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美国总会

2014-07-03吴志伟

检察风云 2014年3期
关键词:洋行桥牌达克

文·图/吴志伟

上海美国总会

文·图/吴志伟

2013年的收藏上海栏目,已经介绍了自1864年正式建成开放的“Shanghai Club”,即英国总会。而当时外侨在上海有三大总会,早期的是上海总会(即英国总会)、再有德国总会以及法国总会(法商球场总会),后期德国总会就被今天要说到的美国总会所替代。

美国人进入上海的时间很早,1848年时就在虹口地区建立了美租界(1863年与英租界合并成公共租界)。从人数上说,增加缓慢又一直比较平稳,1865年时就位于第二位。也许是美国人的个性,或许是其他原因,一直都没有总会的设立;甚至在1916年的2月19日,上海美侨庆祝华盛顿诞辰184周年,也是在礼查饭店(今浦江饭店)举行。直至1917年7月4日,上海美侨在庆祝美国国庆141周年时,暂借原南京路33号(今南京路河南中路西)的殖民银行分行楼上成立了“美国人俱乐部”(即人们习称的美国总会)。不过据创始人之一的亚当斯(W.A. Adams)说的,美国总会设立的时间要早一些,而且“关于其起源的事实,对所有成员来说都是有趣的”。

美国总会,是1916年夏天,由一群喜欢玩桥牌的美国人所创建。玩桥牌是一种绅士们的活动,但绅士也要吃饭、喝茶;并且一场比较完善的桥牌活动,所花费的时间很长。为了解决这些基本问题,那些桥牌爱好者希望有一个固定的场所。于是产生了一个想法,建立一个桥牌俱乐部。发起者有13人:美华公司驻华总经理萨特利担任会长,高德洋行的飞纳医生担任副会长,中国营业公司的管理人员亚当斯负责财务及其他实际事务。发起人中有人提出既然是桥牌俱乐部,那么人员设定为52人,另外增加一个丑角(牌中的JOKER,我们通常称“怪”),华洋人寿保险公司常务秘书伊施尔立即把它提名为“大满贯俱乐部”。所谓“大满贯”,是指桥牌比赛中出现主打方包揽了一副牌的13敦。(一墩4张,13敦为52张;由于桥牌比赛中没有丑角,大满贯即包揽。)后来在伊施尔办公室举行的会议上承认了这个名称。并且为解决一些问题,组织了一个委员会,由它制订一个《规则》和解决固定的场地。中国营业公司股东巴瑟特不久制定了《规则》,在江西路39号找到了场地,大满贯俱乐部由此而开始了活动。

这个俱乐部出现后,受到了很大的欢迎,要求加入的人员很多,于是俱乐部打算放弃原先的限制,为此修改了《规则》,并尽可能寻找更大的地方,1917年5月10日举行的大会上,对名称改变为“美国人俱乐部”(即人们习称的美国总会)的提议获得通过。美国总会此后在外界被广泛知晓,1917年的7月25日,在美国特拉华州注册。

根据修改后的《规则》(《附律》)规定,该俱乐部会员分为正式会员、准会员、挂名会员、名誉会员和非居民会员。无论何种会员年龄必须达到21周岁。正式会员的名额有规定,不超过225人,不知道为什么制定了这个数字。入会费用为100美元,还规定其中至少四分之三是美国人,由此也可知其他国家的人也可加入该总会。其他的会员没有数量上的限制。

至少在1921年,美国总会的地址还在江西路39号。从一些照片看,它的规模还是比较小的,台球室里放着三张球桌、阅览室看上去也不大,而棋牌室的装饰非常简洁并显得空间有限;从总会的入口看,所在的建筑给人一个仿佛是一幢大楼一部分的感觉。但不久他们买下了福州路五洲大药房东侧的一块土地,开始了新大楼的建造。据称该块土地原本属于美商贸易行的协隆洋行,1918年前后,该洋行买办何日琰代美国老板垫款二三十万两银子做空头生意,结果输个精光。到了年底,沪上行庄纷纷前来讨债,美国老板一文不名,一倒了事,何日琰拔枪自杀。经此变故,协隆洋行只得变卖地产。

当时上海有不少外国人兴办的建筑设计机构,其中一个较有影响的邬达克洋行,由匈牙利人邬达克主持经营。邬达克是一个对上海近代建筑影响较大的建筑师,1893年生于斯洛伐克的一个建筑世家。1914年毕业于布达佩斯皇家学院建筑系。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入奥匈帝国军队服役。1916 年当选为匈牙利皇家建筑学会会员,但不幸成了沙俄军队的俘虏,被送往西伯利亚的战俘集中营监禁。1918年,邬达克从西伯利亚逃到上海,在美商克利洋行工作,1925年自己开业,承揽建筑设计。该行的代表作有怡和啤酒厂(今定海路350号)、四行储蓄会(今江西中路汉口路转角)、慕尔堂礼拜堂(今西藏中路316号)、鸿恩医院(今长宁区妇产科医院)、大光明电影院、国际饭店等。美国总会大楼是他在克利洋行时的代表作。由克利建筑师主持设计监造,实际设计人为邬达克。华商中国鑫经记营造厂中标承建(一说是慈记营造厂施工)。1923年5月破土动工,1925年8月落成。新楼采用被称为“美国殖民时代建筑样式”的风格,具英国乔治式样;或说仿欧洲新古典主义威尼斯式。

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主义侵入美洲,大批欧洲移民纷纷进入,土著文化基本被摧残殆尽,之后的美洲建筑基本上是欧洲移民的建筑。但在各个不同的殖民地中,流行着与宗主国比较密切的文化与宗教,建筑也不例外。但是由于材料不同、气候不同,美洲的建筑也渐渐有了自己的特色。在18世纪时,人们把这些混合的建筑称之为“殖民地风格建筑”。美国也曾为英国的殖民地,即使在独立之后,在建筑上依旧崇尚欧洲的旧时风格。因此在那些时段里的建筑通常称为“美国殖民时代建筑”。

上海美国总会新楼,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建筑,占地面积916平方米,建筑面积6753平方米,连地下室共七层。大门入口处建有两组塔什干式的柱头,二层建有跳出的长阳台,装着铸铁栏杆。七层设计着弧形的长窗。外墙镶嵌着从美国进口的装饰性棕色面砖,据称用去了八万余块。进入大门可见一座大理石扶梯,在它的后面设置餐厅。东面装有两部电梯,西部设置弹子房,东部辟作酒吧间;二层有扑克室、麻将室和休息室等;三层以上均为卧室,安装了暖气设备。整个大楼的内部装修比较细腻和豪华,它的规模也胜过当时在上海声势最大的英国总会。

太平洋战争发生后,被日军封闭,抗战胜利后,恢复为总会。新中国成立前后,美侨大部分撤退,总会由此停顿,产业被中国政府收买。1953年后,这里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现在仍属他们所有,但已经不是办公所在地。内部虽然略有变化,但是外部依然保持着原貌。这幢位于福州路209号的美国殖民地的建筑,在上海“建筑博物馆”中,是仅有两件中之一件,已被列为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保护单位。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欢

洋行桥牌达克
老码头
喜报!玉泉桥牌选手获奖啦
为什么是他设计了那么多上海地标建筑?
印尼78岁首富斩获亚运铜牌
上海礼和洋行
捷成洋行:险中求胜
桥牌起源于何时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