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推介
2014-07-03
欣赏推介
和《飞碟探索》有关的日子
大部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中学的人,都记得这本介绍不明飞行物、神秘现象、宇宙起源的《飞碟探索》。很多人通过《飞碟探索》第一次知道了宇宙大爆炸、暗物质、第四维、薛定谔的猫……影评人张晓舟说:“没有《飞碟探索》的童年,会少做很多梦。”
我当年是想做一个物理学家的,像霍金一样,寻找宇宙的奥秘。如今,当年的雄心已成回忆,我也已经从一个天真的少年变成了一个不入流的绘本作者,我依然感激《飞碟探索》,它给了我一个与众不同的大脑,让我看见了精确而抽象的宇宙。就像一位同好所说:“我们是在鲜花广场上默默哭泣的围观者,我们离科学探索很远,却和科学家一样热切期盼新发现。”科学给我们的,绝不是科普人士所宣传的“服务于生活”那中等而下之的功用,而是对伟大、玄妙、精确的未知世界的向往。这种向往,很单纯,很美好,没有一丝实用主义的“私心杂念”。
如今,曾经拿着《飞碟探索》仰望星空的少年都长大了,有人成了作家,有人成了科学家,有人成了艺术家,有人成了商人……曾经的杂志还在,曾经的读者已四散天涯。《飞碟探索》曾经播下的科学和想象的种子已经长大,并在开花结果。
原本以为,这本杂志早已随那个遥远的、充满着理想主义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远去,和大部分时代旗帜一样消散在了风里。没想到它竟然还在,并以自己的方式自在而理智地生长,也许这就是未知的力量,也是理想的力量。
如今的少年,肯定不再有我们当初的梦想,不过,肯定拥有和当年的我们一样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只是不知道他们的父母是否也像当年我们的父母那般,给他们这样一本特殊而神奇的杂志。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
作者:[日]安藤忠雄
译者:许晴舒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定价:45.00元
本书集中讨论“我们为什么建筑”、“建筑真实又为何”等问题。建筑家安藤忠雄沿着他年少时代游学的足迹,逐一写下自己在世界各地的建筑见闻。而书中记录下的每一个建筑故事,都包含一段人类生活的历史,正是这些隐性的基因造就了风格各异的建筑形态。安藤在感慨建筑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相连的同时,也在反思现代建筑带来的人与人、人与环境间的隔阂。
傅科摆
作者:[意]翁贝托·埃科
译者:郭世琮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定价:69.00元
学者卡索邦博士与他的两位朋友负责出版一套丛书,这3个伙伴自诩博学、技痒难耐,本着玩笑心态将历史中流传着的众多神秘事件、人物和社团编织成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为了让“计划”更为圆满,他们臆造了一个秘密社团“特莱斯”。没有料到的是,有神秘主义者真的组织了“特莱斯”,并将在全世界搜寻“计划”中那张子虚乌有的“秘密地图”……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
作者:[德]汉斯·贝尔廷
译者:苏伟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定价:59.80元
汉斯·贝尔廷带着读者重新进入艺术史的历史,细致入微地揭示了艺术史如何成为一门学科的真实进程。贝尔廷在质疑一种已经视自身为典范和标准的艺术史话语的同时,向它为了自身缘故而确立和熟用的时代、地域和风格的划分发出挑战。他激进的、以平等为诉求的艺术史观是以艺术创作本身为基础而展开的,并希望由此建立不同背景的创作者之间真切的、艺术的关联。