计准确性差、效率低下之不足。

4.3 统计分析法

即运用各种有关馆藏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方法[7]。一般来说,馆藏数量、馆藏增长率、馆藏保障率、馆藏利用率、馆藏拒借率等,无一不是利用统计分析法来做评价。在各高校图书馆已经全面实行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的条件下,使用这种方法统计数据,评价馆藏,所化费时间短、效率高,节省人力,而且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可以随时开展此项工作,及时根据结果改进藏书建设工作,提升读者服务质量。

4.4 馆藏结构分析法

主要从馆藏学科结构、等级结构、语言类型、文献类型、时间结构等五个方面对馆藏状况进行分析、考察,研究馆藏比例关系是否恰当,是否达到专博兼顾。这种评价方法涉及评价元素繁多而且复杂、耗费大量人力,工作量非常大,以高等院校图书馆为例,在馆藏建设相对稳定情况下,评价分析馆藏结构在时间上不宜过频,如果需要全面、完整对整个馆藏结构进行评价,笔者建议4至5年左右操作一次比较适宜。

4.5 直观评价法

从字面理解,指通过直接观察流通外借的书刊等资源,对馆藏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8]。直观评价法的最大特点是带有极强的主观性,容易被事物的表象所欺骗,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非理性评价方法。在特定的时间段,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和参考性,当然对高校图书馆管理者来说,善用此法,可以不受时间限制,随时随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管理者及时了解馆藏文献的流通情况、使用状态、文献损耗、新旧程度等大致情况。

4.6 用户评议法

图书馆管理者以面对面访谈、发放纸质调查问卷或者利用网络形式进行调研,征求高校读者对馆藏的意见和建议,真正摸清读者需求的一种评价方法。此法可长期、定期开展,用户评议法能真实、客观反映读者需要,善用此法,对馆藏建设可以起到查遗补漏之效,日积月累,馆藏质量定有显著提升。利用此评价方法,调查统计面要具备广泛性,调查统计基数越大,得出的结论愈能反映读者需求。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多采用网络形式开展此法。

4.7 专家判断法

高校图书馆有针对性邀请学院各学科专家和学术领域科研带头人,审阅图书馆在相应学科建设中采购的学术类图书目录;也可以组织专家学者直接到图书馆实地考察各学科建设的藏书收藏情况。当然,邀请高校各学科专家直接开具其所熟悉的领域学术类文献目录,图书馆管理者再对照馆藏目录来比对、评价。此法简单易行,但容易受制于学科专家个人学术风格及喜好影响,主观性较强,但此法对于提升小范围内学科建设仍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4.8 馆际互借分析法

汇总、统计高校读者提交的馆际互借请求,以此分析馆藏缺口,及时增补有价值的缺口文献,该方法通常作为其他馆藏评价方法的补充。

5 结语

如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下,馆藏评价尚未形成一整套全面、科学、系统的评价方法。虽然评价方法数量众多,但各类馆藏评价方法均有其局限性,很难仅用一种方法就实现对馆藏的全面评价。因此,馆藏评价也应根据高校图书馆的特点、性质、任务,与时俱进,以高校读者实际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合理、综合运用各种适宜的评价方法,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汲取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互相补充,互相响应,不断完善、发展,最终设计出适合本校本馆的最优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 崔倩.近十年国内图书馆馆藏评价方法研究述评[J].图书馆杂志,2012(4):11-14.

[2] 刘勤.网络环境下虚拟馆藏与实体馆藏建设探析[J].图书馆学刊,2009(2):29-30.

[3] 肖冬梅.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藏评价探索[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3(2):33-35.

[4] 韩俊.论馆藏文献的评价[J].图书馆学研究,2006(4):51-53.

[5] 张惠君,李娟.基于OPAC的馆藏评价方法探究[J].图书与情报,2010(4):87-90.

[6] 魏育辉,刘健.馆藏评价方法研究概述 [J].图书馆建设,2010(9):16-18.

[7] 施雁冰.高校图书馆馆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10):68-69.

[8] 陈香珠.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馆藏评价研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4):23-25.endprint

4.2 引文分析法

通过查对某一学科领域文献被使用情况(文献中的脚注、尾注和参考文献等),以此查对作者所引的文献被收藏的情况。假如所引文献多数在馆藏中可直接获取,则证明馆藏质量较高,支持科学研究学术能力强。使用引文分析法具体做法如下:首先选择学科中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然后对科研成果中所引用参考文献情况与本馆馆藏进行对比,最后统计引用文献被本馆收藏的比例。当前,使用快速便捷的统计专用软件进行引文分析评价,有事半功之效,极大弥补了人工统计准确性差、效率低下之不足。

4.3 统计分析法

即运用各种有关馆藏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方法[7]。一般来说,馆藏数量、馆藏增长率、馆藏保障率、馆藏利用率、馆藏拒借率等,无一不是利用统计分析法来做评价。在各高校图书馆已经全面实行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的条件下,使用这种方法统计数据,评价馆藏,所化费时间短、效率高,节省人力,而且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可以随时开展此项工作,及时根据结果改进藏书建设工作,提升读者服务质量。

4.4 馆藏结构分析法

主要从馆藏学科结构、等级结构、语言类型、文献类型、时间结构等五个方面对馆藏状况进行分析、考察,研究馆藏比例关系是否恰当,是否达到专博兼顾。这种评价方法涉及评价元素繁多而且复杂、耗费大量人力,工作量非常大,以高等院校图书馆为例,在馆藏建设相对稳定情况下,评价分析馆藏结构在时间上不宜过频,如果需要全面、完整对整个馆藏结构进行评价,笔者建议4至5年左右操作一次比较适宜。

4.5 直观评价法

从字面理解,指通过直接观察流通外借的书刊等资源,对馆藏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8]。直观评价法的最大特点是带有极强的主观性,容易被事物的表象所欺骗,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非理性评价方法。在特定的时间段,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和参考性,当然对高校图书馆管理者来说,善用此法,可以不受时间限制,随时随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管理者及时了解馆藏文献的流通情况、使用状态、文献损耗、新旧程度等大致情况。

4.6 用户评议法

图书馆管理者以面对面访谈、发放纸质调查问卷或者利用网络形式进行调研,征求高校读者对馆藏的意见和建议,真正摸清读者需求的一种评价方法。此法可长期、定期开展,用户评议法能真实、客观反映读者需要,善用此法,对馆藏建设可以起到查遗补漏之效,日积月累,馆藏质量定有显著提升。利用此评价方法,调查统计面要具备广泛性,调查统计基数越大,得出的结论愈能反映读者需求。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多采用网络形式开展此法。

4.7 专家判断法

高校图书馆有针对性邀请学院各学科专家和学术领域科研带头人,审阅图书馆在相应学科建设中采购的学术类图书目录;也可以组织专家学者直接到图书馆实地考察各学科建设的藏书收藏情况。当然,邀请高校各学科专家直接开具其所熟悉的领域学术类文献目录,图书馆管理者再对照馆藏目录来比对、评价。此法简单易行,但容易受制于学科专家个人学术风格及喜好影响,主观性较强,但此法对于提升小范围内学科建设仍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4.8 馆际互借分析法

汇总、统计高校读者提交的馆际互借请求,以此分析馆藏缺口,及时增补有价值的缺口文献,该方法通常作为其他馆藏评价方法的补充。

5 结语

如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下,馆藏评价尚未形成一整套全面、科学、系统的评价方法。虽然评价方法数量众多,但各类馆藏评价方法均有其局限性,很难仅用一种方法就实现对馆藏的全面评价。因此,馆藏评价也应根据高校图书馆的特点、性质、任务,与时俱进,以高校读者实际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合理、综合运用各种适宜的评价方法,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汲取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互相补充,互相响应,不断完善、发展,最终设计出适合本校本馆的最优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 崔倩.近十年国内图书馆馆藏评价方法研究述评[J].图书馆杂志,2012(4):11-14.

[2] 刘勤.网络环境下虚拟馆藏与实体馆藏建设探析[J].图书馆学刊,2009(2):29-30.

[3] 肖冬梅.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藏评价探索[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3(2):33-35.

[4] 韩俊.论馆藏文献的评价[J].图书馆学研究,2006(4):51-53.

[5] 张惠君,李娟.基于OPAC的馆藏评价方法探究[J].图书与情报,2010(4):87-90.

[6] 魏育辉,刘健.馆藏评价方法研究概述 [J].图书馆建设,2010(9):16-18.

[7] 施雁冰.高校图书馆馆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10):68-69.

[8] 陈香珠.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馆藏评价研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4):23-25.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价方法高校图书馆
程序设计类课程多维评价方法探索
商用车动力性、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